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教学工作反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711661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教学工作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下教学工作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下教学工作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下教学工作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下教学工作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教学工作反思.docx

《四年级下教学工作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教学工作反思.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教学工作反思.docx

四年级下教学工作反思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能力之一。

口算不仅需要正确还需要速度,尤其是基本的口算要达到熟练的程度。

在四则计算中要使学生先学好2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要求口算准确、熟练。

当然,口算技能的形成,速度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训练能做到的,而是靠持之以恒训练实现的。

(1)课前3——4分钟口算。

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计算课每节课前进行3——4分钟口算练习,形式活泼多样,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显著。

可以直接笔答,即手头有一张口算纸,规定时间完成一定数量的题目,数量可以循序渐进,由少到多;也可以视算,即教师出示一题目,学生看着题目写出答案;还可以听算,即教师只报题目,学生说出答案。

(2)进行针对性练习。

口算训练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学习“46×37”等进位乘法,练习4×7+4,3×4+1等口算,有利于学生在计算中正确地进位。

四下教学反思之二

加强课堂练习。

目前的数学课堂,在情境引入、算法多样化上面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往往是前松后紧,匆忙收场,学生课堂练习时间严重不足,有的甚至下课铃声一响,教师才布置练习,导致练习不到位,所以有必要加强课堂练习。

(1)留有足够的时间。

学生的练习是别人无法代替的,课堂教学如果不能实现“当堂训练”,就会成为“夹生饭”,没有时间进行必要的课堂练习,要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也就不大可能了。

所以,我们有必要留有足够的课堂练习时间,每节课5——8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并随时随地反馈练习中的问题,进行纠正。

(2)提高练习质量。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练习,并不是越多越好,回到机械重复的做法。

而是要在保证有一定数量的前提下,从提高质量上下功夫。

首先,重视练习内容的选择。

包括封闭性问题,半开放性、开放性问题等,以封闭性问题为主,开放性问题为辅。

其次,练习形式多样。

计算教学不要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避免计算的单一、枯燥。

从基本练习、针对练习、变式练习到拓展练习等层次要分明,难易程度适合学生。

教材上的、教师、学生设计的题目都要有,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要注意练习的趣味性。

在练习时添加一些新颖活动,诸如小竞赛、小游戏等,使学生的情绪、情感始终处于蓬勃状态。

第三,关注计算练习后的反思。

加强练习之后的反思,能提高学生回顾、分析、判断能力。

有利于总结经验,提高练习效率。

四下教学反思之三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看起来简单实际很难把握的教学内容。

这是新教材中我感受最深的地方之一。

在去年教学一一列举的策略”和“倒过来想的策略”的基础上,我更知道现在将要教学的“替换”和“假设”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学中会出现的问题。

所以上个星期五,我就只留了“预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写下在预习中的心得体会,包括看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等。

”孩子们的预习习惯已基本养成,预习方法也有了自己的特色。

相信在预习中孩子们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而沉淀下来的就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果然,今天教学时,自学质疑部分,孩子们对一些基本的内容都了解的较多,对部分实际问题也能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但还是不太理解为什么要替换,特别是练一练的内容更是讳莫如深,一头雾水。

于是我引导孩子们首先理解为什么要替换。

“如果不替换,题目中就有两个未知数,而且两个未知数的题目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解答的?

”“用方程。

”我鼓励孩子们用方程解决问题。

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很快解答完。

“用方程解决问题是很好的方法。

但总是很费事的。

如果可以不用方程就可以很快得出结果,我们是不是更喜欢?

”“是!

”孩子们异口同声。

“替换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样的问题。

”我引导孩子们按书上的替换的思路理解,大多数孩子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我还引导学生总结出两种数量有倍数关系时,可以“以一换几”或“以几换一”的替换方法。

练一练的问题,孩子也无从下笔了,因为这本来就是另一种情况的问题。

首先让孩子们理解替换的可行性方式:

一对一的替换。

从而发现替换后出现的新

问题。

于是我让学生讨论:

如果把大盒子都换成小盒子,会出现什么情况?

如果把小盒子都换成大盒子,又会出现什么情况?

引导孩子们发现:

因为两种数量之间的不相等,替换后就出现了剩余或不足。

在引导孩子比较、讨论、推论,得出剩余的部分要从总数中减去,不足的部分要在总数的基础上加上。

在后面的练习中,孩子们大多数能比较熟练地用替换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的难点得到了突破。

四下教学反思之四

这节课的成功教学,更是我尝到了有效预习在教学新知的重要作用,它帮我节省了大量的教学时间,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

本节课创设了探险寻宝的学习情境:

先让学生在探险寻宝的准备活动中复习角的度量以及三年级学习的八个基本方位,接着出示示意图,引导学生分组开展合作学习,尝试描述一下各寻宝点的位置。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各小组展开交流讨论。

明确要知道一个物体的准确位置,必须同时知道方向或距离。

然后学生继续分组学习,尝试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描述其他藏宝点的位置并汇报。

在后面的实践应用中分别设计了辩一辩、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等活动。

教师积极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参加探险寻宝活动,通过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交流,学会了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这些探究活动让学生亲历了“做数学”的过程,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初步推理能力,发展了学生空间观念。

四下教学反思之五

第三单元讲授的是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

加法运算定律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乘法运算定律包括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学生对于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的交换律掌握较好,可运用这两个定律对一步加法和乘法进行验算,基本能够灵活运用。

然而对于乘法结合律则运用不是很好,乘法分配律则更为糟糕。

细想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学生现在只是能够初步认识,弄明白这三个乘法运算定律,还不明白这几个运算定律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学生不能正确的分析算式并正确的运用运算定律,尤其是乘法分配律,它是乘法和加法的运算定律,学生忽视运算符号,极易把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混淆。

第三,对于乘法分配律,有的学生甚至运用运算定律折腾了一番又回到了原来的算式,不会灵活处理。

综上所述,学生并没有深刻体会到运算定律带来的方便,解决办法只能是多讲多练,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数感,在不断的重复练习过程中,体会应该如何运用运算定律,也就是如何做题。

等待讲解了下节内容简便运算之后,我想学生会得到一个明确地感悟到原来在计算的过程中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运算过程变得简单,这样,学生在计算的时候,自然就会去运用了,而且会十分的感兴趣。

四下教学反思之六

简便计算是小学计算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的理解是:

简便计算应该是灵活、正确、合理地运用各种性质、定律等,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

这几周我一直在教学简算,开始时学生对简算还挺感兴趣,毕竟简算可以摆脱那些繁琐的四则混合运算了,也不用竖式计算了,可是随着简算类型的不断增多,学生开始对一些类型混淆了,随着简算方法的多样化,简算的准确性也大打折扣。

于是,我开始困惑、开始思考、我开始发现:

简算不仅要求学生能明确运算顺序,正确计算,而且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甚至要有一些直觉,能够进行合理的分析,找出其中能够进行简便运算的特征,并合理地进行简便运算。

于是,我让学生做了大量的直接简算的题。

(我认为计算达不到一定的练习量是不行的)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些常见的可以简算的对象,如:

“25与4相乘”、“125与8相乘”、“5与任何双数相乘”以及其他的可以凑整的数,同时使学生对简算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是学生最不容易掌握的。

根据以前的教学我发现,其实学生在真正的生活情境中还是会自觉的用乘法分配律的。

比如算几套课桌椅价钱的问题,学生会列出两种不同的算式,也就是渗透了乘法分配律的思想。

我在教学内容这部分时,学生确实很难达到自觉地运用分配律去计算,特别是一些变式就更加的困难了。

我认为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自觉观察算式特点的习惯。

学生对于计算的目的是得到答案,而忽略了计算的过程,这也跟我平时的教学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有这样一道题(80+8)×25,学生完成后,我随即将该题改为“88×25”让学生做,学生做出了两种答案:

①、88×25=80×25+8×25=2000+200=2200;②、88×25=11×(8×25)=11×200=2200。

我请学生分别介绍了他们的想法,他们说:

第①种是把88分成80+8,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让他们分别同25相乘;第②种则将88分成8×11,然后利用乘法交换率和结合率,先把8与25相乘,最后再乘11。

听完学生的介绍后,我进行了总结,首先肯定了两种答案的正确,然后对两种答案进行了分析:

两种答案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发现了8与25相乘非常简便,可以凑整。

于是想方设法对88进行分解,因此都把握住了这道题的关键,所以都是正确的;两种解法的区别是,分解的方法不同,第①种解法是用加法进行的分解,所以使用的是乘法分配律。

第②种解法用乘法进行的分解,所以使用的是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方法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处。

最后强调:

简便运算的思路会有很多,只要把握“凑整”这个解题关键,正确、合理地使用运算定律,就是正确的。

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了单纯的简便运算,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初步理解了学以致用的道理,真正理解了书本上的知识必须运用到实际当中去的道理

四下教学反思之七

《营养午餐》一课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午餐的营养问题而设计的一节数学综合实际活动。

在教学设计上,我主要围绕以下几点进行探索: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尝试教学法,以“激趣—尝试—讨论—再次尝试—总结提高”为主线。

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日常生活的午餐组合为题,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对课程知识的认识;以小组活动的形式,通过合作,总结,结合排列、组合、图表,完成对营养午餐的更深层次的认识、理解与提高。

通过最后的采访与总结,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所学数学思想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主张。

在学习方法上,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对营养专家指出的一些关于合格营养午餐的指标,不是以命令式、指导式的形式提出来,而是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想象中的午餐”与“科学的午餐”的冲突,产生对“什么才是合格的营养午餐”有求知欲望的前提下,让学生自行探索认知。

接着通过“小小美食家”与“小小营养家”的讨论交流,使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营养午餐的合理搭配上达成共识,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水平,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在课堂的组织形式上,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游戏”“小采访”“讨论交流”,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课堂更具生活化,趣味化。

通过激趣引入、巧妙设问,在学生熟悉的场景下引入课题、产生疑问,在学生愉悦的交流中解决问题。

在模拟现实生活场景中,让学生做菜、点评、评菜,使学生在乐中求知。

通过“小采访”活动,使“关于胖与瘦的探讨”这一问题,以日常闲聊的形式,让学生各抒己见中达成共识、解决问题

四下教学反思之八

从学生的作业情况来看,还是有部分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掌握不过关,本单元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因此,回想上课时我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合作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求什么?

用什么方法计算?

再求什么?

又用什么方法计算?

最后求什么?

用什么方法计算?

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

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还要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意义,促进学生正确地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我认为这一环节我落实的还不够,在下一步的教学中及时调整方法,做好及时的补救工作。

教学反思之九

回头看以住教学“四则运算”,一般是直奔主题,告诉学生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机械训练,使学生达到计算的准确、熟练。

但练习中忘记运算顺序的情况常会出现。

单纯的机械训练,学生只会觉得数学枯燥无趣,感受不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尝试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创造的过程,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和小括号的意义。

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自主的,学生的选择是开放的,学生的表述也是多样的。

四下教学反思之十

一、利用旧知辅垫。

小数的意义较为抽象,学生掌握起来较为困难,利用旧知辅垫,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类比,迁移,让学生顺利地进入新知的探究天地,把原以为很抽象、很模糊的知识,变为直观、具体清晰。

课在开始前的复习中,师出示一块橡皮的价钱为0.3元,师:

表示多少角?

生很容易回答出3角,进而师追问3角钱以元为单位怎样用分数表示?

因为学生学过了一位小数,已初步认识了小数,生知道3角=元,在此师帮助学生建立了一个知识框架,搭建了探究的平台,即让学生感悟到0.3=,为下面学习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等作好充分的准备。

二、在规律中巩固。

由于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在实际的应用与操作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小错误,为此师为了能让生彻底处理好细节问题,为学生安排了如下的练习:

把下面的分数用小数表示

学生做好后,师: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在小组互动中,情感的交流中发现了小数位数与分母之间的关系,虽然这不是什么太深奥的规律,但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学生在以后学习中应用起来一定会得心应手。

学生对单位之间的进率似乎很陌生,在这方面学生做得很不好,给教学工作也带来了一些负效应,师在此方面还要多做工作。

四下教学反思之十一

《小数的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中的内容。

这节课是在教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以及小数的读与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小数性质的理解和运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在教学本节内容时,在重点关键处教师改变传统的只注重理性思考,为把感性的经验与理性的思考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

从而突破对于小数的性质这一难点知识的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在教学时,我没有直接出示例1而是先在黑板上写了三“1”。

提问:

这三个1中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回答。

接着,我在第二个1后面添上一个“0”成10,在第三个1后面添上两个“0”成100。

再问:

现在这三个数还能用等号连接吗?

(学生就说不能了。

)然后教师引导提问:

你能想办法使他们相等吗?

这问题情境的创设立即引起了学生们的好奇。

这个富有启发性、趣味性、挑战性的问题吸引着学生,引起了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

使他们情不自禁的注入自己的热情成为学习的主人。

他们注意力迅速高度集中,纷纷开动脑筋、个个跃跃欲试。

通过大家的回答和教师的引导不知不觉引入新课的学习,自然流畅。

新课标指出:

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以及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师创设例1这一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教学用具,让学生充分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怎样找出0.1米、0.10米、0.100米的长度。

让他们再进行合作分工把他们量、找出来。

这一活动教师给足了学生交流、讨论、动手操作的活动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索、自主的发现。

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让每一个孩子都在探索的活动空间中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亲身去经历和感受了的,活动给他们的体验是很深刻的,同时结合实物的演示进一步感知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实际都是同一段,进一步看出0.1米0.10米0.100米这三个数是相等的。

教师让学生通过横向观察、纵向比较,围绕“变与不变”的特点引导观察、思考、讨论。

学生们不仅很快归纳出小数的性质,而且使他们明确了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

采取在直观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遵循了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较好的实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

设计多种有趣的练习,使学生的学习气氛非常活跃、积极性很高。

他们充分体验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成功的快乐。

四下教学反思之十二

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新课标的一大领域。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要试图挖掘教学中的潜在资源,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培养学生的生活应用意识。

一、课前收集,提高实践能力

事先我做了布置,让学生去收集生活中的两个数据,并能知道它们的含义。

课中交流时,我发现很多还是直接从课本里找定价,要么是各自的身高,要么是零食的价格。

可见,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肤浅,调查途径以及收集数据的范围狭窄。

但我想,学生能亲自去调查,收集数据,让学生形成数学来自于生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目的已经达到。

二、课中呈现,感悟生活数学

课中,教师再呈现数据,让学生通过观察课本中的数据,并说说它们的实际含义,这里有质量、身高、成绩、体温等,拓宽学生的视野,感受到生活中处处体现数字。

然后,让学生说说“做一做”几个数的含义,直接地感受到小数在生活中应用,并且体会到相同的小数在不同的情境中各具实际含义。

学生汇报时,出现身高1.40米,我随机出现一支笔的价格是1.40元,问学生这两个1.40元的含义一样吗?

学生自然能区别含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小数的不同含义,加深对小数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实践操作,发展数学能力

在练习阶段,呈现练习十一第1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改正标错小数点的小数,进一步运用小数,体会小数的含义。

然后,再让学生拿出语文书、数学书、科学书、音乐书、美术书,让学生找出他们的单价,并感悟各种课本的不同定价,而且也让学生比较小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下教学反思之十三

预习,大部分同学都对这个问题存在疑惑:

他们是怎样得出豆豆身高的近似数的?

这个问题刚好是本节课的重点。

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板书和讲解:

0.984≈0.98(保留两位小数)

0.984≈1.0(保留一位小数)

在这个最重要的环节中,我恰恰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我想,如果我当时并不急着告诉他们的正确答案,而是问其他学生:

“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推断,自己去总结出方法。

这样的话,他们上课的心情应该是擦拳磨掌,跃跃欲试的吧?

既帮忙解决了难题,又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更使得他们的思维更流畅,更深刻。

提高了课堂效率的同时,进一步对知识进行巩固。

另外,在我讲解的过程中,我仅仅是讲了怎样得出豆豆身高的近似数这个问题,并没有对知识进行拓展和总结,导致了学习效果不理想。

因为没有总结方法,所以到了下课很多同学都不懂如何求近似数。

总而言之,这节课的教学,预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教师没有正确的引导好,另外缺乏对知识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导致了学习效果低下。

四下教学反思之十四

一、由易到难,促使学生主动探索。

用三角形拼组图形,第一步让学生用三角形拼出四边形,有的学生能拼出四边形,有的学生不能拼出四边形,学生操作,教师提问:

你是怎么拼的?

你任意取两个三角形就一定能拼组成四边形了吗?

你用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你觉得怎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能拼组成一个四边形?

学生得出结论:

不是任意两个三角形就能拼成四边形。

只要有一条边的长度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就能拼成一个四边形。

再用三角形拼出学生学过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从一般到特殊,让学生逐一研究它们形式拼法,让学生在拼的过程中逐步获得成功,进一步一会三角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学会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并为后面图形面积的学习打基础。

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的建立,必须有学生的亲身经验做基础,在学生掌握了用三角形拼四边形的拼法以后,教师提问:

在拼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答:

两个完全一样的一般三角形它的拼法有三种,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三角形它的拼法有两种,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边三角形它的拼法只有一种。

在一起研究了三角形的简单拼组后,安排了欣赏这个环节,设想让学生用三角形拼组美丽的图案,欣赏了几张图片后,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已经有了按自己的意愿和喜好进行创作的冲动时,让学生用两个以上的相同三角形和不同三角形,把它们拼组在一起,设计美丽的图案。

四下教学反思之十五

1.联系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数学学习过程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之上的一个主动建构过程。

本课巧妙地选择和利用生活中的三角形,使教学内容变得充实、丰富和生动,让学生在主动而有趣的学习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体会到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2.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探究的动力。

本课中,教师把新知的学习探索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基础之上,充分保障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精心创设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进一步认识了三角形,发现了三角形的特性,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及应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操作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很好地完成了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任务,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下教学反思之十六

三角形边的关系是在认识了三角形的“分类”和“内角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重点主要是探讨:

任意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

研究“三角形边的关系”得出“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我不急于给学生答案,而是经过讨论验证后用“任意”代替“较短”,这样学生更清晰。

本节课我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先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实践应用的过程。

我在教学中,关键是抓住“任意的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再次由学生自己找出原因,为什么能?

为什么不能?

初步感知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接着重点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通过观察、验证、再操作,最终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

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既增加了兴趣,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这样设计主要体现了以下三点:

1、创设问题情景,以疑激思。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

因此,课堂一开始,我是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四组小棒,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并提出“是否任意三条线段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呢?

”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让学生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产生好奇,引发学生探究欲望,从而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

“再创造”是指创设合适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历一遍发现、创新的过程,即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

它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灵魂。

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设置一些动手操作,共同探讨的活动,尽可能多些时间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

如这节课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拼三角形,小组讨论三角形边的关系,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思考学生亲自体验“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的普遍性。

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主的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获得成功的机会。

3、密切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苏霍姆林思激曾经说过:

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无痕的教育。

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本节课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学生熟知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情境,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如新授后我让学生解答成长书的25页“小林去学校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