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课件1.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0801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8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课件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课件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课件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课件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课件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课件1.ppt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课件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课件1.ppt(10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课件1.ppt

历史新课程改革与实践主讲:

李荇政法与历史学院联系方式tzlx_,一、前言

(一)课程改革关乎民族与个人命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乎民族未来与命运。

也关乎我们自身的发展。

(二)课程教学主题1.历史课程改革的必然性2.历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基本理论3.历史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学目标、精神实质。

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编写思路,认识和了解新课程标准下历史教材编写体例,内容的选择、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

4.新课程教学的实施策略及新课程教学评价等诸方面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重点介绍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主要包括:

历史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性学习等方面的理论与技能等。

(四)教学参考书:

1、靳玉乐编著: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施,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2003年6月。

2、刘军著:

历史教学的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3年8月第1版。

3、聂幼犁主编: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杭州,2003年9月第1版。

4、余伟民主编:

历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2003年3月。

5、教育部,初中/高中课程标准,2003年。

(五)各抒己见,作为一个即将投身基础教育的师范生,你对当前课程改革有哪些认识和了解?

发生了哪些变化?

请谈谈你的认识和体会。

(提示:

为什么改?

改的思路是什么?

改了什么?

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如何迎接课程改革的挑战?

),第一模块:

历史课程改革问题分析,一、历史课程改革的背景1、经济与时代的发展,中学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

(1)我国以往中学历史课程存在的问题A、课程目标:

教条化、成人化倾向,B、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存在着重复的现象。

既没能正确处理初高中历史课程知识的衔接问题,也没有构建出符合高中阶段学习的历史课程结构。

C、课程内容比例不合理一是偏重政治史,没有把握好政治史、经济史、社会生活史及科技文化史的比例。

二是吸收学术研究的新成果不够。

D、课程实施学生主体缺失讲授法仍然居于主导地位,注重知识灌输,留给学生思考、体验与感悟的空间较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的体现。

(2)传统历史课程的症结A、教育观念滞后,课程的培养目标已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B、课程内容过于强调历史学科体系,仍存在“难、繁、偏、旧”现象。

部分教学内容头绪多,内容杂,知识点密度大,概念多,理论性偏强,难度偏高。

C、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上仍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学生主体地位仍未得到充分体现。

2、借鉴各国历史课程改革的经验

(1)美国1994年公布了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作为指导中学历史教学的文件。

其特色有:

A、从全球文化一体化的理念出发来叙述和解释历史,B、渗透多元文化史观颇为注意妇女、少数民族等问题,以增进学生对各种不同文化的感受与了解、减少偏见为目的。

C、加强与其他社会学科知识的联系与综合历史课属于社会学科。

标准“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为基本线索,严格按照年代学的逻辑,把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政治等学科知识互相联系起来,尽可能从多视角、全方位出发,促使学生全面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

”,D、注重学生历史思考和“做中学”“尽量让学生宛然置身于历史情境中,以减少时空的隔阂,增加主动学习的机会,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动态,甚至于鼓励从事创造性的思考,帮助学生满足参与感和成就感。

”,

(2)日本:

近50多年来,日本政府先后颁布实行了8个学习指导要领(课程标准),在这8份国家课程文件中,规定初中、高中阶段都要开设历史课程。

其特色有:

A、注重将日本史纳入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呈现B、注重近现代史的学习C、注重世界史的学习D、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变和发展学生能力,(3)英国:

2000年,英国开始实施新课程,国家课程由11门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组成,历史课仍然属于必修课程之一。

历史课的本质是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公民性,认为历史是一种探究的方法而不只是一种知识载体。

让学生学习运用史料作为历史证据,是新历史学科理念之一。

二、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实施

(一)课程改革的进程1、2001年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开始实验,至2006年所有初中义务教育均进入新课程实践。

2、2003年教育部颁布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04年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进入课改实验,2005年,江苏进入,2006年后,北京、安徽等省进入,至2010年,全国大部分省份均已进入课程改革。

(四川2010年),

(二)关于新课程,1、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经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

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具体目标是:

(1)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和愿望;(3)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4)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5)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6)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

性质:

基础性、大众性、独特性、准定向性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

以育人为基本职能,综合了培养素质、辐射文化、服务社区、开展交流、发展自身等任务。

、为什么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

()是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的需要。

()是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是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的客观需要。

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第一、学校教育中国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社会性、价值观、创造性;第二、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脱离了学生经验;第三、现行的课程体系以学科知识为核心,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强调不同学科的独立性、科目过多,忽视了科学、艺术和道德之间的联系,忽视了学科之间的整合性和关联性;,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第四、学生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不尊重学生,缺乏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机会;第五、在教育评价上过于强调评价的赠别和选拔功能,忽视评价者发展和提高的教育功能;第六、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强调统一,忽视了地方与学校在课程管理与开发中作用,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等等。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核心理念是: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其基本理念有:

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高中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加强高中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高中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制度和学校文化。

5、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基础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5、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基础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6、与以往课程相比较,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突出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最核心的转变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其最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确立了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力求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局面,既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又强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比较好地阐释了新世纪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

6、与以往课程相比较,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突出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其变化的具体表现如下:

(1)课程功能发生了转变

(2)课程结构发生了转变(3)课程内容发生了变化(4)课程设置发生了转变(5)课程实施发生了变化(6)课程评价方面发生了变化,7、普通高中新课程内容有那些特征?

()时代性

(2)基础性(3)选择性,8、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整体结构和特点是什么?

新的高中课程结构分三个层次:

学习领域科目模块其整体结构如下:

(见电子文稿“走进新课程”第五-六页)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一)体现基础性,强调课程整合

(二)体现选择性,突出多样化(三)体现均衡性,重视艺术类和技术类课程,9、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体现了社会、个体与自然三者的有机结合、统一。

第一、对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要求(如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志向与愿望;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履行公民的义务,具有社会责任感,等等),,9、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第二、关于学生个体自我成长的要求(如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等等),第三、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要求(如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9、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体现了社会、个体与自然三者的有机结合、统一。

特别突出以下几方面的价值取向:

(1)重视课程实质结构的变革,加强艺术课程和技术课程。

(2)整体关注课程结构的调整,力求学科结构的新突破。

(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真正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

(4)体现基础性,加强课程整合。

10、与以往的课程结构相比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变化一:

课程结构由三个层次构成变化二:

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要求富有弹性。

变化三:

实行学分管理变化四:

体现模块课程特点,课程时间安排相对集中。

11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高中新课程标准最突出的特征是,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

(2)确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

(3)突破学科中心,精选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1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5)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建议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6)统一目标要求,弹性指导。

12为什么要设置学习领域?

设置学习领域的一个根本目的,就在于加强科目之间的整合。

这样做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指导教师教学;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设置学习领域,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