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2如何成为上司的左右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28825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6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72如何成为上司的左右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A72如何成为上司的左右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A72如何成为上司的左右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A72如何成为上司的左右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A72如何成为上司的左右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72如何成为上司的左右手.docx

《A72如何成为上司的左右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72如何成为上司的左右手.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72如何成为上司的左右手.docx

A72如何成为上司的左右手

第一讲困境(上)

困境的原因

(一)人性管理学A、B、C理论

人性管理学A理论:

几乎在任何情况下,每个人总是想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去获取尽可能多的个人利益。

人性管理学B理论:

要确保每个人在组织中能够通过努力获得尽可能多的个人利益,同时必须采取措施迫使每个人用公平的成本去获得个人的最大利益。

人性管理学C理论:

个人可持续的最大利益只能来自于为他人创造利益的行为中;个人的成本付出与个人的利益所得之间成正比,但总存在时间滞延。

A理论揭示了“人性本恶”,也揭示了人类活动,特别是市场活动中的那只“无形的手”可以使单个人或单个组织充满活力,是整个组织充满活力的基础。

B理论告诉管理者必须用“有形的手”去维持公共秩序,必须防止不合理、低成本的“欺骗”行为,必须保护公共利益,这是整个组织有序地、长期地充满活力的保证。

C理论指出,世界总是对立统一的,恶始善终;人们必须为善,修炼自己的高尚品德。

在实际组织管理中,人们必须用以下原则对待A、B、C理论:

→A理论:

需要尊重,需要管理,不能漠视

→B理论:

需要勇气,需要智慧,不能幻想

→C理论:

需要教育,需要修炼,需要痛苦,需要领悟,不能苛求

不尊重A理论,不应用B理论,而是一味地要求人们按照C理论去奉献是违反人性的,其结果是整个组织的效率低下。

(二)其实,我们也有一些无奈:

选择或改变环境,要么被环境改变

好多人埋怨命运不公,,却根本不知道如何掌控命运。

命运就是当机会来临时,你是否能抓住机会。

俗话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不无道理。

你所处的环境,你所交往的人群,将会产生一种强大的磁场,影响着你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而你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将决定着你未来的命运。

同样,如果你的磁场足够大,也可以影响你周围的环境。

但一个人的磁场要影响一群人,需要具备正确的心态、足够的知识、能力和定力。

人是环境的产物,很难直接通过改变自己来超越自我,进而影响环境。

掌控自己的命运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那就是: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加入什么样的环境。

选择环境比改变环境要容易得多!

【案例】

安东尼·罗宾是世界上著名的潜能激励大师。

当年安东尼·罗宾穷困潦倒时,曾在银行清理过厕所。

但是要取得成功的强烈渴望,促使他为了上吉姆·罗恩的课程,跑了30多家银行去借款。

结果,正因为吉姆·罗恩的课程,安东尼·罗宾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从此,他认识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恩师吉姆·罗恩,还成为了吉姆·罗恩机构的销售冠军,并从此踏上了成功之路,成为当今世界最知名的潜能专家之一。

正是因为安东尼·罗宾离开了他原来清理厕所的环境,进入了积极的、成功者的环境,才有了他今天的成功人生。

如果你周围人的能力比你强,那么你向他们学习的内容就比较多,进步也就会比较快;如果你周围人群的能力比较差,你可能会学到他们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反而会倒退。

因此,一个人若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首先应从改变自己周围的环境开始。

你完全可以换一些积极的朋友,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改变自己居住的环境,调整自己学习的内容……随着环境的改变,你的生活就会发生改变,进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所以,改变环境就能改变命运。

你要成为谁?

你要和谁在一起?

你要成功还是要失败?

这完全由你自己决定,不同的选择将决定不同的人生!

【案例】

美国人、法国人和犹太人同时被判入狱三年,监狱长答应满足他们每个人一个要求。

美国人喜欢抽雪茄,于是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了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要了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后三个人出狱了,美国人嘴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

“给我火,给我火!

”原来他忘记带火了;法国人手里抱着一个小孩,旁边跟着一位怀孕的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而犹太人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

“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点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

今天的生活是由昨天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的抉择将决定明天的生活。

在《21世纪非常成功心法》一书中有一段话说得很好:

“有的人希望工作更顺利、更快乐,但他总是在做他不喜欢的工作;有的人希望身体更健康、更强壮,但他总是说他没有时间运动;有的人希望家庭更幸福、孩子成长得更顺利,但他总是与太太吵架,也不关注孩子的学业;有的人希望自己的人际关系能更融洽,但他总是得罪朋友;有的人希望赚更多钱,但他却不去努力……这些都是个人的选择。

方法固然重要,但真正决定成功与失败的,其实是一个人的选择和决定。

有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行业,选择了奋斗和坚持。

人生的过程是不断选择的结果,正是日积月累的选择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成功。

从成功者的身上不难发现这一点。

世界体坛明星刘翔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功,是因为他选择了体育。

在比赛的过程中获胜,是因为他选择了最佳的动作,最佳的起跑时间,最佳的体能状态;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他选择了从商;著名艺术家六小龄童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他选择了扮演孙悟空,等等。

所以,在成功的路上,必须以正确的选择作为出发点,才能到达成功的终点,成功是由一系列的选择组成的。

与上司合作的最大障碍

与上司沟通合作最大的障碍是:

→情感

→欲望

→无处不在的“自我”

第二讲困境(下)

公司会一直存在下去

不管我们是否是公司的一员,也不管我们心情是否愉快,它都将继续存在下去。

任何事情都不重要,因为所有事情无论重要与否,都将继续存在并发展下去。

生活总要继续。

所有的公司都有问题,主要在于比竞争对手的问题少多少,所以不要追求公司完美。

这是市场竞争的特点。

四条真理

能力与态度的四条真理如下:

1.工作本身就是苦难

任何管理者总要在获得利益的同时,满足自己指挥他人的欲望。

作为雇员所能做的,也只有理解这一点。

2.人心中的欲望是痛苦的根源

3.我们能够根除痛苦

一个人若想获得内心的安宁,必须学会控制内心的自我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超越他人的力量,使自己的灵魂获得自由,并赢得奖赏。

4.掌握停止烦恼的方法

有些方法确实能够让人停止烦恼,这些方法包括:

→不要太在意

要摆脱控制和支配我们的各种压力,就必须锻炼自己:

对任何事物都不要太在意。

→放弃幻想

任何事情不会总向好的方向发展,总是时好时坏。

→不要有感情

→不要指责别人

任何人都可能做错事,但只要不伤害到别人,就无可厚非,因此不要随意指责别人。

→你的参与不见得就能使事情朝好的方面发展

“我们无尽的痛苦来自我们不切实际的欲望。

没有欲望的人,生不如死,但是。

”这是一个悖论式的观点,既要控制自我,又要自己发展。

你是谁

(一)你不是你自己,你是为他人而活着、煎熬着

你是一切的根源!

你不是你自己,而是为他人而活着,煎熬着……他人就是地狱!

【案例】

萨特:

“他人就是地狱”

在独幕剧《间隔》(1945年)中,一家小旅馆的房间里住着三位房客。

对其中一位房客而言,其他两位都是他人。

房客加尔森挣扎着,使出浑身解数企图改变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但一切努力都归于徒劳。

他最后领悟到:

“在你们的印象中,地狱里该有硫磺,有熊熊的火堆,有用来烙人的铁条,……呵,真是天大的笑话!

用不着铁条,地狱就是他人!

在萨特看来,现代西方社会既没有魔鬼,也没有锁链和油锅,但只要他人在场就够了。

萨特强调的是,他人具有将自我僵化为对象和客体的作用,类似希腊神话中美杜莎的目光。

他人与自我之间不可能是互为主体的关系,而只能是“主奴关系”。

点评:

将心情的好坏建立在他人的行为上,别人不成熟的人格反而成为控制他们的利器。

(二)他人不成熟的人格,成为控制你的利器

人格不成熟(immaturepersonality)是指心理生物学发育不足或延迟的行为和情感反应。

当今,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误,身心发展失衡,加之社会转型变迁的冲击,使部分人在人格社会化和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病态的心理倾向,有些甚至形成了不健康的人格类型。

不成熟的人格特征具有违反家庭道德规范的倾向,且生活无定向,行为无规范,自我中心,情绪幼稚等行为表现等。

根据不成熟人格的表现,综述社会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将其行为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

→生活无定向、行为无规范,随心所欲

→自幼受父辈、祖辈溺爱,生活优越、情绪幼稚,依赖感极强

→以自我为中心,要他人,包括父母顺从自己,稍不如意则激动暴怒

→缺乏家庭道德感,无责任心、义务感、同情心

→轻度不遵守社会公德,喜恶作剧,不讲道理

→不善于与伙伴平等相处,不爱惜友情,甚至亲情

→自我欣赏,自以为是,容不得批评,更不愿意吃亏

→社会适应能力差,不易适应新情景、新环境,社会交往被动,更喜欢让他人照顾自己

→经受不起打击、挫折。

处境不良、遭受挫折时则容易自卑自弃,甚至轻率自杀,或迁怒、伤害他人

→自我追寻困惑,抉择能力差

如果一个同事存在不成熟的人格因素,往往会成为控制他人的利器,使得别人无法与其配合工作,无法将自己的能力恰当地发挥出来。

第三讲原因

两种错误

(一)把上司当成“组织敌人”

→Thecounter-dependentmanagersometimesseesthebossasaninstitutionalenemy.

即把上司当成“组织敌人”。

Thistypeofmanagerwilloften,withoutbeingconsciousofit,fightwiththebossjustforthesakeoffighting.

如果把上司当成“组织敌人”,就会经常不自觉地喜欢与上司对着干。

这种人会对上级产生抵触情绪,对上级采取排斥、抗拒行为,不管上级对与错,都寻机向上级“发难”,拒不执行上级的指示、命令,从而经常与上级发生矛盾冲突。

另一种下属为回避领导型,遇见上级领导则绕道走,怕接近上级领导者有“拍马之嫌”,或因有“自我防卫心理”,害怕上级发现自己的短处,或因与上级之间有心理间隙,等等。

不管其原因如何,此种关系都不利于上下级之间心理沟通。

还有一种下属为不言可否型。

小说家李伯元在《南亭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王仁和相国文韶,人军机后,耳聋愈甚……一日,荣禄争一事,相持不下。

西太后问王意如何。

王不知云,只得莞尔而笑。

西太后再三垂问,王仍笑。

西太后曰:

你怕得罪人?

真是个琉璃蛋!

”害怕得罪上级,遇事不置可否,这种下属还是大有人在的。

还有一种下属属于评头品足型,即虽然也执行上级的指示,但不管指示是否正确,总是挑三拣四、评头品足。

这种品评虽然有时有道理,但经常采取此种行为,不仅会使上级产生厌烦心理,而且会在下级中引起不良倾向,使本单位出现一批“评论员”,使组织内的实干家减少,这对组织的发展是没有多大益处的。

(二)把上司当成万能的“救世主”

→Theover-dependentmanagersseesthebossasanall-wiseparentwhoshouldknowbest,shouldtakeresponsibilityfortheircareers,traintheminalltheyneedtoknow,andprotectthemfromoverlyambitiouspeers.

Theywillswallowtheirangerandbehaveinaverycompliantfashionwhenthebossmakeswhattheyknowtobeapoordecision.

把上司视为万能的“救世主”的下属,一般不管上级的意见正确与否都唯命是从,就如赵树理笔下的农会主席张得贵对待老村长阎恒元的态度:

“张得贵,真好汉,跟着恒元舌头转,恒元说个‘长’,得贵说‘不短’,恒元说个‘方’,得贵说‘不圆’,恒元说‘沙锅能捣蒜’,得贵就说‘打不烂’,恒元说‘公鸡能下蛋’,得贵就说‘亲眼见’”。

这种人在绝对服从上司的同时,往往也会投其所好。

例如对上司察言观色,仰上级鼻息出气。

上级说是“鹿”,他绝不说是“马”。

隋炀帝的御史大夫裴蕴、内史侍郎虞世基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裴蕴办案看主子的态度,“若欲罪者,则屈法顺情,锻成其罪,所欲宥者,则附从轻典,因而释之。

”虞世基因为“帝恶闻贼盗”,他就报喜不报忧,明明下面是火急报警,他却奏称,“鼠窃狗盗”行将除尽,“愿陛下勿以介怀”。

【案例】

四川长虹在公告中称:

经初步测算,2004年度按现行会计政策及谨慎性原则,对存货计提减值准备金额预计11亿元左右。

按照上述计提减值准备后,2004年度公司预计亏损37亿元左右。

在过去十年中,四川长虹共约实现净利润89亿左右,37亿相当于四川长虹上市10年中40%左右的净利润。

而将产品出口美国、最终导致巨亏的决定,竟然是由长虹董事长一人做出的,在与会期间,没有任何人对这个决策提出过质疑。

点评:

把上司当成万能的“救世主”,当上司做出决定后,自己只去拥护,绝不思考是否合理,最终难免会出现长虹的悲剧。

不管其动机如何,就其后果来看,以上种种行为都会影响与上级的关系。

虽然有的交往方式会使个人获取一时之利,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对事业、对组织、对上级、对自己都有害而无利。

误解了上司和下属的关系

→不切实际的假设与奢望

→没有意识到上司与下属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管理上司三阶段

如果把上司视为“大象”,管理上司的艺术可分三个阶段:

→睦邻大象

→影响大象

→扔掉大象

初级阶段是睦邻“大象”。

如果你愿意,而且有能力做些实际的工作,你就拥有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巨大力量,从而能够对付其他不愿埋头苦干的人。

这是睦邻大象的前提!

“大象”的特点

如果把上级视为“大象”,下属必须认识到:

→大象非常重

→大象很高

→大象习惯于得到他们想得到的一切

→大象总是按照自己的既定规则行事

→大象一贯于得意于自己的身形和力量

→一头真正的大象眼中根本就没你的位置

→每头大象都是很棒的吹牛艺术家

→大象容不得别人忽视他

因此,与大象搏斗,失败者往往不是大象。

睦邻“大象”时常犯的错误

睦邻大象时常犯的错误:

→自我意识过分膨胀

→做很多傻事,说很多疯话,与大象的隔阂越来越大

→不敢直视大象的眼睛,使自己沉默时失去威力

→问候大象时过于阿谀奉承

→不会讲大象的语言

→不会清理大象身后留下的大量“废物”

→不会及时“喂食”大象

【自检3-1】

如果将上司形容为大象,请判断以下描述的正误:

1.不敢直视大象的眼睛,会使自己沉默时失去威力。

()

2.大象一贯得意于自己的身形和力量。

()

3.问候大象时过于阿谀奉承,以领先于他人,争取大象青睐。

()

4.做很多傻事,说很多疯话,会与大象的隔阂越来越大。

()

5.主动承担小差事能令大象感到亲和。

()

6.大象容不得别人忽视他,因此要想办法躲避大象。

()

7.拿掉大象身上飘落的头发会引起大象的尴尬。

()

8.为了讨好大象,要刻意等待机会、制造场景、表达仰慕。

()

9.大象一定会得到他们想得到的一切。

()

10.轻轻掸掉大象身上的头皮屑的做法是可取的。

()

见参考答案3-1

第四讲榜样

西点的辉煌

(一)西点军校(WestPoint)

1802年3月16日,美国第三任总统、当年《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托马斯·杰弗逊签署国会法令,宣告在西点成立“美国军事学院”。

西点军校是美国最早建立的军事院校,首任校长由美国著名政治家和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外孙乔纳森·威廉姆斯担任。

美国军事学院(TheUnitedStatesMilitaryAcademy),又称西点军校(WestPoint),是美国陆军的一个军事学院,曾经也是陆军的军事堡垒。

该校位于纽约北部哈德逊河西岸的橙县西点镇,故又被称作“西点军校”或“西点”,距离纽约市约80公里,占地1万6千英亩(约6千5百公亩)。

从该军事学校毕业的学生将获得科学学士学位,军衔是陆军少尉。

毕业生必须在军队中至少服役5年和3年的后备役。

该校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军事学院,它曾与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以及中国黄埔军校并称世界“四大军校”。

西点军校外貌如图3-1所示。

图4-1西点军校外貌

西点的宗旨是:

教育、训练和激励,西点力求使每一位学员成为严守“职责、荣誉、国家”的价值观及“品德高尚”的现役军官。

图4-2西点军校的训练

西点的教育被称为“震撼的教育”。

西点的校训是“国家、荣誉、责任”,西点军校培养的不仅是军人,而且是美国社会的精英。

图4-3西点军校学员

(一)西点军校所培养的卓越人才

【案例】

1.不朽的传奇——罗伯特·E·李(将军),(RobertEdwardLee,1807年1月19日~1870年10月12日),美国职业军人,为南北战争期间美利坚联盟国最出色的将军。

他最终以总司令的身份指挥联盟国军队,如同古代的汉尼拔(Hannibal)与尔文·罗密尔(ErwinRommel)一样,其以寡击众以少胜多但最终不敌的情势为他赢得长久的名声。

战后,他积极推动重建,在其生命的最后数年成为进步的大学校长。

李将军保持着其联盟国代表象征及重要教育家的形象至今。

图4-4罗伯特·E·李(将军)

2.尤利塞斯·格兰特(UlyssesS.Grant)(1822.4.27~1885.6.23)是美国第18任总统,生于俄亥俄州。

父亲杰西·鲁特·格兰特经营皮革业,母亲汉娜·辛普森是位农场主的女儿。

格兰特的名字是家人用抓阄的方式起的。

尤利塞斯是《奥德塞》中大英雄奥德修斯的名字。

格兰特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一生的事业却有声有色、轰轰烈烈。

格兰特毕业于西点军校,他在南北战争中发迹。

参战时他已42岁,当时为上校,指挥一个团。

但在短短的4年当中,他从上校升为中将,担任联邦军总司令,迫使南方军总司令、“常胜将军”罗伯特·李向他投降。

凭借自己的军威,格兰特于1868年当选总统,并于1872年成功连任。

3.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MacArthur),美国五星上将,著名军事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

麦克阿瑟于1880年1月26日出生在美国阿肯萨斯州小石城的军人家庭。

麦克阿瑟于1893年进入西得克萨斯军事学院学习,称“这里是我起步之处”。

1899年,麦克阿瑟考入美国军事学院(西点军校)。

在校期间既刻苦攻读,又注重体育锻炼。

4年之后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赴菲律宾任美军第3工兵营少尉。

1917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各州国民警卫队抽调人员组成第42步兵师。

麦克阿瑟出任第42步兵师参谋长,晋升为上校,赴法国参加世界大战。

1919年6月,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西点军校校长。

1925年,麦克阿瑟被晋升为少将,先后在亚特兰大和巴尔的摩任军长。

1930年出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45年被任命为驻日盟军总司令,1950年出任朝鲜战争联合国军司令,1951年以上将军衔从美国陆军退役。

图4-5麦克阿瑟和那著名的玉米芯烟斗

4.五星上将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美国第34任总统,陆军五星上将。

艾森豪威尔生于得克萨斯州丹尼森城一个贫苦家庭。

1915年从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毕业后,到步兵团队服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留在国内任科尔特坦克训练中心主任。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艾森豪威尔被调任陆军参谋部作战计划处副处长、处长,负责向太平洋战场增调防御力量,1942年3月改任作战处处长。

他支持“先欧后亚”战略,主张尽快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抄近路攻入德国。

1942年6月,艾森豪威尔被罗斯福选任为欧洲战区美军司令。

从当年11月起,先后担任北非和地中海盟军总司令,指挥盟军相继在北非、西西里岛和意大利本土登陆,很快结束了北非战事,并迫使意大利投降和对德宣战。

1943年12月,艾森豪威尔受命担任盟国欧洲远征军最高司令。

1944年6月,指挥盟军实施了历史上规模最大战役——诺曼底登陆战役,随后又将德军驱逐出法、比、荷境,并直捣德国腹地。

同年12月,艾森豪威尔被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

他具有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善于把多国的庞大武装力量合为一体,协调行动、共同战斗。

图4-6艾森豪威尔

德国投降后,艾森豪威尔出任美国驻德国占领军总司令。

1945年11月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48年2月退役,一度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

1950~1952年重新服现役,出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武装力量最高司令。

1953~1961年,连任两届美国总统。

他在任内继续推行杜鲁门的“冷战”政策,扩大核武器生产,加速发展战略空军,推行“大规模报复战略”。

1969年3月28日在华盛顿去世,终年79岁。

生前著有回忆录《远征欧陆》,《授权变革》和《争取和平》等书。

图4-7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号

5.奥马尔布拉德利(OmarBradley)上将,美国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他于1940年成为陆军部总参谋部的一名助理秘书。

1941年2月,他被任命为佐治亚州本宁保步兵学校校长。

1942年初,他从该校调到第82师。

同年6月,他就任第28师师长。

1943年2月,马歇尔将军把他派往北非担任艾森豪威尔将军的观察员。

几个星期以后,布拉德利成为巴顿将军指挥的第2军的副军长;4月,当巴顿将军受命制定西西里战役计划时,他接任第2军军长。

在新的岗位上,布拉德利将军转战突尼斯和西西里。

1943年9月,他被挑选担任进攻西北欧的美国第一集团军司令兼一个美国集团军群司令部的参谋长。

布拉德利将军在诺曼底战役中指挥第一集团军。

图4-8奥马尔布拉德利

6.马克斯韦尔·泰勒(MaxwellTaylor),美国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马克斯韦尔·泰勒是美国陆军上将、著名军事理论家。

1953年在朝鲜战争中指挥第8集团军,他的主要著作有《灵活反应》、《不定的号角》、《不稳定的安全》等,其中以《不定的号角》最为有名。

在这部书中,泰勒主张以“灵活反应战略”来代替“大规模报复战略”,并以此来确定武装部队类型、规模和部队建设等重大问题。

他倡导的“灵活反应战略”对美国历届政府的军事战略影响很大。

虽然这些军事战略在提法上有所不同,但都基本上体现了泰勒的这一思想。

肯尼迪就任总统后,充分认识到这一理论的战略价值,决定采纳泰勒的主张,并于1962年任用泰勒为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后来又任命泰勒为总统的军事顾问,赋予他很大的权力策划“特种战争”的规划和实施。

随着战后世界军事斗争形势的发展和局部战争的此起彼伏,美国军队采取“灵活反应”和“快速机动”战略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泰勒的理论也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图4-9马克斯韦尔·泰勒

7.乔治·巴顿(GeorgeS.Patton),美国陆军五星上将,号称“铁胆将军”、“战神”。

巴顿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圣加布里埃尔(SanGabriel),1911年12月乔治·S·巴顿进入陆军参谋部任职。

1912年夏季参加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五届奥运会,取得了五项全能项目的第五名。

同年底在陆军参谋部办公室临时任职,一度担任陆军参谋长伦纳德·伍德和陆军部长亨利·史汀生的副官。

在此期间在《陆海军杂志》上撰文建议改进骑兵军刀并获得采纳,他设计的2万把“巴顿剑”被配发到美国陆军部队,使他崭露头角。

一战之后,巴顿组建了美国第一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