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1115课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704157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5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1115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九年级语文1115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九年级语文1115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九年级语文1115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九年级语文1115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1115课教案.docx

《九年级语文1115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1115课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1115课教案.docx

九年级语文1115课教案

第11课《我的叔叔于勒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2.了解小说中刻画人物性格时运用的主要方法。

 

3.学习本文构思的巧妙及情节的曲折。

 二、能力训练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神态、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2.理解作者对文中主人公深切的同情。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巧妙的构思,曲折的情节。

 

2.学习通过表情、行动、心理、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

 

教学难点 

1.学习本文构思的巧妙及情节的曲折。

 

2.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教学突破 

1.梳理小说情节,感悟起伏曲折的情节所表达的深刻主题。

 2.诵读欣赏文中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理解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查找相关资料。

  

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查字典解决生词。

  

2.熟悉课文,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复述故事情节。

             

(一)  导入新课 心就象是天平,可以用它来衡量事物的轻重,同样的东西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分量是不一样的。

如果在你的心之天平上,一端放上亲情,一端放上金钱,会向哪一边倾斜呢?

         

 教 学 过 程                             

 

(二)  点名让学生结合预习介绍作者。

  

1介绍作者:

莫泊桑(1850---  1893),19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

 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等。

其他 同学补充。

   

2.补充:

他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当过兵,做过小公务员,目睹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所以他有深厚的创作基础。

他特别善于写揭露资产阶级社会道德的短篇小说。

《我的叔叔于勒》就是其中的一篇。

 

(三)  指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并思考小说的主要人物 

教师活动 1.对学生的复述作出评点。

结合以菲利 普为人称的复述,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变化。

2.提问:

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变化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勒态度变化的线索是怎样的?

启发:

最开始于勒占用了菲利普应得的一部分时,人们打发他去了美洲。

3.提问:

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是表现出来的人物行为,如果深入人物内心,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情感变化又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 1.通过阅读找出称呼的变化:

坏蛋、流 氓、无赖、正直、有良心的人、小子、 家伙、贼、流氓。

2.根据教师启发,找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变化的线索:

打发他走、盼   望、赞扬、又骂又躲。

 3.在教师的引导下,由表及里,逐步深 入理解课文。

相互讨论交流后回答:

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情感变化的线索是:

恐怖、希望、恐怖、仇恨。

 

(四)、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主题 

教师活动 1.分析:

于勒的命运变化小说没有直接交待,而是隐含在菲利普夫妇对他的称呼、态度、情感等等变化中,以及辅以老船长的叙述交待的。

2. 提问:

小说描写这种种变化,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学生活动 1.通过小说对菲利普夫妇的描写把握于勒的命运变化:

在家行为不正一出外发财一最后穷困潦倒。

   2.于勒命运的变化引起了菲利普夫妇的种种变化,反映出当时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淡漠炎凉,即便是亲情也不再能维系什么,更显人情的悲凉。

 

第12课《心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把握文章要点的能力。

2.学习体会心理描写对于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3.体会插叙的表达方式和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教师结合学生自身生活感受创设阅读的情境。

2.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把握小说主要故事情节。

 3.设置问题,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探讨交流理解李京京“心声”的深层含义。

4.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能够体会李京京对于老师和同学的尊重、父母的关爱、爷爷的亲情、情感的宣泄的渴望,从中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2.学生感受并学习李京京对生活追求的努力与执著的精神。

课堂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

2.领会心理描写的作用。

3.学习插叙的表达方式。

难点

1.理解小说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

2.理解《万卡》打动李京京的原因,并从中得到有关文学欣赏的启示。

教学突破

1.教师把握好小说理解的关键,引导学生领会李京京“心声”的具体含义。

2.由对插叙这一叙述方式的把握帮助学生理解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课前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现阶段的心声。

准备一两个上公开课的小故事。

    2.阅读《万卡》原文。

 学生准备课前查找《万卡》原文并进行阅读,结合《心声》进行理解。

教学步骤 (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1.结合学生生活感受,引导学生谈自己 的“心声”,从而导入  新课。

2.进行快速阅读和复述课文的指导,梳理小说主要情节。

  3.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

4.引导学生欣赏小说心理描写和插叙的艺术特色。

学生活动1.学生畅所欲言,讲述自己的“心声”。

2.进行快速阅读,把握小说主要情节后复述课文。

3.通过讨论交流,把握文章主题,理解李京京的情感活动。

4.学习小说心理描写和插叙的表达方式。

检查预习情况

教师活动1.结合文题“心声”,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心声,从而导人新课。

2.要求学生通过快速通读课文总结小说大纲。

3.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及时进行补充和评价。

学生活动1.畅所欲言,讲述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

2.快速通读课文,提取小说主要情节3.复述课文,小说的基本发展脉络应该表述清晰。

二、整体感知、自主阅读,把握课文主题(约   分钟)

教师活动1.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一步总结小说的基本情节。

2.提问:

课文题为《心声》,通读之后,你觉得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

3.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讨论,“想朗读课文”这一“心声”集中代表着李京京其他的愿望,要求学生结合课文的段落或语句进行理解。

最后点出课文吸引李京京的关键所在:

产生了情感共鸣。

4.提问:

李京京这位少年形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你喜欢吗?

5.分析总结:

李京京的心声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美好追求,也反映了其作为成长中的少年健康发展的需要。

学生活动1.复述课文之后,进一步梳理小说主要‘情节,明确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2.回答:

“想朗读课文”。

3.经过阅读和讨论后回答:

李京京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想念爷爷和儿时的玩伴;渴望情感的倾诉和宣泄等等。

4.回答:

李京京是一个善良、勇敢、感情真挚并执著追求美好生活的少年。

结合自己的成长经验对李京京作评价。

5.阅读课文,结合自己生活经验,认真体会小说主题。

 

三、朗读课文。

领会小说艺术特色(约   分钟)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找出并朗读课文中的心理描写片段,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2.提问:

李京京回忆乡下生活的部分在小说中是以插叙方式出现的,这样叙述有什么好处?

3,提问:

《万卡》那样打动李京京,你从中得到有关文学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

学生活动1.通读课文,朗读心理描写片段,认真感悟李京京渴望朗读课文、渴望情感倾诉和宣泄的心理。

2.通过探讨交流后回答:

李京京的乡下生活与万卡的生活有类似之处,插叙有利于将二者的生活和情感融为一体,更好地表达和升华了李京京的情感。

3.结合自身阅读体验回答:

阅读文学作品,应该融人到作品中,设身处地去理解作品。

本课总结

   这是本单元最后一篇有关少年生活题材的小说,这也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一篇作品,就是学生也会经历的公开课上发生的故事。

教师可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学生的心声,同时又要引导学生形成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格。

心理描写、插叙手法、双线结构也是本文的理解重点。

板书设计 

   心声

   黄蓓佳

   想朗读课文

 万卡—————卜—~李京京

   爷爷——心声——爷爷

 奥尔迦———十一_—一妮儿

   情感共鸣,渴望倾诉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和复述课文的能力。

学生在理解小说主题的同时,也能获得文学欣赏上的启示,即要真正的融入小说去阅读、去理解。

教师应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积累总结文学欣赏的经验和感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以便在今后的阅读中迁移运用。

教学探讨与反思

儿童小说以少年儿童为阅读对象,往往针对少年儿童的思想实际,写出他们最想知道的问题。

本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把握细节描写、插叙手法等艺术手法的作用,还要通过理解小说主题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13课《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3.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难点:

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两年高考作文题,就是以本文的开头的图形为题,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二、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为什么不止一个?

 

因为事物是丰富复杂的,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2、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

是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阐明这一事理的?

运用这一论证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作者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这一道理。

先从反面说,“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再从正面说。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正反对比,使说理全面,而双透彻,增强了说服力。

 

3、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又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论证的?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作者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而又确凿地阐明了事理。

 

4、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看什么?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5、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1.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2.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3.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楔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三、阅读3-6段,回答问题。

 

1.第五段中的“这种情况”、“当事人”“它”分别指什么?

 

这种情况:

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

当事人:

富有创造性的人。

它:

新的创意。

 

2.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有什么危害性?

 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3.选文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段,请指出是哪一段?

并说说其作用?

 第四段,承上启下,使文章层次分明,又结构严谨。

 

4.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创造性的思维”所必需的“要素”。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5.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四、小结    

本文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论证了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论点。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

“格物致知、彷徨、袖手旁观、修身、齐家、诚意、正心”等词语。

2.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能力目标

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抓住过渡段、关键句、关键词等,理解作者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深刻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义。

2.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及效果。

突破方法:

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努力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初步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标出论证方法,体验论证效果。

勾画不懂的地方提出质疑,先小组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再共同探讨交流解决.

难点

1.理解树立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现实意义。

2.引导学生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做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

突破方法:

设计语文活动:

格物致知离你并不遥远。

重读《绿色蝈蝈》,回忆《昆虫记》的内容,并结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两篇文章,亮出你的观点。

不要让学生觉得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很遥远,法布尔观察绿色蝈蝈那么亲切,离我们那么近。

让学生在体验法布尔的科学探究精神的同时,也树立信心:

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

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积极地观察探究实验,你也能成为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实地考察、动手实验的重要性,和作者倡导的格物致知精神吻合。

2.对话讨论。

通过对话理清思路,明确论证方法。

质疑交流难理解的问题。

3.语文活动。

设计语文活动突破难点,让学生一方面体验法布尔的科学探究精神,也树立信心:

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

积极地观察探究实验,你也能成为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

锻炼学生搜索论据资料的能力、写小议论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考试都得近百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举步维艰。

问题出在哪里呢?

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启示。

二、交流预习内容

生字词的读音和词语意义。

A.读准字音:

朱熹(xī) 彷徨(pánghuáng) 肇(zhào)

B.弄懂词义:

彷徨:

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

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

即把自己的家庭整顿好。

诚意:

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思想纯正。

三、默读课文,理清脉络,辨析结构

1.学生快速默读原文,圈点批注。

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努力找到并理解作者的观点,初步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标出论证方法,勾画不懂的地方。

引导学生圈点批注,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各段的关键句、过渡段、过渡衔接的词语等。

不懂的句子勾画出来,以备下面的小组交流和质疑交流。

2.小组交流。

在圈点批注自主阅读理解的基础上,交流本文的思路脉络,弄清本文的论证结构。

分小组进行交流,明确本文的论证思路: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他的论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

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于是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作者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论证。

然后,分析科学上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

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

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向导。

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要得到竹子的知识,只有靠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

接着,作者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

一是中国学生大都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重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考试的成绩很好,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常常不知所措。

二是作者以个人的经验为证,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误以为靠埋头读书能应付一切,结果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这就更加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最后,得出结论: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

一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二是应付世界环境也不可缺少。

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文章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思路来行文的。

四、探寻本文的论证方法及其效果

先回忆复习上一课学过的论证方法;然后浏览本文,标注本文的论证方法,再小组交流。

本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说理方法,正反结合论证有力、充分。

1.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作者在课文第4段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第11段摆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理论轻视实验的事实;第12段又举了自己到美国念物理时吃的苦头。

这些事例论证了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

在讲道理上,课文第3段结合《大学》中的理论,分析了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第6~10段从理论上记述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13段记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也是讲道理。

2.对比论证。

作者还运用了对比论证,使论证说理更加鲜明。

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的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了对比,突出新的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

3.作者现身说法。

现身说法,举自己的求学经历和体验,亲切而有说服力。

五、质疑问难,合作交流

对学生交流阅读时勾画的疑难问题,质疑、交流、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积极对话,通过思考交流弄明白疑难问题。

在平等的氛围里积极探讨明确下列问题: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又是什么?

明确: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作者谈到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明确: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

有何现实意义?

明确:

提倡“格物致知”是由于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是应付今天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六、语文活动

活动主题:

格物致知离你并不遥远。

要让学生觉得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法布尔观察绿色蝈蝈那么亲切,离我们那么近,就像我们在拿一只蝈蝈在观察。

让学生一方面体验法布尔的科学探究精神,同时也树立信心:

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

像法布尔关注昆虫一样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积极地观察探究实验,你就是一个能够拥有创造力的人,不断地努力就会成为一名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

结合《绿色蝈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等文章,谈谈对格物致知的理解认识。

亮出你的观点:

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看法,谈谈怎样能具有格物致知精神,交流分享。

七、布置作业

作者接受过中西教育,接触过很多中国学生,结合自身经历,针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和当下教育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而忽视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弊端,语重心长地提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重视科学实验精神,发出由衷的呼唤: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那么怎样才能做一名有格物致知精神的现代中国人呢?

语文活动:

做一名有格物致知精神的现代中国人。

活动方法:

查找资料,阅读思考,学写小议论文。

活动目的:

培养搜索论据资料的能力、写小议论文的能力;体验树立格物致知精神。

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15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识记字词文常知识。

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4.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5.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6.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7.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习时数:

(二课时)

学习过程与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识记积累字词文常知识。

感知《谈读书》的内容;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一、导入: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时尙。

有人认为,读图是造成全民族阅读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

因此要回归读书,尤其是中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

那么我们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几百年以前的先哲的高论。

二、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

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

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

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

《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朗读课文,体味文章的意蕴,感知文章的内涵。

怡情傅彩藻饰矫情诘难寻章摘句咀嚼狡黠伦理味同嚼蜡滞碍睾阐证吹毛求疵

四、讨论: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

第一层:

(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

怡情、傅彩和长才。

(2)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惰、矫和学究,

第二层: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

(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五、探究课文内涵:

1.读书要有哪些好处呢?

明确:

怡情、傅彩和长才。

2.读书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

明确:

经验不读书之不足,经验范书中所示,互相补充。

3.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

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

明确:

明智之士(明察事理的人)。

“全凭观察得之”

4.理解“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的含义。

说说比喻说理的好处。

明确:

人要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就要读书明理,明智,不断完善自己,努力趋于完美。

生动深刻,通俗易懂。

5.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

“怡情、傅彩和长才”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惰、矫和学究”,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

另举一例。

明确:

对比论证,正反全面,对比有力。

6.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

并谈一谈你的看法。

明确:

①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

②对不同的书,要不同的读。

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7.读书会有哪些功效呢?

试举例说明。

明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