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课内诗赏析.docx
《八年级下册课内诗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课内诗赏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下册课内诗赏析
12《诗经》
、整体把握
1.《关雎》作熟或最不其
《关雎》出自《诗经·周南》,是《诗经》的第一篇。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古人说是赞美“后妃之德”,今人多认为是表现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
全诗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四句,以水鸟和鸣起兴,引出对美丽贤淑的好姑娘的爱慕之情。
第二章八句,写小伙子对意中人的思念、追求,和因求之不得而朝思暮想、寝食难安的情形。
第三章八句,写小伙子想象中的与意中人热恋的美好时光和举行婚礼的欢乐场面,诗的格调一变而为轻松明快,与第二章的迁回低缓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以“琴瑟友之”表现恋爱生活的和谐美满,以“钟鼓乐之”来描绘婚礼的盛况,着墨不多,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男主人公愉悦的神态也跃然纸上。
《关雎》在艺术表现上有许多独到之处。
例如,开篇即以关雎和鸣引出男女相思之情,比兴手法的运用切合诗意,自然流畅,显现了婉曲动人的艺术魅力。
又如,善于刻画人物形象,尤其善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短短三章,就把青年男子的爱慕之情和相思之苦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大胆热烈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如,诗中运用了双声词(如“参差”)、叠韵词(如“窈窕”),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景物描写、人物刻画的生动性。
2.《蒹葭》
《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抒情诗。
诗中写深秋露重霜浓,水边芦苇苍苍,诗人冒着秋寒徘徊岸边,思慕的人儿却在水一方。
诗人逆流而上去寻找,道路崎岖而漫长;顺流而下去寻找,她仿佛又在水中央。
伊人似近而远,忽隐忽现,可望而不可即。
全诗分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每章都是前两句写景,三四句点明主题——追寻“在水一方”的“伊人”,五至八句描绘追寻的情状。
这不仅使诗歌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美感,还起到了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
每章的开头均以景起兴,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更烘托了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
三章又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时空序列,“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的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执着、从上游到下游,从此岸再到彼岸,地点的变化,写出了主人公不畏险阻地一再追寻、几度求索,也暗示了“伊人”的踪迹飘忽,难以寻觅。
这首诗朦胧、含蓄,历来被誉为情深景真、风情摇曳的好诗。
二、素养提升
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重章叠句,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
以《蒹葭》为例:
蒹葭苍苍(萋萋/采采),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之湄/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跻/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坻/汕)。
重章叠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主要体现为:
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带给人一种或委婉深长或激越澎湃的表达效果。
关于赋、比、兴的准确含义,历来说法不一。
赋,即直陈其事,直接抒写;比,即比喻;兴,即先言他物,以引出所吟咏的对象。
比和兴在诗歌创作中有时会兼用,共同创造诗歌的艺术形象。
例如《关雎》第一章以河洲上关关鸣叫求偶的雎鸠为“比”的对象,兴起淑女为君子的佳偶,借助鸟的行为来引出抒情主人公的对淑女的殷切盼望,以此情感总揽全诗。
次章以水中左右飘摇荡动的荇菜为比,兴起君子欲求淑女动荡渴慕的心,当主人公求之不得,付出暂时没有得到回应的时候,甚至“寤寐思之”,“辗转反侧”。
《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
“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
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
主人公跟“伊人”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望,便心满意足。
“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三、问题探究
1.《关雎》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之情,是一首爱情诗,为什么开头要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
。
《关雎》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是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
成双成对的雎鸠鸟在沙洲上嬉闹戏逐,发出悦耳的和鸣。
这本是诗人眼前之景,但水鸟和鸣也可用来比喻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有关联,这使得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契相合,浑然一体,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蒹葭》中的“伊人”究竟为何人?
长期以来,人们对《蒹葭》主题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直接导致了对诗中“伊人”形象有多重理解。
持“爱情说”者,认为“伊人”是意中人;持“政治说”者,认为“伊人”是贤能之人;持“理想说”者,认为“人”象征着理想。
其实,无论“伊人”是何人,指的是什么,诗歌中的主人公都是经历了许多波折,一直苦苦追寻着“伊人”。
这其实体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意义,美好的事物总是可望难即的,不管最后主人公是否寻得“伊人”,这追寻过程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意义。
3.《关雎》和《蒹葭》在内容情感和表现形式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关雎》和《蒹葭》都属于《诗经》中的“国风”,都是当时的民歌;都运用了“兴”的手法,借景抒情,托物寄意;都大量使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反复咏唱;在语言形式上大多四言一句,二二拍,一般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而是富于变化;都使用了双声叠韵词,富于声韵美。
不同点:
《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表现了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素、健康明朗、热烈浓郁;《蒹葭》一诗则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全诗充满难言的惆怅和伤感。
《关雎》叙事线索明晰,画面形象可见;《蒹葭》意境含蓄,场景朦胧,情感韵味更加浓郁
24唐诗三首
一.《石壕吏》
1.整体感知。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定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之子)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
但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
在敌人的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
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杜甫此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一路上他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听到的都是离家出征时的悲凄哭声。
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段经历写成的。
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
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这件事的尾声,“独与老翁别”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
老妇“致词”的内容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前五句)诉说三个儿子全都应征赴邺城作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说明这一家人已经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牺牲。
第二层(中间四句)说家中现状。
“室中更无人,故意隐去“老翁逾墙走”一事,是不得已而言。
“乳下孙”言孙子正在哺乳期间,故其母“未去”,意思是儿媳丧夫,本当改嫁,只因含不得丢下子才仍留家中。
“无完裙”,不止于说衣不蔽体,也包含了食不果腹的意思.第三层(最后四句)为老妇自请应役。
河阳是当时官军退守之地,她知道那里需要人,自愿为战士们做饭,以保全家中仅存的三个人。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
他歌颂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自己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
这一矛盾也反映在“三吏”“三别”的其他五首诗中。
这首古体诗,主要内容是叙事性的,但又带有比较强的抒情色彩。
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处处可以感到有诗人在(这一点与《卖炭翁》有所区别)。
结尾以“独与老翁别”含蓄地写出了诗人的感受,
表达了他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
2.《石壕吏》在构思上有何巧妙之处?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仅用120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归功于诗人构思的巧妙。
从诗题来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役,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场只用“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人“幕后”。
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那些话写成了一篇“抒情独白”。
其实用心品味一番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役逼出来的。
原来的情形很可能是这样:
差役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以“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又答以“室中更无人.,最后是差役仍不依不饶,逼着
要人,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
三层之间的换韵处理也暗示了这一点。
总之,差役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
诗人明写老妇,暗写差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
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当前这场平叛战争是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作出牺牲。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
在《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诸诗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诗人的这种心情来。
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整体感知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
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四川。
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
但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
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
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诗题本身就很有趣。
茅屋为秋风所破,为什么还要“歌诗一首”?
是什么牵动了诗人的诗情呢?
诗以描述开篇,完全是写实的手法。
先写秋风的威力,“怒号”是其声势,卷走屋上茅草是其“战绩”;再写自己无可奈何的情状,面对这大自然的强者,只好任其所为,眼看着自己的茅草渡江而去,高的挂在了树梢,低的沉到了塘坳。
面对大自然的暴力,诗人表现得较为平静,甚至还有几分耐心去欣赏它。
但面对顽童的“趁风打劫”,他却真的动了肝火。
它如实地写出了自己的失态,是那样率真。
与其说他是在和孩子们生气,不如说他是在和自己生气。
他恨自己老迈年高,生活无依,一事无成,于国于家都没什么用了。
也许还深责自己缺乏修养,和小孩子们一般计较。
总之,焦灼之后,他转为沉静,渐而苦苦地思索。
大风过后,黑云涌动,不用说,秋雨不请自来。
诗人收回自己的视线,不再关注大自然的风云变化,而把心神集中在自己赖以生存的茅屋里。
多年的贫困,多年的流离失所,他甚至做不起一床新被子,而就是那床冰冷似铁的旧被子,也让睡觉不老实的孩子蹬破了。
满屋漏雨,没有干爽的地方,可是秋雨却不管不顾地下个不停。
这是怎样的生活啊!
长夜漫漫,诗人失眠了。
而“自经丧乱”,已不知有过多少个这样的夜晚,洒泪沾襟又有何用呢?
突然,诗人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
这时,理想战胜了现实,意志战胜了叹息。
虽然他现在缺少“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住所,但是,如果眼前出现这样高大坚实的房屋,能够温暖天下寒士,他宁可独守茅屋,受冻而死!
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呢?
这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就像他在兵荒马乱中写“三吏”“三别”一样。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行”的动感。
正因为有了现实的触动,有了内心的渴望,诗句才能这样不假修饰,从胸臆中自然涌现。
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件
2.怎样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杜甫身处漏雨茅屋,怎么会突发狂想,要“大庇天下寒士”呢?
杜甫生长在一个“奉儒守官,未坠
素业”的官僚地主家庭,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他的影响非常大,使他从小就立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
由于仕途不顺,生计窘迫,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近下层社会,关心民生疾苦,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悲愤之语,以及《兵车行》、“三吏”、“三别”这样反映社会现实的诗
篇。
他晚年客居成都,靠朋友接济为生,但忧国忧民之心不减。
他因“茅屋为秋风所破”一事发出的
不只是身世之慨,更有推己及人的博爱情怀。
杜甫的感情是真挚的,是不容置疑的。
三.思考探究
《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名作,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但具体的写作手法有所不同。
《石壕吏》只是“客观”地叙述,并无情感、态度的直接表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先描述人遭际,结尾处借助议论和抒情升华。
试结合作品分析这两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石壕吏》直接讲述底层劳动人民的故事,诗人自己并不是故事的主角,而是一个近距离的“旁观者”。
一方面,这个故事本身已经足以令人动容,任何直接的议论和抒情都显得多余;
另一方面,诗人对这件事情的情感是复杂的、矛盾的,他高度赞扬人民的牺牲精神,而牺牲的具体方式(战争所迫,差役所胁)又是他难以接受的,甚至是需要控诉辽的,这种复杂的感情也难以直接表达,而蕴含在叙述之中则更能令人回味和深思。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的是诗人自己在一场暴风雨中的经历,但诗人并未停留在对自身境遇不幸的描述,而是能够推己及人,从个人遭际联想到要为天下寒士谋取温饱,从而体现出一种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使得诗歌具有了非常深广的社会历史意义;
而且诗人也并不是抽象地议论和抒情,而是借助“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样具体、鲜明的形象,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样真挚而感人的呼告。
如果不借助结尾议论和抒情的升华,诗歌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成就都要大打折扣
四.《卖炭翁》
这是一首叙事诗。
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反映了中唐以后统治阶层直接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第一节写卖炭翁劳苦悲惨的生活。
开头先概括交代人物的基本情况,继而对他的肖像做了精练传神的描绘,“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写两鬓可见其苍老,写面庞、十指可见其生活之艰辛。
接着用一问一答,将老翁的命运与他所烧所卖的炭紧紧联系在一起——这炭是老翁的全部生活依托,但也不过是换取起码的温饱而已。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一极度反常、扭曲的矛盾心理,真实地反映出老翁的悲惨境遇。
这一点与白居易《观刈麦》诗中“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心理如出一辙,而其根源都在于社会的不公平。
接下来写老翁赶车卖炭的情景。
诗人有意将他放在雪后这样一种极其寒冷的天气状况下(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天气已如他所愿,他强忍饥寒,满怀希望地“晓驾炭车辗冰辙”,挣扎着来到“市南门外”,“泥中歇”更写出了老翁精疲力竭的情态。
第二节写“宫使”对卖炭翁的掠夺。
前四句描绘“宫使”横行霸道的丑恶行径:
“翩翩”写出其横冲直撞、趾高气扬的动作和神态;“手把”“口称”见其仗势欺人、专横跋扈;“回”“叱”“牵”这一连串动作,则刻画出其蛮不讲理、霸道凶残的面目。
后四句写被掠夺的结果。
“一车炭,千余斤”极言其多,而且是老翁生活的一切依凭,却只因为是“宫使驱将”,所以“惜不得”―一看似轻描淡写的三个字,多少无奈,多少悲愤,多少绝望,尽在其中。
“半匹红纱一丈绫”,数量极少,价值极低,与“一车炭,千余斤”构成强烈的反差,宫使竟将其“充炭直”,明明是光天化日之下赤裸裸的抢劫,却要打着“宫市”的旗号,无耻的嘴脸更是暴露无遗。
诗人没有直接发议论,对统治阶层罪恶的揭露和控诉,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都蕴含在情节的叙述和人物形象的描写中,这是《卖炭翁》感人至深的重要原因。
五、思考与探究
1.比较这三首诗情感和写法上的异同。
《石壕吏》中既有对人民的颂扬、同情又有对战争的控诉,还表现出了思想上的矛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侧重于表达自己渴望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卖炭翁》更多地是对底层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可以比较本课三首诗写法上的异同。
三首诗都有较强的叙事性,也都有比较精彩的描写。
不同在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末节还有作者的内心独白,是直接抒情;《石壕吏》《卖炭翁》则只是记叙和描写,几乎没有观点和情感的直接表达。
2.这三首诗中有不少精彩之处,如《石壕吏》的巧妙构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卖炭翁》中对卖炭老人及宫使形象的刻画等。
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石壕吏》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风怒号”以比拟手法写出秋风声势之盛,“卷”字写出狂风威力之大。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写出了一种茅草漫天飞舞、无处不在的奇景,虽无一语直接写风,却让人感到风的肆虐,动态十足,惊心动魄。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写风定云起、天色昏暗的情景,不言大雨,而给人以大雨将至的压抑之感。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写被子破烂冰冷、屋漏湿冷,透出阵阵寒意,令人悲悯;又以“娇儿恶卧”映衬其间,更觉苦寒不堪。
《卖炭翁》中对卖炭老人及宫使形象的刻画: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一肖像描写把卖炭老人烟尘满面、十指熏黑的形象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
这是常年艰苦劳作留下的深刻印记,“两鬓苍苍”见其年高,“满面尘灰烟火色”“十指黑”见其极度劳苦,让人为之心酸。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是对卖炭老人心理活的描写,“身上衣正单”与“愿天寒”形成不合情理的鲜明对比,“心忧炭贱”则点出了个中缘由,读之催人泪下。
“翩翩两骑来是谁”,“翩翩”有轻快之意,用在这里写出了宫使肆意妄为、横冲直撞、趾高气扬的动作和情态。
“手把”“口称”见其仗势欺人、
专横跋扈。
“回”
牵”这一连串动作,则刻画出其蛮不讲理、霸道凶残的丑恶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