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活动设计新理念.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776893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育活动设计新理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幼儿教育活动设计新理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幼儿教育活动设计新理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幼儿教育活动设计新理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幼儿教育活动设计新理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活动设计新理念.docx

《幼儿教育活动设计新理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育活动设计新理念.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教育活动设计新理念.docx

幼儿教育活动设计新理念

教育观念

1、教育思想——教育观

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及其诸多要素的根本认识和看法。

教育观念是指引教师教育工作的指南,正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所言,教育观念影响着教育行动、行为。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陶行知

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你比小孩还要小。

——陶行知

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

——笛卡尔

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教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随便挑选其中一个婴儿,而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

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乃至乞丐和盗贼,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趋向、天资和他祖先的种族。

——(美)华生

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

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

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毛泽东

2、教育的基本要素

学生、教师、课程、教学方法、环境、目的(目标)

关系图:

反馈

3、当代教育观念的发展变化

(1)个体发展的动因认识

内发论——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至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机体成熟机制决定的。

外铄论——外铄论的基本观点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

主体实践论——发展主体的各种实践活动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力。

个体的实践活动既是人的内在需要与潜能的表现,又是在一定外部环境刺激下发生并作用于外部环境的过程。

(2)师生关系得变化

传统教育观(“老三中心说”)——在教学诸要素结构中,教师是中心;在教育内容的范围上,课程是中心;在教学过程组织上,课堂(教学)是中心。

现代教育观(“新三中心说”)——在教学诸要素结构中,学生是中心;在教育内容的范围上,经验是中心;在教学过程组织上,活动是中心。

主导—主体论——在教的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强调教师在教学认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领导地位,突出强调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教学过程中的引领作用;主体是指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强调学生的独特性和完整性以及在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理想师生关系:

①平等对话;②互相尊重(强调人格上的平等);③共同分享;④彼此评价。

(3)课程与教学关系得变化

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不断变革过程

传统的课程与教学观

课程与教学的二元论

技术理性的指导思想

人为的将世界分为两部分,即主体和客体;主体借助规律或规则对客体施加影响,以使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

内容与过程

分离

课程即学习内容或材料

教学即内容传递过程与方法

目标与手段

分离

课程是有计划的学习目标或结果

教学是实现目标或达到结果手段

现代课程与教学观点

课程与教学的对立与统一关系

课程与教学过程

本质是变革

课程在本质上不是对所有人都授予相同的、普遍性的知识,而是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使得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都有关于特定内容的自己的一套理论。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对内容作出根本变革的过程——创造内容和建构意义的过程。

教学作为

课程开发的过程

教师不在是“表演”,而是在“创造或创生”课程的过程,教师的知识和理论是“事件构成的”,即围绕真实的课堂事件组织起来的。

课程作为

教学事件

课程不仅仅是静态的书面文件(教科书、教学指南等),而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生成的活生生的经验

在实践中,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三个隐喻(美·塞勒)

这三个隐喻不仅涉及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而且还触及何为教学的问题。

  隐喻一:

  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施工。

作为设计图纸,会对如何施工作出非常具体的计划和详细的说明。

这样,教师便成了工匠,教学的好坏是根据实际施工与设计图纸之间的吻合程度,即达到设计图纸的要求来测量的。

  隐喻二:

  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这是赛前由教练员和球员一起制定的,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尽管球员要贯彻事先制定好了的打球方案或意图,但达到这个意图的具体细节则主要由球员来处理。

他们要根据场上具体情况随时作出明智的反应。

  隐喻三:

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

同样的乐谱,每一个演奏家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从而有不同的演奏,效果也会大不一样。

为什么有的指挥家和乐队特别受人欢迎,主要不是由于他们演奏的乐曲,而是他们对乐谱的理解和演奏的技巧。

(4)时代要求未来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

1、《学会学习——教育财富蕴含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样表述到:

教育的四个支柱: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存、学会生存

2、学习力——学会学习的能力

传统的要求是:

3Q(IQ、EQ、CQ)即智商、情商和创造力,现在突显是学习力。

目标

能学

应学

学习

也许能学

意志

能力

3、终身教育理念、信息全球化等要求教师“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4、教师应该怎样做呢?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一、活动设计的基本模式

模式一——从教育目的出发进行活动设计

目标(课程指导)

设计活动方案

寻找材料

幼儿的经验和需要

模式二——从幼儿的当前需要、兴趣、经验出发进行的活动设计

目标(课程指导)

设计活动方案

寻找材料

幼儿的经验和需要

模式三——从现有的材料和内容出发进行活动设计

设计活动方案

寻找材料

幼儿的经验和需要

目标(课程指导)

模式四——从设计好的活动设计方案进行设计

目标(课程指导)

设计活动方案

寻找材料

幼儿的经验和需要

二、教学活动目标

1、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

(1)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目标的表述,教师层层分解

教育目的—幼儿教育培养目标—幼儿园目标—年目标—学期目标—月目标—周目标—课时目标

(2)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需要制订(“最近发展区”的教学)

最近发展区教学原理:

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使得孩子“垫起脚尖可以摘到苹果”的教学

(3)采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例如:

洪恩阅读,就是成套教育材料

2、教学目标的分类:

布卢姆的目标分类:

知识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

3、教学目标的表述:

(1)ABCD模式:

①A……对象(audience):

阐明教育的对象

例如:

大班数学、小班科学、中班……

②B……行为(behavior):

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

模式1:

表示程度的状语+动词,比如:

初步/深入理解……,简单/初步认识……

模式2:

动宾结构的短语,其中行为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宾语则说明学习的内容。

比如:

(能)说出中国三到四个省会的名称

(可以)比较狼和狐狸有什么不同

③C……条件(condition):

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即说明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成果时,在那种情况下评价。

条件包括下列因素:

环境因素(空间、光线、气温、室内噪音等);人的因素(个人单独完成、小组集体进行,个人在集体环境下完成、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设备因素(工具、设备、图纸、说明书、计算器等);时间因素(速度、时间限制等);问题明确性的因素(为引起行为的产生,提供什么刺激和刺激的数量等)

例如:

通过操作、探索、观察、比较、分辨出哪些物体能导电,哪些物体不能导电。

从而培养幼儿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和求异性。

(大班——什么东西能导电)

④D……标准(degree):

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一般从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个方面来确定

例如:

用比较完整而又连贯的词语说出……;在两分钟内完成十个字的书写。

用ABCD模式表述几个例子:

提供10到10以内的加法算式,要求大班幼儿快速说出正确答案,准确率达90%

在反复感受,初步掌握音乐形象和曲式结构的基础上,启发幼儿根据音乐形象,围绕中心内容,在乐句处变化不同动作并表现出来。

(音乐欣赏《红星闪闪》第二课时)

(2)编写教学目标常用的一些词语

表1编写认知学习目标可供选择的动词

目标层次

特征

可参考选用的动词

指导

对信息的回忆

为……下定义,列举,说出(写出)……的名称,复述,排列,背诵,辨认,回忆,选择,描述,标明,指明

领会

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信息

分类,叙述,解释,鉴别,选择,转换,区别,估计,引申,归纳,举例说明,猜测,摘要,改写,预测

应用

将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运用,计算,示范,改变,阐述,解释,说明,修改,制订……计划,制订……方案,解答

分析

将知识分解,找出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

分析、分类、比较、对照、图示、区别、检查、指出、评析

综合

将知识各个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整体

编写、写作、创造、设计、提出、组织、计划、综合、归纳、总结

评价

根据一定标准作出价值判断

鉴别、比较、评定、判断、总结、证明、说出……价值

表2编写动作技能学习目标可供选择的动词

目标层次

特征

可参考选用的动词

感知能力

根据环境刺激作出调节

旋转、屈身、保持平衡、接住(某物体)、踢、移动

体力

基本素质的提高

提高耐力、迅速反应、举重

技能动作

进行复杂的动作

演奏、使用、装配、操作、调节

有意交流

传递情感的动作

用动作、手势、眼神、或脸色表达……感情、用一段舞蹈表达……思想情感

表3编写情感技能学习目标可供选择的动词

目标层次

特征

可参考选用的动词

接受,注意

愿意注意某事件或活动

听讲、知道、看出、注意、选择、接受、赞同、容忍

反应

乐意以某种方式加入某事,以示做出反应

陈述、回答、完成、选择、列举、遵守、记录、听从、陈赞、欢呼、表现、帮助

评价

对现象或行为作价值判断,从而表示接受、追求某事,并表现出一定的坚定性

接受、承认、参加、完成、决定、影响、支持、辩论、论证、判别、区别、解释、评价

组织

把许多不同的价值标准组成一个体系并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重要的和一般的价值观念

讨论、组织、判断、使联系、确定、建立、选择、比较、定义、系统阐述、权衡、选择、制订计划、决定

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能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并逐渐发展为性格化的价值体系

修正、改变、接受、判断、拒绝、相信、继续、解决、贯彻、要求、抵制、认为……以致、正规

4、教学目标表述应该注意的问题:

(1)好的教学目标应具备如下特点:

具体明确、操作性、适宜性、挑战性、整合性、弹性、一致性、容量适中

①具体明确

例如:

让学生说出动物的毛皮有什么用途?

解析:

动物是个大的、泛的概念,应该具体化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解析:

思维的类型:

具体形象,抽象逻辑,批判等,而思维的品质有思维的灵活性、精密性、发散性、流畅性、敏锐性和独创性

②适宜性与挑战性

最近发展区的教学:

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使得孩子“垫起脚尖可以摘到苹果”的教学

教学中的尴尬事件:

教师要讲的学生已经知道;教师要讲的学生没有反应(没有先前的经验)

确定学生需要的内外结合法:

③整合性和弹性

学科间的整合(五大领域的整合),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整合,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等等

④一致性——目标与内容的一致,环境与目标的一致,家庭、社区和幼儿园的一致

⑤容量适中——教学目标不易太多,以两、三个为宜

(2)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习者,而不是教师

(3)教学目标须用教学活动的结果而不是教学活动的过程或手段来表示

三、教学活动的实施

具体程序:

准备——展开——反思与评价

(一)活动准备:

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写教案(学案、活动设计方案)

1、根据目标、教学材料,选择合适的教学场所、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

(1)教学场所:

教室、活动室、户外、多媒体教室等

(2)教学组织形式:

集体教学(即班级授课),小组活动,个别辅导

小组活动介绍: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异质组——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

同质组——根据兴趣爱好、智力水平相同或相似组成同质学习团队。

以6×7组为例

异质组小组序号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第四小组

第五小组

第六小组

组长小组

№A1

№B1

№C1

№D1

№E1

№F1

任务1组

№A2

№B2

№C2

№D2

№E2

№F2

任务2组

№A3

№B3

№C3

№D3

№E3

№F3

任务3组

№A4

№B4

№C4

№D4

№E4

№F4

任务4组

№A5

№B5

№C5

№D5

№E5

№F5

任务5组

№A6

№B6

№C6

№D6

№E6

№F6

任务6组

№A7

№B7

№C7

№D7

№E7

№F7

①建议:

每一小组有自己的口号,标志(吉祥物),组成一个团队

②评价:

集体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例如:

集体评价表——合作小组课堂参与评价表

评价指标

星级

评价要素

个人自评

小组自评

教师评价

全程参与

能全程参与学科的听说读写等活动

阅读讨论

★★

1、能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意见

2、能判断、补充同伴的答案

分工合作

★★★

1、能与组员一起将任务合理的分配

2、能给与别人指点帮助

3、能总结、完善小组的意见

创新意识

★★

能大胆的表达与众不同的意见

个人评价:

小组成绩占60%,个人成绩占40%,最后成绩=小组得分+个人得分

(3)教学方法:

观察法、游戏法、实验法等

2、根据上述目标、活动组织形式等制作教具和相应得学习材料

使用和制作教具和学习材料应该注意的问题:

能够较好的体现目标意识,为目标的完成提供服务;②开放的、可组合的材料;③能够激发幼儿探究行为;④数量适中;⑤易于幼儿多种感官,材料具有可检验性、可比性、层次性;⑥材料出现的时机有利于幼儿的发展;⑦要善于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

3、完成教案(活动设计)

(二)教学活动展开

教学的基本环节:

开始部分(导入环节)、主体部分、结束环节

1、导入环节:

常见的导入策略:

①温固导入策略;②激情导入策略;③设疑导入策略;④激趣导入策略;⑤作品导入策略;⑥情境导入策略;⑦教具导入策略

2、主体部分(主要介绍提问策略和强化评价幼儿策略)

(1)提问策略

①提问要有寻思性;②提问要有推理性;③提问要有双向性;

④提问要有幽默性;⑤提问要有针对性;⑥提问密度分配要合理

提问中常见的问题:

问题一:

表态+渲染

例如:

好不好;对不对;喜欢不喜欢;行不行?

诸如此类的问题,得到的是一种表面的兴奋,但幼儿却越来越浮躁,不专注

问题二:

简单+封闭

例如:

这个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

(饼干)饼干有什么用?

(可以吃)你喜欢吃饼干吗?

诸如此类的问题,孩子不假思索就可以回答出来,这样的问题是没有价值的。

问题三:

不着边际的提问,不假线索的提问

例如:

你知道我背后藏的是什么吗?

你们知道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个什么好听的故事吗?

……你们想听吗?

(2)强化评价策略

强化评价策略的构成要素:

A、准确判断:

准确理解学生反应的真实情况;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正面强化;对学生的回答一时不能做准确判断时,不做武断的评论,安排学生能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B、意图明确:

简单笼统的肯定或否定使学生不能区分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多余的;说明强化的原因,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受到赞扬和鼓励;要面向全体。

C、适时反馈:

在课堂中的感性认识阶段,通常是一些短小的问题,有时是集体回答。

在这个阶段,往往要求学生的认识是连续的,并保持明确的认识方向,这时教师对学生的反应也应该是短小、简单明确的,而且是即时的反馈;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或开放性的问题,则应该采取滞后强化的方法。

D、负强化:

就是对学生不符合要求的反应进行否定、批评或惩罚。

特别注意,对批评和惩罚应采取非常慎重的态度。

强化的种类

A、语言强化

B、动作强化:

微笑、点头或摇头、鼓掌、接触(像拍肩膀、握手、摸头等)、接近

C、标志强化:

指教师对学生的成绩采用各种象征性的奖赏物,以表示肯定或鼓励

D、活动强化

3、结束环节

结束方式:

自然式,游戏式,归纳总结,留下悬念

(三)活动的反思与评价

如何反思?

1、回访幼儿(幼儿的情趣状况;幼儿的兴趣点,幼儿的收获)

2、文案反思(对达成目标情况的反思,沉下去对实施进行改进与调整,跳出来进行反思,反思自己)

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与指导

——幼儿园教学观摩与微格教学

一、观摩教学活动的基本方法

概括为五个字:

听、看、记、想、谈

二、微格教学

1、什么是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micorteaching)是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一种培训方法,又被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

“微”,是微型、片断及小步的意思;“格”取自“格物致知”,推究、探讨及变革的意思,又可理解为定格或规格,它还限制着“微”的量级标准(即每“格”都要限制在可观察、可操作、可描述的最小范围内)。

微格教学通常让参加培训的学员(师范生或在职教师)分成若干小组。

在导师的理论指导下,对一小组学生进行10分钟左右的“微格教学”,并当场将实况用摄像机摄录下来。

然后在指导教师引导下,由小组成员反复观看录制成的教学录像片,进行讨论和评价,最后由导师进行小结。

2、微格教学的特点

(1)强调理论联系实践、重在技能的训练

⏹教育学、心理学与教学论为微格教学及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示范、备课、写教案、角色扮演、反馈和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使教育教学理论得到具体地贯彻和体现

(2)训练目标明确、集中,重在技能的分解

⏹将复杂的教学过程涉及的教学技能进行合理分类,确立达到的教学目标

⏹集中训练一两个教学技能,训练目标可以制订得更加明确具体

(3)观察示范典型、具体,重在细节分析

⏹示范的时间短,内容少,主题集中,便于分析研究,可以反复观看,深入理解

⏹采用录像的方法,不仅可以对示范技能进行精心选择,还可以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4)信息反馈及时、有效,重在自我训练

⏹及时通过重放录像可以立即进行自我观察分析,发现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用录像机暂停、慢放、重放等功能,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表露无遗

⏹参训者以“第三者”来观察自己的教学活动,容易收到“旁观者清”的效果

⏹缺点认识深刻、清楚,客观,改正错误的决心大

(5)减轻参训者心理压力,利于创新思维培养

⏹师范生或在职教师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并且过好了第一次讲课的“关”,以后就会形成沉着稳定的教态

⏹培训者可以根据大家的意见完善并改进自己的方案,或对同一技能的使用提出新的方案

3、微格训练的实施步骤

微格教学的实施步骤具体包括:

教学训练前的学习研究、确定培训技能和提供示范、编写教案、微格教学实践、反馈评价、修改教案和重教六个步骤,如图1—1所示。

4、微格教学的设计

微格教学设计是对一个教学片段的设计,以一两个教学技能为主;微格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某一个教学技能训练而不是为常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是课堂设计的出发点。

要求正确、合乎实际,便于实现和检查。

(2)教师的教学活动:

要求随教学的进程,把讲授内容、提问的问题、演示的实验、例举的例子、师生的活动等教师行为周密地编写在内。

(3)应用的教学技能:

要求将教学进程中每位教师所应用的主要教学技能做出标明;要求自己动手、动脑去总结和研究课堂中各个场合的各种技能,怎样为实现目标、策略有机地结合和恰当地使用;要求积极采用技能,不仅能实现目标顺利进展,还能设计出富于变化的有趣的、充实的课堂教学。

(4)学生的行为:

指的是教师课堂教学设计中预想的学生行为,包括学生的回忆、观察、回答、活动等方面。

(5)需要准备的教学媒体:

将需要的教学媒体,按照顺序加以注明,以便准备和使用。

(6)时间的分配:

在课堂进行中教师行为、学生行为预计持续的时间,以“分”和“秒”计算。

微格教学教案表

学校:

班级:

主讲教师:

科目:

课题名:

时间:

年月日

训练项目

教学目标

时间

分配

教师授课行为

应用授课技能

学习行为

设计意图

教学媒体及板书等

 

学校:

×××幼儿园

班级:

大一班

主讲教师:

×××

科目:

科学

课题名:

认识电磁铁

时间:

2008年5月7日

训练项目

导入技能、演示技能

教学目标

认识电池铁

时间

分配

教师授课行为

应用授课技能

学习行为

设计意图

教学媒体及板书等

00

 

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上课!

提问: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磁铁是具有磁性的物体。

今天,老师将为大家带来一位和磁铁具有同样性质的朋友,你们想认识它吗?

出示:

铁钉(让所有的幼儿都看到,部分同学可以摸摸)

导入部分

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学们齐声回答:

 

 

铁钉

02

 

引导:

现在老师手中有两颗铁钉,一颗是裸露的,而另一颗是缠有绝缘皮导线的。

现在老师要做两个实验,请同学们细心观察:

实验:

实验1:

将两颗铁钉分别靠近大头针堆中,看有什么现象发生没有?

表扬:

对,小朋友们观察的真细心!

演示部分

引起学生注意,激发认知需要

及时表扬,给与学生肯定

同学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老师的操作演示

 

同学们响亮的回答:

没有

 

 

铁钉(2个)

有绝缘皮的导线

电池

大头针

05

 

08

实验2:

将两颗铁钉分别接上电池(裸露的接在铁钉上,缠有导线的接在导线上。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表扬:

棒极了,你们观察的细心程度和准确度真让老师为你们高兴!

提问:

小朋友,你们知道能吸引大头针的这颗铁钉叫什么名字吗?

非常正确!

它就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电磁铁。

讲解说明

逐步解释现象,引导幼儿说出正确的答案

及时表扬,给与学生肯定

同学们慢慢地总结说:

缠绕导线的铁通电后能够吸引大头针;裸露的铁钉不能吸引大头针。

 

同学们兴奋的说:

电磁铁

(附:

教师导入技能评价量表)导入技能评价表

日期:

任课教师:

评价因素

评语等级

权重

优秀

较好

一般

1)引入活动能引起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进入学习情境

0.20

2)教师感情充沛、行为有感染力、语言准确精炼

0.20

3)新旧知识的联系密切,差异对比鲜明突出,新知识与学生相互作用充分,能形成认知需要;新课内容明确

0.25

4)导入教学时间掌握的紧凑、得当

0.15

5)能面向全体学生

0.2

备注:

总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