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期末考试内容资料整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70481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期末考试内容资料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财政学期末考试内容资料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财政学期末考试内容资料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财政学期末考试内容资料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财政学期末考试内容资料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学期末考试内容资料整理.docx

《财政学期末考试内容资料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期末考试内容资料整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政学期末考试内容资料整理.docx

财政学期末考试内容资料整理

财政学期末考试内容资料整理

第一章

1.财政学:

通过对政府制度运行的具体研究,力图使政府制度的发展更符合全民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目标。

2.财政学研究对象:

政府的与预算有关的经济行为(公共经济部门)。

3.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特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财政;生产建设性财政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形态。

第二章

1.公共产品及其特征:

既有非竞争性又有非排他性的这类产品和服务就被称为公共产品。

2.纯公共产品:

严格满足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

(例:

国防、外交、司法、社会治安、生态保护、气象预报、航标灯与其他交通指示规范等。

3.混合产品(准公共产品)A类:

具有非竞争性但却具有排他性的混合产品(公园);B类(又称拥挤性公共产品):

具有非排他性但却具有竞争性的混合产品(电视机、公路、大桥)。

4.市场失灵:

当市场无法有效率的进行资源配置时,我们称之为市场失灵。

5.外部性(外部效应):

经济行为主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除自身外,还给别人带来收益或损害。

6.正的外部性:

来自外部的利益。

7.负的外部性:

来自外部的成本。

8.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A财政政策及其特点: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从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财政政策的种类:

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根据财政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来划分的)

(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增加国债、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财政赤字来实现:

(2)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3)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

B货币政策及其特征:

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控制货币供给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总需求的政策。

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

(1)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

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2)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

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第三章

1.效率:

指人们在生产中投入与产出或成本和收益的比例关系。

2.公平:

指如何对一个社会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更合理的分配,以使得更多社会成员感觉到这种分配是合理的。

3.帕累托最优:

指当经济处于要改善社会中任何一人的状况时,必然会损害其他人的状况。

(或不存在当一个人的状况得到改善时,其他人的状况不会受到损害的情况。

4.政府失灵(政府缺陷):

某些不恰当的政府干预会导致资源配置无效率、低效率和收入不公平。

5.功利主义:

社会福利等于社会各成员的效用之和。

6.罗尔斯主义:

社会福利只取决于社会上境况最差的人的水平。

7.中位选民:

指他的偏好落在所有选民偏好序列的中间。

中位选民定理:

是说在多数裁定原则下,假定选民的偏好是单峰的,则选择的结果是由中位选民的偏好决定的。

第四章

1.财政支出:

指政府及其所属公共机构的开支。

2.经常性支出(经费支出):

指用于政府日常管理活动的经费开支。

3.资本性支出:

指通过它所取得的财产或劳务的效益,可以给予多个会计期间所发生的那些支出。

4.瓦格纳定律:

指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

第五章

1.购买性支出:

指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活动,包括购买日常政务所需的和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购买性支出的特点:

属于基本性支出、公共性支出、管理性支出。

2.行政管理支出:

指国家财政用于国家各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司法检察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支出。

分类:

A按基本构成分为行政管理支出、公检法司支出、武装警察部队支出、外交外事支出。

B按用途分为人员经费、公用经费。

第六章

1.BOT方式:

即建设—经营—移交,是指某私人投资者或国际财团以政府给予的特许权为基础,融资建设某基础设施项目,并在规定的时期内经营该设施,回收投资并获得利润,期满后将设施移交政府部门或其他公营机构。

2.TOT方式:

即移交—经营—移交,指需要融入资金的公营机构,把已经投产运行的基础设施项目(公路、桥梁、电站等)的特许权移交给私营机构经营,私营机构凭借项目在未来若干年内的现金流量,一次性地付给公营机构一笔资金,用于建设新的项目。

3.PPP方式:

即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合作模式,是指政府、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企业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的相互合作模式。

第七章(论述)

1.转移性支出(转移支付):

财政资金的单方面、无偿性支付。

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税收返还;过渡期转移支付;原体制补助;专项补助;结算补助。

2.税式支出:

政府为实现对某种行为给予鼓励或照顾的政策目标,以主动放弃部分税收收入的形式向特定纳税人提供的财政援助。

3.税收扣除:

允许纳税人从课税对象中扣除某些符合要求的特定项目,以减轻其负担。

4.税收抵免:

允许纳税人从其应纳税额中减去的数额,纳税人实际缴税减少了。

常见的有投资抵免和国外税收抵免。

5.*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方向:

A养老保障制度可以设计成资金保障与服务保障两部分。

B倡导以全民健康服务为主的医疗社会保障新模式,真正体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

C废除失业保险制度,代之以就业服务为主、以现金保障为辅的一系列新制度,并更名为就业保障制度。

D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处于特别重要的位置,因为这个制度体系以它作为“基础”的参考系,又在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中具有重要影响。

6.*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

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住房保障五个方面的内容。

社会福利是国家或社会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在居民住宅、公共卫生、环保、基础教育领域,向全体公民普遍提供资金帮助和优价服务的社会性制度。

7.*政府介入社保的依据:

(一)国家责任——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从社会保障的形成来看,由于政府具备例如协助立法和行使行政的权力、管理网络和财政的优势,以及在群众中具有较高的权威和信用度等等优势,所以国家的责任能得到较好的贯彻,社会保障也由此获得较快发展;其次从社会保障的对象来看,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作为国家的责任,应当也必须全面介入,以使社会保障各个项目得到全面落实和持续发展。

事实上,社会保障许多方面没有政府的直接参与、组织和实施,公民的权益就无法得到保证。

同时,也正是由于具体责任的承担者政府,能从法律的制订、财源的提供和政策的推行等等方面予以强力支持,社会保障才有可能更快发展,全体社会成员因此得益且正当权利才能得到维护;再次从社会保障的主体来看,虽然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有着多元化的趋势,但政府仍然是主要的责任者,尤其是像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等几个社会保障的主要骨干组成,责任主体仍然是代表国家的政府。

(二)市场失灵——利用政府权力对市场进行适当有效干预的凯恩斯主义成为当今不少国家的共识。

市场失灵所引起的恶果,已引起各国政府的关注,因此作为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措施,社会保障也因此得到更加重视。

(三)改革需要——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改革,改革是当今国际潮流,包括社会保障在内,政府始终是这场改革的领头羊,它是改革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

第八章

1.财政收入:

政府部门的公共收入,是国民收入分配中用于保证政府行使公共职能、实施公共政策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资金需求。

2.公共收费:

公共部门中的企事业单位通过提供服务或劳务,以有偿交换来取得的收入形式。

3.财政收入结构:

A以形式分为税收收入、企业收入、企业亏损补贴、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预算调节基金、教育费附加及其他收入。

B以产业结构划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收入。

C以按来源地不同可以分为不同地域或行政区域划提供的财政收入。

D按收入层次可分为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

4.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P134):

A经济发展水平;B生产技术水平;C收入分配政策;D价格因素;E税收管理水平和税收政策因素。

第九章

1.税收制度的要素:

税收主体;税收客体;税率(比例税率、固定税率、累进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附加、加成和减免税;违章处理。

2.课税原则:

斯密的平等原则、确实原则、便利原则、最少征费原则(征收经济原则);瓦格纳的财政政策原则、国民经济原则、社会公正原则、税务行政原则;现代观点中效率原则、公平原则和稳定与增长原则尤为重要。

3.纳税主体:

指税收法律关系中依法履行纳税义务,进行税款缴纳行为的一方当事人。

4.纳税客体:

课税对象,是指一个税种对什么征税,是征税的客体,在法学上称为纳税客体,是税法结构中最基本的因素,是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

5.

6.是负税人。

7.间接税:

指纳税人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负担的各种税收,因此,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最终负担税收的人可能是消费者、生产者或纳税人本身。

8.税负转嫁:

指纳税人在名义上缴纳税款之后,主要以改变价格的方式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

9.税收归宿:

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或税负转嫁的最终结果。

10.税负转嫁的形式前转(顺转),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通过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方法,向前转移给商品或生产要素的购买者的一种形式。

后转(逆转),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通过压低生产要素进价或降低工资等方法,向后转移给生产要素的供给者的一种形式。

消转(税收转化),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既不向前转嫁,也不向后转嫁,而是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或改进生产技术等方法,自行消化税收负担。

11.税收的乘数效应(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

指政府通过税收政策及其手段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的影响。

12.弗曲线的经济含义:

A高税率不一定能取得高收入,而高收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

B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

C税率、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理论上说应当存在一种兼顾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最优税率。

第十章

1.增值税:

指以商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

2.营业税:

指以纳税人从事经营活动的营业额(或销售人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属于商业税范畴。

3.消费税:

指以消费物品或消费行为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

4.消费税的特点:

A是选择性的商品税;B消费税实行内税;C消费税课征环节比较单一;D属于典型的间接税,税负具有转嫁性;E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5.关税:

指对进出国境的货物或物品征收的一种税,包括进口关税、出口关税和过境税三种,通常指前两种。

第十一章

1.企业所得税:

指国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2.个人所得税:

指对个人(法律上称之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3.自行申报缴纳:

指由纳税人在税法规定的纳税期间内,自行向税务机关申报取得的应税所得项目和数额,如实填写个人所得税纳税申请表,并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据此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一种征收方法。

4.代扣代缴:

指按照税法规定负有扣缴义务的单位或个人,在向个人支付应纳税所得时,应计算应纳税额,从其所得中扣除并缴入国库,同时向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单。

第十二章

1.房产税:

指以房屋为课税对象,以房产的价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

2.土地增值税:

指对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他附着物,并取得增值收益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3.资源税:

是为了体现国家利益,促进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调节资源的级差收入,对开采资源产品征收的一种税。

4.行为税:

指以纳税人的某种特定行为作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类税。

第十三章(论述)

1.公债:

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平衡财政收支,增强政府的经济建设能力,按照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从国内或国外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是以国家为信用,与国内个人和法人以及国外发生的债务债权关系。

2.公债负担:

广义的公债负担是指公债造成的经济负担,即公债造成的社会生产总量的损失。

狭义的公债负担是指公债对政府形成的债务负担,即公债必须承担的本息偿还。

3.公债负担率:

公债余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4.可能论述的内容:

公债的负担是公债理论的重要问题。

公债的负担可以从购买公债、使用公债和偿还公债的具体环节来考察。

对公债负担的数量界限不宜简单地采用绝对数加以衡量,而宜作相对数的控制。

公债是否造成代际负担,不仅取决于公债资金的用途如何,而且取决于投资的效率。

公债具有财政效果和货币供应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