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0046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1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1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1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1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docx

《第1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docx

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第1课时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的例1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

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  选哪种颜色合适呢?

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生:

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调查一下,还可以在组内进行调查。

  师:

你们真聪明。

刚才你们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

要统计出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1.收集数据。

  师:

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

为什么?

  师:

要想知道最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

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

生自发言。

  1  师:

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据,但是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

请听规则:

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最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好吗?

  师:

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

为什么?

  师:

是呀,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调查,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

那好,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

  2.整理数据。

  师:

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定制校服的人员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

  生自发言。

  师:

你们真会想办法。

那我们现在再举一次手,在这张表中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好吗?

  颜色人数红色黄色蓝色白色最喜欢红色的请举手,请一个学生数出人数,教师记录在统计表中。

采用同样的方式统计其余三种颜色的数据。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师:

同学们,刚才我们将统计后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仔细观察统计表。

  颜色人数师:

你看懂什么?

4.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师:

是的,这张统计表的第一行表示的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各种颜色,第二行表示的是最喜欢的每种颜色的人数。

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同学  红色9黄色6蓝色15白色82  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

下面就请大家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解决下面的问题。

  全班共有人。

  生:

要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人,应该把最喜欢这四种颜色的人数全部合起来,即:

9+6+15+8=38,所以全班共有38人。

  师:

你真聪明,谁能解决第二个问题?

最喜欢色的人数最多。

  生:

比较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19>9>8>6,通过对比得出:

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

  师:

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

那你能解决最后这个问题吗?

  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色合适。

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

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下面老师请你们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数学书第4页练习一的相关问题,你们敢挑战吗?

  1.完成练习一的第1题。

2.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

在统计时要先收集数据,而收集数据有举手、起立、画记号等很多方式,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收集完数据后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将数据进行整理记录填入的表格叫做统计表,通过看表格的数据,我们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信息。

  【板书设计】    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例1、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的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3  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颜色人数红色9黄色6蓝色15白色8全班共有人。

  喜欢色的人数最多。

  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色合适。

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

为什么?

  全班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所以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蓝色合适。

但是全校选择这种颜色做校服不一定合适,因为全校学生不一定喜欢蓝色的最多,应该再调查其他班级同学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最后比较全校学生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从而确定全校学生做哪种颜色的校服。

    第2课时统计数据的方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3页的例2及“做一做”,练习一的第3、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统计数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学会统计数据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统计表。

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谈话:

同学们,新的学期一斤刚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

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课代表。

  教师出示评选条件:

1.数学成绩优秀。

    4  2.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

3.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给数学老师帮忙。

师:

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

学生自发言并说出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

张三、李四。

二、互动新授  问题导入:

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

二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选谁呢?

出示教材第3页的例2。

把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姓名票数王明明陈小菲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参加比赛。

  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

1.理解题意。

  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要知道该选谁参加比赛,就要先确定选举方法,再选择记录结果的方法。

  2.选举方法。

  我们可以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

参加投票的同学只能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写在纸上,再找几个同学统计他们两人所得到的票数,谁的票数多,谁就参加讲故事大赛。

  师:

全班同学进行无记名投票后,各小组组长将纸条收齐,等待统计投票数据。

  3.统计投票数据的方法。

  师:

同学们,你们选举的结果在小组长的手中,现在只要我们统计出谁得到的票数最多,就知道谁能参加讲故事大赛了。

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统计投票的数据呢?

  生自发言。

  师:

统计投票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用在人名下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可以用在人名下打“√”的方法来统计,也可以用画“○”的方法来统计?

?

我们就选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吧!

  生一起参与统计投票数据的过程。

4.整理数据。

  师:

整理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生:

王明明得到15票,陈小菲得到22票。

  5

  

      师:

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一个“正”字的每一笔代表一票,每个“正”字代表五票。

王明明一共得了3个“正”字,所以是15票,陈小菲得到4个“正”字还多了2票,所以是22票。

  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

5.完成统计表。

  现在我们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这张统计表中。

姓名票数6.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参加比赛。

  生:

观察统计表可知,陈小菲得到票数比王明明多,所以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

  师:

你不仅会观察,而且会比较,真能干!

现在请大家解决第二个问题。

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呢?

  生1:

如果他们都投王明明的票,那么王明明得15+2=17,仍然比陈小菲少,所以最后的结果没有改变,还是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

  生2:

如果他们都投陈小菲的票,那么陈小菲的票数就更多了,最后还是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

  生3:

如果他们其中一人投给王明明,另一人投给陈小菲,那么王明明得15+1=16,陈小菲得22+1=23。

仍然是陈小菲的票数多,还是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3页“做一做”。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学生先选好自己喜欢去的地点,然后汇报,并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与整理,整理数据后将记录结果填入统计表。

  2.完成第4页练习一的第3题。

  学生先根据画“正”字的统计表完成第小题,填写简单统计表;再分别解决第小题和第小题。

对于第小题,这个月是夏天还是冬天,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4题。

  学生先根据统计数据的方法完成第小题,填写简单统计表。

再解决第  王明明15陈小菲226  小题。

对于第小题“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明白:

10分钟内小轿车就通过了32辆,说明小轿车已普遍成为人们喜欢的交通工具,所以如果再观察10分钟,小轿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

  四、归纳总结  师:

同学们,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统计数据的方法。

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采用画“正”字、打“√”、画“○”等方法,其中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

一定要注意一个“正”字代表5个数据。

同时统计表可以帮我们分析和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统计数据的方法  例2、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

  王明明陈小菲  王明明  陈小菲  王明明  陈小菲正  正正√√√√√√√√  ○○○  ○○○○正  正  √√√√√√√√  ○○○  ○○○○正  正  √√√√√√√√  ○○○  ○○○○  √√√  √√√√  ○○○  ○○○○    √√√√  ○○○  ○○○○    √√    ○○  0票数王明明15陈小菲22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参加比赛。

  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呢?

  无论缺勤的这两位同学如何投票,陈小菲的票数都比王明明多,所以最后都会选陈小菲参加比赛。

      7  第2单元表内除法  1、除法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平均分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页例1、例2,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的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经历“平均分”,在分东西的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教科书第12页准备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卡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出示教材第7页情境图。

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班明天要去春游。

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

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导入新课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我们来帮助二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

请各组为二班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讨论分配方案。

突出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

动手分一分。

分好后,请各组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班小朋友准备的春游食品,从中发现:

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

说明: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8  出示教材第8页“做一做”第1题。

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

  出示教材第8页“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用正方形卡片代替枫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