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情课程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710385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6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情课程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省情课程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省情课程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省情课程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省情课程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省情课程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分析.docx

《省情课程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情课程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分析.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省情课程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分析.docx

省情课程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分析

 

第一章绪论

重点、难点解析

1、什么是省情?

贵州现阶段的基本省情是什么?

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欠发达、欠开发”仍然是现阶段贵州的基本省情。

表现在:

经济总量小,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排全国26位,人均生产总值排全国31位。

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落后位置;农业基础薄弱,农村贫困人口多;城市化水平低;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对外开放程度低;科学教育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增长过快;待业人数多等方面。

贵州经过解放60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全省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

但由于原来的基础较差,底子薄弱,同全国特别是同发达地区相比,贵州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欠发达、欠开发仍然是现阶段贵州的基本省情。

2、贵州的气候对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何特殊影响?

“天无三日晴”的气候特点对贵州发展的影响:

有利方面:

(1)降水丰富。

贵州年降水量多在1100~1300毫米之间。

(2)光、热、水同季。

夏季阳光充足,也是雨水最多的季节,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立体气候明显。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有利于开发立体农业。

(4)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

年平均气温10℃~20℃,冬季最冷月气温3℃~6℃,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22℃~26℃,气候十分宜人。

不利方面:

(1)干旱。

是危害贵州农业最严重的气象灾害。

因为贵州山高坡陡,又是喀斯特地貌,降水流失很快,土壤保水能力差。

有春旱和夏旱。

(2)“倒春寒”。

3、4月间,出现的“烂秧天气”。

(3)“秋绵雨”。

8、9月间的低温冷害,影响水稻的扬花和灌浆,造成减产。

(4)冰雹、洪涝等。

不利方面:

(1)干旱。

是危害贵州农业最严重的气象灾害。

因为贵州山高坡陡,又是喀斯特地貌,降水流失很快,土壤保水能力差。

有春旱和夏旱。

(2)“倒春寒”。

3、4月间,出现的“烂秧天气”。

(3)“秋绵雨”。

8、9月间的低温冷害,影响水稻的扬花和灌浆,造成减产。

(4)冰雹、洪涝等。

3、贵州的地貌对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何特殊影响?

“地无三里平”的地貌特点对贵州发展的特殊影响

有利方面:

(1)土地类型多样、生物种类繁多。

多种土地与气候组合,繁衍了多种生物。

仅植物中的维管束类贵州约有6000种,占了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20%。

(2)能源丰富。

贵州的能源以煤炭和水能为主,具有煤水结合、水火电互济的能源资源优势,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

(3)矿产丰富、组合良好。

贵州已发现矿产128种,探明储量的76种,保有储量位居全国前十位的有41种,优势矿产有铝、磷、锰、重晶石等。

组合态势良好,开发前景广阔,成为中国重要的原材料基地。

(4)独特的喀斯特地貌。

贵州特有的山、水、洞、林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原生态自然风光资源。

不利方面:

(1)自然生态脆弱。

喀斯特地貌上的土地自然保水保肥的能力较差。

(2)可耕地数量少,质量不高,水土不配套。

贵州人均耕地只有0.70亩,大大低于全国人均1.57亩的平均水平。

土层浅薄、坡度较大、肥力较低、水土流失严重。

大多田高水低,利用困难。

(3)不利交通通信发展。

贵州山区的崇山峻岭,深切河谷,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发展困难。

4、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贵州的发展必须严格遵循山区客观自然规律。

遵循客观规律就是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贵州的优势是资源,主要是能源、矿产、生物和旅游四大方面。

资源特别是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生物要注意保护,延续物种;旅游要保护好环境,利用优势气候,发展以原生态为特色旅游项目。

避害方面,主要是土壤和灾害性气候的不利因素。

农业应以林业和山地畜牧业为主;耕作业应发展适合贵州的农作物;还可以利用播种与收割在时间上的合理安排来趋利避害,如“两段育秧”技术就可避免“烂秧天气”、伏旱和秋绵雨等;利用一些地区(如罗甸)的“天然温室”气候,培养蔬菜等。

5、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封闭,使贵州丰富的自然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这就是落后的真正原因。

封闭的原因:

一是山区自然条件对发展交通通讯不利,阻碍了商品流通和信息交流。

二是特定的“土流并治”社会环境,土著首领统治残酷,阶级矛盾尖锐,且为了自身的利益互相封锁、自我封闭,制约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6、解放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说开发潜力巨大?

解放60年,贵州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8年同1949年相比,生产总值由6.23亿元发展到3333.4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由0.28亿元发展到674.5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发展到8824元。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96.93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1758.76元。

农业方面,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粮食总产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等成倍增长。

工业方面,已建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业体系。

交通运输方面,基本建立起以陆路运输为主包括民用航空和内河航运在内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邮电通信方面,已形成现代化的邮路网络和通信网络。

商业贸易方面,基本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并存的商品流通格局。

旅游业方面,形成了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多民族文化并存的旅游特色。

城市化方面,形成了各具特色、星罗棋布的城镇群。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贵州虽然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但发展潜力巨大。

(1)具有生物、能源、矿产、旅游、气候、文化和人力等方面的一定优势;

(2)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物质技术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开发实力;

(3)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等,使贵州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发展潜力的初步表现:

(1)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大西南南下出海通道和陆路交通枢纽初步形成;

(2)以“西电东送”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南方重要能源基地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3)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步伐加快,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4)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新的进展,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以航天航空、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形成。

贵州只要抓好和利用好机遇,就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第二章特殊的地理环境

重点、难点解析

1、贵州地貌的特征和类型。

贵州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

贵州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呈三级阶梯分布。

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海拔800~1500米;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800米以下。

贵州地势起伏较大。

从面上来看:

最高地区是西部的威宁,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的玉屏,平均海拔541米;两地相差1625米。

再从点上来看:

最高点在赫章县的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点在黎平县水口河出省处,海拔只有148米。

最高点与最低点海拔相差达到2753米。

贵州的地貌特征表现为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

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为10.91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61.9%。

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山间小盆地仅占7.5%。

境内山脉众多,层峦叠嶂,绵延纵横,是一个典型的山区。

北部有大娄山,主峰娄山关,海拔1444米,地势险要。

东北部有武陵山,主峰为梵净山,海拔2572米,生态系统发育良好。

西部有乌蒙山,最高峰是贵州屋脊韭菜坪,海拔2901米。

石林与草场交相辉映。

中部有苗岭,主要山脉雷公山,海拔2178米,森林茂密,溪水透明,拥有多种国家濒危、珍稀植物。

2、贵州气候条件的优势。

贵州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条件。

从气温来看,贵州属于亚热带范围,年平均气温在15ºC左右,不冷不热,十分宜人。

南部、东部和北部河谷地带是高温区,年平均气温20ºC;西北部地势较高地带为低温区,年平均气温12ºC;海拔2400米以上地区,年平均气温在8ºC以下,这也反映了贵州山地气候的特点。

贵州的气温变化幅度较小。

最热月七月的平均气温在22-26ºC之间,最冷月一月的平均气温在3-6ºC之间,年变化幅度不过20º左右。

贵州也曾经出现过极端气温,最高气温曾经出现在铜仁,为42.5ºC;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威宁,是-15.3ºC。

但这是多年中极少的现象。

从降水来看,贵州年降水量在850-1600毫米之间,属于湿润地区。

雨水最多的地方是苗岭南坡的晴隆、丹寨和武陵山的东南坡,降水量在1300毫米以上;降水量最少的是赫章县,也不少于850毫米。

说明贵州雨量充沛。

贵州雨季每年4月到5月上旬,自东向西到来,6-7月雨量最大,这时正是高温季节,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

再从日照来看,贵州具有阴雨多、日照少的独特天气。

年日照时数在1050~1800小时之间。

在时空分布上,日照西部多、东部少,最少的在北部大娄山区。

一年中夏季日照时数最多,春季次之,冬季最少。

年相对湿度高达70%以上,而且一年四季没有什么变化。

 

3、贵州主要河流水系的特点。

贵州的河流主要有八大水系,分属两大流域。

苗岭以北属于长江流域,有牛栏江横江水系、乌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和沅江水系四大水系。

苗岭以南属于珠江流域,也有四大水系,它们是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重点掌握以下河流水系的特点。

乌江水系:

乌江干流是长江上游右岸的最大支流,发源于贵州威宁县盐仓镇的香炉山,境内长889千米,流域面积6.68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37.9%,是贵州最大的河流。

乌江源流称三岔河,自西向东流经毕节地区、六盘水市、安顺市,在织金和黔西交界处与北来的六冲河汇合后称为乌江,自西向东流至思南县后转向北流,在重庆市的涪陵汇入长江。

乌江水系水量和水力资源都十分丰富。

年来水量549亿立方米,与黄河水量相当。

乌江具有水力发电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先后建成乌江渡、东风、普定、洪家渡、引子渡、索风营等大中型水电站,并进行了乌江渡扩能,构皮滩大型水电站在建。

另外,乌江景色十分秀丽,山清水秀,景色优美,具备良好的旅游开发条件。

乌江流域流经贵州开发较早、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乌江水系的开发对贵州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赤水河綦江水系:

主要位于贵州省的北部,包括赤水河、桐梓河和綦江上源松坎河。

赤水河是长江右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威信县雨河乡,干流进入贵州西部毕节市后成为川黔界河,流经金沙县、习水县、赤水市后,在四川合江汇入长江。

贵州境内长299千米,流域面积1.14万平方千米。

主要支流有二道河、桐梓河、习水河。

多年平均径流量55.3亿立方米。

赤水河地处滇、黔、川三省交界处,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的美誉。

流域内有国家级桫椤自然保护区、赤水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竹海国家森林公园等;国酒茅台酒、习酒、郎酒等中国名酒都产于河流两岸;也留下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的足迹。

南、北盘,红水河江水系:

南盘江是珠江干流西江的上源,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流经滇、黔、桂交界处的三江口后,成为黔、桂两省区的界河,至望谟县的蔗香乡与北盘江汇合后称为红水河。

干流在贵州境内长263千米,主要支流有黄泥河和马别河。

流域内水量和水力资源都很丰富。

多年平均径流量52.1亿立方米。

已建成天生桥一、二级水电站。

北盘江是珠江干流西江上游左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宣威市板桥乡西南,自西向东经宣威,至都格进入贵州,再折向东南往茅口、盘江桥,至望谟县的蔗香乡与南盘江汇合,贵州境内长352千米,主要支流有拖长江、乌都河、麻沙河、大田河、可渡河、月亮河、打邦河、红辣河等。

流域内水量十分丰富,水能及矿产资源也较丰富,环境优美。

多年平均径流量121亿立方米。

已建成响水水电站。

流域内有世界闻名的黄果树瀑布、龙宫等自然景观。

红水河是南、北盘江汇合后称为红水河,自西向东在黔、桂交界处流过106千米后折向东南进入广西。

贵州境内流域面积1.60万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蒙江和六洞河。

红水河流域有丰富的水量和水力资源。

多年平均径流量89.1亿立方米。

与广西已合作修建龙滩水电站。

4、贵州土壤的耕作条件。

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其次是石灰土,最少的是水稻土。

贵州土壤的耕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

①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小,宜林地广、耕地少。

贵州山地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1.7%,丘陵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0.8%,山间平坦坝地面积仅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5%,是我国唯一的一个没有平原的省份。

贵州坡度在6度以下,集中连片、面积1万亩以上的耕地大坝47个,其耕地面积只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4%。

全省土地总面积中,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86.78%。

其中,耕地占农用地面积的29.47%;园地占农用地面积的0.78%;林地占农用地面积的51.81%;牧草地占农用地面积的10.51%;其他农用地占农用地面积的7.42%。

这种土壤条件,加上人口增多,非农业用地扩大,耕地面积不断缩小,使得贵州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②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大。

贵州耕地不仅面积小,且质量不高。

土地平均坡度21.5度,坡度大于25度的土地占贵州土地面积的35.07%,35度以上陡坡占贵州土地面积的8.65%。

在全省耕地中,土层较厚、肥力较高、水利条件较好的一等耕地仅占22%;土层不厚、土质偏黏、肥力中等、水利条件较差的中等地占42%;土层浅薄、肥力较低、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无水利条件保证的三等耕地占36%。

中、下等耕地占了耕地总面积的80%左右,而且其中还有21%左右是不宜耕耕地。

③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贵州喀斯特地貌发育是其基本特征。

由碳酸盐类岩石组成的土地,坚硬、抗风化能力强,决定了成土速率低、土层浅薄,植被一旦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石漠化程度高。

而且碳酸盐类岩石在受水溶蚀的情况下,易使地块破碎,固体物质中的钙、镁还易随水流失,从而导致贵州土壤生态环境脆弱,恢复发展困难。

④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

在贵州的林牧用地中,一等地占17%,二等地占33%,三等地占25.3%,四等地占23.8%。

其中,林业用地主要集中在黔东南自治州,其次是铜仁和遵义,毕节和六盘水最少。

草地主要集中在黔东南、黔南、遵义和毕节,其次是铜仁和安顺,六盘水和贵阳最少。

5、贵州在生物、能源、矿产、旅游等方面的自然资源优势。

贵州自然历史悠久,地质结构复杂,形成了类型复杂、组合多样、地方特色鲜明的丰富自然资源,特别是在生物、能源、矿产、旅游四大方面最具优势。

①种类繁多、具有广泛利用价值的生物资源。

从植物资源来看,2006年,贵州的森林覆盖率达39.9%,高于全国18.2%的平均水平。

人均森林面积2.7亩,活立木总蓄积量达3.1亿立方米。

森林资源的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

贵州的草地资源有优良牧草2500余种,有各类草山草坡427.02万公顷,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4.3%。

草地最多的是黔南和黔东南。

贵州农作物品种丰富,栽培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纤维植物和其他经济作物近6000个品种。

形成了许多优良品种和土特产品。

贵州药用植物资源有3924种,占全国中草药品种的80%,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

珍稀名贵药用植物有珠子参、三尖杉、扇蕨、冬虫夏草、鸡

、艾纳香(天然冰片)等6种,此外还有天麻、石斛、杜仲、厚朴、吴萸等30多种具有“地道中药材”美称的药用植物资源。

在贵州的野生经济植物资源中,工业用的约600余种,食用的约500余种,还有可供绿化、美化环境及有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约200余种;具有抗污染能力的环保植物40余种。

贵州有74种珍稀植物列入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伯乐树、贵州苏铁、辐花苣苔、宽叶水韭、贵州水韭、单性木兰、珙桐、光叶珙桐、梵净山冷杉、银杉、异形玉兰金花、掌叶木、云南穗花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15种,二级保护的有59种。

从动物资源来看,贵州有饲养性的畜禽30多种,也形成了许多地方优良品种。

有野生动物及珍稀动物1000余种,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就有87种。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黔金丝猴、黑叶猴、华南虎、云豹、豹、白鹳、黑鹳、黑颈鹤、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白颈长尾雉、白头鹤、蟒等1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72种,主要有穿山甲、黑熊、水獭、大灵猫、小灵猫、林麝、红腹雨雉、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等。

②煤水结合、水火电互济,优势突出的能源资源。

在水能资源方面:

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水能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第六位,其中可开发量达1683.3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4.4%。

按单位面积占有量计,每平方千米就有1069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排名全国第3位。

贵州水能资源的特点是:

分布均、造价低、发力高、区位优。

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乌江、南盘江、北盘江、清水江、赤水河上,这四江一河的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开发条件优越,水能蕴藏量和可开发容量占全省的80%。

在煤炭资源方面:

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

2006年,全省煤炭保有储量达507.28亿吨,居全国第5位,超过南方12省(区、市)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素以“江南煤海”著称。

在全省88个县(市、区、特区)中,有74个县(市、区、特区)产煤,含煤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0%以上。

煤种有气煤、肥煤、焦煤、瘦煤等炼焦用煤和无烟煤、褐煤、贫煤等非炼焦用煤,具有储量大、煤种全、埋藏浅、分布聚、含硫低、组合好的特点。

煤炭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在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在煤种上又构成各具特点的能源优势,可供建设功能、性质不同的煤炭生产基地。

贵州除煤炭、水能资源外,还有生物能、天然气(主要是煤成气和气田成气)、铀矿等。

煤成气是一种煤源潜力巨大的能源,贵州煤成气包括聚煤气和煤层气两部分。

据初步计算,全省煤层气资源量为3.15万亿立方米,总储量居全国前列。

重点分布在六盘水、织纳、遵义三个煤田。

③组合态势良好、开发前景广阔的矿产资源。

贵州成矿地质条件好,矿产资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储量丰富,分布广泛,是著名的矿产资源大省。

截至2006年底,全省已发现矿产123种,其中有76种探明了储量,有41种保有储量排名全国前10位。

排在第1位的有汞、重晶石、化肥用砂岩、冶金用砂岩、饰面用辉绿岩、砖瓦用砂岩等;排在第2位的有磷矿石、铝土矿、稀土等。

铝土矿:

贵州铝土矿质佳量大,是中国铝土矿三大产区之一。

铝土矿保有储量达4.18亿吨,居第2位。

集中分布在贵阳、清镇、修文、遵义一线,以清镇、修文最多,占全省铝土矿储量的74%。

贵州铝土矿以质量优良而著称,铝硅比多在6以上,超过8的大约也占四分之一。

铝土矿石中还含有可供综合利用的镓资源。

磷矿:

贵州磷矿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三大磷矿产区之一。

磷矿保有储量26.7亿吨,居第2位。

其中,五氧化二磷含量大于30%的富矿约占全国富磷矿总量的44%,成为华夏之冠。

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开阳、瓮安、福泉、织金等县,且露头矿多,具有大型矿山强化开采的有利条件。

贵州已建成全国最重要的磷矿石及磷化工基地,长期向国内20多个省(市、区)提供优质产品。

重晶石:

贵州重晶石资源丰富,分布广泛,质量良好。

全省有30多个县已勘探发现重晶石,保有储量高达1.42亿吨,占全国重晶石保有储量的三分之一,居全国之冠。

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的天柱、黄平、施秉、麻江等县。

贵州重晶石硫酸钡含量多在90%以上,且有害杂质低,是全国著名的重晶石产地。

黄金:

贵州是全国首次发现“卡林型”、“红土型”金矿最多的省份。

保有储量为226.49吨,居全国第10位。

产地有21处,主要分布在黔西南的大片区域和黔东南、黔南等10多个县。

现年产黄金逾10万两,成为新兴的黄金生产省区。

水泥原料:

贵州是中国沉积岩分布最广泛的地区,石灰岩和页岩、砂岩等水泥原料资源十分丰富,储量达16亿吨以上,而且矿石质量优良,氧化钙含量一般都大于50%,有害杂质含量低,多为一、二级品。

分布十分广泛,有41个县、市都有分布,并以大中型规模为主,产地多在省内铁路和公路干线及城镇附近,便于运输和开采。

④独特优美的自然风光资源

贵州环境独特,地貌类型多样,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景观绚丽多彩,野生动物奇妙无穷,山、水、洞、林、石交相辉映,浑然一体。

其自然风光资源的特点是:

第一、瀑布与峡谷景观多而壮丽。

全省有瀑布和峡谷景观1000多处。

其中,著名的瀑布有黄果树瀑布群、赤水十丈洞瀑布群和中洞瀑布等;著名的峡谷有马岭河峡谷、乌江三峡、六广河七峡、关岭花江大峡谷、黄平飞云大峡谷、开阳南江峡谷等。

第二、洞穴类型多、数量大、洞景美。

全省长度大于2000米的洞河有1000多条,旱洞数量更多。

著名的有织金洞、龙宫、天河潭、晴隆大厂石膏巨晶洞、修文多缤洞、兴义飞龙洞、铜仁九龙洞等。

第三、河湖、泉水景观多,水质良好,景色美。

贵州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十分丰富,形成了许多景色优美的河流、湖泊、岩溶泉和温泉等,具有良好的旅游和疗养价值。

著名的有

阳河、赤水河、杉木河、红枫湖、百花湖、万峰湖、草海、息烽温泉、剑河温泉等。

第四、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

贵州既有高大雄伟、森林苍翠的梵净山、雷公山等,又有磅礴低吟、恬静祥和的万峰林等山景,还有各具特色的石林景观数十处。

有旱地石林、水上石林、高山石林、洼地石林、灰白色石林、黑褐色石林。

著名的有黄果树天星桥石林、银滩石林、修文回水石林、奢香石窗石林、兴义泥凼石林等。

第五、森林美景多。

贵州山多林茂,森林景观多而秀丽。

著名的森林美景有梵净山林海、习水原生林、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大方百里杜鹃、赤水竹海以及安顺九龙山、赤水燕子岩、遵义凤凰山、三都瑶人山、贵阳长坡岭、水城玉舍、龙里龙架山、雷山雷公山、独山紫林山、瓮安朱家山等十几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2006年,贵州有黄果树、龙宫、红枫湖、织金洞、氵舞阳河、樟江、赤水、马岭河峡谷、斗篷山—剑江、九洞天、九龙洞、黎平侗乡和紫云格凸河1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百里杜鹃、贵阳百花湖、贵阳花溪等56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梵净山、荔波茂兰、威宁草海、赤水桫椤、习水中亚热带森林、麻阳河黑叶猴、雷公山等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赤水竹海、赤水燕子岩、黔西百里杜鹃、安顺九龙山、遵义凤凰山、遵义大板水、三都瑶人山、贵阳长坡岭、水城玉舍、雷山雷公山、习水、黎平、独山紫林山、瓮安朱家山、黄平氵舞阳河、赫章、毕节、都匀青云湖、兴仁仙鹤坪、龙里龙架山、正安九道水等21个国家森林公园;有关岭古生物化石、兴义贵州龙、织金洞、绥阳双河洞、平塘、六盘水乌蒙山等6个国家地质公园。

6、贵州的行政区划现状。

截止2006年1月1日,全省共设4个设区的市(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10个市辖区、9个不设区的市(县级市)、56个县、11个自治县、2个特区;508个乡(其中252个民族乡)、691个镇、92个街道办事处。

省直辖县级市,由省委托相应的地级市代管。

贵阳市。

辖6区3县1市:

南明区、云岩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小河区、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清镇市。

六盘水市。

辖1区1特区2县:

钟山区、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

遵义市。

辖2区8县2自治县2市:

红花岗区、汇川区、正安县、桐梓县、遵义县、凤冈县、余庆县、湄潭县、绥阳县、习水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赤水市、仁怀市。

安顺市。

辖1区2县3自治县:

西秀区、普定县、平坝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铜仁地区。

辖1市1特区4县4自治县:

铜仁市(地区行政公署驻地)、万山特区、德江县、思南县、江口县、石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