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示范高中届高三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701280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8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示范高中届高三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徽省示范高中届高三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徽省示范高中届高三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安徽省示范高中届高三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安徽省示范高中届高三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示范高中届高三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docx

《安徽省示范高中届高三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示范高中届高三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示范高中届高三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docx

安徽省示范高中届高三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安徽省示范高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0分)

1.(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1题)《汉书》载:

“偃说上日: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于是上从其计。

”这一记载反映出汉初统治者

A.推行郡国并行制B.强化君主专制C.加强中央集权D.解决土地兼并

【答案】C

【点拨】

【结束】

2.(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2题)对下列有关《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魏晋的选官制度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

B.魏晋的选官制度造成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

C.寒门子弟人仕比例上升与科举制有关

D.寒门子弟人仕比例大小与封建统治基础无关

【答案】D

【点拨】【结束】

3.(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3题)明嘉靖、万历年间,张居正提出“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

……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的主张。

这一主张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表明重农抑商政策开始瓦解

C.反映了农商皆本的思想D.重视农业商业之间的关系

【答案】A

【点拨】

【结束】

4.(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4题)《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记载:

“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中国被迫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发生的变化有

①外国商船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②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权利

③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④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A.②③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B

【点拨】

【结束】

5.(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5题)李鸿章曾说:

“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以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

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一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

”材料表明李鸿章

A.认识到中国“积弱”的根源B.主张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以“自强”

C.主张吸收两次工业革命成果D.力主发展近代民用工业以“求富”

【答案】D

【点拨】

【结束】

6.(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6题)19世纪末谭嗣同《有感》诗云: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下列与之同一主题背景的诗句是

A.“塞山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B.“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C.“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D.“我白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答案】B

【点拨】

【结束】

7.(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7题)1790年法国制宪议会颁布法令宣布,“任何人不得再保留亲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等贵族头衔。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宣布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改用“同志”“先生”等。

出现以上现象的共同原因是

A.两国的革命都推翻了专制统治B.启蒙思想都得到了广泛传播

C.两国革命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D.两国资本主义经济都发展充分

【答案】A

【点拨】

【结束】

8.(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8题)1913年张謇发表《宣布就部任时之政策》一文,对其一贯倡导之棉铁主义加以抒发,特别是:

“至于铁矿,需本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

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计所获益,良非浅鲜”。

材料表明张謇

①主张发展实业,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方面②看到了民族资本发展的局限性

③倡导在不损害民族权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④力主对外开放,实现实业救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点拨】

【结束】

9.(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9题)安庆是安徽近代报刊的发源地和集中地之一。

辛亥革命前后,安庆先后出现众多进步报刊,如《安徽俗话报》、《安徽通俗公报》、《安庆日报》、《爱国新报》、《安徽白话报》、《共和急进报》等。

这些报刊对当时人们的影响主要有

①开阔视野②关注国事③减少文盲④传播新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C

【点拨】

【结束】

10.(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10题)20世纪上半期上海某店贴过这样一副对联:

“三鸟害人,鸦雀鸨;一群卖国,鹿獐螬”。

这幅对联所反映历史事件的最主要作用是

A.推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B.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实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转折

【答案】D

【点拨】

【结束】

11.(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11题)右图是一幅刊载于1920年上海某报纸的漫画,该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A.“打土豪,分田地”B.“将革命进行到底”

C.“消除内乱,打倒军阀”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答案】C

【点拨】

【结束】

12.(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12题)“这是伟大的狂欢节!

胜利的狂欢节!

解放的狂欢节!

”诗人艾青在《人民的狂欢节》(1945年8月)中这样欢呼的原因是

A.民主革命取得基本胜利B.反帝斗争取得完全胜利

C.中国彻底实现和平民主D.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答案】D

【点拨】【结束】

13.(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13题)“中共日益增长的权力的真正源泉,在于其农村的社会和经济政策。

尤其是____,经常被引用来作为中共在农村的力量的基础,它使中共能在那里‘扎根’,而政府对于这种挑战完全束手无策。

”文中空白处应填上

A.武装斗争B.根据地建设C.持久抗战D.土地改革

【答案】D

【点拨】

【结束】

14.(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14题)《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主编、英国学者麦克法夸尔说:

“1949年是政权的更替,1979年才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比毛泽东高。

”作者的观点主要是立足于

A.民主政治建设B.思想大解放C.发展生产力D.推进全球化发展

【答案】C

【点拨】

【结束】

15.(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15题)《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两国代议制的相同点是

A.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B.国家元首拥有大权

C.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D.代议制都名不副实

【答案】B

【点拨】

【结束】

16.(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16题)“英国人的优势一是海洋对它的保护作用,二是处于到美洲的便捷航路上,三是采取人弃我取的原则处理殖民和欧洲事务,四是煤矿和铁矿储藏条件好。

”“英国人的优势”最有利于

A.“日不落帝国”的建立B.海外殖民扩张和奴隶贸易

C.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开展D.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答案】C

【点拨】

【结束】

17.(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17题)马克思称赞巴黎公社的领导者说:

“这些勤务员经常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

”他们“公开地、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活动,不自命为绝对正确,没有文牍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对以上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A.说明公社领导人的权力制约与民主作风B.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C.表明国家政权机关已变为“社会公仆”D.体现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答案】A

【点拨】

【结束】

18.(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18题)“政府不应当去做或试图去做任何事,这是普遍的原则;在这些场合,政府的座右铭或格言应当是一一无为而治……农业、工业和商业对政府所提出的要求,就像第欧根尼对亚历山大提出的要求一样合情合理、毫不过分:

请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这段话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A.重商主义B.自由主义C.凯恩斯主义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答案】B

【点拨】

【结束】

19.(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19题)结合当时背景,对下列两幅图片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A.两位领导人都关注本国的民生问题B.两国的举措都有利于经济恢复发展

C.两国都重视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D.两国都面临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答案】C

【点拨】

【结束】

20.(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20题)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

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

材料中英美等国做法的共同目的是

A.倡导国家干预经济发展

B.促进世界市场的扩大

C.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压力

D.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答案】D

【点拨】

【结束】

21.(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21题)比较分析右图,从中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A.经济大危机对整个世界打击很大

B.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

C.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

D.新经济政策使苏联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答案】B

【点拨】

【结束】

22.(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22题)如图所示,二战前后国际经济体系(货币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对这一变化认识准确的是

①货币体系从无序到有序,确立美元中心②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④世界贸易体系从此走上合理规范和法制化轨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点拨】

【结束】

23.(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23题)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曾说:

“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白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

……历史的教训是:

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

”以下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A.苏美争霸,苏联解体B.1990年两德统一

C.“日不落帝国”建立D.1989年东欧剧变

【答案】A

【点拨】

【结束】

24.(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24题)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表明,近50年全球财富增加了6倍。

1980-1990年,发达国家的GNP(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GNP总量的67%,上升了73.2%;发展中国家的GNP只占19.3%,下降了17.7%。

这一材料最能说明

A.美国开始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

B.经济全球化增强了发达国家的综合实力

C.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的扩大

【答案】D

【点拨】

【结束】

25.(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25题)《全球通史》写道:

“本书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

本书的观点,就如一位柄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伦敦或巴黎、北京或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判然不同。

”以下能体现作者指导思想的是

A.主张以全球史观研究历史B.否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C.尊重和平等对待各国政治D.研究与推进经济全球化

【答案】A

【点拨】

【结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0分)

26.(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26题)(16分)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近现代以来的历史进程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推进中国社会变革、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每逢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新中国的心脏——天安门广场都摆放高6.18米、宽5.24米的孙中山画像。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浮雕,“武昌起义”与“南昌起义…‘抗日战争…渡江战役”等依次排列。

这是一种象征,也是一种胸怀和自信。

它寓示着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然联系,反映了共产党人的历史观。

……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曾经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

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

——刘新如《辛亥革命100周年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历史昭示》

材料二令侵略者想不到的是,这一事件激起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怒潮,中国人民以此为起点进行了长达14年不屈不挠的抗日战争,最终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完全胜利。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历经列强蹂躏的中华民族,已经在日本帝国主义鲸吞中国的嚣张野心中彻底觉醒和顽强奋起了!

——(2011年)人民日报社论《勿忘国耻共襄复兴》

材料三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艰辛探索,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阶级基础等角度分析“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

(4分)

(2)材料二中“这一事件”指的是什么?

有何严重后果?

结合有关史实说明中华民族是如何“彻底觉醒和顽强奋起”的?

(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时期中国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原因。

(6分)

【答案】

(1)①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推翻帝制,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扫除了最初的政治障碍;②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③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基本矛盾更加激化,孕育着一场新的革命高潮;④辛亥革命推动了思想解放与民族觉醒,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⑤早期共产党人基本上都受过辛亥革命的洗礼和启蒙,后来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任答4点,4分)

(2)九一八事变。

后果:

日本侵占整个东北,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2分)

史实:

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1937年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全民族抗战,经过八年艰苦抗战,最终取得抗战的伟大胜利。

(4分)

(3)原因:

改革开放;制定了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发展观;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总趋势走向缓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等。

(6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点拨】本题设计新颖,知识点跨度大,考查了对材料的概括分析能力,也要求对所学知识有较好的掌握。

第1问考查了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间的关系,按要求从政治、经济、思想、阶级基础角度来回答。

第2问依材料二判断“这一事件”,从“中国人民以此为起点进行了长达14年不屈不挠的抗日战争”等可以分析出这一事件指九一八事变,其他几个问题根据有关九一八事变的知识进行回答。

第3问较为常见,按要求回答新时期中国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原因。

【结束】

27.(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27题)(16分)历史上,人口的迁移、流动和人口增长对国计民生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19世纪20年代中,总共有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有大约260万人离开欧洲,而在1900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高达900万,也就是每年有近一百万移民。

……一般说来,英国移民前往英帝国的自治领(指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和美国;意大利人前往美国和拉丁美洲;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前往拉丁美洲;……除很大一部分人通入亚洲俄国地区和一小部分慢慢流入南非外,迁移的目标是完全对着美洲和大洋洲的。

一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江浙两地的农民因为地理的优势和便捷,进上海、南京和杭州等大城市做工的不在少数,而去当时的上海,则是流动目的地的首选之地。

据统计,从1912到1932年,20年问,仅在苏南颇具实力的荣家企业从2家增至21家,工人数也从1334人增至33416人,而其中绝大多数来自江浙两省农村。

对此,时人评论说:

“中国工人多……致远方男女来谋食者日繁有徒,虽离家不计也。

——仲富兰《试论近代江浙农村人口流动与习俗变革》

材料三移民对近代影响最大的~方面,就是移民与近代城市的发展。

看看中国近代沿海沿江的这些城市几乎都是移民产物,其中最典型的是上海。

上海是移民的城市,移民中百分之七十左右都来自浙江北部、江苏南部。

除了沿海这些城市以外,还有很多交通枢纽的城市、如蚌埠等,工矿城市、如抚顺等,也都是移民的产物。

所以移民对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葛剑雄《移民:

牵动中国历史棋局的人们》

材料四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年间迁移人数约为100万人左右,2000年即迅速增长到1000多万人,到2005年,全国流动人口达1.47亿,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4779万人。

……据统计,到2008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已累计达139.15万人,广泛分布世界各地,以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或地区为主;国际劳务人员输出以对外劳务合作派遣为主。

截至2007年底,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478亿元,派遣各类劳务人员419万人。

——中国人大网《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

60年的足迹》

请回答:

(l)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欧洲海外移民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5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中国近代移民活动的基本特点。

从近代化角度分析移民活动的重要作用。

(5分)

(3)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与流动的原因。

(6分)

【答案】

(1)影响:

给移入地区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有利于移民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便利了欧洲的殖民掠夺、促进了欧洲的资本积累和发展;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5分)

(2)基本特点:

①以迁往沿海沿江地区(通商口岸)、工矿区、交通要道为主;②以民间自然迁移为主。

(2分)

重要作用:

①改变了人口分布状况,推动了近代人们生活文明和习俗变革;②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现代城市的发展(城市化进程)。

(3分,言之有理,酌情赋分)

(3)原因: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②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③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6分,言之有理,酌情赋分)

【点拨】本题围绕人口迁移与流动这一中心,设计多个问题,考试对材料的处理、分析和相关教材知识的掌握。

第1问回答时需注意“欧洲海外移民”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主要从给移入地区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有利于移民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便利了欧洲的殖民掠夺、促进了欧洲的资本积累和发展;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等角度来回答。

第2问概括分析材料二、三,得出近代中国移民活动的特点;移民活动的作用需注意前提要求“从近代化角度”。

第3问材料四反映的人口迁移特点是省际迁移;各类出国留学;国际劳务输出等。

原因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等角度入手进行回答。

【结束】

28.(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28题)(18分)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行为和过程,是社会进步、生产发展的基本前提。

时代不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同。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朝士女服饰,皆有定制。

洪武时律令严明,人遵划一之法。

代变风移,人皆志于尊崇富侈,不复知有明禁,群相蹈之……今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僭拟无涯,逾国家之禁者也。

……望其服,而知贵贱;睹其用,而明等威。

今之世风,侈靡极矣”

——(明)张翰《松窗梦语》

材料二

一位研究这一新消费主义的学者断定:

“新消费主义使得各阶层开始购买它们从前从未有机会购买的、甚至比以前更大范围的商品。

……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使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事实上,时尚及其利用者提高了人们‘金钱准则’的水平。

”大众消费主义正是以这种方式出现在18世纪的英国的,它已变成全球20世纪的社会标志。

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数据(按百分比%)

请回答:

(l)概括材料一体现出的消费观念。

并指出这一消费观念反映的社会现象。

(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西方消费观念形成的原因。

(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5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不同时代消费观念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分)

【答案】

(1)消费观念:

逾越等级,追求豪华奢侈(2分)。

现象:

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重利奢靡的风气。

(2分,任答2点)

(2)原因: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消费品日益丰富;②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③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大众传媒进一步发展,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观念;④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的确立,资产阶级追求自由、享受的思想对世界的影响等。

(6分,任答3点。

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变化:

由重温饱到重健康、舒适;由重物质到重文化、教育。

(2分) 

原因:

①改革开放深化,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②经济发展,科技进步;③人们思想观念变化;④城镇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3分,任答3点。

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4)经济水平、政府政策、社会风气、文化传统、居民收入等。

(3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点拨】本题属于混合式材料题,使用多种材料。

围绕消费观念的变化发展,要求结合社会背景、时代特点进行分析。

设计的若干问题,考查材料概括分析能力、教材知识再现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第1问根据材料一概括出消费观念,反映的社会现象需与所学结合;第2问可按所学回答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西方消费观念形成的原因;第3问根据材料三概括消费观念的变化,原因可根据这一时期经济、政治、思想等的发展概况来回答;第4问是开放性试题,可根据对上述3问的理解酌情回答。

【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