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浅议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2.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740721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毕业设计浅议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本科毕业设计浅议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本科毕业设计浅议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本科毕业设计浅议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本科毕业设计浅议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设计浅议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2.docx

《本科毕业设计浅议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毕业设计浅议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科毕业设计浅议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2.docx

本科毕业设计浅议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2

浅议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

作为我国第一大税——增值税,时刻影响着国家发展,但生产型增值税却阻碍我国经济发展,通过增值税转型寻求一条符合国家发展的道路显得尤为重要。

选择消费型增值税正是我国增强竞争力的最优选择。

一、增值税转型的背景

(一)国际上增值税情况

增值税在1918年首次由一名德国工业家提出,在实际实施前经过了三十多年断断续续的讨论。

1953年,密执根州采用了修改后的版本,但在1967年又废除,后来在1975年又重新实行。

1954年,法国中央政府征收了这种税,大部分欧洲国家和许多其它国家都纷纷效仿。

增值税有两种形式,区别在于对待投资目的的支出不同。

第一种允许商业企业在计算税基时将资本品购买扣除,因而全部增值额就等于最终消费品的零售总额。

这种是消费型增值税,现广泛用于欧洲,也是我国2009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增值税类型。

第二种,资本品不能扣除,但企业可以通过折旧摊提,这类型的增值税等于是对国民收入征税。

这种类型就是生产型和收入型增值税,目前印度,尼西亚采用生产型的,而阿根廷、摩洛哥及部分原实行计划经济的中东欧国家实行收入型增值税。

1954年法国采用了消费型增值税征税,在课税上采取多环节抵扣的方法,从而使法国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具备了很强的竞争优势,并导致了法国和联邦德国在钢铁贸易上出现冲突。

为了使欧洲的经济一体化,每个国家公平竞争,欧共体接纳引入增值税。

由于法国采用的是消费型增值税,所以欧共体所有国家都实行了消费型增值税。

在美国,增值税的税基与零售税一样,但征收方式不同,增值税适用于所有企业。

税基等于销售总收入减去从其他企业的购买(包括投资)。

由此可知美国是使用消费型增值税的,并对每一生产环节产品增加值都征税。

日本没有增值税,但消费税具有增值税性质,以下一道环节销项税额减上一道环节进项税额的方式,排除了税额的累积。

进项税额扣除的计算与一般国家不同,它是当期应纳税销售比例超过95%时,当期应纳进项税额允许全额扣除。

低于95%时,与不征税销售相对应的进项税额部分不予抵扣。

较多国家,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及韩国,秘鲁,墨西哥都是使用消费型增值税。

我国基于鼓励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及税收管理的考虑和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也选择了消费型增值税。

(二)增值税转型前的弊端

1994年税制改革选择了生产型增值税出于当时经济情况较差的原因,目的是短期内较容易增加财政收入和抵制过热的投资风气。

现今我国经济逐渐向好,生产型增值税的弊端也日益显著。

1、重复征税

当期购入的固定资产所含税金不允许抵扣,将其分期计入产品成本中,当销售产品时征收销项税,这部分销项税中包含一部分增值税。

当产品以含税价格销售到以后的生产经营环节时,再增值,再征税,流通次数越多,重复征税就越多。

2、减弱我国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优势

我国产品竞争优势在于低成本。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产品具有价廉物美特性。

但由于采用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已征税款进入成本,使得退税不彻底和产品价格提高。

加之进口产品属于零税率,减少一笔税。

在一进一出之间减弱我国产品原本价廉物美的竞争优势。

3、企业税负不公平

一是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可以享受增值税退税政策,利于外商投资,对我国企业不公平。

我国企业购进进口设备也免征增值税,对支持国产设备的企业也不公平。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一般购进的固定资产价值较大,企业的税负就越重。

其他产业的税负相对较轻,是不公平的现象,这会限制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三是区域环境不同,企业的类型是根据区域资源情况而定的。

采掘业等基础产业比重大,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税负高于沿海地区加工业,从而出现不公平税负情况。

4、不利于企业扩大投资

生产型增值税对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不予扣除,因而企业投资的税较重,不利于企业扩大投资,促进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

5、其他问题

一是严密性差,税收征管难度加大。

生产型增值税对外购固定资产不准抵扣进项,使得出现两种进项税(包括设备进项税和材料进项税),增加发票扣税的难度并导致扣税链条中断,同时也给纳税人避税提供便利。

二是影响财政的长远收入。

生产型增值税短期内明显增加税收收入,从长远看抵制了企业的扩大生产,最终国家还是减少税收收入。

二、从试点了解全国增值税转型

国家提前在试点试行增值税转型目的就是更好地了解增值税转型能否在全国推行和转型后国家的经济能否适应。

经过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试行,国家得到的答案不只是两个,还有一些为全国推行更有力量的答案。

(一)东北地区试点情况

从2004年7月1日起,东北地区八大行业率先进行增值税转型。

东北地区是老工业基地,生产型增值税对这些企业来说负担相对较重,并且东北企业大多设备陈旧急需更新,为了振兴这些老工业基地就执行增值税转型,并可以为全国推行积累经验。

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基础文件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东北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

《规定》)。

《规定》明确:

东北三省一市(辽宁省、大连市、吉林省、黑龙江省)凡生产销售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金业、船舶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汽车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军品工业八大行业产品的年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50%(含)以上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都在适用范围内。

并且准予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或新增增值税税额不足抵扣的,未抵扣的进项税额应留待下年抵扣。

有欠交增值税的,先抵欠税。

东北地区转型后出现较多问题,有关国家及地区财政收入的,有些关于企业内部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还有关转型效果的等。

以下主要有辽宁省数据为例作解释。

东北地区的增值税转型选择的是保守、稳妥的操作办法,一是限制政策适用企业范围;二是采取“增量抵扣”办法,保上年税收收入基数;三是实行按季度集中办理抵退税。

从而短期内减弱了转型对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

从数据可知,2005年和2006年辽宁省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2007年增长32.4%,从长期来看增值税转型对财政收入的是正面的。

为不直接影响财政收入东北地区试点采用环比增量抵扣、限定固定资产范围、限定行业范围、按季度均衡办理退税等。

实行增量抵扣对那些有新增固定资产但税收增量较小或没有税收增量的企业影响较大,造成新增固定资产进项税不能足够办理退税。

一组数据显示,没有税收增量企业占认定企业的55.07%,其中,辽宁占53.45%,吉林占55%,黑龙江占59.87%。

由此得知,一半以上企业是享受不到增值税抵扣政策。

限定行业范围措施有违增值税普遍征收和税收中性原则。

限定行业范围造成不同行业的差别待遇和不利新旧企业均衡发展。

由于煤炭行业和印刷行业等没纳入试点,使得煤炭和印刷行业等不存在“税收优惠”。

在辽宁全国煤炭百强企业铁煤集团由于没有享受增值税抵扣,税负负担沉重。

在2005年至2007年集团设备购进用了15.8亿多元,如果享有该政策可有2.3亿元的退税,对集团来讲是一笔不小数目。

还有一组数据显示,辽宁省增值税转型试点企业共有3.17万户,占全省一般纳税人的33.8%,占工业一般纳税人62%,这就说明转型令企业与企业之间又再出现不公平待遇。

转型担心的一个问题:

是否造成投资过热?

在东北地区可证实这担心是多虑了。

如下图表可知,2004年至2007年,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43.1%、40.1%、37.3%、30.7%,增长速度逐渐下降,但差别不太大,但投资的质量提高了,结构优化了。

2005年第二季度,东北地区全行业投资额比上年增长49.6%,而八大行业投资额比前一季度增长53%。

从以上两组数据看出,增值税转型的确可以促进企业扩大投资,但企业投资不投资,最主要还是看市场的需要是否利于企业生存与发展,退税因素对投资决策没太大影响。

从东北试点可了解到,增值税转型的确让企业少交税,却增大了税收收入的风险和压力,由于不少不法分子通过全国伪造,出售,盗窃,虚开,代开等手段偷,逃,骗税。

所以东北三省也加大对税收信息化建设投入,提高税收征管的科技含量。

通过科技手段和精细化管理结合,进一步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及运费发票等四小票的管理,遏制不法分子利用发票犯罪。

这也为全国推行增值税转型税收征管制度积累经验。

增值税转型使企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

企业都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也会技术改造与更新,这样就会相应地减少工作人员,使更多人失业下岗。

所以东北地区就业问题也是全国转型后重要问题。

(二)中部地区试点情况

从2007年7月1日起,中部省份26个城市实施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的试点。

这是中央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采取的重大措施,也是增值税转型试点工作进一步深化。

中部地区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的八大行业实行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政策。

该八大行业包括:

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金业、汽车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采掘业、电力业、高新技术产业。

中部地区基本上借鉴“东北模式”但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在产业范围上少了船舶制造业和军品生产业,多了电力业和采掘业。

二是明确规定中部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规定。

三是进一步明确了计算新增增值税税额基数的方法,纳税人与其他企业合并的,以被合并企业合并前上年同期应缴增值税累计税额之和为基数。

由于总体上与东北地区相似,会出现东北地区的情况。

可还是有一些与东北地区不同的问题暴露。

转型在中部与某些地区(不是试点)税制上的矛盾。

如在出口退税,享有增值税改革试点的出口企业,出口地不在试点,会令试点改革的影响更复杂。

还有试点区域扩大使得税收征管更难,由于行业差异,区域差异,使抵扣链条混乱,各种避税,骗税行为更严重。

(三)试点经验完善全国增值税转型

通过试点地区的经验可知全国增值税转型必须进行修改,这将更有利于增值税转型的顺利进行.

1、与试点相比有三大调整

一是企业新购进设备所含进项税额不再采用退税办法,而是采取规范的抵扣办法,企业购进设备和原材料一样,按正常办法直接抵扣其进项税额;二是转型改革在全国所有地区推开,取消了地区和行业限制;三是为了保证增值税转型改革对扩大内需的积极效用,转型改革后企业抵扣设备进项税额时不再受其是否有应交增值税增量的限制①。

2、全国增值税转型的详细内容包括

1、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先行增值税条例第十条规定,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即实行生产型增值税。

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删除了有关不得抵扣购进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规定,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换。

2、为堵塞因抵扣固定资产可能带来的税收漏洞,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规定,与企业技术改进、生产设备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自用消费品(指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游艇等)所含的进项税额,不得予以抵扣。

3、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

先行增值税条例规定,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6%。

经国务院批准,从1998年起已经将小规模纳税人划分为工业和商业两类,分别适用6%和4%的征收率。

为了平衡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之间的税负水平,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扩大就业,便利征收和纳税,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再设置工业和商业两档征收率,将征收率统一降低至3%。

4、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

由于矿山企业外购设备在全国增值税转型后纳入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整体税负将有所下降,为公平税负,规范税制,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需要将金属矿、非金属矿采选产品的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

5、将一些先行增值税政策体现到修订后的条例中。

主要是补充了农产品和运输费用扣除率、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等规定,取消了已不再执行的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所需进口设备免税政策的相关条款。

6、新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提供应税劳务,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以其境内代理人为扣缴义务人;在境内没有代理人的,以购买方为扣缴义务人。

7、取消了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

利于我们自主创新和设备国产化以及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

8、根据税收征管实践,为减少纳税人排队等候时间,提高纳税服务水平,降低征收和纳税成本,将纳税申报期限由10天延长至15天,增加1个季度的纳税期限。

调整了外汇结算销售额折合人民币的规定,补充了扣缴义务人的相关规定。

三、现阶段实行增值税转型的理由及面临的困难

增值税转型是时间的要求,也是国家税制发展的必然选择。

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全球经济发展需要,我国在2009年1月1日起实行增值税转型,不但解决多年来生产型增值税带来的问题,还能缓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突。

(一)现阶段实行增值税转型的理由

1、增值税转型解决了生产型增值税日益突出的问题

一是彻底消除重复征税。

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当期购进的固定资产所含税款抵扣,无论产品销售后到生产经营环节,不断增值也没有重复征税现象,可令企业免征一笔“投资税”降低产品成本。

二是恢复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优势。

我国的竞争优势是成本低,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价廉物美的特点,由于多征了一笔“投资税”使得成本增加,价格提升,不但不能在国际市场上与外国产品公平竞争,还会阻碍我国企业发展。

允许抵扣固定资产所含税款是真正体现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三是完全解决企业税负不公平问题。

增值税转型实施后公平对待外商投资企业与我国企业,平等拥有国产设备和进口设备的税收优惠,高新技术企业和基础产业不再需要缴纳一笔巨大的固定资产增值税,公平地与其他产业企业经营生产。

还有区域因素导致区域企业之间的不公平,也在增值税转型后得以解决。

四是利于企业扩大投资。

企业扩大投资购入固定资产同时要缴纳17%的进项税,这样会消磨企业扩大投资的积极性。

但转型后完全不需要缴纳这笔税,给予企业一种扩大投资的鼓舞,刺激了企业的投资意愿。

2、税收征管能力达到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要求

税收征管能力达到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要求。

1994年开始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国家的税收征管从那时开始不断完善,到现阶段税收制度的完善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特别是“金税工程”以及“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CTAIS)”的逐步到位,我国的税收征管能力已经达到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要求。

3、各个试点的成功经验造就全国增值税转型

各个试点的成功经验造就全国转型。

2004年7月1日在东北地区实行增值税转型,2007年7月1日在中部地区实行增值税转型。

两个地区试点都是为实行全国的增值税转型作准备。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经验总结,国家结合试点的成功与失败调整税制后真正在全国改革。

4、转型减少的财政收入是国家承受范围内

根据以下表格的数据可以得知,增值税转型虽令财政收入减少1233亿元,只是从这数据来看的确减少不少财政收入,但从各种比例来看影响不太大,如未转型2009年增值税占财政收入比例是31.96%与预计转型后2009年的30.75%只是相差1.22%,并且30.75%与2001年至2008年的数据相差也不多,那表明增值税转型对全国财政收入的影响还不算严重,在国家承受范围之内。

国家在转型前经过数据统计与预测,了解到增值税转型后增值税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与前几年差不多,这就说明在现阶段增值税转型国家的增值税收入减少的额度相当于国家未转型时增值税收入的增长额。

信息表如表1.1所示②。

表1.1信息表

年份

全国增值税收入

比前一年增长率

全国财政收入

增长率

增值税占财政收入比例

2001年

5357.13

17.66%

16371.00

22.22%

32.72%

2002年

6178.39

15.33%

18914.00

15.53%

32.67%

2003年

7236.54

17.13%

21691.00

14.68%

33.36%

2004年

9017.94

24.62%

26396.47

21.69%

34.16%

2005年

10792.11

19.67%

31649.29

19.90%

34.10%

2006年

12784.81

18.46%

39373.20

24.40%

32.47%

2007年

15609.91

22.10%

51321.78

30.35%

30.42%

2008年

18136.58

16.19%

61316.90

19.48%

29.58%

预计转型后2009年

20363.38

12.28%

66230.00

8.01%

30.75%

预计未转型2009年

21563.38

18.89%

67463.00

10.02%

31.96%

5、增值税转型缓解现阶段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不好的影响有三:

一是减少我国出口量。

美国是我国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现在在大量减少我国出口,加之受美国影响的其他国家对我国产品需求也减少,使得我国产品生产量急剧下降和出现积压产品现象。

二是增加贷款难度。

在金融危机下,我国金融业已受重伤,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贷款都难上加难,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基本上是无法融资,只能作无力反抗。

三是损害劳动密集型企业。

由于国内市场萎缩,生产成本上升,会导致企业倒闭,工人工资下降以致失业。

在这时期实行增值税转型刚好解决这三个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消费型增值税允许抵扣企业购进设备的增值税,有利于鼓励投资和扩大内需,降低产品成本,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于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经测算,我国大概减轻纳税人负担1230多亿元人民币,也就是国家在税收上用1230多亿元人民币拯救我国经济。

这1230多亿元人民币解决中小型企业贷款问题,还使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向资本密集型,国家劳动力借此机会提升素质。

并且转型短期内造成的投资扩张有利于缓解通货紧缩压力,仰制结构性物价上涨,解决生产成本上升问题。

增值税转型不但克服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还使国家经济在逆境中求胜。

(二)全国增值税转型面临的困难

增值税转型对国家及企业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国家。

由于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税种,并且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状态下转型,无疑是对国家的一种挑战。

1、减少财政收入

消费型增值税的税基比生产型增值税的税基要小,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消费型增值税直接导致税收收入减少。

加之现时全球金融危机,我国虽然保持经济增长,但国外的经济还是影响到我国。

经测算,明年实施该项改革后将减少当年增值税收入约1200亿元、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约60亿元、教育费附加收入约36亿元,增加企业所得税约63亿元,增减相抵后将减轻企业税负共约1233亿元。

2、固定资产存量问题

固定资产存量问题不但影响到国家,也影响到企业。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会导致企业损益和税收收入不平衡。

企业购进或完工投入使用的情形,而以后各年应缴纳的增值税额要增大,使得企业不同时期损益不均衡,还有如果不允许对存量固定资产所含税额进行抵扣,会出现存量与新增固定资产之间的衔接问题,对新办企业和老企业造成不公平竞争的现象。

3、增大就业风险.

消费型增值税刺激企业技术改造,促进资本密集产业发展。

使企业在一定程度倾向于机器代替人工,减少劳动岗位。

这将使更多的劳动人员失业下岗,令失业和就业问题进一步加重。

四、全国增值税转型的建议

增值税转型对国家和企业都带来困难,针对着各种困难找出应对措施才能使转型顺利进行。

一是解决财政收入减少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问题可以实行分阶段分步骤以及做好相关配套制度方法,还可以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对原有固定资产实行允许部分抵扣,并有一些限制性规定,包括购置年限或扣除比例。

对新增固定资产中与企业技术改进,生产设备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自用消费品所含增值税不予抵扣压,其余允许抵扣。

相关配套制度可以是新增一些税种,或增加一些税种的税率,再或者重新安排财政支出的比例,以致财政收入减少带来的问题最小化。

由于我国增值税的征收范围狭窄,应借鉴外国的税收制度,扩大征收范围。

二是企业损益和税收收入不平衡,还有新旧企业不公平竞争问题。

采取分阶段分步骤和新旧设备均抵扣的措施。

分阶段分步骤措施可以放宽转型当年,由于转型期遇到国际金融危机,多顾虑我国企业,减少税收,支持企业,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和抗危机能力,从而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

新旧设备均抵扣需对财政收入有所影响,但可解决新旧企业不公平竞争问题。

三是就业与失业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只是国家问题还是企业自身问题。

国家推行转型的确鼓励了企业技术改造,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可以成为资本密集型产业,那就要出台一些政策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用优惠政策使该产业扩大劳动力,增大手工生产。

鼓励失业劳动力从一个企业走向另一企业。

企业也要配合国家,从根本解决失业与就业问题,企业可以开展培训,让原本是手工劳动的劳动力转向技术劳动,在培训的过程中不但可以留住劳动力,还能借此机会扩大生产,让我们一起渡过这经济不稳定时期。

 

注释

①出自于《财政部:

我国4年多的增值税改革试点工作运行顺利》

②借鉴《2008中国统计年鉴》

参考文献

[1]BoskinM.,&C.Mclure,Jr.ed.,WOTLDTAXREFORM.ICSpress.1990

[2]DeloitteToucheTohnatsuInternational.EuropeanTaxSystemVolumeI.FinancialTimesInsurance&ProfessionalPublishingMapleHouse.London.1995

[3]亨利·J·艾伦(Herry·J·Aaron),威廉姆·G·盖尔(William·G·Gale).美国税制改革的经济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崖田贞夫等.现代税法基础知识.行政学会出版社.2001

[5]张敖春.关于当前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和思考.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6]陆建军,施刚.关于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探讨.商场现代化.2008.3

[7]蒋贵兰.增值税转型的动因分析.财经研究

[8]孙萍.增值税转型相关政策建议.现代商业

[9]何柳芳.浅谈我国增值税的转型.沿海企业与经济.2008第06期

[10]徐泽婷.增值税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设想.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第4期

[11]尹燕.增值税相关问题研究.中国高斯技术企业

[12]成红林.增值税转型所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山西科技.2008第5期

[13]雷鸿.我国增值税转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路径选择.财税广场

[14]李敬.对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的思考.论坛·经济与法.2008.2

[15]罗英.增值税转型问题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1

[16]柳语.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总体思路.中国财政.2007.7

[17]钱锐.增值税转型试点效果分析.会计之友.2008第5期

[18]雷鸿,冯晓莉.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效果分析及政策建议.中国市场.2008第9期

[19]黄炎,王涛.东北增值税转型点的经济效应和相关问题分析.北方经济.2008第3期

[20]李嘉明,刘君芳.增值税转型的制度变迁分析.财会通讯.2007第4期

[21]杨涛.如何看待增值税转型的中部试点.中国财政.2008.6

[22]胡音音.关于增值税转型对政府财政收入影响和探讨.当代经济.2008第4期

[23]高二华,王广武.增值税转型的正负效应研究.集团经济研究.2006.5

[24]杨梅,张京辉.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分析.中华会计学习.2008.8

[25]赵岚,苏扬.增值税转型改革走向何方——为增值税转型改革走向把脉.吉林财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