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夏衍对鲁迅《祝福》的电影改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96309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夏衍对鲁迅《祝福》的电影改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论夏衍对鲁迅《祝福》的电影改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论夏衍对鲁迅《祝福》的电影改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论夏衍对鲁迅《祝福》的电影改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论夏衍对鲁迅《祝福》的电影改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夏衍对鲁迅《祝福》的电影改编.docx

《论夏衍对鲁迅《祝福》的电影改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夏衍对鲁迅《祝福》的电影改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夏衍对鲁迅《祝福》的电影改编.docx

论夏衍对鲁迅《祝福》的电影改编

 

题目(中文)论《祝福》的电影改编

(外文)DiscussingMovieAdaptationsof

theBlessing

姓名(中文)朱一丹(拼音)ZhuYidan

学号20130702719

所在学院中文学院

年级专业2013级汉语言(高级涉外文秘)

指导教师陈咏芹职称教授

完成时间2017年4月1日

论《祝福》的电影改编

朱一丹中文学院2013级汉语言(高级涉外文秘)

摘要:

作为当代文学经典之一,《祝福》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它于1956年被改编为电影,搬上荧幕。

其改编者夏衍克服种种困难,对情节、人物、叙事模式等进行了合理巧妙的改编,并兼顾作品的政治性和艺术性,使电影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影片不仅深受观众喜爱,还获得国际电影界认可,是电影改编的佳作范本。

本文试就主题、人物、情节、叙事模式与视角四个方面探讨《祝福》原著与电影的异同,以及影片是如何在名著改编中取得成功的。

关键词:

电影改编;《祝福》;成功

DiscussingMovieAdaptationof

theBlessing

ZhuYidanChineseLanguageandCultureCollegeTheclassof2013ofTCSL

Abstract:

Asoneofcontemporaryliteratureclassic,TheBlessinghasaveryhighideologicalcontentandartisticquality.Itwasadaptedforthefilmin1956.AndtheadapterXiaYanovercamealldifficultiesandmadereasonableadaptationfromfouraspects,includingplot,characters,narrativemodeandnarrativeperspective,makinghisworksbothpoliticalandartisticandbecomeabigsuccess.Thefilmnotonlylovedbytheaudience,butalsowontherecognitionofinternationalfilmindustry.ThisarticletriestodiscussthedifferencesbetweentheoriginalliteratureandthefilmBlessingandhowitgainsitssuccessfromthetheme,characters,plotandnarrativepattern.

Keywords:

Filmadaptation,theBlessing,Success

 

导语

《祝福》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是鲁迅第二部小说集《彷徨》第一篇。

作为当代文学经典,《祝福》以其辛辣的讽刺性和鞭辟入里的思想性、深刻的悲剧性,成为一部伟大的当代短篇小说作品。

改编《祝福》所面临的困难包括情节的扩充、政治环境下主题的置换、人物性格的刻画等,但改编者夏衍较好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电影在主题、人物、情节、叙事模式与视角四个方面的改编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影片获得1957年7月第十届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奖、1958年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

下面我就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谈谈。

一、主题重心的变更

鲁迅的《祝福》主要讲述了农村妇女祥林嫂在封建社会下“被吃掉”的一生。

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前后,祥林嫂是一个勤劳能干、善良淳朴的妇女。

丈夫祥林过世后,婆婆打算将其卖掉为儿子阿根娶妻,祥林嫂只好逃到鲁镇上的鲁四老爷家做工。

但没过多久,祥林嫂被人发现并抢回去,嫁给了山里的贺老六,一年后与贺老六生下孩子。

然而好景不长,丈夫贺老六和孩子阿毛不久后分别因染病和意外死去了,祥林嫂于是又回到鲁四老爷家帮工。

遭受生活的打击后,祥林嫂日渐衰颓了,终于,她因捐门槛一事最终走向了死亡。

影片与原著大致保持了一致的主线情节和故事内容,都以祥林嫂一生的遭遇为核心,揭示了封建礼教制度和迷信思想的落后,表达对劳动人民长久以来受封建旧社会压迫的同情。

但是,由名著改编成电影,夏衍又不仅仅追求“忠实于原著”,还要“有所提高,有所革新,有所丰富,力求改编之后拍成的电影比原著更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所喜爱,对广大群众有更大的教育意义。

”这就导致改编后的电影不可能完全按照原著的主题思想,表现出的是影片与原著在主题上有所差异,各有侧重。

夏衍在改编影片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偏移了小说中的主题重心。

(一)小说主题——反对“愚弱的国民性,”重启蒙

相比于电影,小说《祝福》更注重启蒙性。

鲁迅时刻关注的是“愚弱的国民性”,他注意到,那些和祥林嫂一样在经济上处于被压迫被剥削地位的人,对自己的同胞没有丝毫的恻隐之心。

祥林嫂的悲剧,是祥林嫂的婆婆、贺老六、鲁四老爷,还有鲁镇的普通民众合力造成的。

鲁迅使我们看到了群众的启蒙、国民性的改造的重要性。

在小说《祝福》中,鲁迅不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制,还重点批判了国人的“看客”心态。

譬如小说着重描写了祥林嫂在遭遇种种不幸后,鲁镇人们对其态度的转变。

起初,人们还装模作样地关心祥林嫂(实质上是以别人的痛苦嚼舌根)。

人们起初听闻她的遭遇时,“陪出许多眼泪来。

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

”到后来,大家咀嚼得腻味了,“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

”人们不再关注这个“失去新闻价值”的话题,甚至开始打断和嘲笑她。

再后来,当柳妈在祥林嫂身上找到新的“话题”——额头上的疤以后,“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

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

”从特地寻来听,到避之不及,再到发生新的趣味,鲁迅对“看客”们心态的刻画可谓淋漓尽致,产生了很强的讽刺效果。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中,柳妈等看似关心祥林嫂的人也都是“看客”,因为她们没有真正站在祥林嫂的立场上想问题,也并未真正对祥林嫂产生同情,甚至可以说,在小说中几乎没有一个人真的关心祥林嫂,可见鲁迅该文的讽刺和批判力度是很强的。

电影则削弱了这一点。

电影《祝福》诞生于1956年,与小说发表的1922年相隔已有30余年。

由于时代的更迭和社会环境的改变,鲁迅笔下的“看客”在新时代下所传递的启蒙意义远没有辛亥革命前后丰富和深刻,启蒙性不再是作品追求的最重要的主题,对于“看客们”不留情面的尖锐批判和讽刺显得没有必要。

为此,夏衍削弱了对“看客”的讽刺效果。

这一点在电影中处处都有体现。

原作中,众人不待祥林嫂开口便重复她的话:

“是的,你是单知道雪天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才会到村里来的。

”不给她开口的机会,被改编成鲁四老爷的孩子阿牛摇头晃脑地背诵“是的,你是单知道雪天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才会到村里来的。

”且立即被鲁四太太打断了。

由孩子的口中说出来,有童言无忌的意味,如此改编,从情理上来说更易于接受。

原著中,鲁镇孩子们一见到祥林嫂就催促母亲牵自己走,镇上的人们还似笑非笑地拿祥林嫂的孩子来嘲讽她:

“你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不是也就有这么大了么?

”在电影中则被改编为祥林嫂用死去的阿毛的鞋给路边的小孩穿,孩子的母亲出于忌讳把祥林嫂赶走。

人们后来拿祥林嫂额角的疤开玩笑的情节也被取消,夏衍将周围人的态度改编得更“善良”。

如果电影完全按照小说所描绘的鲁镇世态来刻画,继承小说中尖锐的批判,不仅观众难以接受,同时也不符合人物的性格,显得突兀。

(二)电影主题——“为革命斗争服务”,重教育

电影《祝福》更像是经过意识形态重构的“历史真实”。

因为改编不仅要领会原作的精神,更包含着对“当下”社会时代政治环境的洞悉与明了。

新中国成立后几次大规模文学批判运动的和新的政治环境告诉文艺家们,创作自由的时代结束了,他们必须将以往所接受的资产阶级启蒙主义全盘性地转变为社会主义的革命世界观,创作作品时必须坚持“政治挂帅”。

自从《武训传》受到公开批评后,夏衍不敢再动笔创作电影剧本,转而改编经典文学名著,这样在政治倾向上就不会有问题。

夏衍一直认为,电影是教育人民群众的工具,坚持“艺术必须服从政治,艺术必须为革命斗争服务,为劳动群众服务。

”如果说小说更重启蒙性,那么夏衍改编的《祝福》则更重视阶级斗争的方面,宣扬无产阶级文艺革命观,其间注入了浓厚的意识形态话语,削弱了原作中的启蒙性。

片尾旁白“应该庆幸的是,这样的时代终于过去了,终于一去不复返了,”也表明该电影的目的在于对人民群众进行一种“忆苦思甜”式的教育,创作者们是在用祥林嫂的故事当做政治宣传的工具。

主张艺术的教育意义并不意味着只能描写社会积极的、健康的一面,夏衍认为艺术家们既可以写社会好的一面也可以写坏的一面。

只要创作者表明了立场和态度,既可以写太阳,也可以写乌云。

“我们可以写‘方生’的春天,我们也可以写‘未死’的寒冷,我们可以写新,我们也可以写旧。

”《祝福》就是一部写“未死的寒冷”的作品,其中主要表现的是传统封建社会对于人的残酷压迫,表现旧社会使人不成为人的恐怖和残忍。

整部电影中我们能看到,许多人都对祥林嫂最终的毁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祥林嫂的婆婆为了给儿子阿根娶媳妇,听从卫老二的撺掇,将祥林嫂卖到山里去。

婆婆的自私造成了祥林嫂悲剧的开始。

而怂恿婆婆卖掉祥林嫂的中间人卫老二和放高利贷的杨七太爷是助推器,他们不仅使贺老六背负了更重的债务,不得不接更重的活还债,还抢夺贺老六的房子,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贺老六的死亡,也使得祥林嫂又一次成为寡妇,失去精神的依靠。

柳妈的愚昧和好心办坏事是祥林嫂死亡的导火索。

如果没有“好心肠”的柳妈告诉祥林嫂阴曹地府的“规矩”并提议捐门槛,祥林嫂不会经历希望破灭的过程并最终走向死亡。

最后,鲁四太太的和众人的冷漠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她们使祥林嫂彻底意识到自己的罪孽永世也无法洗清,这使祥林嫂最终走向死亡。

作品表现这些旧时的阴暗,是为了从反面教育人们必须感激党领导人们摆脱黑暗旧社会的丰功伟业。

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广大人民应当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生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去,为实现更美好的理想而奋斗终生。

这是夏衍改编该作品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然而,电影《祝福》又不完全为冷冰冰的意识形态所主导。

夏衍在改编剧本时,力求做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不能为了批判阶级压迫,就将祥林嫂置于一个完全冷漠,毫无温暖的环境,这不符合基本的创作理念。

在改编时,夏衍考虑到不要使社会主义时代下的观众感到太压抑、太伤感,给祥林嫂的生活增加了一些亮色,譬如好心告密的小叔子阿根,笨拙善良、真心对待祥林嫂的贺老六,甚至阿香笑盈盈的神态等,这些都是电影中的一抹亮色。

二、人物形象与人物关系的变更

短篇小说一般人物关系比较简单,《祝福》只有短短9000余字,其中主要出现的人物有祥林嫂、鲁四老爷、鲁四太太、“我”、卫老婆子、柳妈等,而电影为了增加观影的层次感和丰富感,显然不能够照搬小说中的人物,而是需要进行创新和创造。

因此,夏衍在电影《祝福》中不仅增加了人物,还对原有人物的性格进行再创造。

电影中人物个个性格鲜明,有血有肉。

我对《祝福》剧中人物的改动主要归结为以下三点。

(一)地主阶级人物的增加

电影《祝福》在原著的基础上,主要增加的人物有卫老二、杨七太爷、账房师爷和阿香,其中起主要情节推动作用的是卫老二和杨七太爷,可以注意到,这二人都是地主阶级。

小说中只有鲁四老爷一个地主阶级,但要想突出封建剥削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全面控制,只有一个地主是不够的,电影还在不同的地点增加了另外两个地主,他们与鲁四老爷一道,共同形成对祥林嫂全方位的剥削。

在卫家山,有卫老二打祥林嫂的主意,向祥林嫂婆婆提议卖掉她为阿根娶妻;在鲁镇,有鲁四老爷买祥林嫂的力气;在贺家坳,有杨七太爷放高利贷剥削穷人,步步紧逼。

无论在哪里,祥林嫂都逃不过被压迫的命运,因为封建剥削是无处不在的。

卫老二和杨七太爷这两个人物的增加恰是为了传达这一点。

这么做加深了电影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批判,激起了观众对旧社会地主阶级的痛恨。

(二)地主阶级人物性格的改动

小说中的地主阶级主要是鲁四老爷,鲁迅在塑造这一人物时虽然也以批判基调为主,但从身份地位、政治立场、生活习惯等多个角度刻画了其复杂性。

在小说《祝福》中,鲁四老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守旧,但也未留胡子,他反对新党改革,同时还对下层劳动人民进行剥削,非常自私,对祥林嫂没有丝毫同情。

夏衍改编时将原作中鲁四老爷这一人物的丰富性降低了。

出于强化阶级对立的需要,夏衍将其形象变得扁平化了,只单把他作为地主阶级狡猾、自私的一面刻画出来,并强化了其作为地主阶级的冷血性格,夏衍剧中人物的台词自然精炼,代表性格,鲁四老爷的台词也很有代表性,当管家告诉他有三家帐没收齐时,他说:

“重阳赖到冬至,冬至赖过年,这些穷鬼!

”鲁四太太夸奖祥林嫂时,他说:

“以后你当她的面可不要夸奖她,这种人呐,你一说她好,她就要加工钱。

”这些都恰当地表现了他虚伪和冷酷。

可见在电影中,鲁四老爷是作为地主阶级的典型人物而存在的,并不是一个立体的形象。

(三)农民阶级的美化

夏衍在对原著的改编中,显然将农民阶级美化了。

“十七年”间,文艺作品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热烈讴歌革命的基石——无产阶级工农群众,劳动人民的道德品质不能是完全丑的,此类人物基调必然是真善美,这与鲁迅的文学观不尽相同。

前文已经说过,在《祝福》原文中,几乎没有一个人真正关心祥林嫂,所有人都是批判对象。

在鲁迅看来,农民阶级多是恶的。

其笔下的穷苦大众多为麻木冷漠的“看客”。

柳妈、阿根、卫老婆子等人都只是以旁观者的形象看待祥林嫂的故事,因缘际会下或多或少地插了一脚进入祥林嫂的故事,而夏衍改编时将上述人物变为主动关心祥林嫂,给予祥林嫂温暖的正面形象。

比如祥林嫂的小叔子阿根,他在小说中原本是一个没有姓名、模糊的人物,是卖祥林嫂事件的唯一受益者,按道理应当归入反面人物的范畴,但电影却将其塑造成一个有良知的、即使损害自身利益也愿意给祥林嫂通风报信的好人。

柳妈也从一个不耐烦地打断祥林嫂诉苦,且嘲笑祥林嫂额角的疤的市侩的妇女,变成了淳朴善良,愿意帮助祥林嫂,只是无意间好心办了坏事的可怜女人。

夏衍不仅增加了阿香等善良的人物,还将一些原有的反面或中性农民改编为正面人物,美化了农民阶级的形象,使祥林嫂不至于身处于完全黑暗的社会环境。

在对农民阶级的改编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贺老六。

在原小说中,鲁迅并没有对贺老六做正面描写。

贺老六的性格、经历、对祥林嫂的态度都是模糊的,他是一个推动情节发展的工具性人物,且该人物应当归类于祥林嫂的对立阵营,构成祥林嫂悲剧的环节之一,可以说是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帮凶之一。

而电影不仅大大完整了贺老六的形象,还将其塑造成同祥林嫂一样被损害被压迫的农民形象。

夏衍把贺老六塑造成一个真诚、善良、笨拙的男人。

拜天地时,祥林嫂撞破了头,被抬进房里休息。

酒席上的贺老六很不放心,数次想进去看看这个可怜的女人,后来甚至表示愿意将已经嫁过门的祥林嫂送回去。

祥林嫂的婚后生活很幸福,尽管还欠债,但丈夫“有的是力气”,对未来充满信心。

笔者认为这样做是合理的,因为贺老六与祥林嫂同属于一个阶级,他们应当有共同语言和同被压迫的感情,贺老六与祥林嫂同是封建社会下的被损害者,他们自然地就产生了感情,在生活中互相扶持,相濡以沫。

如此一来,夏衍就把好人的群体和坏人群体隔开了,形成一个对立,把原作中祥林嫂被封建社会下的所有人欺压和损害,变成了以祥林嫂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和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的对立。

三、情节的增加与变更

将不到一万字的小说扩充为约两个小时的影片,面临着如何增删情节,填充细节的问题。

在这一点上,电影《祝福》给出了不错的答案,其情节设计不仅符合原著精神,还增强了戏剧冲突性。

夏衍所改编的情节既真实还原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民阶级的生活,又顾及到其作为电影应当有的戏剧冲突性,是戏剧性和真实性相统一的作品。

电影在小说的基础上做了大大小小多处情节上的改动,集中起来主要有四点。

(一)增加“借债”情节

夏衍在情节设计上最突出的一点是增加了贺老六为结婚不得不借高利贷的情节,使剧情更加连贯和流畅,使其形成一条连贯的主线:

贺老六借高利贷娶妻——为了还债,做苦工压垮了身体——生病还不上钱——杨七太爷的账房和担保人大伯怕贺老六还不上债,合伙来抢房——贺老六怒火烧身,气极而亡——儿子阿毛在抢房过程中没看好,被狼叼走。

如此一来,“债”成了中心,借债结婚,做苦工还债,还不上债被收房子,这些都紧紧围绕着一个“债”字。

增加借债情节,用“债”把这些情节联系在一起,使他们环环相扣,互为因果,不仅增加了连贯性,还使一些事得到了合理的解释,譬如穷山村的贺老六娶妻钱款的来源,伤寒病是怎么患上的等等。

以“债”为中心,也真实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穷苦人民的生活,这是小说中隐含而未曾表明的。

如此处理,突出了电影剧本的真实性。

(二)“贺老六之死”到“阿毛之死”的时间处理

为了增加戏剧冲突,夏衍还别出心裁地将阿毛的死、贺老六的死和逼债抢房这三件事放在一起,同时发生,形成全片高潮。

原作中,这几件事的发生具有一定时间间隔,从阿毛被狼衔走,到贺老六的死,再到逼债抢房中间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夏衍这样做加强了戏剧冲突,更适合电影表达的需要。

鲁迅原作中虽然也有多处冲突和矛盾,但是对于电影艺术的表达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电影将阿毛的死、贺老六的死和逼债抢房这三件事设置为时间上同时发生,关系上互为因果,也使得全片的高潮集中于一个时间节点——贺老六躺在病榻上面对咄咄逼人要抢房的师爷,奄奄一息之际还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抡榔头,气氛紧张激烈而又令人悲从中来。

贺老六当场气极身亡,孩子阿毛也因抢房没看好而死。

至此,观众对于地主阶级的痛恨达到了极点,对于账房师爷和担保人大伯逼死贺老六的行为也愤怒到了极点。

此处情节呼应了电影反封建剥削压迫的主题,也极大地增加了戏剧冲突的激烈性,成为改编剧本出彩的一笔。

(三)丰富祥林嫂婚后的情节细节

夏衍在剧本的情节细节方面也做了丰富和填充。

电影中设置为高潮的情节,在原文中几乎是一笔带过的,仅通过卫老婆子转述的短短一段话来交代。

“……这实在是叫作‘天有不测风云’,她的男人是坚实人,谁知道年纪轻轻,就会断送在伤寒上?

本来已经好了的,吃了一碗冷饭,复发了。

幸亏有儿子;她又能做,打柴摘茶养蚕都来得,本来还可以守着,谁知道那孩子又会给狼衔去的呢?

春天快完了,村上倒反来了狼,谁料到?

现在她只剩了一个光身了。

大伯来收屋,又赶她。

她真是走投无路了,只好来求老主人。

”短短165个字,鲁迅对于祥林嫂“交上好运”后的生活如何、贺老六是怎么患上伤寒的、死时的具体情形如何等等都没有交代,这几处情节仅仅是一笔带过。

但电影将此处情节扩充了,使得剧情连贯饱满。

贺老六与祥林嫂婚后幸福,二人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向往。

但后来贺老六先是因为在七老爷家干活,伤了腰部,后来又为了还钱,不顾身体帮人拉纤酷暑下晕倒,从此一病就是大半年,最后因为抢房一事当场气极而亡。

电影里详细描述了祥林嫂与贺老六的生活等,使情节真实可信,非常吸引人。

(四)增加“砍门槛”情节

最后,夏衍增加了祥林嫂砍门槛的情节。

对于这一情节的改编,在当时就引起了争议,有论者认为,“祥林嫂砍门槛的细节是不真实的,不能说服人的”,但也有人认为,这样做增加了人物的反抗性,一个备受压迫的妇女忍无可忍,用砍门槛的行为表达对封建旧社会的反抗,这样做加强了电影对群众的教育作用。

关于这一点改编,直到现在仍是争议的论题。

笔者想就该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笔者认为,增加砍门槛的情节是合理的。

祥林嫂的悲剧本质上是社会悲剧和人性悲剧共同作用的结果。

祥林嫂死了两任丈夫,孩子离世了,旁人也认为她是不吉利的女人,这都是不可控因素造成的,是社会悲剧。

但她的痛苦,归根结底在于她自己没办法将这些悲剧正确归因。

祥林嫂没法用科学的思想看待在她身上所发生的一切,只好用封建礼教的鬼神说来解释这些悲剧,认为死了两任丈夫是自己的罪过,以致祥林嫂不敢反抗旁人对她的欺辱,甚至要去捐门槛赎她莫须有的“罪过”。

她找不到苦难的发泄口,也找不到心灵的救赎和自我解脱的方法,这是人性的悲剧。

而砍门槛的情节,使我们看到她对于封建礼制的信仰和坚守打开了一个缺口,她背叛了深信不疑的旧社会礼制——为了发泄愤恨,她竟然敢于得罪“神灵”,同封建神权决裂。

有人认为,这不符合原作中人物的性格和设定,“在原作里鲁迅以巨大的悲悯书写了祥林嫂既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同时又是一个没有能力觉醒的悲剧角色。

在改编过程中,夏衍通过砍门槛的情节把祥林嫂塑造成了同神权观念彻底决裂的形象,这与鲁迅的原意显然是存在距离的。

”也就是说,祥林嫂的反抗性损害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是改编中失败的一笔。

但笔者认为,这样做恰恰是遵循了鲁迅的原意。

因为在原著《祝福》中,祥林嫂已有怀疑和反叛神权制度的迹象。

例证之一便是主人公“我”刚刚回到鲁镇遇见祥林嫂时,她追问“我”人死后究竟有没有魂灵,有没有地狱。

祥林嫂从对地狱的深信不疑,到死前的开始质疑,可看出她对于旧社会封建礼制的信仰已经开始溃堤,这说明砍门槛这一情节与鲁迅原著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夏衍也是依照了越剧的改编,以开放的眼光,促使电影的故事情节更符合人物性格走向。

四、叙事模式与视角的转换

《祝福》改编于夏衍剧本创作的成熟期,此间他的电影作品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他倡导电影要质朴流畅,内容要清晰明了。

他认为艺术家在没有充分掌握技巧前,手法还是朴实一些,反对花哨的表现手法。

他说,“我有一个偏见,以为我们中国电影的蒙太奇宁可平易一点,更多一点群众观点才好,应该以大多数人能完全看得懂、看得顺为原则。

”夏衍在改编《祝福》时,照顾到观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标准,将原作的倒叙改为了按时间顺序正叙,在讲述祥林嫂的故事时娓娓道来,所有事件沿时间的水平轴线向前发展。

每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都交代得非常清楚。

从祥林嫂要被卖掉,到她逃到鲁镇,再到她被抓回去,及至后来经历的一系列悲惨往事,每件事都刻画得非常清楚,顺理成章。

如此一来,能够让观众真实地体验祥林嫂悲剧的一生,非常打动人、感染人。

在改编过程中,夏衍通过叙事时序的改变,把观众带到故事里,随着剧情的展开,使观众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跟随主人公一同历经沧海,感受生活。

而原著中的倒叙,则给人以强烈的好奇心,使人忍不住往下探究发生在祥林嫂身上的故事,增加作品可读性和吸引力。

同时,夏衍在处理电影视角时,还省略了小说主人公“我”,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改变,前面已经提到过。

改编后的《祝福》以祥林嫂为故事主角,观众处于全知的上帝视角,事实证明这样处理是成功的。

简化后的叙事视角对于集中表现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强化作品的悲剧感,起到了一定作用。

同时,直接将祥林嫂的生活赤裸裸地展现给观众,使得祥林嫂的故事以更加简单的方式铺开,也使观众更清晰地看到压在祥林嫂身上的四座大山——政权、神权、族权、夫权。

中国观众在长期的艺术欣赏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心理定势的接受方式,十分注重情感体验,追求身临其境的意境。

观众以祥林嫂本身的视角来看不同人对她的压迫,使自身产生强烈的代入感,感同身受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如此处理合理而巧妙。

结语

“十七年”间,电影被赋予重要的政治使命。

作为电影艺术家,在对《祝福》的改编中,夏衍不仅做到了不损伤原著的主题内涵和艺术特色,同时还在利用阶级分析法对名著进行重新诠释的方面取得了成功,使影片《祝福》具有真实性和倾向性相统一的特点,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思想价值。

因此,夏衍改编的电影《祝福》受到观众的喜爱和国际社会的认可,是有所依循的。

同时我们也看到,正是因为电影业老一辈艺术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