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艺术行政期末报告.docx
《文化与艺术行政期末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与艺术行政期末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与艺术行政期末报告
文
化
與
藝
術
行
政
關於替代空間的期末報告
學生:
原曉磊W0991507
指導老師:
侯淑姿
目錄:
(一)前言
(二)伊通公園的創始
(三)伊通公園的立地條件、特徵及與城市的關係
(四)伊通公園的構造和展覽格局
(五)伊通公園的發展階段和大事記
(六)伊通公園的經營模式和經費來源
(七)伊通公園的困境和未來發展方向
(八)參考資料
(一)前言(替代空間)
“替代空間”在西方,原是藝術家突破展場霸權,為民間社會找尋替代演出或展示空間的一種趨勢。
這種溫和的佔據空屋文化,在沒有任何理論的背書下,成了“替代空間”的濫觴。
1989年替代空間在台灣成為剛出道的觀念藝術家,和一些留學歸國的新人藝術家們,最主要的展出場地。
南部有“阿普畫廊”,臺北有“二號公寓”,以及由攝影家劉慶棠在1990年設立的“伊通公園”,都是最明顯的例子。
這些替代空間以挑戰官方藝術體制和商業畫廊系統為主,並以臺北為中心勢力。
不過,替代空間在1990年代後半的台灣有新的發展,不但與政府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結合,使古跡保存修復的歷史意義活化、閒置空間再利用等,也形成地方政府和民間藝文組織共創文化績效的空間。
一方面,替代空間亦作為政府文化政績與釋放善意的風向球,如華山藝文特區、二二八公園、市長官邸、國際藝術村、光影之家、NGO會館、城鄉會館、紅樓、Y17等;另一方面,反倒成為政治的文化符碼。
此外,大型企業也在這波替代空間流行中,開始了空間形象工程,藝術領域的名人或團體,成為替代空間的經營者,意圖使展覽方式更有某種實驗性,它強調展覽與作品對民眾的自然形成性和直接接觸,削弱作品僅停留在被欣賞和被接受的傳統審美方式,減低當代藝術與觀者的距離感。
在此,我想介紹一個老字號的藝術空間:
“伊通公園”。
(二)伊通公園創始
伊通公園由劉慶棠、陳慧嶠、莊普、黃文浩等藝術家的支持下,於1988年秋天成立。
那一年同時也是台灣社會環境變動最為劇烈的時期,政治解嚴後的亢奮,對應在報禁的解除、媒體言論的自由開放、政治抗爭的頻繁與白熱化、股票與房地產的大起大落……,反映在文化思潮的解放,更是開啟了藝術在種種當代議題上的濫觴,不管在概念或是形式上,創作者以實驗性和前衛性格揭竿而起,創新的意念正在勃發,一場藝術的革命就此展開。
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下,不滿足於現況成為年輕創作者們的共同心聲。
從只是一張桌子到今天有一個具體的空間,這裡曾被改造成酒吧和咖啡館,但都因為管理不易,又重新變回了一個單純的展覽空間,陳慧喬說,當初是怕一般人以為是闖入了一個私人空間,裝潢才又改來改去,變成咖啡廳和酒吧。
但是還是希望人們把重點回歸展出的作品。
吧台都還留著,人們看展覽累了可以坐著休息一下,甚至可以免費品嘗到劉慶堂煮的咖啡,只是原本放酒的櫃子都變成放滿了藝術書籍和伊通歷史剪貼簿的書櫃。
劉慶堂、陳慧嶠與莊普等人決定延續這亦師亦友的難得情誼,成立一個有別於既有畫廊或是策略式的空間,目的單純只是希望好友們可以有個地方永永遠遠地暢談下去,永遠有地方可以發表創作。
“除了『春之藝廊』和『SOCA現代藝術工作室』外,那時臺北大多數的畫廊,還無法接受前衛的藝術形式,我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希望有一個空間可以展出當代藝術的創作。
”創始人之一莊普回憶道。
算算時間,伊通公園自1990年正式對外開放至今已有20多個念頭了,20年來,這裡如藝術家湯皇珍形容,彷彿「總是城市中安著的一枚磁石」,吸引文化人絡繹不絕。
(三)立地條件、特徵和與城市的關係
1、立地條件
喧囂的臺北鬧區,隱匿在公園旁的一棟老公寓裡,循著奇窄的樓梯往上,來到了「伊通公園」。
這裡沒有林木草地、不像一般「公園」,映入來客眼簾的,盡是藝術品。
「伊通公園」二十年來始終維持在同一個位址:
臺北市伊通街41號2-3樓。
雖然是一棟老舊公寓改良而成的藝術空間,卻因為經營者的堅持,使其成為關懷台灣當代藝術人士的必到之處。
劉慶堂與陳慧嶠作為該地標的基本景觀之一,迄今仍未改變。
伊通公園臨近臺北松山機場、臺北捷運松江南京站,市民大道、建國高架道、交通便利,因此也招攬了許多觀光客;附近還有中原公園、中吉公園、仁德公園、一江公園,可以說是環境宜人,同時又不乏各種餐飲料理店,充滿了生活情趣,給人一種舒心自由的感覺。
2、特徵及與城市的關係
「伊通公園」的另類之處,可由其對外開放的時間看出。
相較於美術館與畫廊的時間表,多半依循日落而息的時間軌道,美術館至多開放至五點半,畫廊到了七點鐘,也須結束該日的作息。
此時的「伊通公園」成了華燈初上,人們在下班、下課,以及晚餐之餘,少數或甚至唯一還能參觀藝術展覽的地方。
在仍有吧台的時代,「伊通公園」更是藝術界同好可以自由出入,以及得以自在抒發與飲酌的談話空間。
即使自從2000年底,此處的吧台拆除之後,熟悉該地藝術氛圍的專業人士與愛好者,總也還是能夠善用此地已經行之有年的空間文化,自然而然地在此進行各種介於臧否、清談與論壇之間的藝術交流,甚至將此地視為必須經常探視的藝術之「家」。
(四)伊通公園的構造和展覽格局
一樓構造圖:
二樓:
(五)伊通公園的發展歷史回顧和大事記
「伊通公園」的名字,是在劉慶堂把隔壁也租下來打通,並第一次正式對外辦展覽時才定下來的。
在第一個十年當中,「伊通公園」在舉辦展覽的同時,也經常透過座談或會談的形式,積極帶動或營造一種討論或論述當代藝術的風氣。
此一時期也是「伊通公園」仍有吧台的時代,此地似乎成為藝術界專業人士,包括藝術家與評論家,以及愛好藝術聚會的文化同好的聚會所。
2000年底決定拆除「吧台」,伊通公園由早期小型聚談和少數人的展出,轉而辟出一處實驗性展覽空間,接受自由申請,然後再進一步形成目前有三個不同功能與訴求的空間─常態收藏、個人專展以及仍然持續的實驗性展場。
同時,伊通公園開始主動策劃邀集國際性和專題性的展覽。
在歷年中,伊通公園不只成為藝術的開放論壇,同時也為藝術界辟建了一個自主性的演示櫥窗,在官方體制與商業系統之外,仍有經常的機會去探觸鮮活的藝術面向,除了不斷策劃啟發性的藝術展覽,也舉辦過“與藝術家的對話”提出問題,互換心得,在品味作品微妙細膩的變化外,更能瞭解到藝術家的創作動機及思考過程和技術運用,及其作品中的指涉和隱喻等等,從以往的同好聚所,跨越到展出型態的空間,憑藉著一種精神感知的聯繫而存在。
大事記:
1991年12/14~92/01/11國際郵遞藝術MAILART交流展 /13國家參展(86人聯展)
1997 12/10~199801/07臺北市立美術館聯展
2000年美國舊金山替代空間SouthernExposure「SisterSpace」邀請展
2002年韓國「第四屆韓國光州雙年展─止」
2009年獲得第13屆臺北文化獎
(六)伊通公園的經營模式及經費來源
1、經營模式
1展演之藝術形式類型
縱觀伊通公園歷年來的展覽,可以看出有兩種展演形態,一是邀請藝術家個展,二是設計主題邀請藝術家們聯展,而這些邀請展大都是沒有預設的、隨興的,知道某藝術家有新面貌,卻使不太成熟,也會被邀請,「無限的可能」是伊通公園所要展現的一種影響力。
至於設計性的聯展,也都是藝術家們在交談、交換心得過程中所產生的,如舉辦過;的「卡片展」、「物體展」、「郵遞藝術展」等聯展都得到相當的回應,但這些展卻不是先前就設計好的,而是隨興發起、認真執行,再完美完成的。
不設限、彈性大,是伊通公園的特色,而人則掌握了此特色的發展,劉慶堂從不諱言伊通公園是靠所有的藝術家對伊通的愛所架構出來,並因而突顯的。
2與傳統演繹空間的異同
在藝術市場的交易獲得上,「伊通公園」難比一般的畫廊,然而,他們所獲得的關懷,以及對於台灣當代藝術的貢獻,卻是絕大多數的商業畫廊,所不能相提並論。
他們在拮据的經濟條件下,以極為有限的空間,持續提供和開放給當代藝術創作者的展演機會與次數,更足以令官方的美術館與任何的文化建設單位汗顏。
在現實世界當中,「伊通公園」雖小,卻已創造了一個有效且友善的網絡系統,不但串連了台灣各界的藝術關心者與愛好者,其版圖更已跨出臺灣,連向國際。
2、經費來源
“一開始懷抱著理想,當財務方面比較拮据,就盡量用省錢的方式來做這些事情,所以當時做的時候也不覺得經濟上有太大的壓力。
但累積時間一長,大家似乎開始捉襟見肘,於是從改變環境開始,漸漸累積了一些債務。
後來慢慢地開始多了更多認同,便伸出援手來幫忙。
但我們總要獨立一點,不要因為財務援助方面矮人家一截,所以還是盡量自己去完成財務的部分。
”劉慶堂說。
“政府方面,後來才有國藝會的補助款項。
我們每隔幾年才申請一次補助,畢竟不想被人形容為「占盡了公家的便宜」。
”
陳慧嶠說:
“至於民間贊助的部分很難!
機會不大!
民間贊助講求效益,但我們並不是要去迎合他們的效益才去尋求贊助這件事。
如果有的話,是他們認同這裡,並不是他們有什麼其他的要求。
”
陳:
“就這5年,每年都有申請到國藝會的贊助,平均金額就是50~70萬之間,但那個其實是拿來付房租。
”
劉:
“當時我們也很清楚要有做創作的獨立性跟自主性,當去接受別人的餽贈或是幫忙,都還要再去跟別人做互動或溝通。
光是這樣想,就已經要去做調整,當然初衷也就被改變了。
”
陳: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企劃案的贊助,但那已經在control我們,所以我們不走那條路線。
我們只走純空間營運贊助的部分。
我們一直走得很純粹,盡量避免掉一些利益上的交換,例如藝術家捐作品拍賣等等…。
基本上除非大家都有個共識,但實際上大家的共識相當難形成。
”
從他們的話裡不難看出,伊通公園的經費來源包括: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文建會
臺北市文化局
民間贊助和企劃案贊助
“一九八七年劉慶堂認識藝術家莊普、陳慧嶠等人,志同道合的一群人,經常在一起討論藝術。
一九八八年一起成立伊通公園藝術空間室。
曾經有過成為藝術家夢想的他,卻選擇隱身幕後。
廿年來,他一肩扛起伊通公園所有的營運費用,以攝影收入支撐,讓伊通成為台灣當代藝術家在此聊天、發表作品的藝術重鎮。
”
(中國時報2008/11/01)
(七)伊通公園的發展困境和未來發展方向
另類空間要如何生存?
「伊通公園」選擇了獨立營運的模式,並保持對藝壇開放的態度,因此博得台灣藝壇「公園」的稱譽。
不知是否因此緣故,許多不熟悉「伊通公園」營運實情的藝術愛好者,甚至認為這是一個非營利組織的所在地。
反諷的是,這樣的印象似乎也正是「伊通公園」過去二十年來的困境之一。
另,上文提到的經費問題,也使得伊通很少主動策劃展覽走出去走向國際。
伊通成立二十年以來,一直是這個受經濟所驅動城市中的一片綠洲;在這空間裡,藝術從侷限的資本主義邏輯中被釋放出來,像空氣一樣被呼吸著。
伊通的目標一直維持著作為一個開放的空間,一個盡可能涵括且開放各種可能性與連結的空間。
這個城市中,大部分畫廊對待藝術的看法,是一種從製造生產到販售交易的完整模式,而伊通為了新的可能,選擇在這模式中作部分且不完整的介入。
伊通是一個藝術尚未被界定的地方,是一個提出問題而非提供答案的地方,是一個製造實驗的地方;在這裡,你可以看到任何關於藝術的行為是如何在質疑、改變、與發生中繼續活著。
但如果把這些觀念先擺在一邊,伊通其實和任何一家臺北的畫廊一樣,都面臨租金、水電、人事管銷費用等實際層面的問題,伊通的目標也一直持續地在如何維持生存這個問題上掙紮打轉;對一個視未成名年輕藝術家為投資風險的藝術環境而言,藝術的買賣在這裡幾乎是少而困難的。
雖然藝術品的交易並非伊通這個私人空間所設立的目的,但是基於經濟因素的考量,伊通其實是非常需要有一個收入的管道來維繫他的現狀。
因此對伊通而言,能夠取得一種不以營利目的為考量的贊助資源是相當重要的,因為贊助往往會讓作藝術變成一種市場導向或大眾品味,而如何能在資本主義的邏輯之外,仍保有伊通自身不斷提出問題與可能性的實驗性格才是最後終極目的。
為了要維繫這開放且隨時充滿可能性的『活』藝術,伊通確實需要得到相當的支援與贊助,而它本身比較特殊的性格,也是在於因為是一個私人經營的畫廊,所以任何贊助者〈單位〉對每次展覽保持明確的認知,並且有能力區隔商業與非商業喜好的差別是非常重要的;而如果要培養臺北市的藝術環境,去保持並贊助像伊通這樣的空間便會是一項必要的課題。
伊通和其他類似處境的空間對那些未來的藝術家而言,就像是台灣藝術的生命源泉,如果沒有像伊通這樣的空間來養成台灣的本土原創藝術,文化勢必會淹沒在商業潮流中,成為一種奢侈的舶來品。
新的藝術形式繼續在伊通裡對話著。
莊普說,不諱言現在討論的風氣比起20年前,薄弱許多,「20年前,人們對藝術的本質有很多好奇與質疑,但這時代資訊發達,任何人都可以說自己的東西是藝術,來伊通的人沒有少,但談話的內容變了,比較多人談的是『機會』與『自我』,本質少了。
」
確實感慨,但伊通仍然繼續想在這個空間堅持對話的發生。
陳慧嶠說,一直到現在,觀眾走進伊通,只要有機會,他們就會介紹藝術家與觀眾認識,「我們自己都有那種想靠近藝術家卻又不敢的經驗,但,這個空間會讓人放鬆、大膽,影響力就會出現。
」
直到現在,伊通堅持不收費,不放捐獻箱,「減少這些幹擾,藝術可以更自由。
」劉慶堂說。
20年前的夢想至今仍然燃燒著,經濟再困頓,那實質回饋到創作上的養分卻是非常豐富。
公園精神不死,只有更盛,伊通公園往下一個20年邁進。
(八)参考资料
.tw/伊通公園網站
.tw/archive/article_list/44伊通公園——理想與夢想的實踐地張馨之
http:
//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
ID=9840臺灣大百科全書——伊通公園
http:
//zh.wikipedia.org/wiki/%E4%BC%8A%E9%80%9A%E5%85%AC%E5%9C%92維琪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