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病句辨析》练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717498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病句辨析》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病句辨析》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病句辨析》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病句辨析》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病句辨析》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病句辨析》练习.docx

《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病句辨析》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病句辨析》练习.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病句辨析》练习.docx

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病句辨析》练习

病句辨析

(一)

教学目标:

  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掌握病句的六种常见类型,领会辨析病句的几种方法。

3.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把握病句辨析。

4.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重点:

1.掌握病句类型;

2.特别注意辨析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病句类型及解题技巧

教学方法:

精讲多练,指导总结

教学设想:

  1.大量补充实例,多作感悟;加强训练,培养语感;

  2.通过媒体教学,把练落到实处。

同时,掌握应试技巧。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内容:

辨析语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考试说明》对本能力点的要求是:

“能够辨析病句,能力层级E”。

所谓病句,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规则,或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

前者就语言方面而言,后者就逻辑方面而言。

从近年高考试卷看,本考点命题的主要方式是客观性试题。

我们应把握考查要点并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二、知识点概要及解题指导

病句的类型主要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详解和指导如下:

(一)语序不当。

1、类型:

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多项状语次序不当;虚词位置不恰当,特别是“把”字短语位置不当;相关联的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分句位置不当。

(1)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

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如:

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

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教练。

(2)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复杂状语排列大致为:

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b.表时间或处所的;c.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d.表情态或程序的。

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例如:

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正确次序:

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的(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3)虚词位置不当。

①副词的位置不对。

例如:

我们如果把这本书不认真读好,就谈不到读别的书了。

(“不”移到“把”字前)

②介词位置不当

例如:

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动物的条件反射试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试验的架子上。

(“把”字短语应紧挨动词中心语“缚”。

③是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

如果颠倒,位置不当。

例如:

一篇文章要是字迹过于潦草,那么内容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即使”移至“内容”前,“内容很不错”是主谓短语作谓语)

④虚词位置不正确造成的主客体颠倒

例如:

张艺谋执导的《十面埋伏》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4)相关联的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

例:

这是一本好书,它能催人进取,促人猛醒,引人深思。

(按事理、逻辑次序、先后、轻重、缓急、大小、因果等,应为“引人深思,促人猛省,催人进取”。

(5)分句位置不当。

例如:

对于自己的路。

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2、技巧点拨

(1)句中有关联词语,检查是否关联词位置失当。

(2)多重状语与多重定语,检查是否修饰语语序不当。

(3)句中有数量词语,检查是否数量词位置不当。

(4)分句较多的复句,检查是否分句间语序不当。

3、巩固训练

(1)一位优秀的有30多年教龄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应为: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位有30多年教龄的优秀的教授)

(2)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多项状语语序不当,应为:

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许多同学近几天在阅览室里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3)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

(分句间次序不当)

(4)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词语可能反映承接先后、轻重主次等语意。

词语的顺序则必须符合这一客观要求。

此例中“研究听取”,颠倒了承接的先后关系。

应为“听取研究”)

(5)学生、领导、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应改为“领导、老师、学生”)

(二)搭配不当。

1、类型:

关联词搭配不当;定语中心词(主宾)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动补搭配不当;状语与中心词(谓语)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主谓搭配不当。

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例:

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生产量不能供应,供应的应是无公害蔬菜,另外,首句说了前提,后面没有与之相应的结果句,是残句)

(2)动宾搭配不当。

常见错误:

当动词带两个以上宾语时,后面的宾语与动词不搭配

例:

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

(“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搭配不当)

(3)主宾搭配不当

例: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删掉孩子后的“的”)

(4)附加成分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包括:

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

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人群”是在整体性名词,前面不能再用“数万名”予以限制。

可将“人群”改为“人”)

(5)前后缺乏照应,常见错误是一面和两面搭配。

例:

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2、技巧点拨

(1)句中有关联词语,检查是否患关联词搭配不当症。

如“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运动员们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峰顶。

(2)句中有数量词,检查是否患与中心词搭配不当症。

如“蜜蜂每酿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3)句中有并列短语,检查是否患彼此失应症。

如“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4)句中有双面词语,检查是否患前后失应症。

如“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5)“是”字句,检查是否患动宾搭配不当症。

如“三枪集团的内衣产品,是1994年全国同行业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著名品牌。

3、巩固训练

(1)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主谓搭配不当)

 

(2)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

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3)沙沙的浪声和银光闪闪的海面构成一幅多么好看的画面。

(“浪声”和“海面”均为主语,其中“浪声”不能与谓语“构成”形成主谓关系,应去掉“沙沙的浪声”或另构成主谓关系)

 (4)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合理密植,加强管理,一般长势良好。

(“生产”与“长势良好”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应将“生产”删掉,使“水稻”作为主语)

 (5)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绣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

(“教导”和“出现”构成主谓关系不当,可去掉“循循善诱的教导。

”最好可再加“又在我耳边响起”与之构成主谓关系)

(三)成分残缺

1、类型:

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修饰语残缺 

(1)主语残缺 

例:

10月14日,抱着向航空系的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

从大量的观察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察。

 

(2)谓语残缺 

例:

有了肥,有了良种,如果还按照过去宽行大垄的种植方法,增产的潜力也是不大的。

  

(3)宾语残缺 

例:

高分子材料用在医药上,大致可分为机体外使用与机体内使用。

 

(4)修饰语残缺

例1:

全国人民团结在周围,为实现新时期的总目标而奋斗。

(“周围”缺少定语限定) 

例2:

他虽然没有上过学,爱学习,现在已经能写文章了。

(缺少关联词)

2、技巧点拨

(1)介词打头的句子,检查是否患主语残缺症。

如“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2)定语过长的句子,检查动词是否带有宾语。

如“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3、巩固训练

(1)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

(2)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

(3)随着通讯日渐发达,手机几乎成为大家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但使用量增加之后,关于手机质量的投诉也 越来越多。

(?

(4)当民族危机的时候,只有人民才能担当起拯救民族危亡的命运。

(空处加“来临”)

(5)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

(在“既无法演奏”前加上“在今天”)

成分赘余 ——包括主语赘余、谓语赘余、宾语赘余和修饰成分赘余;从性质来看,可分:

堆砌词语、词义重复、为蛇添足等。

技巧点拨

1、句中有“否则”,检查是否患同义重复症。

如“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软件,否则,拿不出软件,我们就会失去市场。

2、有隐性词语出现,检查是否患同义重复症。

如“其实这是过于多虑的想法。

3、句中有并列短语,检查是否患意义包容症。

如“我们的报刊、杂志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4、句中有虚词出现,检查是否患虚词多余症。

如“村南的那片杏树林,早已被人们所砍光了。

考题演练

1、应聘的外国专家正式工资一般应高于或维持试用期工资而不能低于试用期工资。

(已有“高于或维持”来限定,明白地排除了“低于”的情况,再用“低于试用期工资”,是重复,应删掉)

2、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

(“堪”本是“可以”之意,前面再用“可以”,重复罗嗦,应去掉“可以”)

 3、那里有肥沃的土地,有丰富的各种矿藏,有布满无数珍宝的山村。

(附加成份多余“的各种”多余,应删掉)

(四)结构混乱 

1、类型

(1)句式杂糅

例:

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

(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合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

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

”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2)语句杂糅

例:

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2、造成原因

举棋不定;藕断丝连;中途易辙;反客为主;结构含混

(1)举棋不定。

此类语病的特点是,作者时而用这种结构,时而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例:

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应该在“曾被......束缚......”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2)藕断丝连。

此类语病的特点是,把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硬凑起来。

例:

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3)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例如:

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

(应该改作“因为杜重远写了......文章,就认为他是......”。

原句使不知道这件事始末的人误认为杜重远把别人送进监牢,非常不妥。

(4)反客为主。

此类语病的特点是,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例:

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了,歼灭了无数匪军。

(“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作者却把它一气呵成,不加闪待。

应该把后一分句改作“歼灭了一大部分”或“不计其数”;这样“歼灭”是接着“被游击队”下来的,就连贯了。

(5)结构含混。

这样的句子可以有两种意思。

①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近几年来曾提倡过,而且产生了许多写真人真事的作品。

(句中的“产生”可以算无主句,也要以拿“创作方法”做主语,作者的意思也许是第一种,那么上半句应该改做“近几年来曾倡导过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

②在旧社会,他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人民。

(这句的错误是把“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和“利用开当铺残酷地剥削人民”两种说法糅在一起,修改只留一种说法。

3、技巧点拨

宾语过长的句子,检查是否患句式杂糅症。

如“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4、巩固训练

(1)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

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

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

(2)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3)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是一个关系到能不能真正地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的重大问题。

(4)他之所以取得这样大的成绩,是他刻苦努力、顽强拼搏取得的。

(5)当上级宣布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时,我们大家有一种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真是难以形容的。

(五)表意不明 

1、类型:

(1)指代不明。

例:

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2)句子歧义。

例:

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究竟是“妹妹”心里着急呢?

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

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

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3)语义费解——不知道怎么讲(“歧义”是一句话有两种理解意)

如①到北京参观奥运村及新改造后的“地铁”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参观”怎么会是“归途”?

作者的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归途中要做的事。

②从六十岁到九十九岁的老太太被特许坐着车子参加游行。

(从字面上看,好像59岁以下和100岁以上的都没有坐车参加游行的权力。

作者的意思大概是“60岁以上的”。

2、技巧点拨

(1)“数量词+名词”检查是否患句意歧义症。

如“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工作一定要有新起色。

(2)有和(或)连接的成分,检查是否患歧义症。

如“他背着经理和总经理把这笔钱分别存到了两家银行。

(3)反问句、疑问句,检查是否患表意相反症。

如“为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了加强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3、巩固训练

(1)如何迅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一个中学语文教师特别关心的问题。

(2)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3)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道德还要不要?

在义与利面前如何选择?

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

(4)李秀成被清兵抓住砍头时是不是表现得很英勇呢?

从一些历史记载来看,并不是这样的。

(六)不合逻辑

1、类型:

自相矛盾;范围不清;强加因果;否定失当。

(1)自相矛盾。

例: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

应改为:

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

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

(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例:

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

(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4)否定失当。

例:

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2、典型试题

(1)夜晚,远远望去,整个楼漆黑一团,只有一个房间还灯火辉煌。

(自相矛盾)

(2)既然来了,但他还是不安心。

(关联词语用错)

(3)当你伫立岸边,放眼无边的大海,眼前会涌现出一幅我们的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壮丽图画。

(既然“放眼大海”,后面所呈现的图画应是大海上的情景,此句表述所看到的是土地上的情景,前后矛盾。

可将“大海”改为“辽阔的大地”等)

(4)谁也不会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

(“不否认”即“承认”,“承认”的是“长江不是向东流的”,明显不符合客观事实,可将“否认”改为“承认”,也可去掉第二个“不”)

病句辨析

(二)

教学目标:

  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掌握病句的六种常见类型,领会辨析病句的几种方法。

3.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把握病句辨析。

4.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重点:

1.掌握病句类型;

2.特别注意“辨析方法”中的“审读关键词法”。

教学难点:

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

教学方法:

精讲多练,指导总结

教学设想:

  1.大量补充实例,多作感悟;加强训练,培养语感;

  2.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把练落到实处。

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应试技巧。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08年江苏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C.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D.将于2013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

【解析】病句辨析一般使用主干分析法和枝叶分析法,即从语法角度对句子成分进行分析找寻病因。

D项是正确的句子。

A项语序不当,“碰撞、融合、交流”应改为“碰撞、交流、融合”。

B项成分残缺,“培养”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应改为“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的“习惯”。

C项搭配不当,“克服”的应该是什么“困难”,不应是“特殊气候条件”。

【答案】D 

点拨:

首先要明确语病六种类型。

其次要掌握判别病句的常规方法。

①找出主干,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如果句子主干没问题,就应当检查修饰语(定、状、补)是否能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

②体会语意。

如果结构没问题,可体味句子的意思,情趣和表达习惯,看逻辑方面是否有问题,否定是不是太多,指代是否明确,是否有歧义,用词是否妥贴,是否重复,词序是否正确,修辞得当与否等等。

③看关联词语是否用得恰当。

二、辨析病句

(一)病句的类型

《考试说明》规定的病句类型为以下六项: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这六种类型的病句,可归纳为以下三种:

1.语意性病句。

语意性病句指句子的意思表达不确定、不明白,通常称为“有歧意”,主要指“表意不明”,有时语序不当也会表意不确定、不明白。

表意不明,与汉语词语的多义性有关。

如“学习文件”,在没有具体语境的条件下,它可以认为是一个动宾短语,也可以看作偏正短语。

两者的意思就很不相同。

语序不当,如“考试才进行了30分钟,就有人陆续交卷了”,这一句中,“有人陆续交卷”是什么意思?

是“有人”一会儿交一张试卷的意思,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因为它语序不当。

应该说成“就陆续有人交卷了”。

2.语法性病句

语法性病句包括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

这类病句之所以被认为是病句,主要是不符合一般的语法规则,不符合汉民族语言的表达习惯。

(1)搭配不当。

它包括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谓语与其宾语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等。

例1:

①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

②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前句有搭配不当的语病。

“新产品”是可以与“研制开发”搭配的;而“新技术”却不能“研制”,只能用“研究”;“新工艺”也只能用“研究”,而不能用“研制”。

句句也有搭配不当的毛病。

“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是正确的;而“21辆消防车”“放弃休假……”便是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

(2)成分残缺或赘余。

成分残缺是指该有的成分却没有出现,指缺主谓、谓语和宾语这些骨干成分,而不包括修饰成分;赘余,即冗余、多余,通常表现重复累赘。

例2:

①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②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训练班。

③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解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祟。

例①的主语是“工厂”,它能不能作“三次被授予优质产品称号”这一分句的主语呢?

显然不能,这里缺少主语“产品”。

从全句说,是犯了偷换主语的毛病。

句②“全面推广”什么呢?

“推广喂猪”这是说不通的,句中缺少了动词“推广”的宾语,应补上“(的)”经验“(的)做法”之类,以作为“推广”的宾语。

句③犯了成分赘余的毛病,应该删去“在作祟”这三个字。

(3)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也称为句子杂糅,即把不同的句式、不同的表述方式糅合在一个句子中,造成了结构混乱。

例3:

①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这两句都有结构混乱的毛病。

句①的主语是“学员”,可以说“学员除……外,还有……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可以换一个说法,即“短训班除……参加外,来自……也参加了学习”。

而句①把这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使用,势必造成了结构的混乱。

句②也犯了杂糅的毛病。

我们可以说“深受……欢迎”,也可以说“深为……所欢迎”,而句②把这两种表示被动的格式掺杂糅合在一起,造成了结构上的混乱。

3.逻辑性病句

“不合逻辑”就是指逻辑性病句。

通俗说来,就是不符合事理。

主要有概念使用不当、判断不当、推理不当等情况。

我们知道,概念(词语)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并列关系、交叉关系、种属关系等,只有并列关系的概念可以并列使用,交叉关系、种属关系的词语都不能并列使用,否则不合逻辑。

如:

“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本句在概念使用上有多处不合逻辑,“杂志”就是“刊”,因此“报刊”和“杂志”不能并列,应改为“报纸、杂志”或“报纸、刊物”;再则“报刊、杂志”本身也是“出版物”,它们之间不能并列,应在“出版物”前加“其他”。

从逻辑上说,犯了种概念和属概念并列的错误。

判断不当,主要表现为自相矛盾、误用多重否定,包括误用反问句。

例4:

①经过刻苦努力,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各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的好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