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堂 人教版三上《风筝》教学实录与点评两课时.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75018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堂 人教版三上《风筝》教学实录与点评两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堂 人教版三上《风筝》教学实录与点评两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堂 人教版三上《风筝》教学实录与点评两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堂 人教版三上《风筝》教学实录与点评两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堂 人教版三上《风筝》教学实录与点评两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堂 人教版三上《风筝》教学实录与点评两课时.docx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堂 人教版三上《风筝》教学实录与点评两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堂 人教版三上《风筝》教学实录与点评两课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堂 人教版三上《风筝》教学实录与点评两课时.docx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堂人教版三上《风筝》教学实录与点评两课时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堂——人教版三上《风筝》教学实录与点评(两课时)

精华资料特级教师课堂:

追寻《风筝》翩翩起舞的快乐

——人教版三上《风筝》教学实录与点评(两课时)

广东省深圳市石岩公学 特级教师 朱 瑛

一、激趣导入,引发期待

 

 

1.师:

朱老师先来考考你们:

板书:

“鸢”认识这个字吗?

 

 

生:

我认识,这个字读“yuān”。

 

 

师:

你真了不起,连“鸢”都认识,太厉害了。

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

我是在一次看报纸的时候,遇到这个字,当时不认识,就问爸爸,是爸爸告诉我的。

 

 

师:

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在看报纸中学习识字。

 

 

2.师:

再来考考你们(出示:

《村居》清 高鼎),谁会背?

(见无生应答)不会背没关系,(出示全诗:

《村居》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谁会读?

(指名读、齐读后)这首诗里的“纸鸢”说的就是“风筝”。

 

 

3.师: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就叫——风筝,来,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风”的第二笔是横斜钩,“筝”是个形声字,上形下声,过去人们做风筝一般用竹片做骨架,所以“筝”是“竹”字头,写“筝”字时,中间一横要写得长一些,这样风筝才能飞得稳、飞得高。

读题。

《风筝》(人教版三上)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贾平凹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一篇文章。

课文的第一句是这样写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引出快乐

 

 

①出示:

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②指名读、齐读

 

 

③师:

“最大的快乐”就是——

 

 

生:

非常快乐,快乐到了极点,快乐到不能再快乐了,快乐得无法形容……

 

 

师:

来!

我们再读这句话,读出这种快乐。

(读后)此时此刻,你心中最想知道什么?

 

 

生:

为什么说做风筝、放风筝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生:

我们这群孩子是怎么做风筝、放风筝的?

 

 

……

 

 

④师:

请打开课本38页,带着你的好奇,带着你的疑问,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每个同学至少读两遍,读完后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评析: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根据句子质疑,因范围集中,难度较小,针对性强,而易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起阅读期待。

 

 

2.学习字词,理清脉络

 

 

①出示:

做 精心 希望;放 拼命 奔跑;找 垂头丧气 磨坊

 

 

②师:

老师这里有三组词语,讲的是作者心情的变化,先自由地读一读。

 

 

③指名读,齐读。

 

 

④师:

第一组词语说的是作者()时候的心情?

第二组呢?

第三组呢?

(板书:

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⑤师:

这篇课文就是按照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顺序记叙的,谁告诉大家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默默地读,用心地想,看看哪几个自然写的是做风筝?

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放风筝?

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找风筝?

 

 

师:

像这样,几个自然段都是写一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就把它归为一个大段,这叫意义段。

(板书:

意义段)

 

 

⑥师:

同学们看看,这篇课文我们可以分为几个意义段?

好,拿起笔,在每一大段的结尾划上“//”。

看,(屏示范例)像这就表示1—2为第一段,3—4为第二段,5—8为第三段,标好了吗?

 

 

【评析:

虽说课改前逢课必练的“给语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的做法过了头,但课改后对分段、概括段意教学的刻意淡化,又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造成了矫枉过正。

我认为:

分段、概括段意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内容之一,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连接低年级字词句训练与高年级篇章训练的“桥梁”。

读懂一篇文章,从细处看,是理解字、词、句、段的意思;从大处看,就是要知道文章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整体上说了什么,是分几部分说的,各部分之间是怎么联系、联接的,重点在哪里,有一条什么主线在贯串,是按什么思路行进的。

所以,在第二、三学段,对段落比较明显,适合对学生进行思路、段落训练的课文,还是应该进行训练。

此环节,老师的教学与示范,就是给三年级学生建立意义段的概念,为以后的阅读理解与学习表达奠基。

 

 

3.把握内容,学写生字

 

 

①师:

好!

我们继续看这三组词,谁能用上这些词语,说一说作者的心情变化。

 

 

生:

我们在苇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

我们便做起风筝来,我们精心做着风筝,心里快乐极了,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师:

你把用什么做风筝、做风筝时的心情说得很明白,很完整。

不错!

再看看,哪儿可以更简洁些?

 

 

生:

我们精心做着风筝,心里快乐极了。

 

 

师:

看,这样一概括,就简洁多了。

这是做风筝时的心情。

好!

放风筝呢?

 

 

生:

放风筝的时候,我们依然快活,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村里人看见了,说:

“放得这么高!

 

 

师:

我们概括放风筝的心情,哪些句子还可以去掉?

 

 

生:

放风筝的时候,我们依然快活,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生:

我可以更简洁。

放风筝的时候,我们依然快活,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着。

 

 

师:

我们来比较一下三个同学说的内容,第一个用了50多个字,第二个用了30多个字,第三个只用了20来个字。

这就是——概括的力量。

同学们,我们在概括主要内容的时候,语句要尽量简洁。

找风筝呢?

谁说?

 

 

生:

风筝跑了,我们四处找,还是没找到,我们个个垂头丧气。

 

 

②师:

这就是作者的心情变化,我把同学们说的话连在一起,变成了一个长句子。

不过,多了几个空格,想一想,我们怎么说?

 

 

出示:

我们()做着风筝,心里充满了(),放风筝时(   )快活,喊叫着,(   )地(   )。

忽然,线断了,风筝没了踪影,大家(  ),找啊找,水()那里,也许能找到。

 

 

③指名说,齐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