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表doc1.docx
《备课表doc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课表doc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课表doc1
◇漳平市桂林逸夫小学语文备课表◇
2011—2012学年
课 题
17.可贵的沉默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从而使学生懂得做子女的也应当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难点
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教学准备
1.课文插图及歌曲《懂你》。
2.文字投影片。
3.学生查找自己最满意的生日照片或一份生日礼物。
教学步骤
学 习 活 动
备 注
第一课时
导入课题,整体感知
提出要求,合作学习
深入小组,个别指导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a.学会自由读课文。
b.检查生字读音。
2.(出示两幅课文插图,板书课题)同学们,我们在单元导读时已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两幅图中学生的表情和动作,试着用合适的词语形容两幅图。
3.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学生在同一节课堂上会有这样截然相反的表现呢?
让我们再一次默读课文,找一找,哪儿到哪儿是写这一堂课的,哪些段落是写第一幅图片的,哪些段落是写第二幅图片的。
1.同学们在读书中一定发现了课文中对话很多,而且这件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那我们就以演课本剧的形式来学习这篇课文,好吗?
2.要想演好课本剧,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
A、每个人都要认真练习朗读,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B、组内商议扮演老师和学生的角色。
C、画出描写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的句子,再认真多读几遍,读出人物的语气,仔细体会应该怎样才能演好。
D、共同讨论一下扮演老师和学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在组内排演。
教师深入小组,了解一下各组学生读书情况,并在角色把握上与学生共同探讨,尤其是对阅
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学步骤
学 习 活 动
备 注
小组表演,引导评论
第二课时
师生创造性表演,结合生活实际,升华文中爱的情感
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下来
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
读有困难的学生,要结合他所画的重点语句进行个别指导。
1.激发兴趣:
哪一组愿意为大家表演《可贵的沉默》这一堂课?
那我们其余同学就来做小小评论家仔细观看表演,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进行评论。
一会儿,我们来评出这一组中的“最佳演员”,好吗?
2.小组表演,老师和学生一起认真观看。
3.引导学生评出“最佳演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依据──结合对课文重点语句的理解,来深入体会爱的情感。
1.激励:
在刚才的表演和评论中,我们班不但诞生了“最佳演员”,还诞生了许多“小评论家”。
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来演课本剧,相信大家一定会演得更好。
2.提出要求:
老师演老师,我觉得很自信;同学们演学生呢?
3.按课文叙述顺序创造性表演。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导书写,记忆字形。
a.让学生说说自己记忆字形的方法。
b.“贺”,上小下大,“顾、犯,”左右相等;“恰、缓、稚”,左窄右宽。
2.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下来。
学完了《可贵的沉默》,我们肯定想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疼爱。
那么,父母对我们的爱有多深、有多少,让我们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来回忆和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
1.询问:
向亲人和邻居了解,你小时候父母是怎样疼爱你的。
2.观察:
了解父母平时是怎样为自己操劳的。
3.回忆:
打开影集或观看家庭录像,找到父母教自己学走路、陪着游戏的记录。
板 书 设 计
17.可贵的沉默
热闹 沉默 热闹
↑ ↑ ↑
兴奋地感受爱 思索 沉默地回报爱
作 业 设 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为妈妈、爸爸做事。
教 学 反 思
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处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首先,教师要树立“生本意识”,把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当教学生成与预设出现矛盾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表达和表现的机会,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教师适时给学生机会让他们拿起笔一吐为快,及时放飞学生心情,变预设为生成,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真情涌动于意外之时!
◇漳平市桂林逸夫小学语文备课表◇
2011—2012学年
课 题
18.她是我的朋友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2.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握“孤儿院、休克、输血、颤抖、迫在眉睫、草垫、擦拭、呜咽、抽泣、竭力、轻柔”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继续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
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教学步骤
学 习 活 动
备 注
第一课时
一、揭题、审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三、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1.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课题中的“她”指的是谁?
“我”又指的是谁?
指点“恒”的读音。
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2.通过预习课文我们还知道课题“她就是我的朋友”这句话就是阮恒要救小姑娘的原因。
3.示标。
1.出示预习要求:
A、请一个同学来读读。
B、从这篇课文的预习要求看,共讲了三方面。
2.这篇课文非常的感人,下面首先请同学们听录音,想想看:
A、播音员阿姨是怎样的读的?
你能像她那样读吗?
你能达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目的吗?
B、想想阮恒献血的经过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
画出描写他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句子,用波浪线作标记。
C、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
用你喜欢的记号标出。
3.交流。
4.这篇课文是写事的文章,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这篇课文分段。
请在草稿纸上写出来。
5.请运用连接段意的方法归纳主要内容。
6.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思考:
阮恒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输血的?
请用三角标出关键的词语。
并画出有关的重点句。
你和同学相处有没有吵过架?
谈谈最后是怎样解决的?
教学步骤
学 习 活 动
备 注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三、讲读课文第三部分:
四、总结、质疑:
五、对照插图,想象说话。
2.出示:
A、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严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B、输血迫在眉睫。
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
C、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3.交流:
A、“迫”的部首是{},再查{}几画,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a逼迫;b急促;c接近“迫在眉睫”中的“迫”的意思应为{}。
B、用“如果.......就.........说话。
C、小姑娘的急需输血的这种情况还可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呢?
D、指导朗读。
4.小结:
A、结标。
B、提示下节课的内容。
阮恒正是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主动献血的。
他是怎样献血的呢?
阮恒具有怎样的品质?
这正是我们下一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能够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
2.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输血迫在眉捷,这时阮恒举起了颤抖的小手,阮恒是怎样献血的呢?
他为什么要主动献血给那个小姑娘?
这就是这一节课学习的重点。
1.默读课文,思考:
A、一阵沉默之后,阮恒是怎样举起小手的?
请划出有关的动词。
想想通过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B、课文从哪一小节开始真正写阮恒献血的?
他开时表现怎样?
划出有关的语句。
C、献血时,阮恒为什么不停地哭?
请找出这样的句子,用三角划出表示“哭”的意思的词。
2.以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
4.有感情地朗读。
注意读出层次。
5.对照插图,复述内容。
6.小结。
这一段真切地写了阮恒输血时的动作、神情以及小作者的感情变化。
1.阮恒为什么哭得很伤心?
他为什么要献血给那个小姑娘?
自由读课文第三部分。
2.交流。
3.你从这是个怎样的孩子吗?
注意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
(略)
板 书 设 计
18.她是我的朋友
神情动作 内心活动
举 放 举 犹豫
啜泣 捂 害怕 掩饰
呜咽 掩盖 更害怕 又掩饰
哭泣 咬 非常害怕 竭力掩饰
作 业 设 计
1.摘抄表示“哭”的词。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试图{}竭力{}安慰{}持续不断{}
1.填空。
他眼睛{}着,用牙{}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抽泣。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阮恒的心情[]。
教 学 反 思
语文教学要“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
教师在学生理解全文后发问:
“同学们,你们现在有何感想?
最想说些什么?
”于是学生有的谈自己读了这个故事以后的感受,有的对阮恒说些什么,也有的对小女孩和另外几个孤儿说些什么。
这一设计着眼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利于学生学习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挥。
充分体现了“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理念。
◇漳平市桂林逸夫小学语文备课表◇
2011—2012学年
课 题
19.七颗钻石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其中2个多音字钻,倒)及新词,认读5个字,能用"清澈"造句。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七颗钻石的来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6、7自然段。
4.展开想象,感受小姑娘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难点
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词语\句子卡片,每人一张表格。
教学步骤
学 习 活 动
备 注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二、自读课文
三、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四、全班交流
1.(播放课件)教师叙述: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
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谁来说一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
2.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
(启发学生尽可能地展开各种想象,并说明理由。
)
同学们的猜想都有道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略)
1.小组设计方式,保证每个组员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个人默读,画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并想一想为什么。
3.小组讨论故事中的神奇之处及原因。
1.请各小组自选方式,汇报你们学习的第一题,即是否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汇报课文中神奇的地方及神奇的原因,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或更正。
学生认为神奇的地方可能有以下几点,关于神奇的原因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展开想象,体会到爱的力量,如:
A、“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
教学步骤
学 习 活 动
备 注
五、有感情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全文
二、读读写写词语
三、续编故事
(教师板书:
孝心感天)
B、“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
C、“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
(教师板书:
爱心如银)
D、“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
(教师板书:
母爱似金)
E、“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
(教师板书:
爱心感动天地)
1.自己选读认为这个故事最为神奇的段落。
2.我们来进行神奇故事接龙:
老师读第1自然段,然后同学们自愿接读后面的段落。
(略)
焦渴而死 清澈新鲜 劳累 竟然 哀伤 舔水 反正涌出 喜出望外 匆匆忙忙 递给 忍住 凑上去 咽唾沫
1.(出示插图)同学们,《七颗钻石》这个故事太神奇了,仅一夜之间,这个木头水罐就在孝心、爱心、慈母心、同情心的感动下,变成了银的、金的,又跳出七颗钻石,变成星星,涌出生命之水。
让我们认真观察图画,来把这个故事续编下去,让它更美好,好吗?
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也可以共同合作编故事。
3.指名学生说自己编的故事,教师注意在学生说的过程中点拨。
引导学生阅读“综合性学习提示”内容,小组交流开展活动情况。
你们懂得
“爱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什么的伎
传统美德吗?
板 书 设 计
19.七颗钻石
空木罐 钻石水流
为母亲找水 爱 让给过路人
装满水 金
分给小狗 银 母女相让
(空木罐——装满水——银——金——钻石水流)
作 业 设 计
1.熟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续编故事
教 学 反 思
这一节课结束了,可是留给我得是深深的反思。
现在回过头来细细反思课堂,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做的不完善,今后应该改正:
1.时间分配有点不合理,造成前松后紧的课堂节奏。
2.读书指导上有点不到位,过渡型语言不简洁明了,有些不准确。
◇漳平市桂林逸夫小学语文备课表◇
2011—2012学年
课 题
20妈妈的账单
教学时数
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
2.学习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教学准备
1.课文插图。
2.文中的两份账单。
教学步骤
学 习 活 动
备 注
(一)整体感知,检查反馈
(二)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比较账单,唤醒生活的记忆,补充账单
四、引导想象,补充小彼得的心理
(五)小结、布置作业
1.揭题直接导入。
提醒“账”的写法,释“账单”。
2.初读课文,随文关注生字词,用符号圈出来,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
3.提醒同学注意难写的字词,难读的语句。
4.默写:
“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万分”。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预计学生说得比较详细。
2.引导运用默写的三个词,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简练。
3.随机引导“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的意思。
过渡:
听同学们说主要内容,都提到了课文中的两份账单,我们来好好研究研究。
1.媒体出示二份账单
2.引导比较,发现区别。
(预计学生会发现有如下区别:
金额多少,劳动量大小,时间长短等)随机解释“芬尼”。
3.补充妈妈的账单。
如果我们要把妈妈的账单列得更详细些,账单中应该列些什么?
1.引导对比,体会无私、无价
这么多的事例,如果要计算金钱的话,该是多少芬尼?
而妈妈却写着“0”芬尼,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1.引读——“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
”
2.引导补白。
3.交流补白内容,教师随机点拨,注意适当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
4.哪些语句说明小彼得羞愧万分?
用横线画出。
5.反复朗读,体会羞愧和改过。
6.补充小彼得和妈妈的对话:
小彼得扑在妈妈的怀里,会和妈妈说些什么话?
(略)
检查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学后你们要怎样报答父母对你们的爱。
板 书 设 计
儿子的账单
妈妈的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 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 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10芬尼
共计:
60芬尼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 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 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 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 0芬尼
共计:
0芬尼
作 业 设 计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想一想她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同桌间说一说,再写下来。
教 学 反 思
课堂的教学不在于用了多少次多媒体,不在于做了多少道具,不在于设计的形式多么新颖,关键的是朴实、有效,学生能够得到发展、得到锻炼,这才是我所追求的课堂教学!
◇漳平市桂林逸夫小学语文备课表◇
2011—2012学年
课 题
语文园地五
教学时数
4
教学目标
1.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及对父母之爱的回报,注意用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2.写父母对自己的爱要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
3.能发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述。
4.认读与树木有关的形声字,背诵古诗《游子吟》。
5.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教学准备
选定凝聚着父母之爱和回报父母之爱的照片、录像、玩具或小礼品等。
教学步骤
学 习 活 动
备 注
口语交际:
导入课题,激发交际兴趣
回忆感人事例,同桌交流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模拟采访,家长学生交流
习作
拓展思路,激发习作兴趣
同学们,在这几天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一定了解到了很多感人的事情。
父母的爱情深似海,我们在爱中一天天长大。
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与同学、老师、父母一同分享。
(板书课题)
拿出课前准备的记录或物品,回忆一下你所了解到的故事,然后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在交际中把事情的细节回忆清楚。
1.组员轮流说,拿出课前准备的物品,向同学和父母介绍。
2.在听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向同学的父母提出问题。
3.推举出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1.各组代表轮流上台,展示综合性学习收集的物品,并介绍物品后面所蕴藏的感人故事。
2.对自己的父母说几句话,说说自己应该怎样爱他们。
3.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略)
1.同学们,我们刚刚上完一节洋溢着爱的口语交际课,那些感人的事例我们终生也不会忘记。
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爱。
先自己想一想写什么。
教学步骤
学 习 活 动
备 注
鼓励有个性的表达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读读认认
读读背背
展示台
2.自由发言,互相启发,拓展思路:
可以写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讲过的事,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其他事,还可以写自己和父母之间其他感人的事。
记住:
只要是爱的故事,无论大小,无论远近,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写。
1.我们这篇习作的第一读者将是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写,才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的理解并铭记他们的爱呢?
让我们小组内讨论一下。
2.各组说一说你们讨论的写法有几种。
明确:
只要表达了真情实感,把感人的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爸爸妈妈一定会将我们的习作当做最好的礼品。
进行习作,注意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教师对部分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1.自读两组句子,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2.交流自己的发现。
A、指名说说“光”和“抽”在不同句子中不同的意思。
B、联想发现:
你还发现了哪些字也有这个特点?
3.总结,拓展。
1.自由读儿歌,不会的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2、比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自由认读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识记生字的窍门。
1.自由读古诗,有不认识的字主动请教别人。
2.小组练习读,试着说说诗的大意,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练习背诵。
1.小组成员共同商议:
利用课桌搭建一个展示台,将每个组员的作品都展示出来。
2.人员分工后,动手布置小组展示台。
3.小组成员互相介绍展品的来历及制作过程,读一读父母给自己批改的作文,可以提问,也可邀请老师参加。
板 书 设 计
作 业 设 计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