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706117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案.docx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案.docx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案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案

篇一: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案

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关注这些植物的生存状

况。

能力目标:

通过对三种植物的观察学会观察合和研究生物的一般方法。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各样绿色植物的情感,进而发自内心的热爱生物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板书: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藻类植物

二、苔藓植物

三、蕨类植物

篇二: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张明伟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青岛第四十九中学张明伟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教材简介]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生物之一,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包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极为密切。

本单元从生物圈的角度扼要介绍绿色植物的类群、形态、生理和分布。

特别重视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人类的关系。

对于本章知识,学生应通过观察与思考、实验、讨论等活动获得。

增加学生对这些植物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各样绿色植物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和人类的作用。

3.通过自主探究、动手观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观察、独立思考、资料分析,合作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生物圈中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增强保护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方法]对比观察法、资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问题讨论法、归纳总结法、启发引导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藻类、苔藓和蕨类的实物和相关资料及各种藻类植物的视频。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出示图片,师生共同欣赏。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根据其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分成四个类群。

引出课题: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万种。

同学们这些植物你们认识吗?

出示海带、松树、葫芦藓、富贵蕨、樱花的图片,生答。

(通过多张既有熟悉,又有陌

生的图片,让学生既感觉生物课有意思,易学习,又充满了新奇和乐趣)

按照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科学家将它们分成了四大类群,它们是: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一一出示名称)正是这些绿色植物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植物界,也正是它们养育了地球上其他生物的生存。

你愿意成为它们的朋友吗?

(稍作停顿)生答后,那就让我们走进它们,进一步了解它们吧。

我们这一节课先来学习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活动意图:

学生通过欣赏既有熟悉,又有陌生的图片,整体了解生物圈中绿色植物,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二、活动探究,交流释疑,总结应用。

(一)课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完成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

1、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2、藻类植物的形态与你平时常见的陆生植物有什么不同?

它们有专门的根、茎、叶等器官吗?

3、藻类植物对生物圈和人类有什么作用?

青岛的藻类植物是非常丰富的。

课前同学们根据老师的预习提纲进行了自主学习,我们班的小博士呢,也进行了实物的收集和研究,并制作了精美的课件。

下面就让我们欢迎他们来给我们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

我们掌声欢迎。

(教师带头鼓掌)

生1:

点击幻灯片说到,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藻类大多生活在水中,包括淡水和海洋中。

淡水中有多细胞的水绵和单细胞的衣藻。

海洋中的藻类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79页,带领同学们一一认识。

谢谢大家!

(后回位)

生2:

同学们请拿出咱们事先准备好的马尾藻,来观察一下。

(稍作停顿)大家来看像根的这部分叫做什么呢?

像叶的部分呢?

是的,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谢谢大家!

生3:

同学们,藻类植物跟咱们生物圈和人类的关系可近了。

你知道藻类植物有哪些作用吗?

(提问同学们说吃的方面:

石花菜可以用来做凉粉,海带,紫菜等等)。

藻类植物不仅能食用,还可以释放氧气。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空气中氧气有多少来自藻类植物呢?

不知道吧,我告诉你(面带神秘色彩),95%的氧气来自藻类植物。

怎么样,多吧!

总结:

通过播放海洋生物馆的录像,和学生一起回顾了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

练习:

如果养鱼缸长时间不换水,水就会变成绿色,仔细观察发现缸的内壁上长出了绿膜,你知道这些绿膜是哪类植物吗?

(学生回答)

过渡:

利用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自然过渡到苔藓植物的学习部分。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认真观察和分析思考等多种能力。

互相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

丰富的视频资料拓展了学生视野。

学以致用让学生既具人文情怀,又运用所学解决问题。

(二)根据讨论提纲进行小组合作、对比观察、分析讨论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

1、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相比,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讨论:

那我们在干燥的地面或者向阳,也就是向南的墙面上,由于环境比较干燥,有没有发现苔藓植物呢?

(生答没有)也就是说苔藓植物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

出示结果。

(超链接回到讨论提纲2)

2、它们有专门的根、茎、叶等器官吗?

(生答:

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同意吗?

苔藓植物有假根、茎、叶的分化,但没有输导组织。

同学们来看,这部分叫作什么呢?

师点击出示假根。

对了,那么假根只起固定作用,不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那你能猜一下苔藓植物靠什么结构来吸收水分无机盐呢?

对了是茎和叶。

由于茎叶中没有输导组织,所以植物长得都比较…?

生答矮小。

3、为什么把苔藓植物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生答:

因为苔藓植物的叶片只有一层细胞,所以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来威胁叶片细胞,因此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好了,同学们刚才的讨论非常成功,那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段录像来回顾一下苔藓植物的相关知识。

点击超链接播放录像。

总结:

引导学生填写学案中苔藓植物的总结。

应用:

你能不能用苔藓植物的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呢?

出示幻灯片:

在大森林里迷路了,我们怎么辨别南北?

(学生答案可能五花八门,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回答)

(三)资料分析,观察图片,积极思考蕨类植物的作用和更能适应陆地环境的原因。

教师出示资料,引导学生得出蕨类的生活环境。

并观察波士顿蕨、鸟巢蕨、富贵蕨和桫椤的图片思考蕨类植物的作用,食用、药用和绿肥饲料等。

谈话:

蕨类植物比我们刚才认识的藻类、苔藓植物能更好的适应陆地环境,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思考并产生疑惑)

教师交流释疑:

蕨类植物有了真正的根、茎、叶。

(师手拿波士顿蕨进行讲

解)我们看到的这部分呢,其实是蕨类的的叶;茎呢,一般是地下茎,在土壤中;根呢,也是在土壤中。

而且蕨类有了输导组织。

(师点击幻灯片,出示答案)因此,根吸收的水分、无机盐能很快地运输到叶,而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能很快到达根及其他细胞。

所以植物体长得比较高大,这也正是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环境的原因。

总结:

学生填写学案中蕨类植物的总结。

学生动手观察鸟巢蕨叶片背面的褐色隆起,来学习生殖细胞——孢子。

进一步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都称为孢子植物。

【活动意图:

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总结、应用的能力。

联系实物让学生认知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孢子,并为引出种子植物做好铺垫。

三、归纳总结

填表说明:

1.生活环境:

A.水中B.潮湿的陆地环境C.干燥的陆地环境

2.形态结构:

请用“√”表示有;用“×”表示无。

【活动意图:

对比是经常用到的一种学习方法。

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梳理巩固一节课所学的知识。

通过对比记忆可以加强、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链,进而形成坚实的网络。

从而在以后的知识链接中,较快地提取知识。

四、达标反馈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的相关练习题。

【活动意图:

通过教师巧妙处理,使本堂课前呼后应,联系紧密,体现生物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加深的学生的记忆。

教师简介:

张明伟,2004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青岛第四十九中学工作至今。

参加工作以来能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大胆创新、勇于实践、认真钻研、在业务上精益求精。

2006年11月执教了李沧区生物公开课《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经》;撰写的多篇教学论文获奖。

篇三: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

4.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重点和难点

1.突出“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

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

1.课前利用课余时间到大自然中观察各种绿色植物的生存状况和生存环境,并采集一些实物、标本,增加对这些植物的感性认识,培养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

2.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一些有关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方面的资料。

教师:

1.CAI课件(部分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录像;一组展示不同类群绿色植物的图片,苔藓植物成片生长的图片;藻类、苔藓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图片,苔藓、蕨类植物及其生活环境对比图片;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的图片;曾经繁盛的古代蕨类植物的生态图;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其他有关资料。

2.各种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实物、标本、挂图、投影片、模型(如衣藻模型、有孢子囊的铁线蕨或其他有孢子囊的蕨类植物标本等)、实物投影仪、显微镜。

3.实验材料用具:

新鲜的水绵临时装片;新鲜的海带、紫菜(带根状物);盆栽葫芦藓(6~8盆);盆栽铁线蕨(6~8盆)放大镜、培养皿、清水、尺子、小铁铲、水槽。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