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测评卷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38990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测评卷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测评卷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测评卷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测评卷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测评卷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测评卷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x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测评卷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测评卷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测评卷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x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测评卷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第二单元过关测评卷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

shānzhài    zì sī

(    )    (    ) 

dù jì      tuō lā

(    )    (    )

nà hǎn     zhē gài

(    )    (    ) 

bǎngyàng     jiéduàn

(    )    (    )

二、按要求完成练习,把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监督(dū)湖泊(bó)幔(màn)子弓弩(nǔ)

B.竹箸(zhù)胸膛(táng)踉跄(qiāng)丞(chénɡ)相

C.恰(qià)好迸(bèng)出山涧(jiān)猕猿(yuán)

D.镌(juān)刻瞑(míng)目阻挠(náo)顽劣(liè)

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部分的意思理解有误的是(  )

A.如今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晚了出来伤人,坏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

(老虎)

B.武松入到里面坐下,把梢棒倚了,叫道:

“主人家,快把酒来吃。

”(喝,饮用)

C.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朝着某个地方游去)

D.众猴道:

“怎见得是个家当?

”(家业,产业)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  )

A.卢沟桥的狮子真多,一眼望去,预计有好几百个。

B.任何胆敢触犯法律的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C.战术,指的是在战场中如何调度兵马以赢得胜利的技巧。

D.他跑完马拉松,双腿已经酥软无力了。

4.下列句子中,不能体现出武松有勇有谋这一性格特点的是(  )

A.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

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

B.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C.武松再来青石坐了半歇,寻思道:

“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

D.武松拿起碗,一饮而尽,叫道:

“这酒好生有气力!

主人家,有饱肚的买些吃酒。

5.下列句子中,不是描述诸葛亮这一人物的句子是(  )

A.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B.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C.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径入馆驿,把门人那里阻挡得住,直奔后堂,见督邮正坐厅上,将县吏绑倒在地。

D.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三、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10分)

神机(  )(  )   大雾(  )(  )

天造(  )(  )(  )(  )挠腮

喜不(  )(  )   一饮(  )(  ) 

1.凉爽的秋天来临了,早晨        ,大地像被一层银纱罩住了。

 

2.《孙子兵法》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对战争规律的透彻阐述,又有战略、战术等方面的        。

 

3.这里物产丰富,山水秀丽,四季如春,真是        的好地方。

 

4.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都        ,奔走相告。

 

四、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9分,每小题3分)

1.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了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

(用同样的方法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给句子换个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把句子换成我们现在的语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要求填空。

(13分)

1.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换一种更适合语境的说法。

(4分)

(1)我们打算去云南旅行,爸爸提前在网上订了客舍。

(     )

(2)小丽最喜欢写作文了,她的理想是长大后成为一名墨客。

(     )

(3)检查完合同后,双方公司代表分别在合同上盖上了印信。

(     )

(4)弟弟生病了,妈妈带他看郎中去了。

(     )

2.这一单元中,我了解了许多古典名著,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      (谁)写的《      》,这本名著讲的是  

                            。

(4分) 

3.根据课文内容,把下面的剧本补充完整。

(5分)

旁白:

鲁肃按承诺诸葛亮的,没有对周瑜提借船的事,使得周瑜        。

鲁肃按照诸葛亮的吩咐准备好一切,一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才             。

 

鲁肃(表情:

            ):

你叫我来做什么?

 

诸葛亮:

请你一起去取箭。

鲁肃:

哪里去取?

诸葛亮(动作:

            ):

不用问,去了就知道。

 

旁白:

诸葛亮吩咐                  ,朝北岸开去。

 

六、阅读理解。

(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9分)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鲁肃吃惊地说:

“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诸葛亮笑着说: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

“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

”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

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文段中画“

”的句子既写出了诸葛亮的       ,又写出曹操的     。

(2分) 

2.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下面人物在文段中的神情。

(2分)

诸葛亮:

(     )鲁肃:

(     )

3.文段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请你至少写出两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曹操发现上当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11分)

空城计

  街亭失守以后,诸葛亮一面命关兴、张苞领人马到武功山埋伏作为疑兵,一面派张翼带兵去修理剑阁,平整回川的道路,又秘密传令,叫全军暗暗收拾行装,准备撤退。

诸葛亮调兵遣将,先带领五千兵马去西城搬运粮草。

忽然飞马送来消息,说司马懿带领大军十五万朝西城这边蜂拥而来。

这时诸葛亮身边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的五千兵马,已分了一半去搬运粮草,只剩下二千五百兵马留在城中,众文官听到这个消息,都吓得脸色发白。

诸葛亮上城楼一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正分两路杀来。

诸葛亮知道想走也来不及了,于是连忙传令下去,藏起所有的旗帜,禁止人们随便出入及大声说话,却把四面城门大开,每一个城门,用二十个军士扮作老百姓,洒扫街道,倘若魏兵来到,不可乱动。

诸葛亮自己则披上鹤氅,戴上纶巾,带领两个童子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

司马懿前军来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都不敢前进,连忙报告司马懿。

司马懿笑着不肯相信,下令停止行进,在马上远远观望,果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满面笑容,悠闲地弹琴。

左面的童子手捧宝剑,右面的童子手拿麈(zhǔ)尾。

城门内外有二十多个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司马懿看了,心中大疑,连忙传下命令,叫后军充当前军,前军改作后军,向北面山路退去。

司马昭说:

“或许诸葛亮没兵,故意做出这样子,父亲为什么就要退兵?

”司马懿说:

“诸葛亮平生谨慎,从不冒险,如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我如果进兵,就中了他的计。

”于是,将两路兵马全部退去。

诸葛亮见魏兵远去,拍手大笑起来。

众官无不惊奇,便问诸葛亮:

“司马懿是魏国名将,如今带了十五万大军到此,见了丞相,为何退得这样快?

”诸葛亮说:

“他料定我平生谨慎,决不冒险,见了如此模样,便怀疑有埋伏,所以很快退走。

我并非想要冒险,实在是不得已才决定如此。

我们只有二千五百兵马,如果放弃城池逃走,必不能跑远,岂不被司马懿捉住?

现在他们一定从山北小路退走,我已让关兴、张苞在那里等候迎敌。

”部下听了,都十分佩服。

1.联系上下文,猜测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见了如此模样(   )众官无不惊奇(   )

见了丞相,为何退得这样快(     )

岂不被司马懿捉住(     )

2.文中两次写到诸葛亮的“笑”,请你仔细揣摩他当时的心理,分析这两次“笑”的不同之处。

(2分)

(1)诸葛亮坐在城楼上,满面笑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见魏兵远去,拍手大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摆空城计的原因是 。

(2分) 

4.简要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空城计”能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请你试着至少写出两个。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习作乐园。

(30分)

  《空城计》一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请你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

①题目自拟;②结合实际,把自己的感受写清楚;③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出现错别字;④4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