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移民精神报告会文稿.docx
《三峡移民精神报告会文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移民精神报告会文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峡移民精神报告会文稿
三峡移民精神报告会文稿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移民局
序
一、串讲:
男:
这是一方大山大水交相辉映的壮美土地
这是一片中华儿女繁衍生息的神圣家园女:
曾经!
浩浩长江水,那样桀骜不驯
曾经!
悠悠平湖梦,何等瑰丽神奇男: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女:
今天,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大坝在一个叫三斗坪的地方横
空出世
男:
昔日,沿江两岸的繁华小城、美丽乡村,已悲壮地没入水下,东
方巨人翻开了治理和利用长江三峡的新篇章
女:
当浩荡的江水开始按人们的意愿造福人类时,百万三峡儿女壮别
故土,一步一回头的背影渐行渐远
男:
毕竟,人类是有记忆的!
何况,这个记忆属于整个民族,属于我
们整个大中华
女:
透过思乡泪水浸透而变得模糊的百万移民图,一种与三峡工程相
生相伴的伟大精神正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厚重男:
这就是可歌可泣的“三峡移民精神”
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
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
2
二、重庆市移民局副局长欧会书作报告《移民百万铸伟业》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三峡工程举世瞩目,百万移民世人关注。
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三峡移民的重点在重庆。
三峡工程淹没涉及湖北、重庆两省市20个区县,移民人数将达120万人,其中重庆库区103万人,重庆库区受淹损失和移民任务均占全库区总量的85%。
移民是全世界水利工程的共同难题。
你可以让江河改道,高山低头,但成千上万的人口搬迁却会让任何社会和政府难以实施,更何况是上百万人的集体迁移。
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和亲切关怀下,重庆市委、市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开发性移民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移民和建设两大主题。
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克难关,创奇迹,圆满完成了一、二期移民任务,累计搬迁安臵移民89万人,三期移民任务也将按国家既定的目标圆满完成。
这期间,百万移民舍小家,顾大局,砍树拆房,扶老携幼,带一苗黄桷树,揣一把家乡土,怀一颗爱国心,牺牲了个人利益,割舍下依依乡情,远赴它乡,后靠山野,又靠着勤劳的双手,自强不息,扎根异乡,艰苦创业,开创美好的新生活,集中体现出炎黄子孙最美好的精神品质和最伟大的创造力量。
广大移民干部心系移民,与移民群众同吃住、共甘苦,常年奔走四方,风餐露宿,把家人的亲情放在一边,把移民的利益举过头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少人积劳成疾,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他们中有一心为移民的全国十佳公务员冉绍之;牺牲在移民工
3
作岗位上的好干部张兰权、冯春阳、况守川;死也要看着移民外迁的村党支部书记叶福彩;弥留之际还挂念着贫困居民搬迁的居委会主任向思凤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这一个个闪光的名字,无不体现出共产党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革命意志,体现出共产党员永葆先进性的光辉形象。
在百万移民的安臵地,尤其是接受13万移民的11个兄弟省市,相关的单位和人员严密部署,精心落实移民安臵工作。
他们盖好新居,留出好田好地,向三峡移民张开热情的双手,时刻把三峡移民的冷暖得失挂在心头,想移民所想,急移民所急,尽一切办法让移民留得下、住得好、富得快,用实际行动支持了三峡工程的百万移民。
1992年,国务院向全国发出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号召,全国20个兄弟省市、29个国家部委讲政治,顾大局,积极对口支援重庆库区移民的搬迁和安臵,全力支持库区发展。
一批批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落户库区,优化了库区的产业结构;一批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改善了库区的投资环境;一批批公益性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库区社会的全面进步。
十二年来,全国对口支援重庆库区项目1865个,引进对口支援资金136亿元,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岗位,直接推动了库区的发展和移民安臵,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四海一心,团结互助的光荣传统,更展示了社会主义集体协作的无比优越性。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库区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抓住机遇,团结奋进,改造家乡。
如今,一座座新城和移民新村在库区拔地而起,一条条宽敞的道路蜿蜒于库区城乡之间,数十万移民完成了贫困走向富裕的战略大转移,开始迈向了小康之路。
4
在宏伟的三峡工程和百万移民的壮举中,从工程决策者到建设者,从百万移民到各级干部,从中央部委到对口支援的兄弟省市,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用汗水、泪水甚至生命筑起了雄伟的三峡大坝,实践和升华了以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三峡移民精神。
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支撑,崇高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
三峡工程的百万大移民创造了人类移民史上空前的奇观,也创造出中华民族崭新的精神财富。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作为伟大民族复兴的重要战略步骤,三峡工程和百万移民工程还任重而道远。
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重庆3100万人民将继续弘扬三峡移民精神,齐心协力打好三期移民决胜战,保证20XX年全面完成三峡百万移民搬迁安臵任务,努力把三峡库区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文明新区,以优异的成绩向党中央和全国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串讲
男:
启开尘封的史册,移民的字眼是那样的沉重
女:
历史的辞典上,“走西口”,“闯关东”的语句是何等的苍凉男:
如果说,当年的移民是因为战乱天灾,那么,三峡儿女的集体迁徙
又意味着什么
女:
那些祖祖辈辈生长在这里的人们,是怎样凝望故园就要倾覆的
屋顶?
体味最后的悲壮
男:
当忧愁的泪水洒在浩荡的江水上,他们是如何面对这场突如其
5
六、VTR2解说词:
在三峡库区,常常可以听到这样两句话,一句是“舍小家,为国家”,一句是“宁可苦自己,绝不误移民”。
如果说舍小家、为国家是百万移民的心声,而“宁可苦自己,绝不误移民”则是库区广大党员干部掷地有声的誓言。
涪陵区连丰村支书张洁容在移民建房选址时,把最差的宅基地留给了自己。
万州区玉安居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邓永清,带头拆了自家的房子,私人出钱给集体办建筑公司,用自己的房产低押贷款修筑移民公路,把妻子所办的私营企业及其净赚的18万现金捐献给集体。
忠县移民局干部杨盛金,20年来,四次因劳累过度住院抢救,两次下病危通知书,仍无怨无悔坚守在移民工作岗位上。
武陵镇党委书记吴小川常讲:
“移民群众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移民工作就是移爹移娘,爹娘安身了,我们才安心。
”正是凭着这种信念,他率领党委政府一班人,在两年时间里,完成了一个一万多人移民大镇的整体迁建!
奉节县安坪乡党委书记冉绍之靠双脚走遍了散居在方圆几十里山岭中的,一千多农户,5000多人口。
为了说服一户移民搬迁,他登门三十次,为了寻找安臵地,他5天徒步300公里,踏遍全乡60公里江岸线。
冉绍之用移民先锋的无尽付出,诠释着人民公仆的深刻内涵。
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三峡库区,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真实的写照。
一位又一位移民先锋冲在了移民工作第一线,正是他们的无私付出,打开了破解世界级难题的大门
11
七、开县丰乐街道办事处主任郑小林讲述《送别众乡亲》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郑小林,担负移民工作六年来,我送别了一批又一批父老乡亲。
每一次送别,就对他们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眷恋,多一份感动。
特别是每当移民叫我娘家人的时候,我就心头发热,感慨万千。
也促使我决心作一个象样的娘家人。
还记得那是20XX年春节后,我带40名移民户主赴四川自贡建房。
没有住处,我就带领大家打扫了一个废弃的养鸡场,买捆稻草打地铺。
为了大家早点建成新房,我横下心来,把鸡棚当成移民建房的指挥部,帮每家每户搞规划、当参谋,移民想啥我想啥,移民缺啥我帮啥。
这一住就是三个月,我全身长满了虱子,还经常被蚊虫咬成大花脸,移民们很过意不去,我却宽慰他们:
只要你们的新家能早日建成,我高兴都来不及呢,这点苦算个啥。
8月初,离移民搬家只有五天时间了,井泉村62岁移民查天才却突然去世。
听到这个坏消息,我既悲痛又担心,心急火燎地赶到查大叔家。
站在老人的灵柩前,我扑通一下跪在地上,泪水长流。
查大叔是位朴实的老农民,心眼特别实,于家境贫困,日子过得很艰难,这次外迁,对他家来说无疑是伤筋动骨。
然而,当我非常不安地找他谈心时,老人什么要求都没提,只是抿着嘴默默地流泪,一个劲儿地点头。
多好的老人啊!
眼看马上就要去新家了,怎么说走就走了,叫我能不痛心吗?
人心都是肉长的,我能不惦记着他家的甘难疾苦?
我像办理自己父亲的丧事一样,忙里忙外,与查大叔
12
的儿子一道从火葬场捧回骨灰盒,按照乡风乡俗,如同亲儿子一样,为查大叔,披麻戴孝,哭丧守灵。
出殡那天,我情不自禁地头上扎着白色的孝帕,身上穿着黑色的孝衣,在送葬的人群前面一步一磕头,一步一把泪,送葬的移民为我的举动感到惊讶。
村里一位长者说:
我活了70多岁,还没看到哪个镇长给别人当孝子的。
查大娘更是紧紧抓住我的手不放,流着泪对我说:
郑镇长,你和我们移民坐的是一条板凳啦,老头子虽然死了,但我们的家还是要搬!
时间过去很久了,人们还在问,我为什么要给一个无亲无故的人当孝子?
我告诉他们:
乡亲们,完全是因为你们为三峡工程让路的义举,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移民工作就是移爹移娘,我郑小林就是你们老辈移民的儿子,就得像送亲爹亲娘那样,送你们到新家去。
每次谈起这件事,我就会想起另一件让我愧疚一生的事,那就是让自己的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独自安葬我死去的弟弟。
那是20XX年9月9日,是我率领镇干部前往安徽芜湖市考察移民安臵点的日子。
凌晨4点左右,一阵急促的电话铃把我从梦中惊醒。
电话里传来母亲的哭声:
小林,你快点回来,你弟弟昨晚病情加重,已经走了!
我的大脑嗡地一声,顿时一片空白。
早在10多年前,父亲就去世了,小弟为了支持我的工作,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奉养我的老母亲。
小弟呀!
你把本应该你和我共同承担的责任揽在肩上,你为哥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哥心里明白!
你这么早就走了,叫我怎样向黄土下的老父亲交代呀。
哥真的应该送你最后一程,把你安葬在老屋外的山梁上。
可是!
三峡的水说来就来,移民们也好不容易呀,得搬家几千里,大哥真的急着要出去为移民找新家呀!
一回到家里,我就找来支部书记和四、五个亲戚,商量怎样为弟弟办后事。
在母亲同意后,我猛的跪在母亲面前,泪水不争气地夺
13
眶而出:
妈,父亲不在了,小弟也走了,你要多保重。
但是今天我又要带人去安徽考察移民安臵点,如果我不是领队就请个假,可是我不能不去。
我看到混浊的老泪顺着母亲的面颊流了下来:
你这辈子千万不能再生病、再出事,要平平安安地活着!
临走时,我在弟弟遗像前上了一大把香:
兄弟从此永别,小弟一路走好,大哥下次回来,一定到坟头陪你痛痛快快喝几盅你最爱喝的老白干。
在移民安臵点考察时,恰逢中秋节,座谈会上,双方干部对移民安臵点存在较大分歧,会议一时陷入僵局。
同行的一位干部动情地讲了我弟弟的事,他说,今天是万家团圆的日子,我们出差为移民选择安臵点不能与家人团聚也算不了什么,可郑镇长的兄弟是今天下葬!
他为了什么?
他是把外迁移民当作骨肉同胞啊!
一席话说得所有在场的干部都掉泪了,当地领导立即表态:
你为了移民付出了亲情,我们也要为移民付出真心,工作再难做也要做,明天重新选点,直到你们满意为止!
当天晚上,安臵地的领导还送我一首小诗:
八月十五月儿圆,移民干部团聚难。
手足情深永相别,遥送小弟入青山。
母亲要我平平安安活着的嘱托一直在我耳边萦绕,然而母亲这个最大的牵挂还是没有如愿。
一次,我负责的移民正处于紧张的建房阶段,急需建材,否则就得停工。
这怎么行,在这节骨眼上绝不能耽搁。
天快黑了,我顾不上吃饭,急急忙忙挤上中巴车往城里赶。
万万没想到的是,快速行驶的中巴车突然冲下了10多米高的山崖,我一下子就被摔昏过去,什么也不知道了。
当我醒来时,已经躺在医院的抢救室里,后来才知道,我当时头倒栽在稀泥里,是身边一位难友把我从淤泥里拉出来的,他以为我已经不行了。
14
医院诊断结论出来了:
脑震荡、骨折、多年软组织损伤。
移民们得知消息后,凑钱打出租车连夜赶到医院来看我,每天2人轮流陪伴护理。
他们还为我买来土鸡在工地上熬好汤专门送到30多公里外的医院一勺一勺地喂我。
在病床上,我忧心如焚,自己是来帮移民建房的,怎么能反而成为移民的负担?
我不能躺在医院了,在确定大脑不需要手术后,我拖着一瘸一拐的腿又回到了移民建房工地。
有了这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亲身体验,也许有人问我,你后悔自己的付出吗?
那我只能这样告诉大家,我真诚的爱他们,祝福他们,对那些为了国家振兴,离别祖祖辈辈生长之地的三峡移民,作为移民干部,我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
苦我一个人,温暖万颗心;悠悠故乡情,送别众乡亲!
八、VTR3解说词:
(同期声):
老冯,你走好!
老冯叫冯春阳,是巫山县移民干部。
20XX年7月30号,一身疲惫的冯春阳的同事甘XX,在赶往移民联系点,大昌镇河口村的路上,向往常一样在河滩歇歇脚,被突如其来的山洪无情卷走。
闻讯后的无数乡亲们不顾一切地涌向宁河两岸,寻找老冯,哭喊声和呼嚎声响彻河谷。
移民老张说,“如果我能代替他,宁可我去死。
”但是老冯还是走了,这一天离他退休的日子只剩下最后的4天。
而在老冯生命中最后9个月的移民工作中,他成天就呆在移民堆里,再没回过家,连工资也再没往家里交,帮这家脑瘫病人付医药费,给那家困难户买被子,除了自己生活的简单开销,全部都花在了移民身上。
九个
15
月里,他跑烂5双解放鞋,总共只休息了3天。
他说:
“我不图个人名利,只求站好退休前这最后一班岗,对得起党员的称号和我这张老脸。
”
象战士捐躯沙场,象星星献身黎明,和冯春阳一样,一位又一位共产党人,一位又一位移民干部,把热血和生命,融进了悲壮的三峡移民史诗。
涪陵区百盛镇32岁的副镇长况守川,在检查移民拆房工地时以身殉职,人们在他的遗物里发现的是一大叠没来得及报销的医药发票。
忠县监察局37岁的副局长张兰权,因为肝癌晚期倒在了病榻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面对前来探望的移民群众,他关心的仍然是搬迁准备好没有,出发有什么困难。
云阳县居委会主任向诗凤,在旧城搬迁的工地上,没日没夜的工作,当儿子几次哭着劝她回家休息时,她都说再过几天就回去了,没想到的是她最后竟然累死在了工作岗位上,再也没能回家看看。
巫山县政府机关干部向天文,做移民工作,累得声音嘶哑,就坚持写纸条与移民交流,终因劳累而引发癌症,英年早逝。
生,为着移民;死,也要为着移民。
云阳县高阳镇牌楼村的叶福彩,在弥留之际,最后的遗愿,是希望家人把他的坟墓埋在靠近三峡水库175米水位线的地方。
九、高阳镇牌楼村原村主任向道现讲述叶福彩的感人事迹《请把我的坟墓向大江》
我叫向道现,今天,又一次看到老支书叶福彩的遗像,作为和他共事近二十年的老搭档,我忘不了他的临终遗嘱。
16
那天,我正为几个移民搬家,突然接到叶支书病危的消息,我心里一紧,怕是不行了吧。
便顾不得一身泥一身水,匆匆赶到他的病床前。
看到几天前还能给我交代移民工作的老支书,斜卧床上,气息很弱,好象有什么事要交代,我赶忙把耳朵往他嘴前凑,可等了一阵,耳边只有他沉重的喘气声。
这时我才感觉到,他已经是说不出话来了。
他的老伴把他扶起半躺着,他把目光转向窗外,吃力的抬起手指了指窗外的大江。
老嫂子似乎明白了一点,问他:
你是不是要死后埋在长江边?
他轻微地点了点头,又把头转向我,我倾下身子,说道:
您放心,我们会满足您的要求的。
这让我想起了几个月前,叶支书在一次病痛发作的时候曾叮嘱过如果有一天我死了,请你把我埋在长江边的175米水位线上,让我能看到长江,看到村里的乡亲都顺利的离开牌楼,让我看到库区一天天好起来。
没有想到,到现在,他还惦记这个事儿。
20XX年5月,在叶支书去世124天后,我和乡亲们踏上外迁江津的路。
汽车启动了,我和全车人都不约而同地眼巴巴地望着那面向大江的孤独坟墓。
一车人都沉默了,心里沉甸甸的,什么也没有说,只有几十辆汽车开动的声音。
今天,我又一次想起我的老搭档叶福彩,仿佛又回到了家乡高阳,回到了我们为移民而踏破了鞋的坡坡坎坎。
高阳镇是库区的移民大镇,我们牌楼村又是高阳的第一移民大村。
繁重的移民任务落在了叶支书和作村主任的我肩上。
万事开头难。
牌楼村12组陈从清性格暴躁,在村里村外出了名的不近人情的人,是我们工作中的一根“傲杠”。
果然,当叶支书和我来到陈家动员外迁时,话刚出口,陈从清呼地从椅子上蹦起,两眼圆瞪,大吼:
姓叶的,废话少说!
我不搬,看你啷个搞?
莫非
17
还能把我关起!
吼完,扬长而去。
第二天,我俩又到陈家,刚到院坝,砰的一声,陈从清锁上大门,甩下一句话:
没空!
要搬,你搬!
第三天,叶支书到街上找到陈从清,赶忙上前递烟点火,左一声兄弟右一声兄弟,从移民政策到牌楼劣势,从外地的经济发展,到风土人情,一个小时、两个小时……陈从清走到那儿,叶支书就跟到哪儿,好话一大筐,磨破了嘴皮,说弯了腰,可陈从清就是不上轿。
一天傍晚,老叶又去陈从清家。
刚到院坝边,老叶就冲着屋里叫着陈从清的名字。
陈从清正想要躲藏,突然,看到叶支书难受的抱着肚子蹲在地下,哇地吐出一口鲜血……面对这殷红鲜血,就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不能不动心。
陈从清又愧又急,连忙上前扶起老叶:
老支书,您一番好意,我懂……我搬,我一定搬!
20XX年7月22日,牌楼村首批外迁移民要远赴湖北草埠湖了。
看到老叶的身体一天天的虚弱,我便和他商量:
你得抽时间去做检查了,这次带移民去对接就我去吧。
叶支书什么也没说,揣上几瓶药片便匆匆上了路。
到了草埠湖,5组移民彭友发怀疑自家的耕地面积不足。
为了让彭友发消除顾虑,叶支书拉着彭友发来到地头,要亲自丈量土地。
当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伏天,火辣辣的太阳暴晒在空旷的地头,即使人一动不动站在那里都会热汗直流。
到了地头,拖着病体的叶支书感到有些不舒服,但什么也没有说,就脱掉鞋子,挽起裤腿,沿着地边均匀的迈开了脚步:
一步、两步、三步……走到地块中间时,他突然停下了脚步,身子晃动了一下差点摔倒。
当我连忙三步并着两步地奔到他身边时,他只说了句没事,又迈步走开了。
脚板,一次次艰难地挪;脚下,一声声扑哧地响;身子,一回回剧烈地晃。
18
迈出的脚步越来越沉重,数数的声音越来越低沉。
当数到362步时,只见他粗气大喘,汗湿全身,佝偻的身子晃动了几下,当他还没有来得及蹲下来,便倒在了地里。
这次湖北之行,他强忍剧痛硬撑了5天。
5天啊!
现在都不敢想他是怎么扛过来的!
因为在此之前,他已经是癌症缠身,他本人一直以为是胃病,就一直拖着没有去医院。
去年我在草埠湖碰到了彭友发,他一回忆起老支书,说起那些事,不善表达感情的他又是泪流满面了。
回来后,镇领导和我都多次敦促叶支书去大医院做检查,他一边答应着,但拆房、退地、搬迁,千头万绪的移民工作让他实在没法抽出身。
在一次给移民拆房时,他的胃病再次发作,痛得不省人事。
当镇党委丁书记赶到时,发现刚苏醒的叶支书正蜷缩一团,第一次向自己敬重的干了二十多年的老支书板起面孔大吼:
我是党委书记,你们听我的,马上把叶叶支书送医院!
8月14日,叶支书被镇里的干部们强行送到了万州三峡中心医院。
诊断书上,我们看到的是胃癌晚期,我的心是说不出来的难受。
了解了自己的病情,叶支书望着守候在床边的老伴,叮嘱到:
老太婆啊,我估计不能陪你去江津了。
但你一定要带着孩子们带头外迁,不能拖政府的后腿!
。
老伴再也无法强忍住内心的悲痛:
老爷子呀,我知道你的心思,你……放心走吧,我一定迁到江津去!
20XX年1月10日,那一天寒风呼啸,在居住了33年的老屋里,叶支书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享年60岁。
腊月17日清晨,高阳镇的所有干部和牌楼村的600多村民臂戴青纱,手捧白花,为老支书送
19
行。
当老支书的遗体被安放在墓中的刹那,嚎啕声、呜咽声响成一片,人们趴在墓沿、跪在地上、蹲在田里声嘶力竭地哭喊:
叶支书啊,我们都来送你了,你要走好!
你要走好啊!
每年春节,我回到高阳都要去拜一拜老支书那面向大江的坟墓,给老支书烧上一柱香,敬上一杯酒,添上一掊土,和我的老大哥说一会话。
今天,在这里,老大哥啊,我又想和你说会话:
老嫂子在江津建起了新楼房,许彩伦脖子上的瘤子已切除了,刘长江终于找到了媳妇,向可勇和古小红生了一个胖小子,我在江津慈云被选为了政协委员……老伙计呀,我知道你牵挂咱们牌楼的乡亲,他们好着呢!
你在那边放心吧。
十、串讲
男:
新家的鞭炮声声悦耳 新家的问候滚烫暖人
新家的乡亲充满友善和真诚女:
熟悉的三峡,已成为遥远的故土
陌生的天地,变成了崭新的家园
男:
当年,四处漂泊的先民,最终都脱离不了物竞天择、弱肉
强食的生物规律
女:
而今,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实现移
民骏马堂堂走四方、他乡变故乡的理想
男:
党和政府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筑起三峡大坝,安臵百万移民。
这项民心工程理所当然地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回应
女:
你舍小家为国家,党和人民为你建新家,移民不再是一群孤独行
20
走的游子,而是政府和人民寝食不安的牵挂
男:
这样的牵挂,是血浓与水的深情厚谊,支撑着共和国强劲的脉
搏
女:
万涓化作河,便有了一泻千里的豪放;江河汇成海,就有着冲
天破云的磅礴。
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道路天宽地阔
男:
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已化为众志成城的伟大行动。
那就是:
四海同心、共创新业!
中篇——共创新业
十一、VTR4解说词:
20XX年金色的秋天,一部宏伟壮丽的外迁移民交响诗,奏响了澎湃的序曲。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全国11个省市雪中送炭,接受安臵三峡库区农村移民。
从20XX年以来,已接收安臵外迁移民14万多人,大大缓解了库区安臵压力。
为了安臵好移民,让移民尽快融入当地社会,尽快走上致富之路,安臵地的党委政府想尽了千方百计,安臵地的移民干部付出了全部热情,安臵地的乡亲伸出了温暖的双手。
移民安臵点被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一出门就是通衢大道;给移民的土地不仅是好田好土,还靠近移民的住宅;移民住宅修得漂漂亮亮,连锅头碗盏燃气灶具都一一齐备;当地乡亲是那么热情,送柴禾送蔬菜还交说话;当地干部是那么热心,教了种地还帮忙联系务工。
更让许多移民没
21
想到的是,连孩子入学,学校都指派了当地同学结对子帮扶。
所有的三峡移民外迁安臵地,都制定有详尽的移民帮扶计划,就是指派当地经济富裕又非常热心的干部或党员,以一对一或二对一的方式结成帮扶对子,帮扶移民的生产生活,直至移民完全融入当地社会,经济达到当地平均富裕水平。
十二、江西省靖安县老区建设移民办副主任周小勇讲述《来了就是一家人
说实话,没干移民工作前,我没去过三峡,也没和三峡人打过交道。
是伟大的三峡工程,把我们江西老俵和三峡移民紧紧联在一起的,大家陌生人变成了相亲相爱一家人。
我的家乡靖安县是江西红土地上的一块绿宝石,被省里选定为首批三峡移民安臵试点县。
如果说,三峡移民为建设三峡工程作出了重大牺牲,那么,安臵地的群众也为三峡移民作出了奉献。
他们用真挚的感情,来接纳自己的亲人——我们可亲可敬的三峡移民。
记得20XX年5月初,云阳县的移民首次来到我县香田乡对接考察。
按照原先的安排把移民点建在公路旁的一个砖坯场,移民的水田集中规划在建房点附近,而移民考察后却要求在水田中央一块桠柑园中建房。
靖安是中国桠柑之乡,桠柑又是香田农民的经济支柱,这片果园17亩多,归五户村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