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高频知识考点送东阳马生序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2312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43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文言文高频知识考点送东阳马生序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高频知识考点送东阳马生序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高频知识考点送东阳马生序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高频知识考点送东阳马生序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高频知识考点送东阳马生序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文言文高频知识考点送东阳马生序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

《中考语文文言文高频知识考点送东阳马生序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文言文高频知识考点送东阳马生序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文言文高频知识考点送东阳马生序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

中考语文文言文高频知识考点送东阳马生序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

2019中考语文文言文高频知识考点:

送东阳马生序

译文:

我幼年的时候就特别爱好学习。

家里贫穷,没办法买书来看,时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借来书,自己亲手抄录,数着日子到时候归还。

在非常寒冷的冬天里,砚台里的墨汁结成了坚硬的冰,手指冻得没法弯曲伸直,也不放松抄写。

抄录完毕,跑着送过去,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博览群书。

成年之后,(我)更加地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忧虑)自己无法和才学渊博的老师、有名望的人交流。

我曾经奔向到百里之外,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拿着经书请教。

前辈德高望重,学生们挤满了整个屋子,(对待学生)不曾略微把话说的柔和一些,把脸色放温和一些。

我站在他身旁,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

有时候遇前辈训斥、呵责,我的态度更加恭敬了,礼节也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

等到他高兴后,才再度向他请教。

所以我即使愚笨,最后也有所收获。

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大的峡谷中。

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都冻裂却不知道。

回到旅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

服侍的仆人拿着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

我寄住在旅舍,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伙食,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来享用。

与我同住别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系着白玉制成的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囊,光鲜亮丽好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毫无羡慕的心。

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

我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啊!

现在各个学生在太学里读书,每天有朝廷供给的公粮,每年有父母寄来冬夏的衣服,没有受冻挨饿的忧虑;坐在大房子里面读诗书,没有奔波的辛劳;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问题得不到解答,要求得不到满足了;凡是该有的书,都搜集在这里,不必像我那样亲手抄录,向别人借书然后才读得到。

他们有学业不精通的地方,品德有不成器的地方,不是天资低下,而是心不如我专一罢了,哪里是他人的过失呢?

东阳的学生马君则,在太学读书已经两年了,同辈的人很称赞他的才能。

我到京师时,他以同乡晚辈人的身份来拜见我。

写了一篇长信来当做初次见面时的礼物,文辞很通畅明白。

我和他辩论,他的谈吐温和态度平和;他自己说少年时读书很用心,十分劳苦。

这可以说是善于学习的人了!

他现在要回家去省亲,因此我把求学的困难告诉他。

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作家作品:

宋濂,明代文学家,本文选自《宋学士文集》。

朱元璋称之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

题目含义:

送给同乡马君则的一篇赠序。

注释

[1]嗜:

特别爱好

[2]无从:

没有办法。

[3]致书:

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

致:

得到。

[4]假借:

同意复词。

借。

假也是借的意思。

[5]弗之怠:

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书。

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

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6]走:

跑。

[7]逾约:

超过约定的期限。

[7]以是:

因此。

[8]加冠:

加冠之后,指已成年。

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

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以二十。

这里即指二十岁。

[9]患:

担心,忧虑。

[10]硕师:

学问渊博的老师。

硕,大。

[11]尝:

曾经。

[12]趋:

奔向。

[13]先达:

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14]叩问:

求教。

叩,请教。

[15]德隆望尊:

道德声望高。

又作德高望重。

[16]门人弟子填其室:

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

门人、弟子,学生。

填,塞。

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17]辞色:

言语和脸色。

[18]援疑质理:

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援,引,提出。

质,询问。

[19]俯身倾耳以请:

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请教。

[2019咄:

训斥,呵责。

[21]至:

周到。

[22]复:

这里指辩解。

[23]俟:

等待。

[24]负箧(qi)曳屣(xǐ):

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25]穷冬:

隆冬。

[26]皲(jūn)裂:

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27]舍:

这里指学舍,书馆。

[28]支:

通肢四肢的意思

[29]媵(yng)人:

服伺的人。

[30]汤:

热水。

[31]沃灌:

浇灌。

[32]衾:

(qīn)被子。

[33]寓逆旅:

住在旅店里。

逆旅,旅店。

[34]容臭:

(xi)香袋。

臭:

气味,这里指香气。

[35]烨(y)然:

光彩照人的样子。

[36]缊(yn)袍敝衣:

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

[37]口体之奉:

指衣食的享用。

[38]太学:

即国子监,设于京城,是全国最高学府。

[39]县官:

这里指朝廷。

廪稍:

国家供给的粮食。

[40]司业、博士:

指国子监司业、国子监博士,都是教官。

[41]流辈:

同辈的人。

[42]朝京师:

这里指去官后进京朝见皇帝。

[43]长书:

长信。

贽:

初见面时表敬意送的礼物。

[44]夷:

平和。

[45]际遇之盛:

谓好的遭遇。

这里指官位之盛

古今异义

【走】古义:

跑。

今义:

步行。

【汤】古义:

热水。

今义:

做菜的汤汁。

【再】古义:

第二次;两次(本文)。

今义:

指重复。

通假字

【支】通肢。

【被】通披。

词类活用

【腰】挂在腰间。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追溯(sù)埋怨(mán)绯红(fēi)咫尺天涯(zhí)

B.黝黑(yǒu)虐待(nuè)圆弧(hú)吹毛求疵(cī)

C.潜伏(qián)滑稽(jī)狩猎(shòu)锲而不舍(qiè)

D.惩罚(chéng)拮据(jū)顷刻(qǐng)长吁短叹(yū)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取缔云霄红高梁五彩斑斓

B.籍贯璀璨俱乐部重蹈覆辙

C.笃信啜泣度假村珊珊来迟

D.胆怯哂笑青蒿素不容制疑

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这个问题,最后我再总结几点,权当抛砖引玉吧。

B.近几年,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C.爸爸教育我说,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D.他写的那几篇文章都不太好,只有这篇《咏菊》差强人意。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B.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更上一层楼。

C.非法经营疫苗案不仅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关注,在国内也受到热议。

D.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

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简·爱》讲述了孤儿简·爱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B.《三国演义》记叙了诸葛亮很多脍灸人口的故事,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水淹七军”等。

C.《草房子》中的纸月是一个楚楚可人的小姑娘,她用一颗稚嫩而善良的心带给人以力量。

她关注的眼神,一篮篮新鲜的鸡蛋和青菜,给予疾病中的桑桑莫大的安慰。

D.《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是一个典型的硬汉形象。

他面对浩瀚的海洋,凶猛的大马林鱼和凶恶的鲨鱼,恶劣的气候和多舛的命运,表现出顽强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心。

二、(25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醉翁亭记》选段,完成6~8题。

(每小题2分,共6)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太守自谓也谓为信然

B.醉翁之意不在酒宾客意少舒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把酒临风

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乐其志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朝而往,暮而归

B.太守与客来饮于此所欲有甚于生者

C.以其境过清以中有足乐者

D.而城居者未之知也马之千里者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1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一步一步地把读者引入佳境。

B.选文第2段,抓住山间独特的花、木、风霜、水、石等景物的特点来写四季变幻之美,精确而熨帖。

C.全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D.全文运用骈句,句式整齐,音节铿锵,读来声声清朗,极具音乐的节奏美。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

(每小题2分,共6分)

秦惠王谓寒泉子

秦惠王谓寒泉子曰:

“苏秦欺寡人,欲以一人之智,反覆①东山之君,从以欺秦。

赵固负其众,故先使苏秦以币帛约乎诸侯。

诸侯不可一,犹连鸡②之不能俱止于栖之明矣。

寡人忿然,含怒日久。

吾欲使武安子起③往喻意焉。

”寒泉子曰:

“不可。

夫攻城堕邑,请使武安子;善我国家使诸侯,请使客卿张仪④。

”秦惠王曰:

“受命。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反覆:

改变……的政策。

②连鸡:

把很多鸡绑在一起。

③武安子起:

指秦国名将白起。

④张仪:

战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

9.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2分)

(1)故先使苏秦以币帛约乎诸侯()

(2)犹连鸡之不能俱止于栖之明矣()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善我国家使诸侯,请使客卿张仪。

11.从文中可以看出秦惠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分)

 

(三)诗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12~13题。

(每小题3分,共6分)

咏竹

白居易

不用裁为呜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12.请分析本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并说明“竹”具有什么样的形象特点。

(3分)

13.同样是写竹,白居易笔下的竹与杜甫诗“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中竹的形象大相径庭。

由此,你在写咏物诗或咏物散文方面得到怎样的启示?

请举例加以说明。

(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

14.补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者下句。

(每小题1分,共7分)

(1)衣沾不足惜,。

(陶渊明《归园田居》)

(2)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3),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浣溪沙》)

(5),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

(6)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

(7)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韩愈《马说》)

三、(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12分)

美不美,大脑说了算

①那些在很多“凡人”眼里看起来的信手涂鸦,怎么一到艺术家眼里就成了了不得的“神来之笔”?

到底是他们夸大其词、装模作样,还是你眼睛出了问题?

②美好的事物谁都喜欢,不管是美景、美图还是帅哥美女,光是看看都能让人赏心悦目。

但“美”同时又是一个神秘而主观的词,对于美的理解和看法,人跟人之间可能相去甚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