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萌芽形成成熟发展的主要标志及特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21997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泽东思想萌芽形成成熟发展的主要标志及特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毛泽东思想萌芽形成成熟发展的主要标志及特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毛泽东思想萌芽形成成熟发展的主要标志及特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毛泽东思想萌芽形成成熟发展的主要标志及特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毛泽东思想萌芽形成成熟发展的主要标志及特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泽东思想萌芽形成成熟发展的主要标志及特征.docx

《毛泽东思想萌芽形成成熟发展的主要标志及特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泽东思想萌芽形成成熟发展的主要标志及特征.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泽东思想萌芽形成成熟发展的主要标志及特征.docx

毛泽东思想萌芽形成成熟发展的主要标志及特征

毛泽东思想萌芽、形成、成熟、发展的主要标志及特征

一、1921年7月到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远离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最初尝试,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1925年12月《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在革命中的政治态度;

着重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亦称中产阶级)的两面性(革命性和动摇性,两面性根源于其软弱性,两面性是民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主要区别);

指出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是贫农;半无产阶级包括:

绝大部分来自自耕农、贫农、小手工业者、店员;最早的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

1927.3《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共领导农民运动的伟大纲领

主要内容:

1,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作用;

2,强调了建立农民政权和农民武装的重要性;

3,科学分析了农民的各个阶层,提出了党在农村的阶级路线的基本思想;

4,着重宣传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革命思想。

阐述了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初期和中期,即从1927年的八七会议到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1928.10《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工农武装割据。

[武装斗争(主要形式)、土地革命(基本内容)、根据地建设(战略依托,其中以建立和扩大根据地为中心工作)]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928.11《井冈山的斗争》

工农武装割据。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重要文献之一。

1928《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初步阐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

(形成标志)

具有中国革命特点的基本模式:

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以及相关思想、政策的提出,则是形成的最主要最根本标志

1930.5《反对本本主义》--坚持调查研究,洗刷唯心精神

首次明确地反对教条主义。

阐述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出发点、根本点、灵魂、根本保证)、群众路线(基本工作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独立自主(基本立足点)的基本思想。

最早提出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在延安整风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作出了新解释)

基本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形成标志)

重要思想:

1,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2,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事求是)(注意与毛泽东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问题状况的通知》中提出的“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相区别。

);3,必须洗刷唯心精神,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4,中国革命斗争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独立自主)。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三、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1935~1945年,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创作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哲学等各个方面。

其主要成果,一是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体系,二是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是实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的构建。

其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主要标志,其代表作是毛泽东在这一时期撰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3篇文章。

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这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39年10月《〈共产党人〉的发刊词》

1、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思想原则;

2、提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两个战胜敌人的基本武器;

3、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4、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完整阐述了党的建设理论。

提出民主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无产阶级政党基本策略路线)、武装斗争(中国革命主要形式)、党的建设)。

提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的基本特点:

1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建立或被迫分裂革命的民族统一战线2主要的革命形式是武装斗争。

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称为一项“伟大的工程”。

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这个完整的概念,标志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已经形成。

1939年12月《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1、阐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特点;

2、指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3、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1941年1月《新民主主义论》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成熟标志)

1、阐述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2、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第一次概括):

“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革命”;

3、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

4、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目标。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大上作的报告《论联合政府》

1、全面论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有一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人民军队作为骨干,有一套正确的战略战术,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并以根据地为依托,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进行人民战争;

2、概括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1)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2)和人民群众密切的联系在一起

(3)自我批评;

四、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45~1957年

1945.12《将革命进行到底》第一次使用人民民主专政

1947.12《目前形式与我们的任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明确指出土改必须注意的基本原则:

1,必须满足贫农和雇农的要求;

2,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明确提出了人民军队作战的十大军事原则,其中最主要的两条: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和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这个报告是整个打倒蒋介石统治集团,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时期内,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带纲领性的文件。

1949.3《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实现伟大历史性转变的纲领

1.运用矛盾转化的观点,阐明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进入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在城市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

2.运用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分析党的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和国内各个阶级的状况及其采取的政策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学说和阶级斗争学说,阐明了全国胜利后的国家政权的性质和阶级斗争的特点,并以不断革命论和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思想武装全党

1949.6《论人民民主专政》

--建立新中国的伟大纲领

1.阐明新中国政权的性质

2.论述了国内各阶级的地位,相互关系

3.阐述了专政的内容,基本任务及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完善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4.阐明了新中国的对外政策

5.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6.总结了人民民主专政得以实现的国内和国外基本经验

1956.4《论十大关系》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实践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的十个方面的关系问题,成了全党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

提出的观点:

1,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服务;2,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引以为戒;3,采用多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发展重工业;4,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特别是轻工业。

基本方针:

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根本思想:

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提出要向一切国家学习的思想。

对我国国情的分析:

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经济发展不平衡。

在论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中提出“降低军政费用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的费用”。

正式提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阐述了首要的经济关系:

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

经济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的主要关系:

1,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第一次论述了和民主党派的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系统地阐述了双百方针。

讲义:

毛泽东主要著作及重要观点和论断

(一)

2011年05月03日   一、《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

  1.分析了中国资产阶级的特殊情况,科学地划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指出各自的政治态度。

  2.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3.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

  4.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

谁是我们的朋友?

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阐明认清对象对革命胜利的极端重要性。

  二、《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

  1.是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

  2.是党内第一篇提出思想路线的文章。

  3.首次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4.认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开始形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

  5.提出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6.基本形成了包含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想,基本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三、《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

  1.指出“半殖民地的政治和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这是“他们从娘肚子带出来的老毛病”。

  2.阐明了与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分析了买办资产阶级发生分裂和比那化的可能性。

  3.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即革命性和动摇性、妥协性是由软弱性决定的。

  四、《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

  1.提出党在革命中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第一次提出“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3.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

  4.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中国革命的两个武器,党组织是掌握这两个武器的英勇战士。

  5.分析了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对象(帝、封)、革命动力(无、农、城、民)、革命的形式(武装斗争)。

 

讲义:

毛泽东主要著作及重要观点和论断

(二)

2011年05月04日   五、《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

  1.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即“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2.强调认清中国国情的重要性“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

  3.分析了社会性质,提出革命对象、革命动力。

  4.指出中国革命如果没有无产阶级的领导,就必然不能胜利。

  5.提出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六、《论持久战》

  1.分析了中日双方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

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关键)、敌寡助我多助。

  2.批驳“速胜论”和“亡国论”。

  3.预见了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

防御、相持、反攻。

  4.阐明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即要依靠人民来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5.把抗日游击战争放在战略地位考察,依据国情,即“中国是一个处于进步时代的大而弱的国家”。

  6.阐明了战略防御理论,应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七、《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总结辛亥革命失败原因:

“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

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

  2.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3.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

  4.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八、《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1.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3.论述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并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归纳纲领

  4.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5.第一次完整提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九、《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

  对“实事求是”作了新解释:

“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认为这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十、《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

  第一次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即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十一、《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1943年

  第一次从哲学高度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理论概括,把党的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地统一起来。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十二、《论联合政府》1945年中共七大

  1.指出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

  2.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由各党各派组成“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3.对人民战争的思想作了概括: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有一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军队作为骨干,有一整套的正确战略战术,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并以根据地为依托,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制,进行人民战争。

  4.概括了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判。

  十三、《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

  1.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

  ①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②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③保护民主工商业。

  2.提出土改的两个原则:

①必须满足贫农雇农的要求。

  ②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3.人民军队的十大军事原则。

  十四、《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48年

  1.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提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

“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工业生产”

  3.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对象。

  十五、《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

  1.总结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基本经验,“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2.完整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进一步完善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3.科学阐明新中国国家政权的性质及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与相互关系。

  4.指出“我们现在的方针是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

  5.提出新中国在政治上必须实行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十六、《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特点:

  ①中国是一个正好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而且经过了1924--1927年的革命。

  ②敌人的强大。

  ③人民军队的弱小。

  ④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

  ①④规定了中国人民军队的可能发展和可能战胜其敌人。

  ②③规定了中国人民军队的不可能很快发展和不可能很快战胜其敌人,这就决定了战争的持久性。

  十七、《战争和战略问题》

  提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

十八、《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指出:

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式的分

  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从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

  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

  十九、《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指出:

“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

  二十、《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

  提出“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二十一、《将革命进行到底》1948年

  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概念。

  中共中央政治局报告中首次提出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二十二、《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8年

  1.制定了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各项政策,确立了革命胜利后建设人民民主专政新国家的蓝图,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指明了道路,在政治、思想、理论上做了准备。

  2.说明在全国胜利局面下,党的工作中心必须由乡村转到城市,必须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党的中心任务。

  3.分析了当时中国的五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状况和党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

  4.估计了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阶级斗争的新形势,提醒全党警惕“糖衣炮弹”,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二十三、《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1955年

  在按语中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

  的时期,尤其是这样。

二十四、《论十大关系》1956年

  1.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中国情况走自己道路的根本思想,标志着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2.阐述了正确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某些矛盾的基本原则,强调要处理好这些矛盾的各个方面以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3.阐述了重工业、农业的关系。

  4.论述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5.第一次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6.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作为一个大问题提出。

  二十五、《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

  1.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2.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3.论及了民主与专政,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4.辨证地论证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5.指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我国具体的历史条件的产物。

  6.详尽论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是首次提出)。

  7.阐述了知识分子问题。

  二十六、《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邓小平主持

  1.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2.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完整、系统的论述,并把它们提高到“灵魂”、“精髓”的高度,凸现了它们的本质意义。

  3.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4.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及毛泽东思想,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