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复习三十年代.docx
《现当代文学复习三十年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当代文学复习三十年代.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当代文学复习三十年代
现当代文学复习
一吴荪甫形象
吴荪甫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民族资本家的典型形象,茅盾笔下的吴荪甫性格特征是外强中干、似强实弱。
茅盾称他为“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他有着发展中国独立的民族工业的雄才大略,有活跃的生命力、斩钉截铁、刚毅、果断的铁腕魄力。
精管理善用人、有现代科学管理的经营之才。
作为资产阶级剥削者,他狠毒阴险、仇视工农革命、贪婪、专断、残酷,又存在自身的封建性,使他在家庭生活及与部下公认见的关系中经常处于孤立地位;在与帝国主义买办资产家的搏斗中显得软弱无力,这种弱性投影在他的心灵、性格上,就形成了他本质上的软弱,果断背后的狐疑惶惑、充满自信背后的悲观绝望、胸有成竹背后的张皇失措都体现了民族基本家的软弱面。
总言之,吴荪甫的性格是既复杂又统一,自信求实但刚愎自用,运筹决策、胆识过人但疯狂脆弱,既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中有识之士的典型性格,他最后的惨败又是无法抗拒的社会和历史原因的必然结果。
二、《子夜》的结构艺术:
《子夜》的情节结构,茅盾处理得相当成功的,各条线索齐头并进,中心突出,既相对独立,又纵横交织,使生活内容和众多的人物、事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艺术的整体,像一座纵横交错又浑然一体的建筑群。
采用宏大叙事的情节结构,多线索展开,蛛网式结构
“采用多线交叉发展,然后两条主线先后发展的结构方法,从复杂的内容里突出中心,从纷繁的线索中见出主次,做到微澜起伏而又有条不紊”,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十分紧凑,时间跨度小,作者采用了开门见山和盘托出的手法介绍众多的人物,一开始就在吴老太爷的吊唁仪式上几乎吧全部重要的人物推上前台,组成复杂的人物关系网络,以及设下情节因果关系的伏笔,从而经纬交汇地构成长篇小说《子夜》网状结构”作者又善于根据矛盾冲突的各种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运用借题牵线,烘托对比,虚实处理等艺术手法,从而把众多的人物和纷繁的线索有条不紊的组织起来,形成宏大的叙事结构。
三、《子夜》的艺术特色
一、从科学的社会理论视角出发,矛盾在《子夜》中所选取和诠释的历史事件,表明了她对所处的“当代”的一些重要倾向的关注,即以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为背景下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经济和世界经济恐慌下的发展,运用马列主义观点、革命现实主义方法来观察和分析社会阶级矛盾
二、宏大叙事的情节结构,多线索展开,蛛网式结构。
文章宏大叙事的追求,尤其是作品主体部分的安排,“采用多线交叉发展,然后两条主线先后发展的结构方法,从复杂的内容里突出中心,从纷繁的线索中见出主次,做到波澜起伏而又有条不紊的将情节组织起来,整个作品情节发展十分紧凑,时间跨度小。
三、象征隐喻的艺术手法。
文中关于都市景物的讽喻性作用的揭示很是明显,吴老太爷受上海五光十色景象的刺激中风而死就是一个很大的比喻,一则讽喻性寓言。
小说又特意安排范博文所谓封建僵尸来到现代大都市不能不风化的议论,把寓言隐含的意义挑明。
四、心理分析与心理描写。
作者“以冷静、清醒的态度,鸟瞰式地谛视与剖析人生,”借助于对现实人生的敏锐观察与精细描写,来展示旧中国的众生相。
细节描写的笔触极为委婉细致,剖析人物心理,直至其微妙颤动的波纹。
五、注重细节的严谨。
矛盾执着于现实人生,倾心于艺术的真实,注重用
科学的写实的手腕“,客观地再现历史风貌的精神。
《子夜》的写作业取了同样的态度,写到时代风尚、习俗等细节都注意符合那时的特点,拥有福楼拜式的复现历史的严谨精神,这也使得《子夜》能以生动的形象真实、细致地再现生活。
四、觉慧形象
觉慧是一个新人的典型形象,他对旧家庭的反抗以至最终的出走,表现了“五四”新思潮的威力和新一代民主青年的成长。
觉慧是20世纪初在现代新思潮冲击下被五四精神所召唤的中国青年人,是封建主义的大胆的、勇敢的叛逆者,也是满怀热情的、可爱的革命者。
他敢于对抗高老太爷的旨意,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社会革命活动;蔑视封建等级制度和旧礼教,支持和帮助觉民逃婚,热情、叛逆、追求。
但觉慧毕竟是大胆而又幼稚单纯的“叛徒”,有这“五四”青年难免的历史局限和弱点,在某些细节上仍受封建思想的影响。
但觉慧的形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五四”青年的成长过程,向光明跨出了第一步。
五、觉新形象
宗法制大家庭溃败过程中的“长子”典型,新旧交替时代的二重性角色。
徘徊挣扎于多重人事矛盾和精神冲突的漩涡之中的“二重人格”,负载着深刻的时代和历史的文化内涵。
觉新心地善良、思想进步、聪慧好学,对未来曾经有着美好的憧憬。
但由于他是高家的“长房长孙”,于是他被迫承担起维护这个大家庭的重任。
小说正是通过觉新这种人格的被迫分裂塑造了一个在专制主义重压下病态的痛苦灵魂,同时也控诉了大家庭制度对人性的戕害。
(1)觉新是一个在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的悲剧的典型。
他受过五四新思想的影响,有认识,但又背负着旧家庭旧礼教旧意识沉重的“十字架”,从而养成他委曲求全懦弱顺从的性格。
他的最大的反抗也只是支持觉慧出走。
(2)觉新的性格是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传统观念毒害的产物,正是由于这种双重毒害,使觉新养成了逆来顺受,事事退让的心理。
觉新身上表现出在封建专制主义重压下我们民族的懦弱苟且的国民性。
(3)觉新的性格反映了新旧观念的冲突。
觉新的动摇,表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这是传统民族心理的积淀在现代民主思想冲击下的痛苦挣扎。
因此觉新的内心冲突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深度。
六、《激流三部曲》的艺术特色
一、“家即社会”的情节典型化原则。
巴金将高家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或缩影来写,从中反映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旧中国的整个社会动态,高公馆内各种错综复杂的对抗就是当时社会上各种尖锐矛盾的缩影,金字塔形的权利结构体现了中国社会封建专制主义的法则。
二、注重发掘人情美与抒情化人物塑造方法。
巴金塑造人物,重在传情,重在刻画人物的心灵美、人性美。
巴金笔下的人物,性格比较单纯,但这是丰富的单纯,是外形和内心高度统一的单纯,他笔下的女性心理内涵往往深刻、善良、忧郁,屠格涅夫的影响形成了巴金小说特具的“忧郁的”、“哭诉的调子”的风格。
在人物刻画上独具一格的抒情正是巴金的艺术魅力,长于表现青年的心灵,特别是挖掘少女的心灵美。
三、带有作家强烈道德判断的风俗画描写。
对吃年夜饭的描写,对放花炮的描写都异常精彩,其目的在于揭示这些风俗画后面的阶级对立和否定这些风俗画及其背后的社会表征。
七、《边城》的艺术特点
作者以诗情洋溢的语言和灵气飘逸的画面勾画出的新奇独特的“边城”,是一个极度净化、理想化的世界。
艺术特点:
一、投注主体情绪的人物塑造。
他将理想的人生形式和古拙的湘西风情有机结合和交融起来。
在边城明净的底色中,把自我饱满的情绪投注到边城子民身上,描绘了众多有人性美的形象,纯净痴情的翠翠,慈爱善良的老船工,笃情专一的傩送,豁达大度的天宝,豪爽慷慨的顺顺等。
二、满蕴文化品格的景色描绘。
古拙的湘西风景风情是健全的人性形式借以寄托的不可或缺的背景,小说描绘了湘西的风物景观和风俗习惯清澈的溪水、河边的吊脚楼等风景以及边城所特有的婚嫁礼仪、信仰习俗,都呈现出未受现代文明浸染的古风犹存的边城文化氛围。
三、淳朴民性风俗的重彩渲染。
作者浓墨重彩地渲染了茶峒民性的醇厚,这里的人们无不轻利重义、守信自约;酒家屠户,来往渡客,忍忍均有君子之风。
作者在文中从人性视角出发,为湘西民族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注入美德和新的活力。
四、语言纯朴,自然含蓄,丰富多样的结构体式、古朴简约的语言风格,受到古典文学的影响,但无论是叙述语言的流动飘还是人物语言的生动风趣,都源于他的湘西方言的积累,这些朴拙的古语和流利的水上语言的使用,使得文章更加自然含蓄。
八、沈从文两类小说的特点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身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表现浪漫的野性的原始生命的活力(神性)但又在价值重估中对乡下生存方式进行了沉痛反思;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从更深层次上揭示了病态都市生活中人们在理性和情感、意识与下意识的矛盾冲突中的精神分裂和人格异化。
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都市和乡村相互对比、相互发明,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九、后期新月派
新月派在1927年以后的活动由北京转移至上海,新月派诗歌的主要创作力量是徐志摩、陈梦家、林徽因、卞之琳等人,闻一多已经基本停止了诗歌创作。
他们的主要阵地是1928年创刊的《新月》月刊和1931年创刊的《诗刊》季刊,《诗刊》出至四期停刊。
新月派后期活动以经营新月书店和刊行《新月》《诗刊》为主,1933年6月无形解散。
后期新月派的诗歌宣言为陈梦家提出的“我们只为着诗才写诗”,后期新月派诗人主张纯粹的自我表现和为艺术而艺术,后期新月派异于前期的特性可以概括为两个方向的新变:
一是向内朝着更为隐幽的精神领域的开掘,二是向外拓展显示出走向时代社会的新倾向。
后期新月派显示出明显的现代象征主义诗歌的特征。
九、现代诗派
1932年5月,施蛰存受现代书局委托创办文艺刊物《现代》,其中所刊诗歌多包含着先锋意识,从艺术到思想都有若干共同倾向,被称为现代派。
戴望舒是主将,还有施蛰存、何其芳、徐迟、废名等人,在题材选择、审美趣味、语言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方面都有近似之处。
1936年戴望舒主编《新诗》杂志,邀请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等人参与,把现代派诗潮推向高潮。
现代派诗人的代表性诗集有《望舒诗稿》《鱼目集》《汉园集》《预言》等。
现代派诗植根于30年代的社会人生,诗人注重表现现代生活和现代情绪,强调事的词藻和形式充分自由地表现诗人的情思。
现代派诗在艺术探索上表现出强烈的现代意识和对于民族艺术传统的向心力,对新诗艺术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中国诗歌会
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发起人穆木天﹑杨骚﹑任钧(卢森堡)﹑蒲风(黄浦芳)等。
中国诗歌会的任务是:
“研究诗歌理论,制作诗歌作品,介绍和努力于诗歌的大众化”。
在北平﹑广州等地建立了分会。
1933年2月创办机关刊物《新诗歌》旬刊(后改为半月刊﹑月刊),后又创办了《现代诗歌》、《诗歌季刊》等刊物。
中国诗歌会诗人创作的共同特色是:
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诗歌为武器,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坚决斗争;在艺术形式上,大力提倡和实践诗歌大众化。
中国诗歌会诗人创作了大量体现他们的诗学主张的诗歌:
描摹重大题材,揭示富有时代特色的政治或社会主题;直抒胸臆,直接描摹,不尚意象;语言通俗,体式自由。
1937年5月,该会宣告解体。
。
十一、戴望舒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1)思想内容:
1、早期的诗歌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流,多写爱情苦闷和个人忧郁,情调比较低沉,有较多的感伤气息。
《雨巷》则在低徊而优美的调子里,抒发了浓重的失望和彷徨的情绪;《夕阳下》抒发的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愁苦伤感的情绪;《寻梦者》更是他的精神世界的雕像。
诗人写了梦的美丽,更写了寻梦者的艰辛。
2、后期的诗歌作品多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在民族苦难中审视个人的不幸,回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激情,格调变得明朗、雄健。
《狱中题壁》表达了对抗日义士的歌颂,《我用残损的手掌》表达了对山河破碎的切肤之痛、对抗战后方的向往和礼赞,《心愿》、《口号》表达了对抗战胜利的期待和信心,
艺术特色:
1、在诗歌对象的审美选择上,成熟期作品多是在日常生活中寻觅抒情意象,在细微的琐屑事物中发现诗。
2、运用象征隐喻的意象与曲折隐藏的手法,委婉地展现主观心境,把情绪和意绪客观化,使得诗歌从情绪、意象到语言都具有朦胧美。
3、戴望舒诗歌摆脱了音乐的束缚,运用自然的现代口语门服从于诗人情绪真开需要的内在节奏们创造了具有散文美的现代自由体诗。
抗战爆发后爱国主义诗歌的特点:
1、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在民族苦难中审视个人的不幸2、诗句朴素,有坚实的力度与崇高的韵致3、写实与象征结合的手法,半格律的自由体形式。
既赋予现实主义艺术以崭新的表现的衣裳,又使象征主义焕发新的生命机能。
4.超现实主义手法的取用。
戴望舒对超现实主义艺术手法的取用在诗作中表现相当明显。
十二、卞之琳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卞之琳以“我”为主,将传统的“意境”与西方的小说化、典型化、非个人化的“戏剧性处境”融汇在一起,形成了“平淡中出奇”,“用冷淡掩深挚,从玩笑出辛酸”的特殊风格。
卞之琳诗歌艺术的基本特征是知性与感性、具体意象与抽象观念、具象词与抽象词相结合,意象平淡而寓意深刻,细节具体而整体抽象,非个性化。
1.初期的诗多写下层社会,曲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用冷携的调子掩盖着深挚的感受在语言上。
2探索宇宙和人生的哲理,体现了追求感性和理智统一的趋向,把哲理的思考溶化在象征性的意象之中,开辟以冷静的哲理思考的特征的现代智慧诗。
3融汇传统的意境与西方的喜剧性处境,化合传统的含蓄和西方的暗示,常写戏剧性处境,作戏剧性独白或对话4.以暗示和象征手法,构成隐晦的艺术境界。
5讲究格律,尤其是音顿、音韵和体式,追求在口语基础上实现欧化词汇、句法与中国文言词汇、句法的杂糅。
另外,他的诗由于重意象创造而省略联络,因而诗意大多晦涩。
1.南国社P234-235
1923年成立于上海,领导人田汉,先是创办《南国》半月刊,发表了话剧创作《获虎之夜》等,后又办《南国特刊》、南国电影剧社、南国艺术学院。
南国社开展话剧创作活动主要是在1928-1929年,全部公演田汉创作的剧本《古潭里的声音》《苏州夜话》《湖上的悲剧》《名优之死》《南归》等。
南国社发展了“五四”时期的爱美剧,他们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往往带有伤感成分和浪漫色彩。
它在中国话剧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
它的成员,以后不少成为中国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方面的骨干人才。
周朴园形象
《雷雨》中的周朴园是带有封建性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雷雨》悲剧的罪魁元凶。
1、他专横暴戾、冷酷无情地压制、摧毁家中一切人的个性、尊严和自由思想,使公馆成为能窒息人的黑暗王国,他就是黑暗王国中的专制魔王。
这最突出的表现于他和蘩漪的关系中。
蘩漪是有个性、有思想、追求幸福的女性,在周公馆这个黑暗牢笼十八年,形成她抑郁乖戾的个性。
第一幕中的吃药一场,作者采用“大写特写”的戏剧手法,突出表现周朴园的专横暴戾、冷酷无情的性格特征。
正是周朴园的这种性格造成了蘩漪与周萍的乱伦关系,摧毁了周冲向往自由平等的美丽幻想。
蘩漪、周萍、周冲的悲剧,都是周朴园的封建专制造成的。
2、第二条线索是周朴园和侍萍的关系,三十年前周朴园为了要和有钱小姐结婚,把刚生了孩子的侍萍赶出家门,造成了侍萍一生的不幸。
在以为侍萍死后,又把侍萍作为他的第一夫人怀念,当侍萍真的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又想用金钱来封侍萍的口和赎自己的罪,他的这种态度是对他的怀念的虚伪性最本质的揭露。
3、他和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的关系上充分表现了他的冷酷的性格。
他故意淹死民工发昧心财,指使警察打死罢工的工人,使用利诱收买手段破坏工人运动。
蘩漪形象
蘩漪出身于一个旧式家庭,她的成长时期又适逢五四时代。
五四时期的民主自由和个性解放又影响着她,于是她便成了一个具有一些新思想的旧式女人。
新思想使她不满于周朴园的专制,但旧教育又使她走不出这个家庭。
正是这种新与旧的冲突使她的性格逐渐发生变态,既渴望自由的爱情,又无力摆脱家庭的牢笼。
她抓住周萍不放手,想重新拾起一堆破碎的梦而救出自己,因这条路也引向了死亡”。
在《雷雨》的氛围里,周蘩漪最显得情感郁热,她对周朴园表面上是屈从的,但内心里却充满了仇恨和反抗。
她的生命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周朴园,在周家深深的庭院里,暴怒的雷雨的中心,她是罪人,亦是受害者,她有一颗被爱情遗忘的心。
在家里承受着周朴园的精神折磨与压抑,周萍背弃爱情的行径又使得她遭受打击,周萍的始乱终弃,迫使蘩漪不得不进行绝望的、疯狂的报复。
这报复也是一种爱,一种“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终于造成一个大悲剧。
通过这个悲剧使我们看到蘩漪那“火”一般的性格:
爱你能给你温暖,恨你能把你烧毁。
“雷雨”式的性格。
陈白露形象P247
陈白露是《日出》中的线索人物,也是中心人物。
陈白露的沉沦,是人的自由生命的自我剥夺。
陈白露是个性格复杂的艺术形象,她是半殖民地大都市中的交际花。
一方面追求奢侈的物质生活,为此她和张乔治等都市群丑厮混,强颜欢笑,维持她习惯的享乐生活。
这实际上是出卖色相、自甘堕落的生活。
另一方面,她精神上又厌恶这种生活,内心里厌恶张乔治等人,
她玩世不恭,游戏人间。
她清醒的认识自己生活在黑暗中,但她沉溺太深无法自拔。
她有倔强的一面,想与金八抗衡,想与社会抗衡,却最终没能逃脱社会的束缚。
她念着“太阳升起但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觉”而自尽。
成了黑暗社会的殉葬品。
她有正义感,不能自救却想救人,为拯救小东西甘冒风险,
她还非常自信,近乎于自负,“我喜欢太阳,我喜欢春天,我喜欢年轻,我喜欢我自己”这是她的格言也是陈白露追求自由的女性心理的自然流露,
陈白露悲剧的意义在于揭露了金钱物欲世界对人性的异化、扭曲,使一个漂亮聪明的年轻女性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激起人们对金钱社会的憎恶
《雷雨》的艺术特色
一、曹禺接受了易卜生等的西方个性主义、人道主义思想及基督教的影响。
是自然主义戏剧全剧诗中闪示的“隐秘”,又称为“自然的法则”,是曹禺对宇宙间许多神秘事物的憧憬。
在情节上,从一个非常性的紧急事变提取戏剧冲突与中心动作,冲突紧张激烈,全剧贯穿激变与危机,从中产生激动人心的戏剧性。
二、回溯式戏剧结构,完全运用了三一律,在危机中开头,以现在的情节为主,把过去的情节用回顾的方式“回溯式”——渐渐透露出来,推动剧情迅速向高潮发展,情节集中紧凑。
曹禺从30年的矛盾着眼,就一天之内的冲突落笔,将周家30年来的惊心动魄的故事都在一天暴露,以表现“现在的戏剧”为主,将“过去的戏剧”与“现在的戏剧”紧密结合起来,用前者不断推动后者的急剧发展,从而将戏剧的重要冲突交织到一起。
三、剧本以扣人心弦的情节,简练含蓄的语言,各具特色的人物,和极为丰富的潜台词。
在自然景物、肖像描写方面,《雷雨》特别重视音响和色彩效果,不惜用浓墨重彩表现。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采用听觉和视觉的方法,用简短的对话和简单的动作来传达丰富的表意内涵,刻画人物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四、曹禺运用独特的形象来表现自己对人生与人性的感受和思考,在思索中探究人性与人的生存的悲剧性,其思想的复杂、探索性与不确定性,现实主义魅力的深刻性,使《雷雨》呈现出多义性与多种阐释的可能性
《雷雨》的结构艺术
《雷》的结构是戏剧中“锁闭式”结构的杰出范例
一、安排细节冲突、推进情节发展。
情节曲折,故事性强,富有传奇色彩。
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冲突和人事纠葛又互相交叉迭映在一起,,使剧本充满戏剧性和传奇色彩,悬念迭起,扣人心弦。
二、《雷雨》具有严谨的结构。
把时间上和空间上有联系的生活现象集中到时间空间有一定限度的舞台上使用了“三一律”的规则。
所有的矛盾冲突,时间集中在24小时之内;地点集中,三幕在周家,一幕在鲁家;人物集中在八个人紧张的矛盾冲突之中,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集中严密的结构。
三、回溯式戏剧结构。
它在危机中开头,以现在的情节为主,把过去的情节用回顾的方式—透露出来,以表现“现在的戏剧”为主,将“过去的戏剧”与“现在的戏剧”紧密结合起来,用前者不断推动后者的急剧发展,从而将戏剧的重要冲突交织到一起。
在激烈紧张的戏剧冲突中展现人物的心灵交锋。
四、明暗双线,纵横交错,引人入胜。
剧作中周朴园和蘩漪的冲突是一条明线,周朴园和侍萍的关系则是一条暗线。
这两条线索同时并存,彼此交织,互为影响,交相钳制,使剧情紧张曲折,引人入胜。
5、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采用个性化的方法,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雷雨》戏剧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心灵动作性和抒情性
6、多条线索并进,形成网状结构。
从雷雨到日出看曹禺思想与艺术的新发展
比较《雷雨》和《日出》的情节结构,可发现曹禺戏剧审美目标的转移:
1、由传奇和变态转向平凡与常态;由“太像戏”转向简洁的世相勾勒;
2、由《雷雨》回顾式的过去与现在“两种戏剧”的交织的形式,转为《日出》由几个场面穿插展示的“横断面”的结构方式,用多少人生的零碎来阐明一个观念。
3、《雷雨》主要是从家庭内部关系剖析人性,《日出》则揭示出现代都市社会中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之间“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现象,进一步剖析人性的复杂与异变。
4、《雷雨》写的是“人的挣扎”的困境着力变现封建专制主义对人性的压抑与扼杀,《日出》开掘的是“人的被捉弄”的困境,剖析金钱化社会中人性的迷失,这是又一种“残酷”。
5、陈白露的性格矛盾及其悲剧的实质:
对生活的追求、对自我的追求与在追求中对自我的丧失;悲剧的实质为“习惯”,“习惯的桎梏”为生活的“自来的残忍”,是对人的自我生命的剥夺。
曹禺剧作的艺术特色
一、独特炙热的审美情感决定了他创作的艺术风貌:
“雷雨”式的沉闷压抑,“雷雨”式的汹涌激荡,是卓越的悲剧艺术家,他笔下的人物:
心灵受到压抑的悲剧女性,或者是内心忧郁矛盾的悲剧男子,都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具有深沉苦闷的共同的精神特征。
同时,又将自己对新世界的追求和生活信念寄托在戏剧形象上,于哀伤中表现出明朗。
二、曹禺处理戏剧冲突,能深入剧中人的内心世界,或表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心灵交锋,或刻画剧中人内心的自我交战,《雷雨》在激烈紧张的戏剧冲突中展现人物的心灵交锋,《北京人》在隐约闪烁、迂回曲折的冲突中展开人物心灵上同样错综复杂的搏击,在平淡的看似无心的言词中,却有心灵的刀枪你来我往。
。
三、曹禺戏剧的语言富有心灵动作性与抒情性。
《雷雨》与《原野》中的人物由于怀着深仇宿怨,语言进攻性更激烈。
《北京人》的人物语言更为凝练简洁,有着委婉深长的抒情诗意。
剧中人物的教养、身份和戏剧冲突的特点,决定了其语言在隐晦曲折中包含了尖锐的内在动作性和抒情性。
论语派
论语派。
因1932年9月,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而得名。
论语派以林语堂为首,主要作家有周作人、陶亢德、邵洵美、章克标等。
后又创办《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和表现性灵的创作。
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内容多为文人墨客、社会名流的轶事趣闻和谈虎说鬼、品茶品酒、草木虫鱼,侈谈身边琐事的闲适文章。
论语派文学上的主张及其作品,体现了三十年代一部分自由知识分子的心态。
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30年代前期,引发了鲁迅等左翼作家对他们的严厉批评。
论语派脱离现实、脱离时代的需要,但是论语派对小品文散文表现形式的解放、表现方法的丰富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P278-279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会议选出郭沫若、茅盾、冯乃超、夏衍、老舍、巴金等45人为理事,周恩来、孙科、陈立夫为名誉理事,又老舍主持“文协”日常工作,文协出版会刊《抗战文艺》。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在民族意识召唤下民族解放时期文化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形成。
会议提出了“文章入伍,文章下乡”的口号,这对推动作家参加现实斗争,密切与工农兵群众的联系,起了积极作用。
在当时抗日战争的文化语境当中,文艺的目的、功能、对象及其内容和形式等等。
都被赋予了时代、社会与政治的涵义。
★战国策派P283
活动于抗战中期,因西南联大教授陈铨、林同济、贺麟等创办的《战国策》(1940年)而得名。
他们的观点集中体现为重建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是“战国时代的重演”。
他们认为真正的民族文学,是那种肯定人生、表现人声伟大精神的壮美的盛世文学。
战国策派以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