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与货币制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34458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与货币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货币与货币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货币与货币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货币与货币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货币与货币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货币与货币制度.docx

《货币与货币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与货币制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货币与货币制度.docx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习题

一.单选题

1.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A)。

A.实物货币B.信用货币C.代用货币D.电子货币

2.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C )。

A.普通商品B.特殊商品C.一般等价物D.特殊等物价

3.典型的银行券属于(B)类型的货币。

A.实物货币B.信用货币C.代用货币D.电子货币

4.货币在( D )时执行价值标准职能。

A.商品买卖B.交纳税款C.支付工资D.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

5.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时,价值表现形式为(B)

A.货币价值形式B.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是(A)

A.货币价值形式B.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7.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的职能是(A)

A.价值标准B.流通媒介

C.价值贮藏D.支付手段

8.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媒介时发挥的职能是(B)

A.价值标准B.流通媒介

C.价值贮藏D.支付手段

9.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值化身而保存起来时,货币发挥的职能是(C)

A.价值标准B.流通媒介C.价值贮藏D.支付手段

10.“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产生的货币制度背景是(C)

A.银本位B.平行本位C.双本位D.金本位

11.人民币是(D)

A.实物货币B.代用货币C.金属货币D.信用货币

12.观念货币可以发挥的职能是(A)

A.价值标准B.流通媒介C.价值贮藏D.支付手段

13.张某从商业银行贷款30万元购买住房属于货币(B)职能。

A.流通媒介B.支付手段C.价值贮藏D.价值标准

1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出现在(C)。

A.金本位制B.银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

15.某公司以延期付款方式销售给某商场一批商品,则该商品到期偿还欠款时,货币执行的是(C)职能。

A.流通媒介B.价值标准C.支付手段D.价值贮藏

16.中国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C)

分角元元

17.金本位货币制度的形式不包括以下(C)

A、金币本位制B、金块本位制C、金单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

18.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A)

A、铜B、银

C、铁D、贝

19.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建立于(A)

年年年年

20.一国货币制度的核心内容是(C)

A.规定货币名称B.规定货币单位C.规定货币币材D.规定货币币值

二、多选题

1.在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有(ABCD)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价值形式

2.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AB)

A.价值标准B.流通媒介C.价值贮藏D.支付手段

3.作为流通媒介职能的货币是(BCD)

A.价值符号B.现实的货币C.信用货币D.实物货币

4.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征是(ABD)

A.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工具B.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工具

C.必须是有形的物体D.具有直接同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5.一般而言,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如下特征(ABCD)

A、价值比较高B、易于分割

C、便于携带D、易于保存

6.信用货币包括(ABCD)

A、银行券B、支票

C、活期存款D、商业票据

7.货币支付手段发挥作用的场所有(ACD)

A、赋税B、现买现付

C、地租D、银行信用

8.货币制度的基本类型有(ABCD)

A、银本位制B、金银复本位制

C、金本位制D、信用本位制

9.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有(BCD)

A、黄金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

B、贵金属非货币化

C、国家强制力保证货币的流通

D、货币发行通过信用渠道

10.我国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具有以下的特点(ABC)

A、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力B、人民币与黄金没有直接联系

C、人民币是信用货币D、人民币是可兑换货币

三、判断题

1.从货币发展的历史看,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铸币。

(F)

2.执行流通媒介的货币,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也可以是现实的货币。

(F)

3.支付手段下,商品流通和货币交换之间不存在时间间隔。

(F)

4.流通媒介下,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货两清。

商品流通与货币交换之间不存在时间间隔。

(T)

5.货币作为价值贮藏形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收益性。

(F)

6.存款货币不一定采用开立支票的方式使用。

(T)

7.银行券只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在金属货币制度中不存在。

(F)

8.金币本位制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金铸币。

(F)

9.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中的平行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现象。

(F)

10.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信用货币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

(F)

11.金币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下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辅币限制铸造。

(F)

12.国家货币制度由一国政府或司法机构独立制定实施,是该国货币主权的体现。

(T)

13.流通中的辅币是我国使用的信用货币之一。

(T)

14.纸币之所以能成为流通媒介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F)

15.金属货币自由铸造制度的意义在于使铸币价值与金属价值保持一致。

(T)

16.人民币制度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T)

17.劣币驱逐良币律产生于信用货币制度的不可兑换性。

(F)

18.辅币是足值的铸币。

(F)

19.流通媒介不是货币的最基本职能。

(F)

20.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以人民币支付我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T)

四、简答

1.货币的基本职能和特点。

2.“格雷欣法则”的内容是什么

3.简述货币形态的演化。

4.简述信用货币制度的主要特点。

5.货币的职能有哪几个方面

6.简述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7.简述欧元对对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影响。

五、论述题

1.货币形式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其发展具有怎样的趋势

2.什么是货币的本质特征它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哪些主要功能

3.我国的货币制度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习题答案

一、单选:

1~5ACBDB6~10AABCC11~15DABCC16~20CCAAC

二、多选:

 

三、判断:

1.×从货币发展的历史看,最早的货币形式是实物货币。

2.×执行流通媒介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3.×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的特点就是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相分离

4.√

5.×货币作为价值贮藏形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它是购买力的“暂栖处”。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它可以自发调节商品流通;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如果币值稳定,则可以作为一种储蓄的方式,但不是唯一的价值贮藏。

6.√

7.×银行券在金属货币制度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都存在流通。

8.×金币本位制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除了金铸币,还有贱金属铸造的辅币和银行券。

9.×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中的双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现象。

10.×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信用货币不一定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国家仅仅对

11.×金币本位制下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金汇兑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下金币不再参与流通,不能自由造。

12.√

13.√

14.×纸币之所以能成为流通媒介是因为它代表着价值。

15.√

16.√

17.×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18.×辅币通常是不足值的铸币。

19.×流通媒介和价值标准是货币的最基本的两个职能。

20.√

四、简答题:

1.

(1)价值标准和流通媒介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2)价值标准为各种商品规定价格,表现商品的价值;流通媒介是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当这两个功能由一种商品来满足,这种商品就取得货币的资格。

(3)货币的其他职能以及货币相关联的诸范畴都是从这两个基本点展开。

2.“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是指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也称良币)必然被人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也称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3.

(1)一般价值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后,有一个漫长的实物货币形式占主导的时期;

(2)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形式的转换,其中贵金属被广泛采用作为币材;

(3)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形式的转换,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有银行券、存款货币、商业票据等;

(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存款货币的形式又有了一些变化,比如电子货币的运用。

4.

(1)信用货币一般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并由国家法律赋予无限法偿能力。

(2)货币不与任何金属保持等价关系,也不能兑换黄金,货币发行一般不以金银为保证,也不受金银数量的限制。

(3)货币是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领域,货币流通是通过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调节。

(4)这种货币制度是一种管理货币制度。

(5)货币流通的调节构成了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流通领域究竟能够容纳多少货币量,则取决于货币流通规律。

(6)流通中的货币不仅指现钞,银行存款也是通货。

5.货币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五大职能。

(1)价值标准:

指用货币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2)流通媒介:

指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交换的媒介。

(3)价值贮藏:

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被人们贮藏起来。

(4)支付手段:

指货币不伴随着商品运动,而是以交换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5)世界货币:

指货币超越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

6.货币制度是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所形成的准则和规范,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

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币材和货币单位的确定

(2)本位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3)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4)规定准备制度

(5)规定货币的对外关系

7.欧元的正式启动使欧洲货币经济合作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从而也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方面,长期称雄世界的美元储备货币地位将受到较大挑战,多元储备货币体制会趋于完善。

不过,从近期欧元汇率走势持续疲软的态势来看,今后一个阶段欧元地位不大可能超过美元。

(2)在国际汇率体制方面,欧元的出现将会影响各国汇率体制的选择,同时还将会增强国际汇率体制的稳定性。

(3)在国际货币协调方面,欧元的正式启动使得加强国际货币协调的必要性大大加强了,并将在推动国际货币体制改革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五、论述题

1、几千年来,货币形式随着商品交换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迄今为止,货币形式大致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和信用货币几个发展阶段,从总的趋势来看,货币形式随着商品产生流通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演变,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一般价值形态转化为货币形式后,有一个漫长的实物货币占主导地位的时期。

在商品生产和交换还不发达的古代,实物货币的形式五花八门,重要的外来商品和本地易于转让的财产充当了货币。

实物货币都具有无法消除的缺陷,因为许多实物货币都形体不一,不易分割、保存,不便携带,而且价值不稳定,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交易的扩大,实物货币逐渐被金属货币替代。

 

(2)从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的转化。

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特别是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找到适宜作为货币材料的金属来充当货币。

与实物货币相比,金属货币具有价值稳定、易于分割、易于储藏等优势,更适宜于充当货币。

但是金属货币也有难以克服的弊端,这就是面对不断增长的进入交换的商品来说,货币的数量却很难保持同步的增长,因为金属货币的数量受金属的贮藏和开采量的先天制约,因此在生产力急速发展时期,大量商品却往往由于货币的短缺而难以销售,引发萧条。

同时金属货币在进行大额交易时不便携带,也影响了金属货币的使用。

 

(3)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转化。

信用货币产生于金属货币流通时期,信用货币主要有两种形式:

纸币现钞和存款货币。

在上个世纪30年代以前,信用货币可以直接兑现或部分有条件兑现金属货币,后来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矛盾激化和战争的影响,金属货币制度受到破坏,政府滥用信用货币发行权造成通货膨胀,使信用货币的兑现性大大削弱,金属货币自由铸造和流通的基础也遭到破坏,于是各国政府在30年代纷纷放弃金属货币制度,实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近几十年来,信用货币的使用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现钞、支票等形式向无形的电子货币形式发展,例如银行在商场等消费场所安装终端机,顾客在支付时只需使用银行卡,计算机就自动划拨帐款,自动清算。

电子货币作为现代经济高度发展和金融业技术创新的成果,比传统的信用货币更方便、准确、安全和节约,是货币作为交易媒介不断进化的表现,代表着信用货币形式的发展趋势。

2、

(1)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这是货币的本质定义。

这一定义体现了:

货币是商品:

货币是商品,货币与其他商品一样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在交换中被分离出来,成为与其他商品对立的特殊商品。

货币不同于其他商品的特性,就在于它具有一般等价物的特性,发挥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这是货币最重要的本质特征。

货币是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或工具,而且具有与其他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成为一般的交换手段。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则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在一个国家或民族市场范围内长期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

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体现着产品归不同所有者占有,并通过等价交换形式来实现他们之间的社会联系。

(2)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由货币的本质所决定,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

货币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五大职能。

价值标准:

用货币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货币在执行此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就可以了,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更不需要足值的货币,通俗地讲,只要在商品交换时贴上用货币表现的商品价格标签即可。

流通媒介:

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交换的媒介。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即要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与货币价值标准职能是不同的,但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因为这里的货币仅仅是商品交换的手段,而不是交换的目的。

价值贮藏: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被人们贮藏起来。

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不仅需要现实的货币,而且需要足值的货币,即货币本身要有足够的价值。

支付手段:

货币不伴随着商品运动,而是以交换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的特点就是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相分离,货币成为商品价值独立的体化物。

其次,执行支付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

世界货币:

货币超越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五大职能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每一个职能都是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反映。

价值标准和流通媒介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形成货币的先决条件,其他职能都是由这两个职能派生出来的。

从历史和逻辑上讲,货币的各个职能都是按顺序随着商品流通及其内在矛盾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从而反映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历史发展进程。

3.我国的货币制度是人民币制度。

人民币制度的建立以1948年12月1日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为标志。

人民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基本内容。

(1)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以人民币支付我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人民币没有法定含金量,也不能自由兑换黄金。

(2)人民币的单位是“元”,元是主币,辅币的名称是“角”和“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

人民币的符号为“¥”,取“元”字的汉语拼音首位字母“Y”加两横而成。

(3)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发行。

国务院每年在国民经济计划综合平衡的基础上,核准货币发行指标,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发行。

(4)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

禁止出售、购买伪造或变造的人民币。

禁止故意损毁人民币。

禁止在宣传品、出版物或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制、发售代币票券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

(6)残缺、污损的人民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兑换,并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收回、销毁。

(7)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人民币发行库,在其分支机构设立分库。

分库调拨人民币发行基金,应当按照上级库的调拨命令办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规定,动用发行基金。

(8)对人民币的出入境实行限额管理。

上述内容均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公布,加以规范实施。

(9)我国人民币的可兑换是一个渐进过程。

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实现人民币的可兑换,最终在中国的经济实力达到相当水平和全方位的开放之后,人民币将走向国际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