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816810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docx

《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docx

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

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的中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最重要和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人才培养要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实用性、技能性和岗位针对性。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训实习活动,实训基地是学生开展实训实习必不可少活动场所。

一、实训基地要素分析

实训基地从宏观、静态层面具有五个要素。

主要有实训基地的存在空间、经费来源(包括用房和设备的所有权)、经营主体、活动领域(实训实习活动的内容)、社会价值(主要指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

要使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实训基地不仅仅是资金筹措、设备添置等筹建问题,更是一个运行机制的创新问题。

从实训基地的社会价值,可以分为“教学型”实训基地和“生产—教学型”实训基地。

一般,“教学型”实训基地开展的是“消耗性”实训实习活动,“生产—教学型”实训基地开展的是“生产性”实训实习活动。

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

社会上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相对于以往传统的消耗性的实训,生产性实训必须有企业的参与,必须要做到校企合作,应该生产出有形或无形的“产品”。

另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把企业真实的设备、工具、环境、任务搬到校园实训室,学生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训任务,生产出一定的“产品”,实训的过程与实际工作的操作过程完全一致,即实训室已经具有产品加工、生产的功能,也可以认定为是生产性实训基地。

因此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

一是要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要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三是要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

只有达到上述三个目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性实训。

三、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基本特征

1.建设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筹资方式多样化。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必须有行业企业的参与,必须引进企业的设备资源或人才资源进行共建、共享,实现建设主体多元化、筹资方式多样化。

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必须引入市场机制,达到校企双赢。

2.实训设备的真实性、先进性和共享性(开放性)。

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设备与企业的设备完全一致,实训的过程与生产过程完全一致,实训室具备产品生产的功能。

3.管理模式的企业化和实训工作的情境化。

生产性实训必须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式,按照生产的工序流程来布置。

4.工作任务的真实性和社会服务的效益性。

生产性实训必须体现“学做合一”,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实训中能生产一定的产品,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降低实训成本。

5.实训基地功能的多样化。

生产性实训既有产品生产的功能,又有技能实训的功能,还可以有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功能,成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鉴定中心;还可以承担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功能,成为区域内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中心。

校内实训基地要做到生产性实训,必须要实现“八个合一”:

(1)生产车间与教室合一。

学生专业课上课的教室就是实训室,也是产品的生产车间或是业务的工作室。

(2)学生与学徒合一。

在生产性实训基地里,学生既是专业技能的学习者,又是生产一定有形或无形产品的学徒。

(3)教师与师傅合一。

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生产实习的师傅。

(4)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

在生产性实训中,教学的内容往往就是让学生完成企业的一项工作任务,即通过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式、任务式课程,以任务形式驱动学生完成专业学习。

(5)教学用具与生产工具合一,教学设备就是生产设备,教学素材就是生产的原材料。

(6)作业与产品(作品)合一。

学生完成的作业不仅仅是写在作业本上的,而是生产出的合格产品或是学生的创意作品。

(7)教学与科研合一。

教师在完成生产、实训任务的同时,又能开展一些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教师可以面向企业积极开展应用性的横向课题的研究,师生共同完成科研项目或学生完成毕业设计,一般讲生产性实训中心应有新产品、新技术创新平台、研究所或重点实验室支撑。

 (8)育人与创收合一。

通过生产性实训,既培养了一批高技能人才,又生产了一定的物质产品,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四、我校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分析

1.实训基地硬件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我校实训基地经过几年来政府和学校共同投入,电子、机电、信息技术实训基地设施、设备建设初具规模,基地设施、设备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基本达到省市内先进水平。

但设施、设备、仪器综合利用率不高。

   2.基地内涵建设弱

实训基地应为教学、生产、科研、社会服务,实训基地的建设应与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相适应,实训技能和实训内容应与行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

这些年学校在实训性教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以项目驱动及项目化教学,推动教研课改的进行,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但实训基地在管理、运行、校企联合办学内涵建设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实践。

五、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分析

1.实训设备的“折旧与更新”。

目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企业的劳动手段(设备、工具)更新速度也在加快,使校内实训基地内的设备在不断地“自然折旧”。

由于资金等因素,校内实训基地内设备不可能及时地更新。

因此,与企业相比,实训设备的相对滞后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矛盾。

更新节奏较快的设备,这一矛盾更为突出。

2.实训过程中的材料消耗。

校内实训基地较多地承担初级技能训练。

在此训练中,关注的是要让学生掌握什么技能(会用某种“劳动”工具、掌握某种“劳动”方法),而不关心训练中所产生的“产品”有什么实用价值。

因此,训练中的“产品”,或者根本没有实用价值,或者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因质量不过关、或品质不时尚,而成为“次品”、“滞销品”。

由此可见,初级技能训练往往是“消耗性”实习。

随着实训设备的添置,“消耗性”实习增多。

由此,材料费、电费等支出也在增加,由于学校经费有限,导致实训设备“开工”不足。

3.“生产性”基地的创建。

校内实训基地在保证学生进行初级技能训练的前提下,创设与工作现场相接近的实训环境,开展生产性实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实训兴趣,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还可以节省实训费用,甚至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创建并保证“生产性”基地的正常运行,无论是向企业出租,还是校内人员的承包,都会在生产与教学两个功能上发生冲突和矛盾。

 如果学生实训一味依托企业来解决,很难使学校的教学安排在时间上与企业生产合拍,实训内容势必受制于企业,而且质量也难以保证;如果学校自建实训基地,理论教学与实训内容是对接上了,但往往又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学生感受不到产业升级带来的技术变革和设备更新,况且经年累月带来的实训耗损也难以负载。

职业学校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不行,但借用工厂做实训基地受制会很明显,企业生产需要时他愿意你来,不需要时就会拒绝,并且学生在工厂实训只能做一些辅助工作。

这也好理解,因为企业有利润要求。

如果学校依托政府投入自建实训基地,也会带来问题,可能课程是对接上了,但又与企业脱节,学生感受不到企业升级带来的变化。

如何使两者更好地结合?

六、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实训基地究竟该如何建设?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

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

思路:

基地产业化

职业学校一定要拥有自己的实训基地、拥有自己的企业。

学校要依托专业办企业——实训基地产业化建设,学校将教学、生产、科研、经营、服务融于一体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

走一条“瞄准市场设专业、依托专业办企业、办好企业促专业、办强专业引产业”创新强校之路。

学校专业系可能创办的企业项目表

专业系

项目名称

备注

信息工程系

软件工程

网络工程

网站建设

媒体制作

维修

机房管理

网吧开放

电子工程系

空调维修

电子产品加工

通讯设备维护

机电一体化设备维护

机电工程系

模具设计与加工

产品加工

工美旅游系

茶社

酒吧

旅游公司

装潢设计

活动策划

服装、玩具加工

艺术团

经济管理系

会计事务所

电子商务

物流公司

超市、浴室、体育场馆、电影厅

这些企业运行的基本模式是:

学校以校内相关专业为依托,建成类似于企业经营方式进行运作的实训基地,对内是为师生服务的实习实训场所,对外是面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的企业,具有实训基地和企业的双重功能。

这种实训基地产业化建设并不是把实训基地建成完全化的企业,而是职业学校以校内重点专业师资技能为依托,以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为基础创办企业,按企业经营管理的方式、方法来经营管理实训基地。

七、校企一体化管理模式

这些依托专业创办的企业,首先是学校投资兴建的为师生实习实训服务的场所,不同于传统概念上的与学校教学不太搭边的校办企业。

同时,它又是实实在在的企业,并非专供师生实习的普通实验室,因此在管理上有着企业的运作方式和经营管理理念,实行学校一体化管理。

所谓一体化管理,是指学校主要行政领导与企业管理班子一体、管理目标一致,即学校与企业管理班子中的主要成员同为一体,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总目标互为一致。

一体化管理实施“一一三三”模式,也就是校、企管理“一”套班子,管理目标“一”致,人事管理“三”级网络,财务管理独立核算、经营管理总经理负责制、绩效管理考核制的企业管理“三”维体系。

学校教职工和企业员工都有“企业是学校的企业,学校是企业的学校”这样的共识。

人事管理三级网络。

由学校组建的企业都是国有企业,根据企业章程,每家企业都成立由学校党、政、工和企业负责人组成的董事会,组成企业的最高领导层;校长兼董事长,体现学校对企业领导的意图,使企业能正确把握学校教育发展改革的方向和策略,始终发挥企业为教育服务的作用。

企业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由董事会在学校相关专业骨干教师和中层干部中择优挑选委派兼任,组成企业领导层;企业的技术员和一般员工由总经理向社会和学校师生聘用,根据不同情况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使企业人事管理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财务管理独立核算。

企业财务人员由学校委派,学校定期对企业财务进行审计,企业财务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企业所有开支包括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的费用和员工工资均由企业承担,学校财务不予列支。

经营管理总经理负责制。

总经理在确保企业为教育服务的大前提下,拥有企业人事聘用权、企业财务开支权、企业经营管理权。

绩效管理考核制。

企业在确保教学目标的同时,制订一定的经营目标,每年度由董事会对总经理进行业绩与效益考核,并与总经理年度奖金挂钩,责、权、利明确,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这种“一体化”管理模式,既保证了企业管理经营具有自主性和灵活性,又保证了学校对企业的领导权和企业不偏离为教育服务的主方向。

八、实训基地建设方向和目标

依托专业办企业,企业是依托专业而创办的,实训基地的建设方向又和专业方向一致的,因此,主要资金的投入不能偏离专业实训基地,只能兼顾校办企业。

在近五年内,电子工程系的电子通讯技术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预计再投入500万元;经济管理系的物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预计再投入600万元;机电工程系数控实训基地预计再投入500万元;信息工程系网络工程实训基地预计再投入500万元;艺术旅游系的相关实训基地预计再投入300万元,总计投入2400万元。

九、资金投入及保障

随着学校的规模扩大和专业的发展,学校在未来五年内还要加大对实训基地的投入,结合基地产业化建设思路,学校再投入2400万元左右,将建成教学、生产、科研、经营、服务于一体示范性实训基地。

五年投入2400万元对学校来说是可行的,但近二年投入要多一些,后三年要少些。

资金来源,一方面是省财政的专项资金;一方面是开发区政府的专项投入;还有市教育费附加和学校自筹资金。

这几方面的资金来源足以保证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

十、办好企业促专业

专业特色建设得到强化。

专业课的课堂教学内容不断充实,专业教师在企业获取的最新信息动态能及时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并根据实际情况修订教材部分章节或教学大纲,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师资队伍建设步伐加快。

学校企业的创办,不但发挥了专业教师的特长,更使企业成为专业教师实践锻炼的场所,专业教师的管理水平、参与经济建设活动的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等都得到了提高,尤其是在目前各职业学校大量缺乏专业技能指导教师的情况下,将各企业聘用的技术员工人才资源为己所用,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技能指导师傅和“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生就业率提高。

实习质量直接关系到职业学校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学校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后,实习基地有了保障,还大大提高了实习质量:

有关专业的学生不必远赴外地实习,便于管理;学生实习实训有自己学校的专业教师跟在身边,有自己企业的技术师傅进行指导,便于实习指导的针对性与实习考核的有效性;实习实训安排灵活,便于长期和短期结合、课内和课外结合、假日实践活动和勤工俭学活动结合。

这样毕业生的质量提升就业率也会相应提高。

当然,职业学校依托专业创办企业,会带来明显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瞄准市场设专业、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办强专业引产业”是学校实训基地产业化建设的目标。

学校在实施实训基地产业化建设的过程中,强化了专业特色,增加了办学活力,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共享型国家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根据《教育部关于确定第一批国家高职高专精品专业建设项目高职高专学生实训(师资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的通知》精神,依托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建立的国家级高职高专先进制造技术学生实训(师资培训)基地,目前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

按照社会需求、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的重点需要,拓宽服务功能,增强社会适应性;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多种功能于一体,提倡产学研相结合,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充分发挥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

建设一个硬件和软件与国际接轨、国内领先的高职高专示范性、共享型实训基地。

形成一套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指标体系,并以此作为全国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则与纲要,指导全国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

 

二、实训基地的定位和功能

(一)国家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要达到一流水准,就要形成足够的实训规模,形成较高的实训档次,形成一流的师资队伍,形成规范的实训教材,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全国高职高专的实训基地建设中起示范作用。

(二)国际职教合作与交流的窗口

中国加入WTO后,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必将与国际接轨。

国家实训基地要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成为国家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窗口。

率先引进国外先进的职教理念、职教模式、培训项目、原版教材并进行师资交流。

(三)学生实训、师资培训的基地

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基地将为学生实训提供场所,承担校内外学生实践教学和职业素质的训导工作。

作为中南五省惟一的国家级实训基地,先进的管理、较高的技术含量、高水平的实训教师队伍将为中南五省的中职、高职教育提供师资培训。

(四)面向社会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和职业资格认证中心

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基地设备先进,完全有条件成为职业资格鉴定基地及职工岗位培训或再就业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基地。

实训基地依托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可面向社会承担21个工种的中级工和高级工鉴定任务,并成为职业资格认证中心。

(五)职业学校和企业共享的资源中心

国家实训基地建设投资多、规模大,建设水平高,为缓解教育资源不足及资源分散提供了有利条件。

以国家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充分发挥基地的辐射作用,与周边地区、企业、学校形成资源共享。

(六)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课题研究的基地

实训基地可充分应用学院的智力资源和门类齐全、技术先进的各种仪器设备,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技术推广、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基地和科技信息集散地。

与企业紧密结合,联合承接工程或生产中的应用课题,以及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项目,并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三、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则

(一)先进性

以行业科技和社会发展先进水平为标准,在技术、设备、管理、教学手段方面体现先进性。

建设伊始就把握技术发展前沿,运用现代技术,集成先进设备,做到适当超前并留有可发展空间。

(二)适应性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熟悉、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方向、工艺路线和技术应用的本领。

内容安排要具有综合性,使学生通过实训不仅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术和技能,而且熟悉和了解与专业相关的技术和技能,也使学生获得综合技能和能力、职业综合素质。

(三)仿真性

创造相应专业的真实情境,按照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和教学大纲要求组织和实施实际操作训练,模拟专业岗位进行技术培训。

(四)开放性

在服务面向上要具有开放性。

实训基地给学校与企业、行业的紧密结合提供了接口,它不仅要能承担高等职业学历教育的基本技术技能实训,而且能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使学校实训基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

(五)校内外相结合

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两部分,其软、硬件建设尽量采用校企结合的模式。

公共基础部分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专业部分尤其是专业最新技术部分以校外为主、校内为辅。

 

四、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

(一)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1.形成较高的实训档次

校内实训基地要设立先进的制造技术展示车间,引入先进装备进行展示和操作训练,每个实训场地接人因特网,设立多媒体讲课区,开发跟踪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实训项目。

结合校外实训基地——现代先进制造企业,基础实训与专业实训相结合,形成较高的实训档次。

 2.形成一流的师资队伍

 立足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结合企业与学院周边高职院校,实现专兼结合,形成一支数量适中、结构合理,掌握2个以上专业或工种的实训教师队伍,其中基地专任实训教师达到90名。

3.形成规范的实训教材,开发一系列培训项目

组成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和中国南车集团工程技术人员为主、有周边高职学院教师参加的编写组,编写出机电类7个专业的实训教材,开发、引进以机电类为主的20个培训项目,引进国外实训项目。

进行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与国际接轨。

4.构建相对独立的模块式、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一个与理论教学体系相对平行、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保证高职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按专业大类将实训的内容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训练3个大的模块,然后根据这些模块的要求,确定实训的课程,并制定每门实训课程的实训教学大纲,再根据课程或专业的要求,将每门课程的实训内容分成若干个可独立进行的实训项目。

在项目设计方面,3个层次要各有侧重。

基本技能训练强调规范,注重实践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工作方法的训练。

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的训练项目要求有一项成果(如一个设计、一件作品、一个产品、一篇论文等),突出学生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5.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为指导思想,形成良好的校内外实训基地运作机制,建立规章制度,优化基地结构,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实现科学管理。

 6.突出先进的重点

 制造业的先进性表现在机、电、光等方面的应用上。

先进制造实训基地的建设重点将突出机与电的先进性,机的先进性以数控加工技术与液压、气动控制为载体,屯的先进性以电气控制技术、轨道牵引装备(电力机车、地铁车辆)为载体,重点建设数控实训中心、电力牵引实训中心、电气自动化实训中心与电子信息实训中心,打造学院电力牵引实训、数控、电气控制实训品牌。

7.优化布局

校内实训项目集中布置于工业中心,力争在布局上突出技术上的层次感,体现实训过程中循序渐进的过程。

生产型实训基地为校办企业公司。

以中国南车集团21个大型企业与研究所为主,以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厂为骨干的企业群,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8.建设学生职业素质的训导中心

实训基地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但应当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工业中心在组织运行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协作精神,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模式

1.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

内部管理模式为集中管理。

实训基地管理模式从目前国内情况看,优势比较明显的方式应当是集中管理模式,也就是将学院所有的实践教学资源全部集中管理,建立实训中心或工业中心。

这种管理模式可以优化资源配制,避免重复投资,提高设备利用率。

对外管理模式为建立共享机制。

共享机制建立的指导思想是:

对内实行企业化管理,对外实行准市场化运作。

企业化管理主要表现在引入现代企业的理念与价值观,营造企业化的职业氛围,实训内容与项目来源于企业,实训方式、过程企业化。

准市场化动作是指按市场化要求进行实训成本核算,加强教学管理、设备管理、工具管理、材料管理以及学生管理,确保实训教学优质高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基地实行协作共建、资源共享。

基地建设将采取与企业、学校协作建设的模式。

协作单位为实训基地提供兼职教师,参与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实训项目开发、实训设施选型、实训教材建设、实训质量评价。

在设备、师资、技术上共享,协作单位参与实训全过程,对实训全过程进行监控;协作企业负责向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和协作院校提供就业信息,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和协作院校的毕业生。

实训基地实行企业化管理,准市场化运作,微利经营,全面向社会开放,缓解我国教育资源不足以及资源分散的矛盾。

与各共享单位之间的责、权、利关系。

由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协作企业和协作院校参加,共同制定基地运行机制。

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建立由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协办院校、企业三方组成的共享实训基地建设委员会,共同参与实训基地的规划和建设,并制定工作章程。

由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提供实训场地、实训设备、工具、材料,负责生活配套设施的投入及设备正常运转、维护、基地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优先满足协办院校、企业实训计划的安排需要,以最优惠的方式为协办院校、企业服务。

按协办院校的要求进行教学。

按照企业的要求提供“订单式”培养服务,根据企业的要求开发培训项目并作好跟踪服务。

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与企业共同进行技术开发。

在实训基地设展示台位,供企业展示新产品、新技术。

实训费按投入与消耗比例,由双方根据具体的实训时间、内容、要求等共同协商确定。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负责实训学员的食宿安排,确保协办院校学生到基地实训时,与基地学校实训管理程序、教学目标、训练考核一致,确保操作方便、核算公平。

 协办院校参与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的规划、设备选型、教材建设、实训项目的开发。

当有学生在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时,可派教师参与实训教学。

实训结束后,负责向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提供实训质量书面评价反馈意见,负责协助学院做好学生的教学安排、日常管理工作。

 企业为实训基地提供兼职教师,参与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实训项目开发、实训设施选型、实训教材建设、实训质量评价。

在设备、师资、技术上共享,企业参与实训全过程,对实训全过程进行监控,企业的富余设备和最新设备优惠租赁给学院,负责向学院提供就业信息,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实训基地培训的学生。

建立紧密型产学研结合机制。

 2.校外实训基地管理模式

 校外实训基地由工业中心专门机构统筹、协调管理与建设。

校企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成立校企联合工作委员会,确定运行程序。

委员会由企业主管厂长(总经理、总工)、学院主管院长、企业人资培训部门主管、学院工业培训中心主任等组成;专业工作组由企业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