焦作市矿产资源规划.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832022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273 大小:10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焦作市矿产资源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3页
焦作市矿产资源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3页
焦作市矿产资源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3页
焦作市矿产资源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3页
焦作市矿产资源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焦作市矿产资源规划.docx

《焦作市矿产资源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作市矿产资源规划.docx(2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焦作市矿产资源规划.docx

焦作市矿产资源规划

 

焦作市矿产资源规划

 

焦作市人民政府

二○○三年十月

 

焦作市矿产资源规划

 

主持单位:

焦作市国土资源局

编制单位: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队

编制主持人:

叶昭和卫宝军杨东朝张忠慧

编制人:

章秉辰张忠慧杨东朝张小东宫程王风云

白得胜康顺福卢社香郑继荣王康俊

 

焦作市人民政府

二○○三年十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1

第二章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形势1

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1

二、矿产资源形势3

(一)矿产资源的特点及优势3

(二)地质勘查工作现状3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4

(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及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5

三、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预测及可供性分析6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经济形势对矿产资源需求趋势分析6

(二)矿产资源供需形势7

第三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8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8

二、规划目标9

(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目标9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目标9

(三)矿业开发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目标10

(四)矿业结构调整目标10

(五)矿产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目标11

(六)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目标11

第四章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12

一、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12

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12

(一)勘查矿种的确定12

(二)勘查规划区划分12

(三)矿山生态环境调查评价13

三、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13

(一)商业性矿产勘查的主要方向和项目13

(二)引导商业性勘查的主要途径14

第五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14

一、开发利用方向和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调控14

(一)能源矿产14

(二)金属矿产15

(三)非金属矿产15

(四)水资源16

二、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布局16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区域布局16

(二)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划分17

(三)招标拍卖出让矿业权(附表9)19

三、矿业结构调整与优化19

(一)不同矿种矿山开采最低经济规模的确定19

(二)矿业采选冶产品结构调整20

(三)矿业技术结构调整20

(四)矿业组织结构调整21

(五)新建矿山企业资质准入条件21

四、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21

(一)提高矿产资源的采、选、冶回收率21

(二)鼓励矿山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的技术水平,对低品位、难选冶矿石及尾矿资源进行回收利用22

(三)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22

第六章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22

一、新建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22

(一)新建矿山对环境影响的准入条件22

(二)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生态环境影响内容的审查22

(三)制定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23

二、现有和闭坑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23

(一)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23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23

(三)严格控制采矿中的“三废”排放,提高综合利用水平,防止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23

(四)探索新机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投资机制23

(五)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履约保证金制度24

第七章实施规划的措施24

一、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24

二、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的实施及监督管理24

三、拓宽投融资渠道,健全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投资机制25

四、加强矿产资源法制建设,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检查和监督25

五、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管理水平25

第八章附则26

 

附表目录

附表1焦作市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

附表2焦作市主要矿区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

附表3焦作市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表

附表4焦作市主要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

附表5主要矿产品产量、需求量及其预测表

附表6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分区表

附表7招标拍卖出让探矿权区块范围建议表

附表8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表

附表9招标拍卖出让采矿权区块范围建议表

附表10主要矿产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

附表11矿区(床)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

附表12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表

附件目录

《焦作市矿产资源规划》编制说明

附图目录

焦作市矿产资源分布图

焦作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

焦作市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图

焦作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

第一章总则

焦作市是一座以煤炭开发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矿业城市,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以能源、电力、冶金、建材、化工、旅游为主,轻纺、食品、医药等综合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

矿产资源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十五”及至2010年,是我市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

新时期、新形势对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保障资源的有效供给;促进矿业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粗放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强化矿政管理工作,规范和健全矿业权市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河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焦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等要求,编制《焦作市矿产资源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从焦作市市情出发,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局,对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合理利用与保护及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提出我市矿业经济结构与布局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与战略、矿山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目标,实现矿产资源管理方式和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

本《规划》是“十五”及至2010年我市地质矿产工作的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文件,也是制定我市矿产资源各类专项规划和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的依据。

本《规划》适用范围为本市行政区内各类矿产资源。

规划的基准年为2000年,规划期近期为2005年,中长期为2010年。

第二章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形势

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西接济源,东临新乡,北隔太行山与山西省接壤,南隔黄河与郑州、洛阳相望。

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3′40″—113°38′42″,北纬34°48′55″—35°29′59″,东西长120千米,南北宽77千米,总面积4071平方千米,辖沁阳市、孟州市、温县、博爱、武陟、修武六个市县和解放、山阳、中站、马村四个区。

全市总人口330.67万,其中市区74.1万。

焦作市地处我国的中、西结合部,晋豫两省的交界处,晋煤南下东运之咽喉要道,是豫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区。

焦枝、太焦、新焦、侯月等铁路干线纵横交错,郑焦晋高速公路以及拟建的太澳高速(焦作段)、焦温、济焦新等高速公路斜贯市境,郑常、新济、焦克、焦辉、焦洛、焦温等公路连线成网,交通网络已初具规模。

发达的交通,拉近了焦作与周边城市的距离,从而为焦作冲出河南走向世界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焦作地处太行山脉与豫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变化大,地貌类型多样,分为山地、丘陵和平原三部分,北部为山地,中部为丘陵,南部为沁河、黄河冲积平原。

其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3.3%,丘陵面积占10.6%,平原面积占56.1%。

市境内水系分属黄河和海河两大流域,有大小河流50多条,中小型水库10多座,即将开工的南水北调工程和西气东输工程分别从市境中部穿过。

焦作位于全国电力网络中心,是河南省重要的电力基地,全市拥有两座现代化发电厂,另外所辖市县均有中小型火力发电厂,截止2000年末,全市总装机容量达208万千瓦。

作为我国44个重点化工城市之一,焦作的化工工业多项经济指标近年来一直位居河南前列,多种化工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具有优势,纯碱产量已达8.1万吨,成为全国纯碱行业十强之一,玻璃钢也是全国三大生产基地,炭素产量由8万吨,将发展到16万吨,进入全国炭素产业前三名,中州铝厂“十五”末氧化铝产量将达到235万吨,建材业、陶瓷业竞相生辉,分别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

焦作毗邻山西省晋东南煤海,是豫西综合开发规划的先行试点地区,也是国务院晋东南能源基地的组成部分,1986年经国务院正式批准,焦作成为对外开放城市。

辉煌灿烂的人类文明,积淀了焦作厚重的文化底蕴,早在8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的仰韶、龙山、二里头文化遗址分布广阔,夏商周遗址保存完好,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文人墨客、科技名人层出不穷,各种名胜古迹达1000余处。

随着市委、市政府建设焦作山水园林城市宏伟目标的启动,焦作将充分发挥自然山水的资源优势,以太行山生态山水景观与豪迈奔放的黄河雄姿为背景,以城市生态防护林为屏障,以综合性公园、小滨公园、小游园为重点,以道路、滨河线状绿地为纽带,将焦作建成一个绿化纵横通透,山水园林特色明显、环境质量舒适优美、文化气息浓郁的现代化生态山水园林城市。

“九五”末,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28.6亿元,年平均增长3.5%,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15.7亿元,年均增长2.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913元,比“八五”末增加648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473元,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1亿元,年平均增长8.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2亿元,五年累计完成274亿元,年均增长2.24%。

从整体上看,在“九五”期间,我市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三产比重由“八五”末的17.1:

57.4:

25.5调整到17.2:

50.6:

32.2,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提高较快,并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能源、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但仍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人口、资源、环境面临巨大压力等问题。

焦作是矿业大市,矿业结构的调整,可有效改善经济结构不合理现象,加快工业化进程,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矿业的健康发展,为解决市内的资源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动力,矿山环境的改善可缓解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

二、矿产资源形势

(一)矿产资源的特点及优势

焦作地处华北地台山西台隆太行山复背斜的南翼,断裂构造发育、褶皱构造简单,岩浆活动微弱。

这些地质构造、沉积环境、岩浆活动等成矿地质条件决定了本区的矿产资源北部山区以石灰岩、白云岩、粘土矿、铁矿为主,北部山前以煤、煤成气、粘土矿、铁矿为主,南部平原区以砖瓦粘土、地下水及河砂为主,此外在新生代断陷盆地(沁阳凹陷)中有地热、石油、天然气的显示。

截止2000年底,累计发现各类矿产27种,其中能源矿产4种,非金属矿产16种,金属矿产5种,水汽矿产2种,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4种(附表1)。

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是:

以能源、非金属矿产为主,金属矿产相对较少,共伴生矿产较多,如耐火粘土中伴生金属锂、镓;煤矿中共生着煤成气;而铁矾土、陶瓷土、硫铁矿(山西式铁矿)等与耐火粘土相共生。

优势矿产资源储量大,品质优,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煤炭保有资源储量24.47亿吨,位居全省第3位,生产矿井占有资源储量8.01亿吨,位居全省第6位;焦作煤田的煤成气资源量总计1733.40亿m3位居全省第一位;石灰岩、硫铁矿、耐火粘土、高岭土等也都位居前列。

其它矿种,虽有发现,但多为小型矿床(点),尚不具备开采价值,或需进一步开展地质工作。

(二)地质勘查工作现状

焦作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地质勘查工作包括基础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及地质、物化探测量等,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及勘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附表2)。

基础地质调查:

截止2000年末,我市已完成全部1:

20万(4个图幅)区调;完成1:

5万区调2个图幅;完成基岩区1:

20万区域水系沉积物测量和1:

20万区域重砂测量;完成1:

50万和1:

20万区域重力测量工作;系统完成了1:

20万航空磁测和放射性航测,1:

5万航空磁测;完成1:

20万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4个图幅),建立了全市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

矿产资源勘查:

截止2000年底,累计发现各类矿床(点)507处,其中已进行过勘探的71处,详查16处,普查32处。

煤炭勘探深度一般500—1000米,部分普查深度已超过1000米,非金属矿勘查主要在侵蚀基准面之上,矿产勘查程度与工作量投入,不同的矿种和不同的地方差别较大。

如耐火粘土、水泥用灰岩、熔剂用灰岩、高岭土、地下水等勘查程度相对较高,而白云岩、建筑石料等,勘查程度相对较低或未有系统的勘查资料。

社会服务性地质工作:

为重大基础建设工程,城市规划、农业发展、环境保护和减震防灾等做了大量不同精度的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综合方法调查研究。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焦作市依托其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优越的区位优势,形成了以能源、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为主的工业产业结构。

截止2000年底,全市有459个各种经济性质的矿山企业(附表3、附表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矿山18个,其它经济类型矿山441个,有4.67万人从事矿业生产活动,年产矿石量1598.6万吨,其中,国有矿山企业开采量为416.87万吨,占26.08%,集体与个体矿山企业开采量为1181.73万吨,占73.92%。

已开发利用矿产22种。

全市矿业现价总产值8.49亿元人民币,其中国有矿山企业为6.16亿元,占72.60%,集体与个体矿山企业为2.33亿元,占27.40%。

在矿产采选业产值构成中,煤炭采选业现价产值为6.43亿元,占84.16%,非金属矿采选业现价产值为1.21亿元,占15.9%。

矿产原料加工制品业完成工业产值110.74亿元,工业增加值39.76亿元,在矿产原料加工制品业产值构成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25.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占21.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23.0%,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占5.4%,煤电及供热占25.6%,煤气生产供应业占0.08%。

矿产采选及其原料加工制品业总产值占市全部国有及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75.1%,其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77.99%,矿业及其后续加工业工业增加值对国内生产总值的直接贡献率为24.99%。

矿产品贸易流出的主要是煤炭、高岭土、耐火粘土、铁矿以及其它非金属矿产及其制品等,流出目的地主要是周边市区、周边省份及南方各省份,并出口日本、美国、韩国、德国及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流入的主要是铁矿、铜矿、钛矿、锆矿、锌矿、硫铁矿、煤炭、石油、磷矿、耐火材料、铝土矿等,产地主要是周边省份以及西北地区。

(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及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支柱性矿产后备接替资源准备不足。

近年来由于矿产资源勘查投入严重不足,我市的支柱性产业中,煤炭的开发强度过高,后备接替资源已严重不足,除新建的古汉山井田外,仅有的可供建井的焦南井田、恩村井田西部,因市政规划建设将无法建井。

已探明的行口水泥用灰岩矿区、回头山水泥用灰岩矿区东部以及正在利用的洼村、高岭、新庄沟等水泥用灰岩矿区,也因市政规划建设和环保的要求将逐渐被限采或禁采,造成石灰岩后备接替矿山短缺。

在耐火粘土矿方面,我市虽是全国十大耐火材料基地之一,近年来,粘土矿的勘查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国有矿山及部分集体、个体矿山,或因无后备矿山,或因经济效益问题而停产,夕日的优势已不复存在。

2、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

突出表现在矿山数量多、规模小、布局散、资源利用率低,部分地段仍存在着大矿小开、小矿乱开、一矿多开、浪费资源的现象。

在矿山总数上,大、中型矿山所占的比例仅为1.3%,众多的小矿山中,采掘工艺普遍落后,经营方式粗放,竞争无序,安全生产条件差,“三废”(固体废弃物、废液、废气)污染较为严重。

部分国有大中型矿山也因设备老化,包袱沉重,无力进行矿山技术改造和探矿工作,制约了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3、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深加工能力低

大部分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矿山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情况较差,多以出售原料和初级矿产品为主,科技含量低,深加工能力差,多数共伴生矿产或不同品级的矿石没有进行综合回收,分类利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4、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

我市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城市,各种自然资源开发历史悠久,利用率较高,生态环境脆弱。

在矿业开发的同时,均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对地貌、植被、岩土、水域及大气等自然环境的影响与破坏。

占矿山总数98.7%以上的小型矿山,“三废”排放达标率、土地复垦率和生态恢复率较低,同时采矿活动也加大了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次生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5、矿政管理法规建设和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由于系统的矿政管理法规体系,特别是矿产资源规划体系,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矿业权有偿取得等尚不健全,在我市仍存在一证多矿,无证采矿和非法转让、承包采矿权的现象。

三、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预测及可供性分析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经济形势对矿产资源需求趋势分析

1、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要求保证矿产资源有效供给。

“十五”期间,我市国民经济将保持快速增长,预期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9%以上,201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此间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控制在7.5—8‰以下,预计“十五”至2010年,仍将接近或达到人口最高峰350万,人口增长也为实现经济目标增加了较大的压力。

“十五”以及至2010年,我市处于加速工业化阶段,面临加快工业化步伐,实现信息化跨越和加速城市化建设三项任务,虽然产业结构在逐步调整,但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矿产资源的开发作基础,人口基数的增长也增加了资源消耗。

“十五”期间重点培育壮大起来的“煤电铝”、“煤电化”等产业,也要求矿产资源实现长期、稳定、安全、经济地供给。

2、产业结构调整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要求加大矿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力度,构筑起有竞争力的矿业产业。

为此要大力实施优势和比较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确保煤炭、建材、化工、冶金、粘土等强势产业的稳定与发展,加快矿山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优化产品结构,由原料型粗加工低附加值产业向深精加工高附加值产业转变,延长产业链和产品链;调整矿业布局,努力推进能源转化,特别是“煤电铝”、“煤电化”、“煤热电”的联合与发展。

3、科技创新步伐加快,要求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引进先进的找矿理论与勘查技术方法,提高我市矿产资源储备,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煤矸石的利用水平及中低品位铝土矿的选矿富集及其它各类伴生矿产和矿山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攻关;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寻找煤炭液化、气化、煤成气勘查开发的科学途径,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矿产开采的回采率;以科技为先导,提高矿产品深加工水平,尤其是煤、煤成气、石灰岩、粘土矿、矿泉水等非金属矿的深、精、细加工,提高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加入WTO的新形势,要求矿业经济进一步适应全球化贸易规则,建立全方位开放的矿业体制环境。

加入WTO及资源全球化配置必将促使我市矿业经济结构和运行状态发生变化,所以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从进一步调整优化矿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开放型矿业,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技术工艺先进、经济指标优的矿业,提高矿产品的深加工力度,增加矿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减少原矿与粗加工产品的出口量,营造开放型矿业新格局。

5、加快城镇化进程要求提高地质环境保护水平和城市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水平

我市培育壮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大力发展小城镇战略,为我市矿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方面城市建设需要提供大量的建材原料,同时要求矿产的开发与环境效益相协调,防止城市及周边地质灾害发生。

这就要求在加快城镇化的过程中同时着手开展城市生态环境地质工作,并进行矿业结构调整。

城镇人口的增加,要求今后5年内我市供水将新增2.32亿立方米/年,到2010年将新增供水能力3.9亿立方米/年,在南水北调成功送水之前,将需要进行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和择优部署地下水水源地勘查。

(二)矿产资源供需形势

尽管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可能使不同类型矿产品需求增长速度有所不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十五”至2010年,我市在对矿产品的需求上,总体上将处于上升态势。

预计2005年,我市矿产品消费与工业需求为:

煤炭1035万吨,水泥用灰岩780吨,熔剂用灰岩287.2万吨,耐火粘土22万吨,高岭土6.5万吨,陶瓷土1.5万吨,铝土矿470万吨,其它矿产品的需求量也将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附表5)。

按照2000年底的保有可采储量,结合2005年的需求量,可保证生产服务10—20年及以上的矿种有水泥原料矿产、熔剂用灰岩、建筑石料、铁矿、硫铁矿、高岭土、耐火粘土。

煤炭缺口本来就较大,“十五”期间也仅仅能维持在目前的开采水平左右,根本不能保证在未来10年内当地企业的需求。

铝土矿、磷矿、钛矿、锆矿等,“十五”期间缺口也比较大,将长期依赖省内外资源。

耐火粘土、高岭土、陶瓷土现有矿区大都遭到严重破坏,只有加大勘查力度,才能保证未来十年的有效供给。

硫铁矿已知矿床属煤系地层中的沉积型硫铁矿矿床,该类矿床由于矿体形态复杂、埋藏深、品位低、水文条件复杂,目前开发多数经济上不划算,因此,每年需大量从外地购进。

随着选冶技术和加工转换的成功,特别是铝土矿选矿—拜耳法在中州铝厂的投产应用,以及磁团聚法在贫铁矿选矿中的应用。

短缺或生产需求缺口较大的铝土矿、富铁矿,可望减轻部分短缺的压力。

第三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紧密结合我市创建山水园林城市这一宏伟目标,合理保护和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矿山生态环境,达到资源开发与经济、旅游、环境发展相协调,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不断调整优化矿业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实现矿产资源供需平衡;不断完善矿业权市场,规范矿政管理,提高执法水平,维护矿业正常秩序;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

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矿产资源开发与焦作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要和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矿业政策、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我市的实情、矿情,地质矿产和矿政管理要为我市构筑矿产资源支柱性矿业体系服务。

2、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与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原则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正确处理与其它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尤其是对环境的影响。

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开源与节流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原则

积极争取在我市开展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及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努力引导社会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加强我市支柱性优势矿产的找矿评价工作,以确保矿产资源的可持续供应;加强资源保护,节约利用资源,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采选冶综合回收率,综合勘查评价、合理开采利用我市现有的各类矿产资源。

4、发挥市场机制优化配制资源的基础作用,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进行总量控制、设定准入条件,执行开采分区制度,矿产战略储备,制定相应的经济与技术法规;积极引导企业根据市场条件、矿产资源区域分布特点和地区经济布局,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开展商业性矿产勘查开发活动,实施分工合作与联合发展相结合的战略,提升矿山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推动“煤电铝”、“煤电化”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