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唐蜀道难赏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710421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白唐蜀道难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李白唐蜀道难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李白唐蜀道难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李白唐蜀道难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李白唐蜀道难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李白唐蜀道难赏析.docx

《李白唐蜀道难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白唐蜀道难赏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李白唐蜀道难赏析.docx

李白唐蜀道难赏析

李白(唐)《蜀道难》赏析

原诗: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作者:

李白(701-762)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

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

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

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

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讼纷纭。

其实,李白的乐府诗,当时已被之管弦,就是词的滥觞了。

至于历来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这两首词,格调高绝,气象阔大,如果不属于李白,又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

注释:

《蜀道难》:

古乐府曲名,属《相和歌·瑟调曲》,古代诗人常用来描写蜀地道路的艰难。

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十一说:

《蜀道难》自是古曲,梁、陈作者,止言其险,而不及其他。

(李)白则兼采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弗居’等语用之,为恃险割据与羁留在佐逆者著戒。

”壮士死:

传说秦惠玉嫁五美女给蜀,蜀国派五位壮士去迎接,返至梓关,遇山崩,五壮士被压死,五美女上山化为石。

赏析:

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起,被称为诗坛上的灿烂辉煌的“双子星座”。

李白为人正直,一生蔑视权贵,他曾直言不讳的声称“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新颜。

”因此,他虽有超人的才华,但并没有得到统治阶级的重用。

他的一生坎坷,然而他对国事却十分关心,他的作品始终洋溢着浓烈的爱国情怀。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的大诗人,他的诗篇充满着丰富多彩的想象,以高超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

他的大量诗作从唐代流传到今天,并翻译到国外,影响之大,可渭家喻户晓,老少皆知。

李白自称“一生好入名山游”,在长期漫游的生活基础上,他挥动神奇的文笔,写下了不少描绘祖国壮丽山川的诗作,抒发着对祖国无比炽热情感的同时,往往寄托着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切感慨。

《蜀道难》就是最为奇丽、最为生动的一篇,是富有高度浪漫主义色彩的千古绝唱。

孟棨在《本世诗·高义篇》中说,李白刚从外地来到京师,住在宾馆里。

当时很有名的大诗人贺知章去拜访他,李白把《蜀道难》拿出来给贺看,贺还没读完就不断赞称,把李白称为“谪仙”(“读未尽称叹数次,号为谪仙”)。

说李白才华卓绝、超群,似人间神仙,而且弄来酒和李白喝了个痛快。

这一来李白的名声就在京城传开了。

我们知道李白出蜀,被召进京是在天宝元年(742年),而贺知章告老还乡是在天宝三载(745)。

这样看来,《蜀道难》的写作时间大致在天宝初年。

李白为什么要写《蜀道难》?

历来颇有争议:

(1)写于安史之乱时,是为奉劝唐玄宗滞留蜀地而写的。

(2)是为房琯、杜甫担忧。

因此时房、杜均在剑南节度使严武手下办事,严武为人粗暴,是为劝说他们小心从事的。

以上两种说法,都是安史之乱后的事,而《蜀道难》作于天宝初年,故二说不能成立。

(3)有人认为李白在长安期间,曾写过《剑阁赋》,在题自下自注说“送友人王炎入蜀”,内容与《蜀道难》相似。

故可推断《蜀道难》是为王炎入蜀而作。

这几种说法比较下来,第三种说法比较合理。

不管哪种,有一点可以肯定,《蜀道难》是以蜀道难行,危途难行为主题的。

它是用乐府旧题,即事成篇,为送友人入蜀而作;它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又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形势和人民命运的忧虑,也抒发了他对人生道路坎坷不平的感慨。

《蜀道难》属乐府古题,即(相和歌辞·瑟调曲)。

在乐府古题乐解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之阻。

”铜梁、玉垒都是蜀中山名。

李白袭用了这个古题,仍然写蜀道之艰险。

但无论在内容、形式上都有新意。

由此可见李白不仅善于吸收,更善于创新,他是在继承中有革新、有创造的。

这首诗可分三部分:

一、从开头至“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写蜀道开辟之难,突出一个“难”字。

二、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至“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写蜀道行走之难,突出一个“险”字。

三、从“剑阁峥嵘而崔嵬”至结尾,把自然环境与政治形势结合起来,写国情的险恶,以引起人们的警惕,突出一个“恶”字。

划分三段的主要联系:

1、内在联系:

三个部分的自然衔接和描写蜀道由难而险,由险而恶,劝告友人还家,逐步深化主题。

2、外在联系: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三次咏叹,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危途难行”是本诗的主题。

前两部分从自然风光落笔,极尽描模刻画之能事;第三部分转入对政治形势的咏叹,深化了主题。

可看作是作者的精心构思。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诗歌一开头,就用了惊叹词“噫吁嚱”,表示十分惊奇和感叹。

“噫吁嚱”是叹词的连用,可读成“噫,吁嚱”,“吁嚱”就是呜呼的意思。

也有的说“噫”、“吁”,“嚱”是三个独立叹词的连用,突兀而起。

“危乎高哉”的“危”和“高”,都是高耸的意思,各带一个感叹词。

李白有一首写峰顶的诗,第一句就是“危喽高百尺”,“危喽”即很高的样子。

与“危乎高哉”是同样意思的重复,也是起强调的作用。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成为词组“蜀道难”。

这里“于”是比的意思。

这几句大致是:

哟,啊,高啊实在高啊,蜀道难行,比上青天还难。

请看,从一开始就带上了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开篇即奇,一下子奏出激昂雄浑的基调,强烈的震撼着读者的心弦。

“蚕丛及龟凫,开国何茫然!

”“蚕丛”与“龟凫”是传说中的两个蜀国的开国国君,“茫然”是茫远而难以知详的意思,说他们开创蜀国是多么遥远的事了。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尔”作指示代词,“此”的意思,“尔来”就是自此以来,即蜀开国以来。

“四万八千岁”不是确数,极言时间的久远。

秦国的土地因山川多有险阻,故称为“秦塞”,“通人烟”即人员往来相通的意思。

这两句说蜀地自古不跟秦地相沟通。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当”,是遮拦、阻挡,这里当“面临”讲。

“太白”是秦岭主峰太白山。

传说因它冬夏都有积雪,所以叫太白。

太白山在西安的西面,所以叫“西当太白”。

谚语云:

“武功太白离天三百”,极言其高峻。

“鸟道”是人迹难至的险峻的小道,“横绝”是横空飞越的意思,“巅”是顶峰。

这两句说,西边太白山挡住去路,山上的小路人迹难至,只有鸟儿才能从那横空飞越直达峨眉山顶。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是以神话来反映我国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蜀王派五个力士前去迎娶秦王的五个女儿,途中见一大蛇钻入山穴,力土们抓住蛇尾猛拉,结果地崩山倒。

力士和秦王的女儿都被压死,山中就此裂开一条小路,把秦蜀两地沟通起来,也就是把形似天梯的陡峭山路和山崖间凿石架通的栈道联系起来。

这虽是神话故事,但我们可以看出蜀地与世隔绝,蜀之道来之不易。

诗人不是客观地描摹蜀道的艰难,而是从传说和想象落笔,赋予秦蜀山川以浓郁的主观感情,表现了诗人对蜀道带有鲜明个性的独特感受,融合着诗人豪迈奔放的个性。

以上是第一部分。

诗人从古老的传说落笔,追溯了蜀秦隔绝的漫长历史,指出五位壮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在不通人烟的崇山峻岭中,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

强调了蜀道来之不易。

这里讲的是蜀道开辟之难。

第二部分写蜀道行走之难。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标”,高木作为表记,其最高处叫做标,这里高标就是最高峰、顶峰。

这几句极写山的高峻,上面有六龙驾着太阳神乘坐的车子,到此也不得不折回的高峰,下面有波浪汹涌盘旋的回流之水。

这样上下着笔,顶天立地的山峰似乎伫立在我们眼前。

接着写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不得通过,敏捷轻巧的猿猴要想越过去也愁于无法攀援。

这是极写山势之高峻。

“青泥何盘盘”,说青泥岭多么的盘旋曲折。

“百步九折萦岩峦”,“百步九折”说不在长的距离中就有多处的转折,“萦岩峦”,说这路绕着山崖。

萦,萦回,绕着的意思。

这两句极写山的曲折。

“扪参历井仰胁息”,“扪”是摸,“历”是经过,“参”和“井”是两个星,它们相应地面上的位置,也就是古代常说的分野,分别属于蜀和秦。

“仰”是仰首,“胁息”,是屏住呼吸,可见心情的紧张。

走在山路上星星仿佛可以摸到,或从身边擦过。

仰起头来,苍穹低下胁迫,使人透不过气来。

这是极写山路之高。

“以手抚膺坐长叹”,膺是胸。

如“义愤填膺”成语。

这句说,用手摸着胸脯坐下来长久地叹息着,可见山之高让人感到害怕。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由秦入蜀是向西行,故称“西游”。

“畏途”,危险使人害怕的道路,“巉岩”是险峻的山岩,“畏途巉岩”,就是路险山高,所以“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但见”只看见,但,只的意思,而不是但是。

悲伤的鸟儿对古树哀号,雄雌相随着在林间飞翔。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说又听到杜鹃鸟对着夜月悲啼,愁绪笼罩着空旷的山岭。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这里“此”是代“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

“凋”,凋谢,消失。

“朱颜”就是红颜,“凋朱颜”就是红颜失色,非常害怕的意思。

今天成语有“谈虎色变”,“凋朱颜”就是“色变”的意思。

“连峰去天不盈尺”,“连峰”是连绵的山峰,“去天”离天,“去”是离开的意思,“不盈尺”是不满一尺,“盈”是满的意思。

“枯松倒挂倚绝壁”,说古老的松树倒挂着依靠在绝壁上。

“飞湍瀑流争喧豗”,“喧豗”是哄闹声,是急流瀑布发出的。

说飞泻的急流和汹涌的瀑布争相轰鸣。

“砯崖转石万壑雷”,“砯”,水击岩石声,这里用作动词,撞击的意思。

“转石”,激流翻滚着大石。

讲水拍打着山崖,冲击着山石,千山万壑发出雷鸣般的响声。

这几句化用了晋代张载《剑阁鸣》中的意思,“盘着飞湍走壁,沙石碰阁,汹涌而惊雷。

”可见李白善于吸收前人长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其险也若此”,蜀道之高之危略作收束。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尔”是第二人称“你”,我叹息你这远道之客为什么要到这儿来呢?

第二部分可分为两层:

前八句为一层,强调山势的高峻与道路的崎岖。

“问君西游何时还”以下为第二层,描绘了悲鸟、古树、夜月、空山、枯松、绝壁、飞湍、瀑流等一系列景象,动静相衬,声形兼备,以渲染山中空旷可怖的环境和惨淡悲凉的气氛,喟叹友人何苦冒险入蜀。

这是写蜀道行走之难

第三部分,主要写剑阁险要,蜀地险恶,规劝远行的友人,不可久留。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剑阁”,剑门关,在今四川剑阁县北大剑山、小剑山之间。

“峥嵘”、“崔嵬”都是形容山势高峻。

“当”,阻挡、守着的意思,说剑阁的形势非常险要,非常高峻,只要一个人守在这险要的关隘上,再多的人也攻不开。

正因为地势险要,所以“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匪”即非,这是暗喻“所守之人”成为狼与豺。

说守卫的人如果不是自己的亲信,就可能变成害人的豺狼,因为他们可以凭恃险恶的地形搞叛乱,残害人民。

“一夫当关”以下四句,是化用张载《剑阁鸣》中“一人荷戟,万夫趦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这里写“猛虎”、“长蛇”,用的是双关的手法,用“猛虎”“长蛇”代“所守”,并把所守的凶残比拟为野兽。

“吮血”就是吸血。

磨牙吮血比喻、比拟中含有夸张成分,形象更加鲜明。

把割据一方的军阀凶残面目揭得淋漓尽致,从而强化了蜀地政治形势的险恶。

这句说,人们早晨要躲避猛虎的袭击,晚上要逃避大蛇的侵扰。

这些“野兽”都在磨牙吮血,杀人太多了。

作者画出了他们穷凶极恶,残害生灵的面目。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锦城”指四川成都,以织锦发达而得名。

杜甫有“花众锦关城”的诗句。

“云”是说,讲锦城这里虽说是乐土,我劝你不如早些回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西望”承接前文“西游”说的,由长安而行,望成都,故曰“西望”,“长咨嗟”是深深的叹息。

这最后一部分,从自然环境写到社会人生,赋予“危途难行”的主题以政治的内容。

写蜀地形势的险要和环境的险恶,规劝友人不可久留,及早回家。

这是写国情之险恶。

这首诗构思奇特,想象奇特,“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调也。

”(《河岳英灵集》)说这诗写的很奇特,自屈原以来还没有人写出这样味道来的。

一、充满炽热奔放不可抑制的情感,主观性非常突出。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激情澎湃,常常不能自已。

诗歌形象高度个性化,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无论叙事或者写景,都融汇着诗人的豪放性格。

他那极为强烈的情感,在诗中常反复咏叹出来。

开头“噫吁嚱”叹词的连用和“危乎高哉”同义词的反复使用,以独特的强调手法显示内在情感的份量,造成先声夺人的气氛。

接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千古传诵的慨叹,定下了全文的基调,引出了古代人民不怕牺牲,不畏艰难险阻,征服大自然的充满神话色彩的描写,使读者不得不惊心动魄于蜀道开辟之难。

在绘声绘色叙述山行艰难可怕的时候,作者再次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喟叹,极力渲染苍凉、悲愁气氛,烘托“危途难行”的主题。

末尾以“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双关语,由大自然之险,写到政治之危,又发出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以“侧身西望长咨嗟”的意味深长的叹息结束全篇,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在诗中三次出现,是感情的爆发、延续和收束。

第一次出现,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地点出了主题:

“危途难行”,并定下全诗的基调,一唱三叹,震撼人心。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出现,还鲜明地体现了作品结构的严谨。

它第一次出现,是写蜀道开辟之难;第二次出现,是写蜀道行走之险;第三次出现,是写国情之险恶。

我们说,此时诗人的感情发展达到高峰,悲愤难禁,倍觉艰难。

同时在结构上,也标志着由极写山之高、路之难,转向写政治形势之险恶,既是前节的收结,又是后节的启导;既照应了开头,又使读者对蜀道之难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反复呼告,不仅鲜明地体现出作品结构的严谨和感情的起伏跌宕,又像乐曲的主旋律,具有回环荡漾的音乐美。

由于它始终贯注全诗,这就构成了全诗的感情主干,并将全诗凝聚成一个完满的艺术整体。

诗人惊叹蜀道之难,感情又是昂扬奋发充满力量的,诗人的感情仿佛是随着蜀山、蜀水迭宕起伏,读后令人心情振奋。

总之,这一中心句的三次出现,在全诗的层次结构,感情凝聚,气氛渲染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深厚的情感,还以作者对西行友人的提醒、呼唤、劝告中流露出来。

“问君西游何时还?

”以亲切的询问,表示对友人的关怀。

而接着“畏途巉岩不可攀”一句已含有赶快回头,不可前行的意思,但友人毕竟又向前走了,历经险境而抵达剑阁。

作者以熟人的口吻、困惑不解地问道: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这实际是一种担心,体现了作者对友人命运的关心,而友人终于在蜀地住下了。

这是豺狼出没、蛇虎横行的地方,千万不能久留哇!

于是诗人又发出深情的呼唤: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再三叮咛和规劝中,饱含着一片深挚的友好情谊。

二、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

李白并没有到过剑阁,因此有关山行艰险的生动描写,如从鸟兽的感受来刻画蜀道之高险:

六龙回日、黄鹤难飞、猿猴愁攀;从行人的感觉来具体描写蜀道之艰险:

峰回路转、山势险峻,表现人走在上面的畏惧心理、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以山川幽冷深寂的悲凉气氛来衬托渲染蜀道之艰险:

古木荒凉、鸟声凄切,将自然界渲染上了旅愁;还具体描绘了行人眼中的蜀道等等。

可以说李白的想象力是惊人的,超越时空的限制,不受任何约束。

大家想一下,他虽有漫游天下的生活深厚根底,但如果不发挥高度的想象,不挥洒夸张的笔墨,《蜀道难》决不会如此动人心魄,成为千古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

据元和略阳县志记载,青泥岭悬崖万仞,山多雨,行者屡逢泥淖,所以称青泥岭。

李白对青泥岭的高峻难行或许有所了解,于是吟出“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的诗句,写青泥岭是那样的盘旋曲折,山路绕着山崖不停地打转。

作者出于想象的精彩描写,夸张而不失真,典型地再现了山路之险和山行之难。

在抒发旅愁的时候,诗人写到: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这里古木参天,气象森严,鸟声凄厉,迴荡其间。

丰富的想象,精心的构思,把人们引入一个悲凉、惨淡的艺术境界。

“雄飞雌从”的设计,更使羁旅者勾起思念亲人的愁绪。

这样生动的艺术效果,若不是作者在驰骋他那奇幻而又细致的想象之后落笔,是很难产生的。

再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蜀道上奇险壮观的景象吧!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在诗人如椽大笔之下,连绵的山峰,几乎顶天而立;枯老的苍松倒挂在悬崖绝壁之间,飞泄的瀑流争相吼叫,砯崖击石发出震撼千山万壑雷鸣般的声响。

这里既有群峰屹立的雄伟壮阔景象,又有枯松倒挂的特写镜头,既有充满诗情画意的近景,又有令人触目惊心的动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两句,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如闻其声,不得不叹服作者的想象力和描写的本领。

李白善于夸张。

他的夸张与众不同处,往往是将事物夸张到极度,并且动辙用“千”“万”等数词来形容、装饰,如“燕山雪花大如席”、“朝如青丝暮成雪”、“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轻舟已过万重山”等脍炙人口的诗句,都是典型的。

《蜀道难》的夸张也到了无以复加、登峰造极的地步。

古人常以绝对办不到的事比喻成比登天还难,而诗里却极力夸张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除此恐怕没什么更夸张的写法了。

“扪参历井仰胁息”,也是绝妙的夸张之笔。

“扪”“历”两个动词的连用,显出友人出没在星宿之间,那山之高就不言而自明了。

“危喽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个描写与《蜀道难》有异曲同工之妙。

“连峰去天不盈尺”比后世民谣“离天三尺三”的说法更具夸张性。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也以猿鹤面对高峻的山崖无可奈何的夸张描写,反衬行路之人陷入困境。

诗人还把神话传说引入诗中,给这篇浪漫主义诗作增添了光怪陆离的色彩,“蚕丛及鱼凫”的传说,形容历史悠久,突出了蜀地自成一国与世隔绝的丰功伟绩。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等诗句,活画出他们穷凶极恶,残害生灵的狰狞面目,极写环境的恶劣。

作者通过神话描写,既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极度艰难,又给“危途难行”的主题作了极精彩的渲染。

“六龙回日”的神话以极写山势之高峻。

按理六龙驾着太阳神坐的车子应通行无阻,可它也竟然被蜀道上的险山挡住了,太阳神也不得不转驾回宫,那行路人就更不要说了。

“子规啼月夜”这是暗用蜀王杜宇的传说,给山行的描写笼罩上凄厉愁绝的气氛。

传说子规的啼叫声,好像是说“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

”那作者劝阻友人的用意已暗含在鸟鸣声中了。

这实在是奇妙生动、令人拍案叫绝的写法。

这种罕见的奇特体调的形成,自然得力于那种令人难以比美的超凡绝伦的想象了。

诗人的想象,出入古今,驰骋上下,从古到今,从天上到地下,所有的想象与夸张都临近或超越了事物性质的极限,基本是超现实的。

因此形成的意象,一个接一个的急促奔涌,奇意迭出。

在想象、夸张之中又往往加上诗人的感叹、惊呼、反问,这不仅充分显现了蜀道山川雄奇险峭的气势,而且表现着诗人激情的跌宕,从中可感受到诗人灵魂的飞动和落落大方自由的胸襟气度。

正是这种鲜明强烈的主观性,才使得“蜀道”这一客观对象深深地印入读者心中,而难以忘怀。

三、语言风格自由奔放,深深打上了作者特有的印迹。

豪放不羁的李白,在选择诗歌题材时,往往从个性出发,喜欢并善长乐府古诗,格律诗写的很少。

乐府诗形式比较自由,不大受格律限制,最适合于李白表现他那丰富的想象,抒发热烈奔放的思想感情。

因此李白的古诗,如《子夜吴歌》、《行路难》、《将进酒》等都很有名,而像《登金陵凤凰台》那样脍炙人口的作品并不多。

初唐以来乐府诗的形式,一般都是七言古体,而李白却杂糅了三、四、五言等句式,甚至运用了散文的句法,颇具创意。

由此可见,思想的解放与形式的自由是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的。

《蜀道难》以七言为主,长短句交替使用,从三言到十一言不等,显得灵活自如。

大量诗句的散文化,体现出李白热情奔放不受拘束的特色。

以开头为例,“噫吁嚱……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12句中,有5种句式:

3、4、4、5、5、5、7、7、7、7、7、9,随着字数的递增,句子由短促强烈的感叹,过渡到较为舒缓的陈述。

描写蜀道行走之难的诗句,一般是七言,多至九言,还有十一言的。

长句适合描写较为细致的景象和抒发较为复杂的情感。

而诗的最后部分,则多用四字或五字的短句。

简短、峻峭的句式,有力地反映出了蜀地自然环境和政治形势的险恶,反复为友人敲响了一阵又一阵短促而震耳的警钟。

这首诗用韵也打破了齐梁旧说,即一韵到底的格式,而是竭尽变化之能势,用“an”韵的,基本在诗的前半部分,如“天”、“烟”、“巅”、“连”。

诗的后半部分,用韵变化较大。

“yi”韵的,如“尺”、“壁”;“ai”韵的,如“开”、“豺”;“a”韵的“家”。

用韵的变化,与后半部分写环境的险恶、政治形势的动荡有关系,也体现出诗人变化不定的和紧张的情绪。

总之,巧妙的用韵,使这首诗在描绘客观情状和传达主观情绪上,显得活泼自如,毫无呆板之感。

对声调的安排,也与表达内容相称。

如“愁平山”连用三个平声,空谷传响,荡人心魄,极写蜀道令人可畏,气氛感伤悲凉。

“扪参历井仰胁息”连用五个仄声,形象地反映出行进在极高的山路上那种高度紧张跼促的心理。

巧妙地选择声调,以便跟所抒写的情感相称,这充分显示出李白深厚的艺术功力。

关于这首诗的基调问题。

该诗极写蜀道之艰难,环境之险恶,写得好不容易流于低调。

但李白胸襟开阔,落笔气势雄伟,写出了祖国山川的美好,表现出蓬勃振奋的精神面貌,因此丝毫不显得哀惋缠绵,而是一唱三叹,有浓烈的韵味,震撼着读者的心。

后人有模仿写《蜀道难》的。

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样的佳句,至今为人们所传诵。

这说明了这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它的生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