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经济论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821995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经济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经济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经济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经济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经济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经济论文.docx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经济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经济论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经济论文.docx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经济论文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经济论文

摘要:

近些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所取得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在投资策略方面仍有欠缺。

本文基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趋势特点,查找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在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时制定总体战略、实行灵活多样的投融资方式、实行风险集成管控等三个方面给出策略建议。

关键词:

对外投资;策略

一、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趋势特点

一投资规模迅速扩大。

199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为10亿美元;到2021年,这一数字已迅速扩大到746.5亿美元。

截至2021年底,中国在国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8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存量4,247.8亿美元。

年末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近2万亿美元。

202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全球当年流量、存量的4.4%和2%,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名列按全球国家地区排名的第6位,存量位居第13位。

据商务部最新统计,2021年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到77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6%。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仍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二在行业选择上以资源能源开发、加工制造和批发零售业为主。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企业在农林牧渔、采矿、水、电、燃气等资源能源开发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72.55亿美元,占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12.06%;在加工制造和批发零售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113.93亿美元,占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18.93%。

同期,我国在通信及计算机行业、科学技术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分别为5.06亿美元和10.11亿美元,分别仅占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0.84%和1.68%。

2021年我国企业在农林牧渔、采矿、水、电、燃气等资源能源开发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171.19亿美元,占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24.96%;在加工制造和批发零售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173.65亿美元,占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25.32%。

同期,我国在通信及计算机行业、科学技术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分别为7.76亿美元和7.07亿美元,分别仅占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1.13%和1.03%。

行业选择的集中度进一步加强。

以上数据表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

一是占有资源、能源;二是利用别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外贸市场。

而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还缺乏足够的投资并购能力。

三在区位选择上主要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主。

根据《202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21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中的80%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累积投资存量的89%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根据华南师范大学李敬子的研究,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与投资东道国的GDP总量呈负相关关系,在澳门、蒙古、尼日利亚、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存量位居前列。

其原因主要是我国企业目前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占有资源、能源和获取廉价劳动力,这与上文关于对外投资行业选择的分析一致。

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低,对于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限制较少,符合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需求。

而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高,在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壁垒较多,对外来投资有更多的限制。

二、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盈利能力偏低。

虽然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快速增长,但对外投资的盈利状况不容乐观。

作为中国对外投资的最大主体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其自成立以来的年化投资收益率为%。

这是以美元计价的测算结果,若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则该公司投资收益率水平将进一步降低,甚至低于同期人民币贷款利率。

相对于有中央政府支持的中投公司,地方企业对外投资的收益水平更加低下。

据中国人民银行北海市中心支行的研究数据,广西13地市的民营企业2021年只有8%的企业在对外投资中实现盈利,利润总额仅为72.13万美元;亏损企业占到43%,亏损总额达到1,044.9万美元。

许多企业的境外投资项目处于停滞状态。

另据吉林省外汇管理局的研究数据,吉林省历年累计汇回利润仅为0.39亿美元,汇回利润占汇出资金的比例为4.14%。

二投融资方式较为单一。

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中主要是以外汇货币资金的形式现金出资,直接购买境外市场的权益,很少有企业通过技术或实物出资来开展投资并购,也缺乏利用境外资本运作平台的经验。

从融资方面看,除部分中央企业在进行战略性的对外投资时能享有较多的财政支持外,包括地方国有企业在内的绝大多数企业对外投资都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企业自筹资金和国内银行贷款是主要资金来源。

单一的投融资方式,使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利润很大程度上被资金利息、缴纳的税金所侵蚀。

同时,大量的外汇现金支出,也使得企业将承担较大的现金流压力,面临更多的财务风险以及汇率波动风险。

三面临的投资环境风险较大。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资源、能源及加工制造、批发零售业,使得我国企业必然面对当地社会的巨大压力,包括当地政府和民众对本地区资源“被掠夺”的担心,强大的劳工组织压力等。

对于在发达国家的投资,主要威胁是政策壁垒和强大的劳工组织压力,比如中铝集团收购力拓公司股权失败的案例,就是受到了美、英等国的政策壁垒影响;而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失败的案例,则来源于与当地劳工组织的冲突。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虽然政策壁垒相对较少,劳工组织也不如发达国家强势,但发展中国家政府普遍对社会控制力较弱,政权更替较为频繁,法制相对不健全,社会治安状况相对较差,潜在的风险因素反而更多。

三、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策略

一要制定清晰可行的总体战略。

企业开展对外投资要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制定清晰可行的投资战略,并将对外投资战略纳入到企业发展总体战略当中,将目标投资企业或资产权益纳入到企业自有业务的上下游产业链中。

通过对外投资,除了获取经营利润外,还要综合考虑该项投资能否有利于企业开拓海外业务、能否有利于企业提升技术水平、能否有利于将企业的国内业务融入到国际资本市场体系中去。

要坚决避免投机心理,不开展与国内主营业务不相关的境外投资。

  二要实行灵活多样的投融资方式

1、组建投资综合体。

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时,特别是进行大额投资时,可以通过与国内外有实力的投资机构组建投资综合体,来增强在政策、信息、技术、资金方面的保障性,减少自身承担的投资风险。

在合作伙伴方面,可以选择专业化的私募基金、国际知名投行、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其他企业等。

有条件的企业,应争取同中非基金、国家进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政策性专业投资机构合作,进一步提高投资的安全性。

必要时,还可以吸收当地企业参股,以帮助优化企业的投资环境。

2、设置离岸市场投资平台。

通过在香港等离岸市场设置投资平台,可以有效减少税收损失,更加充分的获取国际市场信息,并且有利于取得国际资本市场的支持。

比如香港,其与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签有税收协定,内地企业在香港设立控股公司,再以香港公司为主体开展境外投资就可以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通过多层的税收协定安排,企业在境外投资的利润通过香港汇回中国时,可以减少在境外的整体税务。

另外,类似于香港、新加坡这样的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大量的为国际资本流通服务的中介机构,可以为企业进行境外投资提供更加充分的市场信息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3、充分利用境外资本市场。

企业进行境外投资,无论是利用自筹资金还是从内地银行贷款都要承受较高的融资成本。

另外,使用外汇资金出资还要面临汇率波动风险。

因此,开展境外投资要充分利用境外资本市场,通过所投资业务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或发债来筹集资金,尽量减少现金在不同国家地区间的流动,从而降低融资成本和汇率波动风险。

有条件的企业,甚至可以利用离岸市场投资平台,将国内业务与国际业务打包在境外上市,在解决境外投资资金的同时,为国内业务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三要进行集成风险管控。

境外投资的风险是全方面的,包括政策、法律、社会文化、市场、汇率,等等。

企业开展境外投资要对目标投资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并设置风险防范措施,对各种来源的风险设立评价、控制、研发、融资和监测的集成系统。

其重点:

一是要甄别项目信息。

要从源头上保障项目信息的真实性。

要聘请专业机构帮助进行尽职调查,同国内有关政府部门、驻外使领馆、所在国政府部门、项目关联方及银行、保险机构等有关方面密切沟通,从多个角度深入研究论证;二是在投资协议中设置保障性条款,避免资金的一次性支出。

可以根据项目签约、项目开工、项目达产、实现盈利等几个阶段设置资金支付节点,将项目运作进展同资金支出有机结合起来,确保项目运作的稳定性;三是要重视后续整合风险。

在项目启动初期就要着手制定后续整合管控计划,包括企业与当地社会的融合、中外工作人员的安排使用、形成足够的技术能力等。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敬子.探析影响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21.10.

[2]罗道芳,潘莉莉.广西13地市调查显示:

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现状不理想.区域金融研究,2021.12.

[3]王锐.境外投资企业发展状况调查——以吉林省为例.吉林金融研究,2021.11.

[4]吴钧.中国跨国公司境外投资集成风险管理研究.学术论坛,2021.11.

摘要: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和资本国际化趋势的日益加强,新的海外投资浪潮正在蓬勃兴起,积极地鼓励本国企业开展海外投资已日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如何紧紧抓住当前这一战略机遇,推动对外投资的健康发展,应是我国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海外直接投资现状的考察,分析法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构建和完善我国的海外投资制度作一探讨。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摩擦;战略选择

一、我国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

2000年我国首次明确提出了“走出去”战略,至今已整整十年了。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最新发布的《2021年世界投资报告》称,中国经济总体上已到了对外投资大规模增长的阶段,202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565.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

2021年1~10月份,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119个国家和地区的2,57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05.4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本输出大国,而且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对外投资的条件。

1、人民币升值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条件。

我国从2021年7月汇改以来已累计升值幅度达20%,同时人民币升值并非快速激烈升值,而是一个缓慢上行的变化,而美元对世界各主要货币贬值,这就相应增强了中国企业拥有的等值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实际购买力。

很多商品、资产的价格较之过去显得比较便宜,这对我国经济顺应汇率变化进行调整提供了适应过渡期,可更从容地制定扩大对外投资的规划,抓住人民币升值中的机遇和时机,使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能够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

2、为实现基本工业化,中国迫切需要从外界获取优质资源。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的大国,国内自有资源难以满足我国日益扩大的能源需求。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中国能源战略的基本构想》显示,到2021年,中国的能源需求总量将达到近40亿吨标准煤,这个数字比2000年保守估计也要高出152%。

到2021年,中国的石油需求量的下限为4.5亿吨,上限为6.1亿吨。

而预计届时国内的产量只有1.8亿~2亿吨,这就意味着中国石油对国外资源的依存度至少将达到55%以上,与目前美国58%的对外依存度大体相当。

能源紧缺的现状使我们不得不迫切寻求一个合理可行的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应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寻找新的投资渠道,加大力度推进国内企业在能源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3、贸易摩擦促使我国寻求对外直接投资出路。

当前,我国与一些国家的贸易摩擦已经进入了高峰期。

仅2021年1~8月份,就有17个国家地区对中国发起79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50起、反补贴9起、保障措施13起、特保7起,涉案总额约100.3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21.2%。

纺织品、服装、自行车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始终排在世界第一位。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国家必然在政策上做出种种限制,尤其是在经济和金融危机的今天,各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动更甚。

随着中国产品在世界的流行,我国已成为“世界工厂”,超过德国已成为世界出口第一大国。

我们可以把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作为摆脱困境的方式,把一些受到贸易摩擦困扰较严重的产业转移至国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日益严重的贸易摩擦和壁垒。

我们必须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

4、当前全球资产贬值和收购成本的降低使我国加快对外直接投资。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全球股市巨跌,资产大范围贬值,企业现金流枯竭,许多国家当前正面临资金严重缺乏的困境,形成了对外来资本的深度需求,众多企业纷纷到中国寻找买家,而且出价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世界大多国家为维持其支柱企业,提高市场现金流量,对某些行业的惜售心理降低,鼓励对外投资者对其非敏感行业的并购交易且收购价格低廉,此时正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投资对外实体资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问题

我国经济持续稳步的增长,政府对企业对外投资的支持,人民币的走强,都加快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

但是,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均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风险。

1、对外投资整体布局混乱。

在宏观层面,对外投资整体表现出盲目性、无序性和随意性。

由于我国缺少对外投资的统一管理部门和规制法律,这就造成了我们在宏观层面上出现了对外投资缺乏整体规划,具体表现在投资的盲目性、无序性和随意性,在同一地区交叉重复投资,恶性竞争、短期行为事件屡屡发生,严重损害了我国对外投资利益。

2、企业投资决策对风险认识不足。

在微观层面,一些企业在不了解国外相关制度和法律环境的情况下,在投资决策盲目决定,欠缺充分研究论证,甚至违规操作招致风险,最终造成投资效益不佳、乃至亏损的局面。

据商务部粗略统计,我国企业的对外并购成功率不足30%,同时商务部研究院的一项数据表明,中国在对外投资的企业65%是亏损的。

民营企业投资失败固然令人扼腕叹息,而国有企业的投资失败,则直接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后果更为严重。

3、对外企业发展缺乏战略思考。

我国大多数跨国经营的企业在投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没有一套科学的企业策略管理体系,在投资项目、环境分析、地址选择、合作伙伴选择、人力资源管理、经营策略的制定与执行等方面,往往缺乏认真论证,因而造成很大失利。

如,我国某旅游集团贷款3,000万美元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投资创办“锦绣中华园”和某集团在法国巴黎建“中国城”等项目的失败,均与盲目投资有关。

另外,对外中资企业的建立以及对国外公司收购都必须送交国内多个政府部门审批,审批时间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这不仅不利于对外投资企业的发展,也有可能失去发展机会,这些都表明我国对外投资不仅政策配套不完善,而且缺乏科学的战略思考。

4、资源领域对外投资仍以国有企业为主导。

在我国对外投资中,资源领域仍是以国有企业为主导,这似乎是我国目前实施国际市场方面的资源战略的主要思路。

国家在对外投资中涉及的仍是以获取自然资源为目的的投资,这是国有石油和矿业企业的主要投资动机,典型的如中石油和中石化。

对于民营企业,主要基于纯粹的商业驱动,其目的主要是获得新的技术和管理,以及国内高度竞争的压力。

政府对于推动国内行业领先的企业的发展,以及获取自然资源,有着更广泛的政治动机,包括以能源安全为核心的民族经济、地缘政治和国际间竞争。

这种差异性使得民营企业在自然资源领域的投资没有得到国家充分地重视和保护。

5、政治阻力和金融风险加大。

由于个别大国视我国为战略竞争者,对我国向其国内经济的敏感领域进行投资进行了诸多限制,并在近年有增强趋势。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已纷纷加强对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审查,如澳大利亚出台的新政策,可以看出主要是针对我国,而美国、英国也曾多次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我国企业的并购申请。

回顾近年来的并购行动,从联想到海尔,再到中海油,凡是稍微上点规模的并购项目,只要并购方是中国企业,就一定会触动一些美国政客的“国家安全”神经,而遏制中国和禁止中国企业染指美国重要产业,依然压倒了美国政府一向倡导的所谓市场经济公平原则。

同时,我国企业的对外并购往往引起国际资本狙击,引发国际金融机构套取中间溢价,使我方不得不支付更大的收购成本。

三、完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的建议

对外投资的成功关乎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实现互利共赢开放战略,以及与外部世界各国的政治关系。

而母国和东道国政府的政策会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中国的跨国公司认为本国政府的政策是他们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

我们宜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更好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维护我国在全球利益和影响的高度出发,冷静看待我国的对外投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加强统筹、协调和规划,推动其健康有序、又好又快地发展。

1、加快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对外投资管理体制。

我国的对外投资其实正处于一个发展和变动时期,实践急剧变动的当前,显然不是制定系统化的对外投资法律的最佳时机。

尤其是在国际经济和金融危机的今天,各国对对外投资的管控十分敏感,且国际经济形势中不确定因素很多,市场瞬息万变,一步到位地将中国的对外投资制度定死反而可能揠苗助长,危害其健康成长。

因此,应循序渐进地针对目前对外投资发展形势先出台专门法律规定,待系统完善、经验丰富后再制定成熟法律。

可以继续采取当前分项制定单行法规的方式,但前提是必须确保对外投资整体思路的统一性、连贯性,在适当情况下应建立一个专门的对外投资管理机构,即形成“多部法规,一头管理”的管理体系。

2、强化对外投资战略选择。

我国对外投资战略应发挥第二产业的优势,对第一和第三产业则适当选择性投资。

因为我国有大量比较成熟的工业化技术,有不少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是我国以工业化技术进入国际市场的现实基础;我国的许多传统技术和工艺受世界市场的欢迎,应把对外投资作为我国向发展中国家实行产业梯度转移的一种有效手段;我国企业在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工艺设备以及机电、小规模制造业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应适时地将这些产业转移到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低于我国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样不仅可以为剩余的生产能力找到出路,还能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我国一些技术密集型产业,如生物工程、材料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等都具有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对国内的辐射效应强,也有能力到发达国家投资经营。

3、鼓励和帮助民营企业对外投资。

鼓励和放宽民营企业对外投资。

允许和引导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等业务。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境外投资建厂和参与境外资源开发合作。

重点鼓励和支持具有产业比较优势的民营企业以对外投资的方式拉动商品、设备和劳务出口。

同时,考虑到中国民营企业规模小和资金少、缺少国际投资经验的现况,应该鼓励与帮助中小企业实施“集群式”走出去,将相关产业链的企业联合在一起,大家一起“走出去”,可以在短时间建立上下游产业配套,有利于每个企业的境外发展。

4、建立对外投资保险制度。

境外投资保险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做法,主要防范的是不可预见的风险,比如投资目的地的法律法规发生了变化,等等。

目前,我国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如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设立了境外投资保险制度。

我们鼓励各类保险机构开发更多、更好的保险产品,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

为了减少对外投资的政治风险,鼓励我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积极性,加快我国的对外投资保险立法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吴勤学.中国海外直接投资理论与实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21.

[2]史晓丽.国际投资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1.6.

[3]刘本燕.海外投资的法律思考.价格月刊,2021.7.

摘要: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长较快,投资的区位和行业越来越广,跨国并购成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还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致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效益不佳。

从战略上看,首先应培养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同时应根据对外投资行业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投资区位,并且对外直接投资也应采取适当的方式。

关键词:

对外投资主体;对外投资区位;对外投资方式

一、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培养

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速度较快,各类企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通过改革、改组和改造,形成了一批具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

但整体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实力依然不是很强。

并且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我国对外投资主体跨国程度较低,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

因此,为了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对外投资实践,必须培育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

能充当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企业首先应该是具有相对优势的企业。

这些企业,一方面应加紧练好“内功”,注重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企业自身核心能力建设。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国家也应给予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必要的支持。

国家支持可以有多种方式,如成立一个专门负责拓展国内企业海外发展的政府部门,为企业提供东道国投资机会的信息;对对外投资企业的产品,国家需要进口的,在同质同价的条件下,企业可以申请纳入国家进口计划,优先安排进口;对从事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对外投资企业予以津贴支持等。

尤其是现阶段,我国的相对优势行业和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正处于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阶段,更需要政府的支持,从而奠定企业国际化生产和经营的基础。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培育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企业,不是按企业的所有制性质确定,而是看企业是否具有相对竞争优势。

任何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企业都可以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

特别是那些产品在国外市场已经有些影响力的企业。

因为这些企业到国外投资,有比较明确的市场,营销费用较低,即所谓“先有市场,后有工厂”。

而不论这些企业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一些民营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已经具备了开展跨国投资的条件,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都已不同程度走向国际市场。

从现实国际情况出发,我国尤其应大力培养民营企业对外投资主体。

因为某些东道国对作为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国有企业背景十分敏感。

某些西方国家担心中国国有企业的海外收购会危害其国家安全,因此,会对中国国有企业很警觉。

2021年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可就是典型例子。

但不能因此说国有企业就不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二、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与区位选择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必须把行业、区位结合起来选择才有意义。

应该在重点国家、关键领域和重点项目上突破,而不是在全球及所有领域全面开花。

选择国别或地区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依据不同行业的项目性质选择国家或地区,而无论它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第二,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采取由近及远的策略,优先考虑周边国家。

1.以获先进技术为主的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与区位选择

以获取国外先进技术为主要目标的对外直接投资,投资的行业包括汽车制造、高新技术等,可以在发达国家与当地高技术公司或风险投资公司合资创办研究与开发型公司,充分利用当地的技术资源优势,了解和把握国外新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以此作为开发和利用国外先进技术的基地。

可以到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进行直接投资,这些国家总体投资环境良好,并且具有某些特殊的区位优势。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意识到,通过在美国、英国等国家设立研发和地区总部,可以获得包括世界一流的研发、高水平和灵活的人才队伍以及先进的教育体系等战略资源,增强企业竞争力。

2.以获取市场为主的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与区位选择

以获取市场为主要目标的对外直接投资,投资行业涉及机电和轻工服装业,应选择发展中国家为主,同时也可以选择部分发达国家作为东道国。

发展中国家中,以我国周边国家为优先。

例如,食品业、纺织机械设备制造业、食品加工工业的机械设备业、纺织业、服装制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