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文文言文中考复习要点论语十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66720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课文文言文中考复习要点论语十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中课文文言文中考复习要点论语十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中课文文言文中考复习要点论语十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中课文文言文中考复习要点论语十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中课文文言文中考复习要点论语十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课文文言文中考复习要点论语十则.docx

《初中课文文言文中考复习要点论语十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课文文言文中考复习要点论语十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课文文言文中考复习要点论语十则.docx

初中课文文言文中考复习要点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相关识记:

1、积累文中几个成语: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

2、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

学习态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 

    3、理解背诵

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⑨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

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

有害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齐:

相同

5、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女:

通“汝”,你。

是,这。

知,通“智”,聪明。

6、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

7、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

刚强,勇毅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想做的事情。

施,施加。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择善而从

三.填空。

1、子曰:

“学而时习之,    。

”//孔子说:

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

2、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

”//孔子说:

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

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会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3、子曰:

“见贤思齐焉,      。

”//孔子说:

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4、子曰:

“三人行,。

,。

”//孔子说:

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

5、子曰:

“ ,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

6、子曰:

“岁寒, 。

”     //  孔子说:

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7、子曰:

“其恕乎,   ,   。

 //孔子说:

那大概就是“恕”了!

自己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8、子曰:

“由,诲女知乎!

      是知也。

”  //孔子说:

仲由,教导你的话明白了吗?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课文基本常识

2)把握重点词句的翻译,

3)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文言文的感知和翻译能力。

2)理解、运用《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3.情感目标:

1)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开阔胸怀,提高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

2)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全文。

2、评点《论语》十则内容。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国家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学生回答)

对,他就是孔子。

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关于学习的一些论述,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二、简介作者及作品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人。

政治上,孔子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俗话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是这个意思。

他的政治主张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所以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至圣”。

教育方面,他是我国历史上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所以也有人呼吁要以孔子诞辰为中国教师节。

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板书:

政治上:

主张仁义

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

教育上:

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论语》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之中。

《论语》的体式有三种。

板书:

语录体(格言体)

《论语》的体式对话体

叙事体

语录体(格言体),只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环境和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

课文的1~9则都属于语录体;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出的回答,他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课文第10则属于对话体;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结,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南宋时,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而“五经”则是指诗、书、礼、易、春秋,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

“四书五经”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

板书: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三、诵读课文

1、强调字的读音:

说yuè愠yùn三省(xǐng)吾身诲女(rǔ)知之乎

传(chuán)不习乎罔(wǎng)殆(dài)弘(hóng)毅

凋(diāo)矣(yǐ)

2、指出本文的通假字,并说明通什么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悦”。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女”同“汝”“知”通“智”

3、.这一课出了哪些成语?

不亦乐乎、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岁寒知松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思考:

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

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概述:

本文主要包括①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②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③个人修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 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儒家核心思想(8、10两则)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详细分析,具体探讨。

四、逐句翻译、理解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时:

副词,时常;也可理解成“以时”,即按一定的时间,按时、及时。

习:

实习、演习。

孔子讲的功课,包括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诗、书,既要学书本知识,又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

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践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

朋:

旧注“同门曰朋”,即同学、同班。

句中指志同道合的人。

知:

了解

愠:

怨恨,生气。

君子:

有道德修养的人,高尚的人。

【固定句式】“不亦……乎?

”译作“不也是……吗?

【翻译】孔子说:

“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践、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得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是君子(的所为)吗?

【理解】第一句讲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学习的乐趣。

第三句讲为人的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不断实习,方能牢固,学习之乐;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2、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吾:

我。

日:

每天。

三:

多次。

文言文中的“三”、“九”都指“多”,不是确数。

省:

检查、反省。

为:

替。

谋:

办事。

忠:

尽心竭力。

交:

交往。

信:

真诚、诚实。

传:

老师传授的知识。

习:

复习。

【翻译】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理解】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内容)。

由此可见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品德修养。

3、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

旧的(知识)。

知:

领悟。

可:

可以。

以:

凭。

以(此),凭借(这一点)。

为:

做。

【翻译】孔子说:

“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4、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

迷惑而无所得。

殆:

危险、有害。

【翻译】孔子说: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5、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诲:

教导教诲。

知之:

认识事物(的道理)。

为:

是。

是:

这(就是)。

【固定句式】“……也……”译作“……是……”

【翻译】孔子说:

“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要有谦逊的态度,不可强不知以为知。

要言行谨慎,实事求是,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6、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贤:

贤人。

齐:

相同。

内:

内心。

自省:

自我反省。

【翻译】孔子说:

“看见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

看见不贤的人要从内心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三:

虚数,几个。

行:

走。

焉:

于此,在其中。

其:

代词,他们,指“三人”。

善者:

优点,好的方面。

从:

顺从,学习。

改之:

改正自身同样的毛病。

【翻译】孔子说:

“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理解】讲正确的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根他类似的毛病。

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正不足。

8、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士:

有学问有抱负的人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

弘:

胸怀宽广;毅:

意志坚强。

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

仁以为己任:

即以“以仁为己任”,把仁作为自己的任务。

已:

停止。

【翻译】曾子说:

“有志者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责任重大而且路程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这不也是很重大吗?

为理想奋斗终身,这样的道路不是很遥远吗?

【理解】曾讨论思想品德修养,“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子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终身。

9、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岁寒:

比喻社会现象,指在浊世。

然:

这。

后凋:

君子不同于凡人。

【翻译】孔子说:

“(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理解】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处于浊世,君子能洁身自好。

10、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

作为。

行:

奉行。

其:

副词,大概(就是)。

欲:

想要的事物。

加:

施加。

于:

在,给。

【翻译】子贡问道:

“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

“那大概是‘恕’吧!

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理解】讨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

“忠”和“恕”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

“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正面要求;“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反面要求。

其中都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思。

第三课时

五、总结归纳

(一)、文言字词小结

1、而:

(1)表示顺接;

(2)表示转接。

学而时习之——顺接

人不知而不愠——转接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顺接

温故而知新——顺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转接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顺接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顺接

任重而道远——顺接

死而后已——顺接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顺接

2、为:

读wèi时,多作介词;读wéi时,多作动词。

为人谋而不忠乎?

——wèi,介词,“替”。

可以为师矣——wéi,动词,“担任,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wéi,判断动词,“是”。

仁以为己任——wéi,作为。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wéi,作为。

3、焉

见贤思齐焉——语气词,无实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指示代词兼句末语气词,相当于“于是、于此、在其中”。

4、之:

(1)指示代词,“这”;

(2)第三人称代词,“它、它们”;(3)结构助词,“的”;(4)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二)、重点句子: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

“由,诲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其中理解性、应用性背诵默写是:

孔子治学修身的三个境界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一句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曾子每天“三省吾身”,他“省”什么?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同学们中的优点和缺点,你怎样对待?

(用孔子原话回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认为当老师必须有什么能力?

——“温故而知新”的能力。

经过恶劣环境考验才能看出君子品格的比喻句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认为怎样才是智慧?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曾子认为“士”为什么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忠恕之道”的“恕”是什么意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港台明星苏有朋、任贤齐的名字出自何处?

——分别出自《论语》下列两则: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四)固定句式

1、不亦……乎?

→不是……吗?

2、……也。

→……是……。

看完资料后做作业巩固:

《〈论语〉十则》作业

姓名:

    分数:

  

一,填空

1.《论语》是的书,共篇,是家经典之一。

2.《论语》的作者是。

3.孔子名,字  ,  时代国人,我国伟大的   家、  家。

  

二,注音

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曾子  三省吾身诲女知之   自省弘毅

三,解释加粗的词语

1.子曰

2.学而时习之

3.不亦说乎

4.人不知而不愠

5.吾日三省吾身

6.与朋友交而不信

7.传不习乎

8.温故而知新

9.可以为师矣

10.学而不思则罔

11.思而不学则殆

12.诲女知之

13.是知也

14.弘毅

15.死而后已

16.其恕乎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通什么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由,诲女知之乎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五,这一课出了哪些成语?

六,翻译句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7.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8.子曰:

“由,诲汝知之乎?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1.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12.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7.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18.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五,背诵默写

1.标志着孔子治学修身的三个境界的三句话是:

2.孔子怎样论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3.曾子每天“三省吾身”,他“省”什么?

(用曾子原话回答)

4.同学们中的优点和缺点,你怎样对待?

(用孔子原话回答,共有两则)

5.孔子认为当老师必须有什么能力?

(用孔子原话回答)

6.孔子经过恶劣环境考验才能看出君子品格的比喻句是:

7.孔子认为怎样才是“知”?

8.曾子认为“士”会“任重而道远”,为什么?

9.“忠恕之道”的“恕”,孔子是怎样解释的?

10.港台明星苏有朋、任贤齐的名字出自何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