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754493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26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教案.docx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教案.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教案.docx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教案

 

××××××学院

教案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主讲教师

教研室

系(部)

使用教材

 

2015学年上学期

湖南××××××学院教案

章节标题

模块1:

Windowsserver安装和基本配置

课程类型

理论+实践

授课班级

10级网工班

第1周第1次课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掌握不同的WindowsServer2003版本的选型

能力

目标

掌握WindowsServer2003的安装、网络连接的设置和添加硬件的方法、MMC的使用

重点

WindowsServer2003的安装

难点

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2、安装Windows2003Server过程中的有关概念

教学方法

1、宏观上采用“实例驱动”,在微观上采用“问题牵引”、“形象比喻”。

2、在课堂上注意讲、学、做相结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

教学手段采用:

打“√”

模具

实地参观

挂图

现场演练

多媒体

上机训练

CAI

听力训练

虚拟仿真

其他

教学过程设计(分教学步骤列出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训练项目、素材等)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程

导入

1、自我介绍;

2、课程导入:

由工作岗位->职业能力->技术能力->教学内容

3、网络系统管理员岗位职责;

4、课程介绍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学习方法、考核方式、教学环境等;

5、本模块项目背景

你是一家公司的网络管理员,负责管理和维护公司的网络。

你的公司新购置了一台计算机,希望你安装WindowsServer2003企业版操作系统,设置好TCP/IP参数,并把经常要使用的一些WindowsServer2003的管理工具放置桌面,以便今后使用。

6、本模块的任务

选择合适版本的WindowsServer2003

把Windowserver2003的安装

配置桌面、控制面板、网络连接的设置,方便操作

用MMC添加管理单元,方便以后的管理

1.观看演示

2.回忆、思考

3.讨论

4.回答问题

(通过解答,使学生了解本课程在网管员岗位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重点明确各学习模块的任务,重点对本模块的任务要求。

湖南××××××学院教案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WindowsServer2003的四个版本

1.介绍具有代表性的网络操作系统:

✓UNIX

✓UNIX派生的自由软件Linux

✓Novell公司的Netware

✓Microsoft公司的

WindowsNTServer

Windows2000Server

WindowsServer2003

WindowsServer2008

2.介绍WindowsServer2003四个版本及功能差异

✓WindowsDatacenter版(数据中心版):

✓Windows企业版:

✓Windows标准版:

✓WindowsWeb版:

观察、思考、记忆

WindowsServer2003的安装

1.介绍安装前的准备

对硬件的最低需求;

硬件兼容性;

2.讲解四种安装方式

从CD-ROM启动开始全新的安装;

在运行Windows98/NT/2000/XP的计算机上安装;

从网络进行安装;

升级安装;

3.现场演示:

VMWare的使用;

从CD-ROM启动开始全新安装的实际过程,解释安装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专业术语。

实验环境介绍:

VM介绍。

VM[文件][新建][虚拟机]

[自定义][WORKSTATION6.5-7.1][我以后再安装操作系统][客户机操作系统版本企业版][命名虚拟机][处理机数量][内存][使用桥接网络][控制器类型默认LSTlogic()][创建1个新的虚拟磁盘][磁盘类型SCSI][最大磁盘类型5G立即分配单个文件][指定磁盘文件][准备创建虚拟机][完成]

 

观察、理解、讨论(每服务器、每客户的概念)

 

WindowsServer2003基本设置

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操作阶段;

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

解答学生操作过程遇到的问题;

评价、鼓励学生的实验活动及结果;

学生“自主学习”操作项目如下:

1.桌面、控制面板与网络链接

桌面

文件夹选项

控制面板

网络链接

2.系统属性

设备管理器

添加硬件向导

硬件配置文件

课堂

小结

1.总结、评价学生实训操作的情况

2.总结本次课学习内容

1.网络操作系统概念、结构、常见产品

2.不同版本的WindowsServer2003的介绍

3.Windowsserver2003的安装准备

1.自省在实验中的表现

2.评价学习后的得失

作业

布置

P17实训1安装与配置WindowsServer2003

完成实训并填写实训报告;

课后完成理论作业题目

课后

反思

●课堂的导入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效果好,课堂教学气氛浓厚,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非常有利于教学。

●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处理。

一是将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调整,符合本节教学内容的实情,有利于本节内容的教学,更有助学生的学习;二是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地补充,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对WindowsServer2003安装有较全面的了解,为学生今后学习发展打下基础。

●对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知识,安装Windows2003Server过程中的有关专业术语。

通过较为通俗的表达方式讲解,同时还利用图片,进行对照说明。

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其专业术语。

●通过学生互动活动,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一能加深对安装和基本设置的认识,有助对教学内容的巩固;二利用这一互动活动,及时反馈信息,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进一步组织好教学,杜绝自行操作其它无关软件的现象。

湖南××××××学院教案

章节标题

模块2用户和组的管理

课程类型

理论+实践

授课班级

10级网工班

第2周第2次课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1.工作组的概念

2.本地用户账户

3.本地组

能力

目标

1.把计算机加入指定工作组2.创建本地用户账户

3.设置用户账户的属性4.更改账户密码

5.禁用、重命名和删除用户账户6.创建本地组7.管理本地组

重点

用户和组该何时创建、怎样创建?

难点

组的用途

教学方法

1、宏观上采用“实例驱动”,在微观上采用“边看边学”,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学习用户、组的基本配置方法。

2、在课堂上注意讲、学、做相结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

教学手段采用:

打“√”

模具

实地参观

挂图

现场演练

多媒体

上机训练

CAI

听力训练

虚拟仿真

其他

教学过程设计(分教学步骤列出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训练项目、素材等)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程

导入

1、提问:

为什么登陆是需要用户名?

用不同用户名登录有什么区别?

2、本模块项目背景

你是一家公司的网络管理员,负责管理和维护公司的网络。

企业要构建一个小型的办公网络,考虑到成本,不准备购买专门的服务器,但要求各计算机组成能互通信息的网络.

目前,公司所有部门的计算机都处在同一个名称为“Workgroup”工作组中。

公司希望以部门为单位建立工作组。

在有些办公点,有些计算机是多人使用,基于安全性的考虑,需要每人有一个单独账户,把用户账户加入到相应的组账户中。

3、本讲的任务:

为每个用户创建一个帐号

把有共同点的用户放在同一组中。

设置每个用户的信息,同时要求用户第一次登录时,要修改密码

4.实验环境

需运行两台虚拟机Win2003-1,Win2003-2,Win2003-3三选二。

1.观看演示

2.回忆、思考

3.讨论

4.回答问题,通过解答使学生了解:

管理用户和计算机帐户是企业系统管理员的职责之一

企业员工是通过用户和计算机帐户登录网络访问资源

工作组的概念

一、工作组的概念

工作组是一种简单的计算机组网方式,计算机之间直接相互通信,不需要专门的服务器来管理网络资源,也不需要其他组件来提高网络的性能。

1.工作组网络的特点:

●资源和账户的管理是分散的

●工作组中所有计算机之间是一种平等关系,没有主从之分.

●对于网络来说,网络安全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通常可以不必安装Windows2000/2003Server

2.工作组网络的优点:

●网络成本低、网络配置和维护简单。

3.工作组网络的缺点:

●网络性能较低、数据保密性差、文件管理分散、网络安全性较低。

二、把计算机加入指定计算机组

工作组名称命名规则;

不能和计算机名相同

可以有15个字符

不能包含”;:

“<>*++|\?

观察、思考、记忆

把计算机加入指定组。

操作:

P32

实训内容:

1.创建工作组

本地用户账户

一、本地用户账户概述

*本地账户只能登录到本地计算机

*访问本地计算机上的资源而不能访问其他计算机上资源。

因此这样的用户账户被称为“本地用户账户”。

*本地用户账户存储在本地计算机上的SAM中

*%systemroot%\System32\Config\SAM

二、创建本地用户账户

三、设置本地用户账户的属性

四、更改密码

五、禁用、删除和重命名用户账户

观察、理解、讨论、实际动手操作:

P32

创建本地用户账户

管理本地用户账户:

修改密码重设密码禁用删除重命名用户账号

操作:

P32

实训内容:

2.创建本地用户帐户

3.管理本地用户帐户

本地组

(20)

建立完用户账号后,就要为用户分配相应的权限,如访问文件和打印机的权限。

采用ALP规则:

●ALP是用户账户、本地组和权限的英文简称

●在工作组环境下,多个用户帐户访问相同的资源时,推荐使用ALP规则

●ALP规则

Ø将用户账户加入本地组

Ø为本地组分配权限

组概念的引入为管理员减轻了权限分配工作的负担。

在一个工作组中,每台计算机的管理员可以在本地计算机的SAM数据库中创建组账户,这种组账户可以对本地计算机上的本地用户账户进行组织,只能拥有本地计算机内的资源访问权限和权利。

简称为“本地组”。

一、本地组概述

组具有以下特征:

组是账户的集合。

方便管理(例如赋权限)

当一个用户加入到一个组后,该用户会继承该组所拥有的权限。

一个用户账户可以同时加入到多个组。

分析本地组的特性。

默认本地组

二、创建本地组

三、管理本地组

学生“自主学习”操作项目如下:

P32

实训内容:

4.创建和管理本地组账户

课堂

小结

1.总结、评价学生实训操作的情况

2.总结本次课学习内容

账户和组的概念

本地账户和组的SAM

总结账户、组的建立

账户和组的属性设置

1.自省在实验中的表现

2.评价学习后的得失

作业

布置

P31创建工作组与管理本地账户

完成项目实训作业

课后完成理论作业题目

湖南××××××学院教案

章节标题

模块3域的创建与管理

课程类型

理论+实践

授课班级

10级网工班

第3周第3次课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1.Windows域的概念2.域中计算机的角色3.域的特点

4.域的管理主体——活动目录及组织结构5.域的应用——组策略

能力

目标

1.域控制器的安装条件及过程2.计算机加入或脱离域

3.创建与管理域用户账户4.创建与管理域组账户

5.创建与管理组织单位

重点

域的概念域控制器的安装

难点

如何把服务器加入到域

教学方法

1、宏观上采用“实例驱动”,在微观上采用“边看边学”,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学习域的创建与管理方法。

2、在课堂上注意讲、学、做相结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

教学手段采用:

打“√”

模具

实地参观

挂图

现场演练

多媒体

上机训练

CAI

听力训练

虚拟仿真

其他

教学过程设计(分教学步骤列出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训练项目、素材等)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程

导入

本模块项目背景:

企业要构建一个办公网络,考虑到业务发展的需要,以及网络的安全性,需要对重要的公共资源和计算机使用人员的信息实现集中管理。

分析:

为此需要将原来基于工作组方式的网络升级为基于域的网络,现在需要将一台或多台计算机升级为域控制器,并将其它所有计算机加入到域成为成员服务器或工作站。

同时对原来的本地用户账户和组按不同部门归类升级为域用户和组进行管理。

回答问题:

大、中型企业网络有几百到上千的用户,资源也比较分散,这时候如何管理?

域的有关概念

1、认识WINDOWS的域

1.域的有关概念

活动目录是存储网络上对象的相关信息并使该信息可供用户和网络管理员使用的目录服务。

域(Domain)是共用一个“目录服务数据库”有安全边界的计算机的集合。

与教材的目录相对比着讲解。

二、域中计算机的角色域控制器成员服务器工作站

三、域的特点

四、活动目录的组织结构

1.回忆、思考

2.讨论观察、思考、记忆

域的创建

一、安装域控制器的条件1-6

二、域控制器的安装

三、计算机加入或脱离域

观察、理解、讨论

动手操作:

P57

安装活动目录

加入域

注意点:

1.IP设置中DNS必须设为域控制器的IP。

2.安装完AD和更改计算机名需重新启动计算机才生效。

3.普通用户不能在域控制器上登陆。

4.成员机上登录域时需对选项进行选择。

域的管理

一、创建和管理域用户账户

二、创建和管理域组用户

三、创建和管理组织单位

观察、理解、讨论(语音问候、目光交流、内容结果、时间把握)。

3.动手操作:

P58

创建域账户

创建域

管理组织单位

课堂

小结

1.总结、评价学生实训操作的情况

2.总结本次课学习内容

域的有关概念

域的创建

域的管理

自省在实验中的表现

2.评价学习后的得失

作业

布置

P57-58实训3

完成项目实训作业

湖南××××××学院教案

章节标题

模块3域的创建与管理

课程类型

理论+实践

授课班级

10级网工班

第4周第4次课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域的应用——组策略:

组策略、GPO的概念

能力

目标

1.创建组策略对象

2.配置组策略对象

3.组策略的应用学会应用组策略控制界面或者安全

重点

组策略

难点

组策略

教学方法

1、宏观上采用“实例驱动”,在微观上采用“边看边学”,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组策略。

2、在课堂上注意讲、学、做相结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

教学手段采用:

打“√”

模具

实地参观

挂图

现场演练

多媒体

上机训练

CAI

听力训练

虚拟仿真

其他

教学过程设计(分教学步骤列出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训练项目、素材等)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程

导入

本模块项目背景:

企业要构建一个办公网络,考虑到业务发展的需要,以及网络的安全性,需要对重要的公共资源和计算机使用人员的信息实现集中管理。

总结上次课内容

域的有关概念的复习

域的认识:

Ø1.域的有关概念

Ø2.域中计算机的角色

域控制器成员服务器工作站

Ø3.域的特点:

Ø4.活动目录的组织结构

域的创建

Ø安装域控制器的条件1-61

Ø域控制器的安装

Ø计算机加入或脱离域

域的管理

Ø创建与管理域用户账户

Ø创建与管理域组账户

Ø创建与管理组织单位

1.回忆、思考

2.构建域环境:

IP地址设置、把成员服务器加入到域)

 

域中组策略的应用

一、认识组策略

通过组策略GPO(GroupPolicyObject)来实现用户和计算机的集中配置和管理。

这些设置包括安全选项、软件安装、脚本文件设置、桌面外观和用户文件管理等。

组策略的所有配置信息都保存在组策略对象

两类GPO:

Ø系统内建的默认GPO

Ø用户自定义GPO

创建和管理GPO的工具:

Ø组策略管理控制台GPMC

ØActiveDirectory用户和计算机

ØActiveDirectory站点和服务

二、创建组策略对象

三、配置组策略对象

组策略的应用(统一定制桌面环境、文件夹重定向、分发软件)

观察、理解、讨论

动手操作:

P58

组策略的应用

 

统一定制桌面环境、分发软件:

注意点:

统一墙纸及软件需要相对应用户具有访问它的权限。

即需要设读取的共享和NTFS权限。

文件夹重定向:

课堂

小结

1.总结、评价学生实训操作的情况

2.总结本次课学习内容

域的有关概念

域的创建

域的管理

域中组策略的应用

1.自省在实验中的表现

2.评价学习后的得失

作业

布置

P57-58实训3

完成项目实训作业

作业讲解

组策略的应用:

1.在域控制器上编辑默认域策略,使得管理员账户在登录成员计算机时不能修改桌面背景。

需要配置3个位置:

●[用户配置][管理模板][桌面][ActiveDesktop][启用ActiveDesktop属性]、

●[用户配置][管理模板][桌面][ActiveDesktop][ActiveDesktop墙纸属性]、

●[用户配置][管理模板][控制面板][显示][阻止更改墙纸]

湖南××××××学院教案

章节标题

模块4磁盘与数据存储管理

课程类型

理论+实践

授课班级

10级网工班

第5周第5次课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掌握磁盘的各种管理任务

复制和移动文件或文件夹,对文件或文件夹的压缩、加密属性的影响

能力

目标

如何进行磁盘分区、简单卷、跨区卷带区卷、镜像卷、RAID-5卷的实现

数据压缩与加密的实现步骤

重点

磁盘分区类型及其实现

难点

磁盘分区类型及其实现

教学方法

1、宏观上采用“实例驱动”,在微观上采用“边看边学”,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学习用户、组的基本配置方法。

2、在课堂上注意讲、学、做相结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

教学手段采用:

打“√”

模具

实地参观

挂图

现场演练

多媒体

上机训练

CAI

听力训练

虚拟仿真

其他

教学过程设计(分教学步骤列出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训练项目、素材等)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程

导入

*如果你的计算机硬盘故障,会给你带来什么损失?

你会为什么而难受?

如果企业的计算机硬盘故障,又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损失?

*在企业网中架设了多台服务器。

为了提高效率,现在需要对这多台服务器的磁盘进行规划和管理。

同时服务器中有很重要的用户数据,要求保证数据的安全。

不会因为磁盘的故障导致服务器的停机或者数据丢失!

1.观看演示

2.回忆、思考

3.讨论

磁盘管理概述

●硬盘的结构及接口

●磁盘的类型

⏹基本磁盘

⏹动态磁盘

⏹两者的比较

观察、思考、记忆

基本磁盘的管理

●搭建试验环境指导

●创建磁盘主分区

●创建扩展分区和逻辑驱动器

●格式化分区

观察、理解、讨论、实践

搭建试验环境:

添加3块硬盘,大小为512M,然后针对第1块硬盘进行基本磁盘的管理。

操作实现:

P79

基本磁盘的管理

动态磁盘的管理

●基本磁盘与动态磁盘的转换

●简单卷、跨区卷带区卷、镜像卷、RAID-5卷的概念

●简单卷、跨区卷带区卷、镜像卷、RAID-5卷的创建

操作实现:

P79-80

动态磁盘的管理

注意点:

简单卷涉及单块磁盘。

跨区卷、带区卷、镜像卷涉及2块磁盘,RAID-5涉及3块磁盘。

磁盘管理时电脑运行速度比较慢。

磁盘配额管理

●磁盘配额的概念

●启用磁盘配额、为特定用户指定磁盘配额项

操作实现:

P80

NTFS磁盘配额管理

注意点:

注意验证时应该在磁盘中建立文件夹,再往其中放入文件,验证效果,而不能直接在根目录下放入文件。

NTFS分区上数据压缩与加密

●数据压缩数据加密的概念

●数据压缩方法

●数据加密方法

●加密文件(夹)具有以下特性:

⏹用户对文件(夹)加密后,在使用前不必手动解密已加密的文件就可以正常打开和更改文件,而其他没有授权的用户则无法访问。

⏹若将非加密文件移动到加密过的文件夹中,则这些文件将在新文件夹中自动加密。

然而,反向操作则不能自动解密文件。

⏹若将加密的文件(夹)复制或移动到非NTFS分区上,该文件(夹)将会被解密。

⏹利用EFS加密的文件在网络上传输时是以解密的状态进行的,因此EFS加密只是数据的存储加密,而非数据传输的加密。

⏹数据加密和数据压缩功能不能对同一文件(夹)同时进行,二者只能选其一。

操作实现:

P80

NTFS压缩

NTFS加密

课堂

小结

1.总结、评价学生实训操作的情况

2.总结本次课学习内容

●磁盘管理概述

●基本磁盘的管理

●动态磁盘的管理

●磁盘配额管理

●NTFS分区上数据压缩与加密

1.自省在实验中的表现

2.评价学习后的得失

作业

布置

P75实训4实现磁盘管理

完成项目实训作业

验收方式

现场验收+纸质实验报告

湖南××××××学院教案

章节标题

模块5NTFS权限管理

课程类型

理论+实践

授课班级

10级网工班

第6周第6次课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文件系统的概念、种类

熟悉NTFS权限的含义

复制和移动文件(夹)对NTFS权限的影响

能力

目标

掌握NTFS标准权限和特殊权限的设置方法

重点

NTFS权限的设置方法及其应用规则

难点

NTFS权限的设置方法及其应用规则

教学方法

1、宏观上采用“实例驱动”,在微观上采用“边看边学”,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学习NTFS权限的设置方法及其应用规则的基本配置方法。

2、在课堂上注意讲、学、做相结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