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全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69929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79 大小:18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全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9页
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全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9页
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全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9页
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全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9页
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全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全集.docx

《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全集.docx(1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全集.docx

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全集

200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全集

山西康杰中学柴海军收集整理

全国1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啜泣    层峦叠嶂    嗑碰    义愤填膺

B.辑拿    额手称庆    坍塌    班师回朝

C.秸秆    大有稗益    赘述    披肝沥胆

D.摩娑    厝火积薪    巨擘    见风使舵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B.王大伯十分喜爱小动物,只要见到流浪的小猫小狗,他都要想办法把它们喂饱,有的人对此感到不解,他却乐此不疲。

C.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从头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D.厂长动情地说:

“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跨越青藏高原,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

B.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毛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倍受信赖的。

C.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托付上予以否认。

D.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          ,          ,          ,

        。

          ,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过辉煌的过去

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④它们看似陈旧

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种重要窗口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地球气候成因新说

1997—1998年,南美西海岸发生无法预报的海流循环,导致沿岸海水的温度大同上升,引起气候非典型的破坏性剧变,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

这种现象促使科学家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海滚—大气层”原理。

水的密度是空气的800倍,水的热容量是空气的4倍。

3米厚的海洋的热容量等于整个大气层的热容量。

但是,大气层能量变换的速度是海洋能量变换的数倍。

在“海洋——大气层”系,海洋是惯性媒质,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其全球的稳定性依靠海洋来保持。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全球气候的形成上,世界洋水域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根据世界洋水域双层(表层和深层)循环原则,开始研究“全球海湾输送”理论。

北大西洋是海洋多层循环闻活跃的地地区,那里就像“锁孔”,钥匙在里面转动,造成地球上气候的不稳定。

北半球气候最近10年的变化完全符合“全球海洋输送”理论。

科学家承认,目前在海洋洋流循环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无法回答,但已经清楚的是,世界洋水域对大气层的热力和动力状态的影响,远远超过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为了填补“海洋—大气层”原理方面的知识空白,世界气象组织推出一项名为“阿尔戈斯”的国际研究方案。

这项方案包括建立一个全球海洋观察网,使用飘流浮标监视海水的变化。

飘流浮标分布在世界各地海域,上面安装有测量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传感仪。

科学家认为,正是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这两个因素影响着大气层。

浮标在指定水域的海面固定后,同收星取得联系。

然后,浮标用自身携带的水泵吸入海水,潜至2000米深处后,压力仪发出指令停止下潜,浮标开始在海流中收集信息。

10天后浮标浮出海面,将收集到的信息发送给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

发送完毕后,浮标重新下潜,进入下一个探测周期。

与此同时,卫星把接收到的信息发送到气象中心供研究人员分析研究。

这项研究已经取得初步结论:

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海洋水域急剧变暖,上面的大气层也相应开始变暖。

今天,世界各地海域共有3000年飘流浮标在日夜工作。

科学家希望利用得到的资料,最终绘制“海洋气象图”。

5.从原文看,下列对“阿尔戈斯”方案相关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由3000个随洋流上下浮动的浮标组成全球海洋观察网,监测海水变化。

B.用装有海水温度和盐度传感仪的浮标,在深海海流中收集相关信息。

C.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接收浮标采集的信息,控制浮标工作的全过程。

D.分析和研究浮标失明的深层海水热容量的信息,绘制“海洋气象图”。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海水温度的变化速度远远低于大气温度的变化速度,原因是海水密度远远大于大气密度。

B.在“海洋—大气层”系里,海洋被动而大气层主动,海洋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

C.活跃的循环洋流像一把钥匙,在北大西洋这一“锁孔”中转动,导致北半球气候不稳定。

D.海洋洋流的温度和盐度,改变了大气层的势力状态和动力状态,从而影响地球气候的形成。

7.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海洋—大气层”原理,陆地上大面积水域的热容量,对周边地区的气温也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B.依据“全球海洋输送”理论,重新调控热带海洋洋流的流向,将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宜人的气候。

C.关注北大西洋这一“锁孔”,人们就可以有效地预报地球的气候变化,从而避免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阿尔戈斯”方案可以解决海流循环无法预报的难题,如利用这一成果,将有可能消除厄尔尼诺现象。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

武帝践阼,为后军鄱阳王恢录事参军。

远与恢素善,在府尽其志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①甚密。

迁武昌太守。

远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

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民井寒水。

不取钱者,则摙②水还之。

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焉。

车服尤弊素,器物无铜漆。

江左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

然性刚严,吏民多以细事受鞭罚,遂为人所讼,征下廷尉,被劾数十条。

后为武康令,愈厉廉节,除淫祀,正身率职,民甚称之。

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盛供帐以待焉。

至武康,远独设糗③水而已。

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

自县为近畿④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

期年,迁树功将军、始兴内史。

时泉陵侯渊朗为桂州,缘道多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

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

田秩俸钱,并无所取,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

而性果断,民畏而惜之。

所至皆生为立祠,表言政状,高祖每优诏答焉。

迁东阳太守。

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

在东阳岁余,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

远性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

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

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是以多为俗士所疾恶。

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

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

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

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

每戏语人云:

“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

”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节选自《南史·何远传》)

[注]①恩寄:

对下级信任托付。

②摙:

担运。

③糗:

干粮。

④近畿:

京城附近地区。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与忧素善          善:

友好。

B.远本倜傥,尚轻侠    尚:

崇尚。

C.视贫细如子弟        视:

爱抚。

D.士类益以此多之      多:

称赞。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何远“生性耿介”和“为官清详细”的一组是

A.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

        不取钱者,则摙水还之。

B.正身率职,民甚称之。

        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

C.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

        田秩奉钱,并无所取。

D.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

        尽心绥理,复著名迹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远任录事参军时尽心尽力,很受上级信任倚重;但性情刚正严厉,任武昌太守时常因小事鞭罚吏民,因而被检举审理的罪状有十数条之多。

B.何远坚守节操,不逢迎上司,太守王彬巡察属县,何远令给他提供干粮、饮水;为官有才干,任始兴内史时,未再发生过界内盗匪抢掠侵犯之事。

C.何远在任时,像经营家业一样整治辖境,百姓为他建造生祠,皇帝也下诏予以表彰;但在东阳太守任上,由于遭到受罚者的诬告,而被免职还家。

D.何远品行正派,不循私情,与人交往不受请托,也不拜访他人;为人轻财好义,能周人之急,说话从无虚妄,大家始终无法找到他说谎话的证据。

四.(23分)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译文:

                                                                

(2)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题竹石牧牛  并引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遗牛砺解!

牛砺解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伯时:

宋茂名画家李公麟的字。

野次:

郊野。

棰:

鞭子。

(1)这首诗可分几个层次?

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答: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

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请说明。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

(1)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                ,受上赏;              ,受中赏;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          ;数月之后,                      ;其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              ,                  ”(晏殊《蝶恋花》);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凤栖梧》);三是“众里寻他千XX,          ,那人却在,                  ”(辛弃疾《青玉案》)。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阳光的香味  林清玄

  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

  

  那时是春末了,一期稻作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地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苓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胀破土地。

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里非常幸福的感觉。

  

  农夫和我坐在稻埕①旁边,稻子已经铺平张开在场上。

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

我在农夫家做客。

刚刚是我们一起把谷包的稻子倒出来,用犁耙推平的,也不是推平,是推成小小山脉一般,一条棱线接着一条棱线,这样可以让山脉两边的稻谷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似乎几千年来就是这样晒谷子,因为等到阳光晒过,八爪耙把棱线推进原来的谷底,则稻谷翻身,原来埋在里面的谷子全翻到向阳的一面来——这样的晒谷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简直是一种阴阳的哲学了。

  

  农夫用斗笠扇着脸上的汗珠,转过脸来对我说:

“你深呼吸看看。

”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他说:

“你吸到什么没有?

”  

  “我吸到的是稻子的气味,有一点香。

”我说。

  

  他开颜地笑了,说:

“这不是稻子的气味,是阳光的香味。

”  

  阳光的香味?

我不解地望着他。

  

  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埕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地嗅,那时稻子成熟的香气整个扑进我的胸腔,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是没有香味了。

这个实验我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只有晒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

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稻谷晒太阳时发现的,那时他还是大学学生,暑假偶尔帮忙农作,想像着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自从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竟使他下决心要留在家乡。

我们坐在稻埕边,漫无边际地谈起阳光的香味来,然后我几乎闻到了幼时刚晒干的衣服上的味道,新晒的棉被、新晒的书画,光的香气就那样淡淡地从童年中流泻出来。

自从有了烘干机,那种衣香就消失在记忆里,从未想过竟是阳光的关系。

  

  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

“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

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

”  

  我说:

“那夜来香、昙花香又作何解呢?

”  

  他笑得更得意了:

“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

”  

我便那样坐在稻埕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

“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退化了。

注:

①稻埕:

这里指晒谷场。

14.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想着”?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答:

                                                            

15.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光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6分)

答:

                                                            

16.为什么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

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析这句话的含意。

(6分)

答:

                                                            

17.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

(6分)

答:

                                                            

六.(15分)

18.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

将答案写在文段下面对应的序号后。

(4分)

语言的形式  ①    能是美的,    ②  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

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  ③  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

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  ④  应该有所谓的“语言的音乐”。

  ⑤  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⑥  二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来表现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9.下面的材料从四个方面对二胡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文字,不超过60个字。

(5分)

二胡是中国的一种很奇妙的乐器,是胡琴的一种,比京胡大,也叫南胡。

二胡的构造很简单:

由一根长约80厘米的细细的木制琴杆、内外两根琴弦、琴杆下端的蒙着蟒皮或蛇皮的琴筒构成,琴筒呈茶杯形,用木或竹制成,蟒皮或蛇皮是制作二胡的重要材料;用马尾做的琴弓演奏,这与小提琴同样用马尾做琴弓是一样的。

二胡声音低沉圆润,听起来略带忧伤,常用来表达比较深沉的情感。

二胡产生的历史悠久,又比较容易学习,因此是深受中华民族喜爱的乐器,是中国民间普及率较高的乐器。

二胡是:

                                                              

20.请在“家园”和“思念”中任选一个词,仿照下面示例的形式写三个句子。

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三个句子的内容有内在联系。

(6分)

示例: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象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答: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一只老鹰从鹫峰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

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

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头的背上,想抓住山头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

“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

“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第二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嘉奖誓死如归奏效越俎代庖

B.慰籍弱不经风整饬历久弥新

C.真谛既往不咎小憩举步为艰

D.体恤提纲挈领端倪磬竹难书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B.在灿若群星的世界童话作家中,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所以卓尔不群,久享盛誉,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C.“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连续成功发射与顺利返回,为我国航天航空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必将彪炳千古。

D.盗挖天山雪莲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又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天津市为大部分农民工办理了银行卡,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B、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

C、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钙、锌、铁等营养素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不容令人乐观。

D、节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节约钱财,更在于节约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有限资源,以保护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都灵冬奥会的花样滑冰双人滑的比赛中,张丹、张昊在冲击世界上最高难度的后内环四周抛跳时失误,张丹重重地摔在冰面上,膝盖严重受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勇敢的精神和精湛的技术征服了全场观众,也征服了现场裁判,最终赢得一枚银牌。

(1)所有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

(2)就在所有的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的时候

(3)简单包扎后的张丹又与张昊重新回到冰上继续比赛

(4)冰上却出现了张昊和简单包扎后的张丹

(5)两人顺利地完成了其他高难度动作

(6)其他高难度动作完成得很顺利

A.

(1)(3)(5)B、

(1)(4)(6)C、

(2)(3)(5)D、

(2)(4)(6)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

长达一千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与绵延的万里长城,作为举世闻名的古代中国人创造的伟大工程,它们都是华夏民族的历史丰碑和永远的骄傲。

长城早已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而大运河的文物保护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大运河在广开海运之前是我国古代的一条重要交通命脉,开凿运河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进行沟通交流。

大运河在开凿过程中利用了春秋时代吴王夫差开通的邗沟,在隋炀帝时最终完成,唐宋时繁盛一时,元代截弯取直,明清屡加疏通。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大运河一直是一条南粮北运、商旅交通、水利灌溉的生命线。

大运河涉及长江与黄河这两个中国古代文化、文明的核心地区,连接着燕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区域,其沿岸是古代中国人口集中、文化遗址密集的地区。

各个时代的大运河贯穿之地,都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其文物价值与意义都非同寻常。

不仅如此,大运河在长度、年代上还创下了傲视环宇的纪录,特别是沿岸几十座城市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保存了极具内河特色的文化。

但是,作为华夏先民智慧与创造力结晶的大运河,至今未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没有一部法律法规来肯定和保障它的历史地位。

大运河的保护现状确实令人忧虑。

除千百年来河堤决口、泥沙淤塞、水量匮乏等自然原因外,更有乱开支渠、截流用水、管理不善等人为因素。

由于不少河段利用了天然湖泊和自然河流,很多人认识不到大运河也是文化遗产或文物古迹;而出于局部利益考虑随意改拆遗存的现象时有发生,分省分段的管理体制也使大运河的保护无法形成综合性的全盘规划。

大运河虽然历尽沧桑,却衰而未亡,江南河段仍然泽被今人。

已开工的南水北调工程也涉及到大运河的保护、管理和利用。

因此亟需通过文物调查与文物保护研究,提交完整的大运河总体调研与保护报告。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大运河及其沿线相关古迹不仅应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得到有效保护,而且也应作为一个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5、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原因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河堤决口、泥沙淤塞、部分河段缺水,大运河已经是衰败不堪。

B、乱开支渠,截流用水,管理不善,大运河的保护现状令人忧虑。

C、出于局部利益的考虑,大运河沿岸的文物古迹常被随意改拆。

D、分省分段的管理,使大运河的总体调研与保护报告无法提交。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运河实际上是连结中国古代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桥梁和纽带。

B、从开凿时间和规模上看,大运河是世界同类工程所无法企及的。

C、部分河段借用天然湖泊和河流,影响到大运河的文化遗产地位。

D、大运河的文物价值至今没有得到专门的法律法规的肯定和保护。

7、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有利于提升沿岸文物古迹的文化价值,传扬其“古代文化长廊”的美誉。

B、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大运河将更有利于沟通交流,昔日南粮北运、商旅交通的胜景将得以恢复。

C、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大运河沿岸文物古迹的保护,从而加速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进程。

D、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后,历史上极具内河文化特色的大运河将会呈现出新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