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世家》 对白秀珠的解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67081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粉世家》 对白秀珠的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金粉世家》 对白秀珠的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金粉世家》 对白秀珠的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金粉世家》 对白秀珠的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金粉世家》 对白秀珠的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粉世家》 对白秀珠的解读.docx

《《金粉世家》 对白秀珠的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粉世家》 对白秀珠的解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粉世家》 对白秀珠的解读.docx

《金粉世家》对白秀珠的解读

华丽的转身

——《金粉世家》中的白秀珠解读

张恨水的小说《金粉世家》借“六朝金粉”的典故,以金、冷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深刻描绘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贵族之家的盛极而衰,是一部声势宏大的家族小说,书中人物众多,达到了一百多个,这些人物大多有鲜明的个性,他们并不似一盘散沙般分布于小说的各个章节,按年龄他们分成了老年、中年、青年三个群体,当然,青年群体是小说中的核心群体,他们是当代的主流,他们的思想代表着当时最为先进的思想,尤其是书中的青年女性,她们是二三十年代“新女性”形象的代表,无论是其中的少奶奶、小姐、丫鬟甚至妓女,她们身上都有着时代精神的寄托,而秀珠作为其中的一员,她的角色定位与其他女性是迥然不同的,是个既可怜又可恨的女子,读者对她亦是褒贬不一。

在小说中,秀珠的美不似金家八小姐梅丽那般纯洁无垢,如不加雕饰的美玉,她的美带有人世间的俗气;秀珠的心不似二少奶奶慧厂那般宽广,心系天下所有女性同胞的命运,她的心只容得下小女儿的情思;秀珠的头脑不似表姐玉芬那般精明,懂得如何投机取巧以聚敛财富,她只晓得如何吃喝玩乐;秀珠的手亦不似小怜那般灵巧,慧黠娇俏的令人心生怜爱,她十指不沾阳春水,历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就是这么一位女子,看似平淡无奇,身上的光辉都被书中其他女性盖过,但是她却是那个年代最具代表性的青年女性,她性格中的局限性,诸如虚荣、自私自利、攀比、势力等皆是那个时期众多女性所共有的特征。

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的全盘引进,导致社会上虚荣、炫富、逢迎拍马等资本主义不良风气盛行,而急需外来文明滋养的国人,对其文化并不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选择性吸收,秀珠作为军阀的妹妹,接受西方文明的洗礼,性格中既有先进的部分,亦有其落后的部分,但是这并不能否定她作为这一时期“新女性”形象的代表性。

一、

白秀珠、冷清秋作为书中金燕西的两位关系密切的女友,两人形成鲜明的对比,无论是从衣着服饰抑或是谈吐举止上来讲,可以说,没有白秀珠,冷清秋的个性就得不到突出,她也就不能从张恨水描写的众多的女性形象中脱颖而出,成为读者心目中的完美女神的化身。

在《金粉世家》中,由于两人的家世背景和所受教育的不同造成了她们完全不同的性格特点。

清秋出生于书香世家,家境贫寒,父亲是个文人,爱好诗词,虽然他在清秋小时候就离开了她,但是他对清秋的教育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以至于清秋身上有股淡淡的女诗人气质,经常怀古伤今,“月圆则缺,水满则倾”这八个字是她认为的至理箴言,对凡事都抱着悲观的态度,这与她的名字不谋而合,就连金铨在见到清秋的诗词和相片之后都说道:

“这孩子的人品,……都信得过,就是福薄一点”①;相对的,秀珠从小身在富贵人家,虽然家里经济条件比不上金家,但是至少也算是上流社会的文明家庭,加上老太太很疼爱她,每年都要在江南老家汇个两千块钱给秀珠用,他的哥哥白雄起留学德国多年,人是相当的文明,对秀珠的个人婚姻和交际问题从不加以过问,这就造成了秀珠养尊处优的大小姐性格,“及时行乐”成了她人生的宗旨,她天天和一批纨绔子弟流连于舞场,生活过得糜烂奢侈。

由此所形成的两人的性格差异从她们的言谈举止上亦可以体现出来,冷清秋比较含蓄、内敛,古代诗词信手拈来,言语间处处尽显其丰富的文学内涵,在洞房花烛夜更是学习苏小妹大考新郎诗词,颇具古代文人的独特趣味;而白秀珠则显现的相当口齿伶俐,在与他人的对话中时时蹦出当时的流行用语,诸如“耳报神”“被我的阴阳八卦算准了”等等,每次总能把别人对她的调侃三言两语的挡回去,其聪慧程度丝毫不亚于心机颇深的表姐玉芬,只是有时会得理不饶人,其大小姐脾性一览无遗。

张恨水非常注重利用人物每次登场时的衣着服饰的色差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差异,清秋的衣服大多是“青色、藏青色”等素净的颜色,而白秀珠则多是“淡绿色、绸红色”等艳丽的颜色,由此来强化两人在读者视觉感官上的差异,进而显现出两人性格上的差异。

这从两人的初次登场可以瞧出些许端倪,书中第一回写到冷清秋出场时:

“只见那女子挽着如意发髻,髻发里面,盘着一根鹅黄绒绳,越发显得光可鉴。

身上穿着一套青色的衣裙,用细条白辫来滚了。

项脖上披着一条西湖水色的蒙头纱,被风吹得翩翩飞舞。

”②

可以说冷清秋的出场是令人惊艳的,这么素净的妆扮没有将清秋的美掩盖住,反而把她的清丽脱俗给衬托出来,仿若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难怪能把金燕西这个看遍世间美女的豪门公子给迷住。

而关于白秀珠的出场,作者则在第六回中来个“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金燕西在楼下先是听到纷乱的钢琴声,接着便闻声而至,听到了白秀珠的声音,

“这时燕西隔着玻璃一望,只见秀珠穿了一套淡绿色的西服,剪发梳成了月牙式,脖子和两双胳膊,全露在外面”。

可以想见,秀珠是一个十分活泼的女性,穿着相当前卫时髦,跟清秋的素雅打扮完全不同,多了一份现代美,让燕西瞬间心旌摇动。

而两人在梅丽走后更是俨然情侣般百无禁忌地暧昧调笑,耳鬓厮磨,已经是无所不至。

足见燕西和秀珠此时的感情之亲密,及秀珠的行为已深受西方文明影响,少了清秋的温婉可人,却也多了几分现代女性的俏皮感。

白秀珠身上既有刁蛮任性的一面亦有善良的一面,从她对待下层人民的态度中便可看出其身上的两面性。

白秀珠从小在美国人办的灵女学校读书,里面的学生完全是小姐,在学校里大家就拼着花钱,所以秀珠的习气,受了学校的教育和同学的熏染,一味奢华,且多了“大小姐”的刁蛮任性,对待家里的仆人颐指气使,使得家里的佣人特别惧怕这位“小姐”,金燕西最后也因受不了她的大小姐脾气而选择离开她,在这里,小说的第一百九回中写到,燕西因屡次被秀珠叫到白家说有事相商,而她自己却一直在客厅与其他友人打麻将,把燕西一个人撂在屋内苦苦等候,从未受过如此屈辱对待的燕西顿时对秀珠耐心尽失,下定决心与她断绝来往,并特别嘱咐金荣,要他以后不用再理会秀珠的电话,而对秀珠向来不满的金荣颇为高兴,心想“我们七爷的脾气,向来都是指挥人的,于今倒要别人来指挥。

白小姐学问也罢,相貌也罢,性情儿也罢,哪一样比得过七少奶奶去?

偏是那种人逼得人家跑了,反倒来受白小姐的冷眼,心中只是不平。

”④由此可见白秀珠在下人的眼中是多么地不讨喜。

当然,任性归任性,书中亦描写到她善良的一面,在第七回中,她和梅丽、燕西一同到城外游玩,在去的路途中,他们的车子撞上了一个牵着驴子的农民,秀珠看到了甚是紧张,在燕西问她有没钱给那农民的时候,

“秀珠道‘有,多给他几个钱吧,人家真是碰着了。

’说着,在钱口袋里,抓了一把钞票给燕西。

”⑤

从秀珠的话语和行动中可以感觉到她对这个农民的真诚的关怀,她担心这个被撞伤的农民没钱治伤,也为无意撞到他而感到内疚,这与那些把下层人民的生命不当回事,只管享受的上流豪门公子小姐相比,是具有进步性的,她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地位而轻视底层人民的生命,对他的伤势极为关心,说明秀珠仍保留善良的本性。

与之相反,和这个农民同属于劳动阶层的司机德海却仗势欺人,对他又打又骂,认为他乘机讹人。

这一幕作者安排得十分意味深长。

在他笔下,没有纯粹的好人也没有纯粹的坏人,有体恤底下劳动人民的上流社会小姐亦有狗仗人势的司机,在两相比较之下,白秀珠这一个具有矛盾性的,有血有肉的富家小姐的形象便立体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二、

白秀珠既是金燕西和冷清秋爱情的催化剂,又是他们婚姻破裂的导火线。

在小说的开始,白秀珠是以金燕西的女友身份出现的,虽然秀珠是到第六回合中才登场的,但是早在第三回合中就由乌二小姐的口中得知燕西的这位女友,乌二小姐的一句“我对白小姐说去,说你喜欢交女朋友”⑥就无形中道出这位白小姐和燕西的亲密的关系,接着从金家其他人对燕西的调侃中可以知道秀珠和燕西的关系已经是公开的了,在此时,清秋与燕西的小小的“爱情火苗”是不能与秀珠和燕西的浓情蜜意相提并论的,然而张恨水正是在小说中利用白秀珠与金燕西的三次矛盾冲突,把金燕西一步步的逼向冷清秋那。

在这三次冲突中,燕西心理状态的转换尤为明显,从第一、二次的极力忍耐到第三次的不可容忍,说明他对秀珠的情意正一次次的转淡,相对的,他与清秋的感情益发的甜蜜。

张恨水在描写这些矛盾冲突时并不是像戏剧那样把它一次性的放到台面上来个大爆发,他运用了镶嵌式的手法,使情节呈现曲折多致的面貌。

从燕西与秀珠的第一次矛盾冲突到他们和好的过程一共历经了五个篇幅。

在这五回中,情节的发展并不是急遽而下的,而是如小桥流水般蜿蜒曲折的,其中多次穿插了金家其他人的事,燕西与清秋的关系也在此时得到急速升温。

而对于他们两人在第十四回合的冲突,作者在之前就作了诸多的铺垫,从燕西介绍敏之与清秋认识到敏之、润之和燕西谈论清秋时被玉芬听到,再由玉芬传达给秀珠,情节的发展合情合理,有脉可寻。

在这一次争吵中,秀珠提刀动剑的泼妇般的行为使燕西感到厌恶,使其更加坚定了要找个“温顺”的未婚妻的决心,虽然两人在众人的撮合下重归于好,但是交情再不能跟从前那般要好。

对于金、冷两人的敢于突破家庭道德束缚的婚姻最后却以失败告终,是有三方面的原因的:

㈠金燕西风流成性,无法实现对婚姻的忠贞;㈡门不当户不对,两家家世背景相差过大;㈢白秀珠的介入,令金,冷婚姻有名无实,而这正是促使这段婚姻破裂的最直接原因。

拜伦说:

男人的爱情是男人生命的一部分,是女人生命的整个存在。

对于金燕西来说,爱情只是他生活中的调剂品,在还没得到冷清秋时,他享受追逐爱情所带来的乐趣,然而在他得到之后,他就开始厌倦婚姻带给他的不自由感,进而把这种追逐的乐趣投放到另外的女子身上,当然这些女子有白莲花、白玉花姐妹,有白秀珠,三个女子名字中都有“白”姓,这是作者极为巧妙的安排,暗示着这三人在金、冷婚姻中所起的作用。

当然,白秀珠的威胁无疑是最大的,两人的家世背景相当,同样喜欢吃喝玩乐,两人早已在金家落魄之前就“暗渡陈仓”,清秋虽早已明了在心,却无力反抗,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地装作毫不知情,直到金铨的突然病逝,钟鸣鼎食之家失去了可靠的经济来源,燕西这只“米虫”没有工作,也没有有钱的丈母娘家可以依赖,这时,秀珠成为了燕西唯一的“救星”,他开始讨好秀珠,对于清秋也由爱转恨,以至于在秀珠提出要带他一起去德国时,他毫不犹豫的准备抛下清秋母子和秀珠出国,此时,清秋不得不对燕西死心,选择独居小楼,终日与佛经相伴,他们的婚姻也已名存实亡。

因而,可以说,白秀珠是酿造金、冷爱情悲剧的导火线,在小说的情节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描写白秀珠从之前的娇纵任性、不谙世事的千金小姐过渡到懂得开始耍心机,完成对金、冷的“爱情复仇”。

女性作家波伏娃曾说: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变成的。

”⑦白秀珠由一个只会任性耍脾气的小姐变成而后的懂得耍心机的“复仇天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她是在感情遭背叛的情况下完成心境的转换的。

在燕西未与清秋成婚前,从秀珠与金家其他人的互动中可以知道,秀珠是一个十分讨喜的女孩,此时,她的所有举动都是真性情的流露,她与金家人相处的十分融洽,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可爱中带着娇小姐气质的女孩,在第四十一回中,金太太对她的评价很是中肯,她说道:

“秀珠那孩子呢,倒也很伶俐,就是小姐脾气大了一点。

”⑧就算最后从玉芬口里得知燕西要和清秋结婚,她也只顾着伤心,并未想着要如何的报复,可想她对燕西是真心真意的,两人从此也没有了任何交集,直到燕西去送凤举,在车站,两人才又见到面,而从他们见面的过程可知,秀珠本无意再插足燕西与清秋的婚姻,但是燕西的一再讨好,他的“多情”让她多了一份对他们爱情“死灰复燃”的希望以及报复金、冷爱情的念想。

在而后秀珠给燕西的求和信中可以隐隐猜测出其报复的念头已经悄然形成,因为一个女子——特别是像秀珠那样极爱面子的娇小姐是绝不可能那么轻易的原谅曾经背叛过她的金燕西。

而秀珠对燕西的故意求和于燕西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他对秀珠始终抱着一份愧疚的心情,现今秀珠来信又是如此的委婉,觉得“秀珠这人,究竟是个多情的女子了,实在应该给予她一种安慰”⑨,于是,两人就冰释前嫌,以往的情谊也在不知不觉中恢复。

当然,这只是秀珠阴谋的一小步,随后她又讨好表姐玉芬,不但送玉芬珍贵的项链还帮她拿回放公债的钱,表面上是姐妹情深,实际上秀珠正是掌握了玉芬的脾性,让玉芬能够主动地帮她夺回燕西,可想而知,这一段三角关系多了玉芬这一个心机胜似“凤姐”的人从中斡旋,处处挑拨着清秋和金家其他人的关系,使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与燕西的关系更是陷入僵局,此时秀珠显然已胜券在握。

当然秀珠的心机之深不只体现在此处,细心观察,可以发现张恨水笔下的秀珠前半部和后半部有着明显的性格上的转变,前半部的秀珠任性无理,经常因为一点小事与燕西吵得不可开交,到了后半部,秀珠逐渐变得客气起来,不再只凭意气用事,多了一份心思,少了一份任性,这在小说的第八十二回中就得到很好的体现,秀珠在气到脸通红的情况下仍不发作,连袁氏都感到奇怪的说道:

“咦!

你倒不生气了?

平常你还不肯在面子上吃亏的,怎么今天你倒很随便起来?

”⑩这种转变不是突然的,是秀珠在经历了感情的创伤下,心理上从幼稚向成熟的过渡,也正是有了这种变化,她才能重新赢得燕西的青睐,将他从清秋手里夺过来。

在最后,清秋趁金家大火时从小楼中逃走,金、冷的婚姻正式的宣告终结,秀珠的“爱情复仇”得到了胜利,她也恢复了骄纵任性的本性,把燕西再次地逼走。

三、

对于白秀珠这一女性形象的塑造,体现了张恨水的女权意识。

在《金粉世家》中,慧厂的为“妇女运动”所进行的募捐、小怜的为维护“婚姻自由”的出走、佩芳对其丈夫凤举婚姻不忠的控诉中无不彰显着作家的女权主义意识,在张恨水笔下,女性“个个都是水做的骨肉”,聪慧、能干,都有着自己的个性,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她们不再只是男性的附属品,秀珠对燕西的“爱情复仇”正是对男权社会男性可以任意玩弄女性的有利反击——女性不再是只会被抛弃而只能暗暗哭泣的玩偶,她可以采取手段报复。

在1997年1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上海新民晚报社和安徽省张恨水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张恨水与中国通俗文学研讨会”上,与会者,如宣奉华、刘景龙等一致认为“张恨水是一位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作家,这是他创作高品味作品的真正原因。

”⑪的确,张恨水作为一名男性作家,却能够站在女性的角度,同情女性的不公正待遇,这是难能可贵的。

几千年来,由于男权文化的强盛,女性一直处于被压抑,被扭曲,被异化的“他者”地位,五四时期以来,西方女权主义的传入使中国现代的作家诸如冰心、庐隐、丁玲、茅盾、郭沫若等逐渐把目光投向了这一弱势群体,出现了不少具有现代女权意识的“新女性”形象,而张恨水笔下的白秀珠亦是这些形象中的一个代表。

小说中,白秀珠与金燕西的多次冲突来源于燕西玩世不恭、花心风流的天性和秀珠身上孤傲的小姐脾气。

秀珠是个受过西方教育的现代女性,身上有着不容许自己被男性当成玩物随意亵玩的倔强精神,她摆脱了中国传统女性恪守几千年的三从四德的束缚,在出嫁前不再只守着自己的闺房,她与男性一样,走向了社交场合,徘徊于各个舞场宴会,与异性的交往,不再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当发现燕西与其他女子间暧昧不明的关系时,她不会像“以夫为天”的清秋一样默默容忍,她对那些女子冷嘲热讽,对燕西更是恶脸相向。

但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无法接受秀珠的这种“反抗”,金燕西把她的行为当成是“泼妇般”的举动,众人亦把她解读成“大小姐”脾气的发作,认为燕西对她的抛弃是秀珠咎由自取。

自古以来,女性的命运就被局限于规矩的束缚下,男权文化往往在以享受为诱饵的幌子下,逐渐剥夺了女性的话语权。

西蒙娜·德·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道:

“我们现在可以明白了,为什么从古希腊到当代,对女人的指控有那么多共同特征。

……她‘迷于内在性’,她乖张,她世故和小心眼,她对事实或精确度缺乏判断力,她没有道德意识……等等。

所有这些都有真理的成分存在。

但是我们唯一必须提到的是,这里所说的各种行为,没有一种是雌性荷尔蒙或女性大脑的先天结构强加给女人的:

它们是由她的处境如模子一般塑造出来的。

”⑫如果说秀珠与燕西之前的交往是不夹带任何心机的、毫无芥蒂的纯粹情人间的互动,那么,他们两人在背着清秋偷偷来往时则带上了目的色彩,此时,秀珠作为女性的最起码的人格尊严被金燕西的背叛所唤醒,为了维护她的尊严,夺回她失去的一切,她开始变得“世故、虚伪”,采用“欲擒故纵”的把戏,刻意与燕西保持着若即若离的暧昧关系,并不时展现她的“宽容”,在燕西自嘲身价不如父亲在世时,秀珠更是言辞凿凿的要其不要妄自菲薄,并说明自己绝不是势力的人,让燕西感动不已。

等到一切即成定局,秀珠又端起了她的高姿态,而“人财两空”的燕西只能对她言听计从,这时,秀珠的女权主义也得到了伸张,她不仅在清秋手上夺回了燕西,更令如今无财无势的燕西屈服于自己,不敢拂逆自己的意愿。

作家在白秀珠身上所体现的女权意识有其局限性。

其局限性表现在:

(一)白秀珠把复仇的主要对象直指自己的女性同胞——冷清秋,而不是金燕西的多情,把一切归咎于冷清秋对金燕西的勾引,倔强好胜地宣布到:

“人家既在我手上夺了去,我一定要现现本领,还要在人家手上夺回来”⑬,在各个场合处处针对冷家母女,把她们当作利用手段攀附豪门的女人,甚至在第八十二回中联合袁氏一起欺辱冷夫人,嘲笑她家境贫穷,让她颜面扫地,屈辱离去。

对最后冷清秋从小楼大火中消失更是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情,觉得自己的这场“爱情复仇”得到了胜利;

(二)白秀珠的“爱情复仇”仍无法摆脱男权的束缚,她的反击是建立在对她哥哥白雄起经济的依附上。

金铨的病逝使金家家道中落,在上流社会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与此相反的是,白秀珠的哥哥白雄起新近放了镇守使,靠吃民脂民膏,权势地位已非当日,成为了众人巴结的对象,连带的,燕西和秀珠的身份地位亦来了个大翻转,使秀珠多了让燕西回心转意的筹码。

从张恨水生平看,他出生于书香世家,六岁就入塾进行“四书、五经”的传统启蒙教育,在他十二岁时由于父亲的调职,张恨水跟随着父亲来到了江西新淦县的三湖镇,进入一家半经半蒙的私馆里读书,在这里,他遇到了影响他一生创作的萧先生,这个先生人相当开通,允许学生看自己喜欢的书籍,张恨水正是在此时接触了许多中国古典巨作,诸如《红楼梦》《聊斋》等,通过这些阅读,大量的浪漫爱情故事深入到张恨水的潜意识里,这些爱情故事无不是“男才女貌”“才子佳人”的组合,他曾说道:

“记得这时,我的思想完全陶醉在两小无猜,旧式儿女恋爱中,论起来,十分的落伍的了”⑭。

此后,他的言情小说的创作亦沿袭着这一模式,从《啼笑因缘》到《金粉世家》,其中的男主人公都是上流社会的翩翩公子,而围绕着他们的女性无一不貌美如花、聪慧过人,她们个个为了男主人公争分吃醋,把彼此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这其实是作者男权思想的体现,在他眼中,女子应该是围着男子转的,她们为了获得男子的青睐而使出浑身解数,从这不难看出张恨水已深受传统文学的荼毒,这更影响了他的婚姻观,为了寻找与他理想中相契合的另一半,他一生娶有三个妻子,说明还未真正接受“男女平等”的女权主义意识;其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张恨水人生的成长阶段,社会正进行着新旧思想的拉锯战,处于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历经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新文化运动的洗涤,胡适、陈独秀等扛起五四新文化的大旗,反抗封建传统,宣传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等先进思想,而对于“人权意识”的宣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是最大的。

五四是一个发现“人”的时代,强调对“人”的尊重和重视,尤其是对女性解放和男女平等思想的倡导,使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关心中国千千万万妇女的处境,他们所进行的女性解放运动“在婚姻、家庭、社会革命等方面引发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变革,第一次唤醒了处于封建父权压迫下的中国妇女”⑮。

但是他们并未真正找到带领“女性解放”的道路,虽然以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男性思想家为主的社会解放道路的妇女解放,曾关注妇女职业问题的解决,但是五千年的中国封建传统思想把妇女束缚在家庭里,不仅使女性养成了对男性的依赖性也让她们在社会上失去了独立的工作能力,因此,女性要想和男性一样进入社会工作还需要极长的时间,更别说要获得经济上的独立,而没有了经济基础做保障,女性解放也只是个空想,女性依旧只能在男权文化的束缚下生活,对于这一点,作者有着很高的体悟,他曾点明指道:

“……但受着故事的限制,我没写那种超现实的事。

在《金粉世家》时代,那些男女,除了吃喝穿逛之外,你说他会具有现在青年的思想,那是不可想象的。

”⑯

纵观《金粉世家》中所有的女性形象,其中最不得宠的女性非白秀珠莫属。

读者把金、冷的爱情悲剧归咎到秀珠身上,对她厌恶至极;而作家则是出于小说剧情发展的需要,把秀珠塑造成一个不择手段完成自己报复的“坏女人”,甚至在小说的结局,也没有将秀珠的未来交代清楚,随着两位男女主角爱情的完结,秀珠亦变得可有可无,她仿佛只是作家手中的一枚“棋子”,完成了自己应尽的义务,也就没有她存在的价值。

在金家,无论是金铨的四位千金或是金府的丫鬟们,她们的个性都比白秀珠更加鲜明,更具有独特性,也更讨读者的喜欢。

金家的四位小姐道之、敏之、润之、梅丽都受过西方现代教育,其中三位更是出国留过学,她们与秀珠一样醉心于西方文明,然而与秀珠不同的是,她们汲取的是西方文明的先进思想,将虚荣、攀比的不良习气摒除在外,个个知书达礼、宽容待人,在小说的开头作者更借由慧厂的话指出道:

“不是我嘴直,你们金家男女兄弟,应该倒转过来才好。

就是小姐变成少爷,少爷变成小姐。

”⑰特别是庶出的八小姐梅丽,因其母亲是金铨的二姨太,并非明媒正娶的大夫人,因此,她的个性中有着与封建思想作斗争的奋斗精神,她为母亲的懦弱感到愤恨,对母亲甘愿为妾感到不可理喻,她敬爱她的七哥燕西,但当她发现燕西对清秋薄情寡义、始乱终弃后,她与清秋站在了同一战线,谴责燕西,对白家的一切更是嗤之以鼻,其善恶分明的“小侠女”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

而作者对于金家丫鬟们的描写与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大观园众多丫鬟的刻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她们同样出身贫苦家庭,同样是经由人贩之手转卖到富贵人家当奴婢,同样没有受过教育,个个目不识丁却又心灵手巧、蕙质兰心,命运的不公并不能将她们身上的光辉湮灭掉,在作者的笔尖打磨下依旧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特别是丫鬟小怜,在男主人凤举的一再调戏和女主人佩芳的冷嘲热讽下,为了维护自己的婚姻自由,她选择了与自己的爱人柳春江私奔,在最后收获了幸福,从丫鬟变成了少奶奶,进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她身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令白秀珠黯然失色。

然而,正是因为秀珠性格中存在诸多局限性,才使得她这一人物形象更鲜明,更具有真实性与可读性。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⑧⑨⑩⑬⑰张恨水.金粉世家[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⑦⑫西蒙娜·德·波伏娃[法]陶铁柱译.第二性[M].北京:

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⑪张纪.我所知道的张恨水[M].附录.为通俗而鸣—张恨水与中国通俗文学研讨会.北京:

金城出版社,2007.

  ⑭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⑮徐敏.女性主义的中国道路——五四女性思潮中的周作人女性思想[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⑯解玺璋.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张恨水卷[M].北京:

蓝天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张恨水.金粉世家[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2]西蒙娜·德·波伏娃[法]陶铁柱译.第二性[M].北京:

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3]张纪.我所知道的张恨水[M].附录.为通俗而鸣—张恨水与中国通俗文学研讨会.北京:

金城出版社,2007.

[4]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5]徐敏.女性主义的中国道路——五四女性思潮中的周作人女性思想[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解玺璋.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张恨水卷[M].北京:

蓝天出版社2003.

[7]马藜,王美丽.妥协与反叛—《金粉世家》中女性命运与女性现代意识的分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

(1).

[8]袁瑾.张恨水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女权主义解读[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4).

[9]张向辉.自我放逐的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