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后勤保障.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5885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后勤保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医院后勤保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医院后勤保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医院后勤保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医院后勤保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后勤保障.docx

《医院后勤保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后勤保障.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院后勤保障.docx

医院后勤保障

摘要:

近年来,随着医院后勤社会化的展开与发展,其中相当多的工作将会被纳入社会经营。

然而,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作为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围绕医院的任务和工作目标,实行计划、组织和调控的活动过程。

即使是纳入后勤社会化运作的部分,也应该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协调和调控。

医院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是医院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旨在对医院各项工作和生活进行物质性的保障:

医疗、科研及教学设备和设施的保障,饮食、水电气等经常性保障,环境净化、秩序维护、建筑用房的保障等。

一、医院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的基本观念

1.整体观念

">医院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是医院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这个系统之所以存在的前提。

医院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的计划、组织与调控必须紧密服从和服务于医院的目标和任务的要求,不能自行其事;必须与医院其他分支系统有机化,相辅相成,以体现出整体的效益。

为此,每项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每种后勤岗位工作,都必须树立医院一盘棋的思想,努力为这一整体工作,并且以这一整体努力工作而做的贡献作为衡量业绩的标准。

医院后勤社会化并不意味着医院撒手不管,而是以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使之产生比旧的“医院办社会”模式更大的效益。

2.服务观念

医院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必须树立优质服务的思想,“以病人为中心”、“把对的留给病人”、“把微笑留给病人”、“把质量留给病人”是优质高效保障服务工作的原则。

只有真正树立这一思想,才能保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后勤保障工作的作用。

因此,这是检验后勤保障工作的试金石。

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全各项服务公约,防止见物不见人的思想,是必然的要求。

3.效益观念

医院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不仅要有大量的投入,而且部门多、岗位多,稍不注意就容易发生浪费的现象。

因此,必须强调节约开支,反对浪费。

特别是在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物”、“财”资源的使用效益有着非常现实的重要意义。

在管理中,必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用效益作为判断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

加强成本的核算,做好各种经济预测工作,保证把“财”用到关键的工作上。

4.法制观念

医院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与社会有着广泛的联系,要与生产、物质供应等单位发生经济的关系,如物质材料的采购、外判维修、保养项目的谈判等等。

在这些活动中,必然涉及到有关的政策与纪律问题,对于从事管理的工作者更是要求克己奉公、廉正自律,不能有任何假公济私、甚至贪污的行为。

在当今社会存在形形色色价值观,追求金钱物欲的情况下,加强法制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二、医院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的基本特点

1.服务性

医院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医院的目标和任务。

后勤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工作必须坚持为医院的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服务,特别是为临床第一线服务。

服务上门、收送物品上门、及时有效地保证各种供应、主动到科室进行巡检维修工作等。

2.计划性

医院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项目繁多、涉及面广,而且由于医院医疗工作的随机性大而带来务必实时保障的要求。

因此,加强预测与计划十分重要。

否则,就会出现忙乱和失误。

要在掌握医院工作规律,尤其是医疗工作规律性的基础上,做好人力、物力的安排,要建立相适应的工作程序,包括项目论证与决策、实施与反馈、保障效果评价等。

针对不同的保障要求,做好计划障碍,规定提前准备时间及工作量。

要有一定的应急措施,以应付突发的重大事故等活动之所需。

加强计划性,不能理解为人力物质设备越多越好,恰恰相反,正是为使人力物质设备既能及时供应,又不造成积压浪费的现象。

医院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的计划性质是一门大学问,要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提高计划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3.不间断性

医院医疗工作的要求,决定了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必须保持不间断性。

在事关病人生命分秒必争的救治中要保证各种供应的通畅。

水、电、冷气、暖气、氧气等均要处于正常状态,保持24小时供应。

在维护环境秩序上,要有坚持不懈的态度。

在日常病人和工作人员的生活保障上,要保证能够持续地正常运行,不能时好时差,也不能有丝毫懈怠。

在各种仪器设备的维护上,要及时检查与维修,使之开得动

用得上。

要保持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的不间断性,除了合理安排人力和物质外,还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保证。

4.技术性

医院各类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都有其独特的技术要求,特别是现代化医院的要求更多更高。

仪器设备、建筑设施、环境净化等技术的要求远远超过以前。

一个现代化医院的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需要更多学科的知识。

因此,建立相应的技术规范及管理规章,加强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及后勤人员的能力培训成为后勤管理的基本建设,应该常抓不懈。

5.经济性

医院

投入的较大比例在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方面,因此,后勤管理的经济性是不言而喻的。

要按照医院的经济规律去管理后勤,加强分析、讲究效益、提高设备物质的利用率。

在保证医疗等业务工作质量的基础上,应节约开支、防止浪费,同时也要重视废品利用,为节约型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顾有成,《医院后勤管理百科全书》,中科电子出版社,2005

医院后勤管理内容及其方法

▲医院日常性后勤保障及其管理要点

  一、水、电及供热管理

  

(一)供水管理

  医院供水管理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要保证为业务用水提供合乎卫生标准的充足水量;二是要对污水排放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免污染水源和环境,影响人群健康。

  1、给水

  

(1)用水量计算 医院用水可按用途分别测算,业务用水一般按床位计算,宿舍,办公室一般按人数及卫生设施件数计算,也有将两者结合计算的。

按床位计算每日以0.5~1吨为标准,即500床的医院日用水量为250~500吨,随着目前医院大型设备的增加,制剂室工作的扩展,可取用水量标准的上限。

  

(2)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其内容分为感官司性状,化学、毒理学、细菌学、放射性等标准(表1)。

表1生活饮用水质标准

序号

项 目

标 准

感官性指标

1

<15°不显其他颜色

2

浑浊度

<5°/L

3

气味

无臭味,异味

4

肉眼可见物

化学指标

5

pH值

6.8~8.5

6

总硬度

 <450mg/L

7

<0.3mg/L

8

<0.1mg/L

9

<1.0mg/L

10

<1.0mg/L

11

挥发酚类

<0.002mg/L

12

阳离子合成洗涤剂

<0.3mg/L

13

硫酸盐

<250mg/L

14

氯化物

<250mg/L

15

溶解性总固体

<1000mg/L

16

<50ppb

17

硝酸盐(以氮计)

<20mg/L

18

氯仿

<60ug/L

19

四氯化碳

<3ug/L

20

苯并芘

<0.01ug/L

21

滴滴涕

<1ug/L

22

六六六

<5ug/L

毒理学指标

23

氟化物

<1.0mg/L适宜浓度0.5~1.0mg/L

24

氰化物

<0.05mg/L

25

<0.04mg/L

26

<0.01mg/L

27

<0.01mg/L

28

<0.01mg/L

29

六价格

<0.05mg/L

30

<0.1mg/L

细菌学指标

31

细菌总数

<100个/ml水

32

大肠杆菌

<3个/L水

放射性指标

33

总α放射性

0.1Bq/L

 

总β放射性

1Bq/L

  引自郭子恒主编《医学管理学》1990年9月版

  2、排水

  

(1)医院污水排放量及来源 ①生活污水:

来源于医院办公室、宿舍、浴室,厨房等污水及天然雨水;②含病原体污水:

含多种病毒,细菌,寄生虫卵,来源于病房,诊疗室,手术室,化验室,病理解剖室,厕所等,是医院污水处理重点对象;③含放射性污水,主要来源于使用的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④有毒污水:

含废试药,消毒洗涤剂,有机溶剂,酸碱和重金属等有毒污水,主要来源于检验,制剂等科室。

  

(2)污水的净化与消毒 净化处理就其工艺流程可分一、二、三级处理。

污水一级处理也称机械处理,是指经过过滤或沉淀方法去除污水中悬浮物、有机物、病原体的净化方法,如设置化粪池或沉淀池。

二级处理也称生化处理,是利用生物氧化法净化污水。

其原理是利用需氧微生物群自身新陈代谢过程,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氧化成无机物,除去污水中溶解的胶状有机物和病原体,使污水得到净化。

三级处理,即应用过滤,混凝,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等物理化学方法,使之无害化。

此法只用于排放条件要求很高的医院的污水处理。

  污水净化处理后,只有除去部分的致病微生物,故尚应进行消毒处理。

常用方法①加氯消毒法:

目前常用的有液氯和次氯酸钠两种。

液氯毒性较大。

易发生危险。

次氯酸钠消毒效果可靠,设备使用安全,维持费用不高,多在医院中应用。

②臭氧消毒法:

优点是消毒作用高效,对病毒效果好,无残留物二次传染,操作简单,原料来源方便。

  

(二)供电管理

  医院是一级负荷供电单位,用电量大,应用两路进线并有备用电源。

医院耗电量一般可按每床0.5~1.2KVA左右计算,医疗设备及空调设备较多的医院可取上限。

  1、用电设备与照明用电照明度

  医院应根据负荷量选用变压器,并考虑留有余地。

变压器的位置尽可能设在负荷中心。

此外,应有配电间,并安置配电装置(含全部开关设备:

隔离开关,刀闸,油遮断器,自动开关,溶断器),各种仪表(安计,伏计,瓦计)仪器用及保护用的互感器,电抗器,避雷器等以及国家规定的各种保护装置。

不同规模医院变压器配备见表2。

表2医院变压器配备参考标准

床位数(床)

变压器电功率(KVA)

台数

300

320

1

 

500

560

1

500床以上医院可采用配较小电功率的两台变压器,其用量不变

600

620

1

700

760

1

1000

860

2

 

  引自郭子恒主编《医院管理学》第484页,1990年9月版。

  医院要保证照明用电,根据不同部门,提供相应的照明表(表3)。

  2、用电管理基本要求

  

(1)保证24小时连续供电。

医院应配两路进线,并安装自动合闸装置,当一路电发生故障时,另一路可及时接通以保证用电不间断。

  

(2)照明线路和动力线路之间负荷应保持基本平衡,并注意避免对精密仪器电感应的干扰。

  (3)大型设备如大毫安X线机,CT,MRI等要求电源,电压稳定,最好设专用线路和专用变压器。

  (4)对某些常用直接接触病人的诊疗设备,应安装漏电自动保护装置。

  (5)经常进行安全用电教育,明确用电制度和规范,加强检查,防止电线破损和裸露;各种仪器电源插座,应有接地线,以确保安全。

表3医院人工照明参考标准

部门

全般照明(IX)

工作面综合照明(IX)*

手术室

100

2000~3000

各科诊室,治疗室

100

500

实验室

100

500

病房

25

眼科病房

10

医护办公室

75

200

盥洗室

20

走廊楼梯

15~20

食堂,休息室

75~100

药房,化验室

50~75

300

图书馆

50

100

仓库

20

 

  *国际TJ34~79。

0.8m高为工作面。

  引自郭子恒主编《医院管理学》1990年9月版。

  (三)供热管理

  医院热源供应主要通过锅炉产生热量,经供热管道输送到使用部门。

主要用于蒸煮食物,消毒,烘干被服,采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