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中考历史主题十九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可编辑word.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96353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安中考历史主题十九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可编辑wor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泰安中考历史主题十九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可编辑wor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泰安中考历史主题十九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可编辑wor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泰安中考历史主题十九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可编辑word.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泰安中考历史主题十九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可编辑word.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泰安中考历史主题十九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可编辑word.docx

《泰安中考历史主题十九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可编辑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安中考历史主题十九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可编辑word.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泰安中考历史主题十九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可编辑word.docx

泰安中考历史主题十九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可编辑word

主题十九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泰安模拟题组

                  

一、选择题

1.(2017东平模拟)“1933年3月……他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

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

”材料中的“他”是(  )

A.罗斯福 B.赫鲁晓夫

C.马歇尔 D.戈尔巴乔夫

2.(2018泰安模拟)根据所学分析某一时期欧美主要国家税率表,对下表的正确解释是(  )

国家

1926年(%)

1931年(%)

法国

12

38

德国

12

40.7

美国

20

53

英国

4

10(1932年)

A.各国提高税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B.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提高税率

C.英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最慢

D.经济危机引发欧美国家间的关税战

3.(2018东平模拟)罗斯福新政采取了调节与控制工业生产、整顿银行、补贴农业等一系列措施来摆脱经济危机。

这些措施的突出特点是(  )

A.放任经济自由发展B.国家干预经济运行

C.调整资本主义制度  D.遏制法西斯势力

4.(2018新泰模拟)1931年凯恩斯说:

“几天前我曾在报上看到一则建议,说要开辟一条新路、一条宽阔的公路……这类想法是非常正确的……现在人们靠救济津贴来度日,无事可做,生活郁闷,是不是让他们继续处于这样的境地就好些呢?

当然不是。

”下列举措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是(  )

A.大力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B.缩减农业产量,稳定产品价格

C.发放蓝鹰标识,干预工业生产

D.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5.(2018岱岳模拟)20世纪30年代,有人在纽约的小学生中做了一次民意测验。

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后面才是上帝,而且上帝的得票数还远远落后于他。

这主要是因为罗斯福实行的新政(  )

A.缓解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B.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实力

C.体现了自由放任的思想

D.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

6.(2018泰安模拟)1929—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这次危机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受此影响(  )

A.德意日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B.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正式形成

C.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7.它改变了中国战争的性质,也改变了外来援助的结构。

英美对日宣战和中国对轴心国的宣战,使亚洲的战争成为一场世界规模的反侵略和反独裁斗争之组成部分。

可见,“它”是(  )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

C.珍珠港事件D.斯大林格勒战役

8.第一次将人权写入的国际文件是《联合国宪章》,它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

可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  )

A.根除了法西斯势力

B.使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C.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

D.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

二、非选择题

9.(2018肥城模拟)探究问题。

材料一 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最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材料二 (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

……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念,即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缺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它会把由退却转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努力毁掉。

——摘编自1933年3月4日罗斯福首次就职演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为“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而采取的措施。

该措施有何特点?

(2分)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对苏联由“怀疑”到“模仿”的原因。

(4分)

(3)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演说的主要意图。

为此,他采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4分)

(4)综观苏美两国对经济的调整与完善过程,其手段有何共同之处?

(2分)

 

新题速递题组

一、选择题

1.(2018安徽中考)1930年间美国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了40%,许多国家采取报复措施,把进口税率提高60%到100%,法、德、英还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抑制进口。

这些措施(  )

A.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B.加剧了经济危机

C.打击了法西斯势力

D.改善了国际关系

2.(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据统计,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下降37.2%,工业产量倒退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平,各国失业率达30%~50%。

这组数字反映出危机(  )

A.持续时间长B.波及范围广

C.破坏性大   D.来势猛烈

3.(2017安徽中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列史实与结论能够成立的是(  )

史实

结论

A

欧洲人称0~9十个数字为阿拉伯数字

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

B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征收粮食税

苏俄实行的是农民土地私有制

C

美国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

新政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

根据《欧洲联盟条约》发行欧元

欧洲具有统一的货币政策

4.(2017江苏苏州中考)下面图1和图2分别宣传20世纪前期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

这两项措施的实施都(  )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C.暴露了发展重工业的弊端

D.迅速推进本国工业化的完成

5.(2016山东青岛中考)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

“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端的人们的委托人。

”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  )

A.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B.对工业的调整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引导资本主义企业自由竞争

6.(2017河北中考)下图所示内容是某次战役前的情报。

情报中的“此举”是为了(  )

A.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B.摧毁美军太平洋舰队

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彻底消灭日本法西斯

7.(2017山东潍坊中考)战争是一群政治家和野心家制造的灾难,卷入其中并付出代价的是期盼和平的人们。

下列属于希特勒发动的是(  )

A.七七事变

B.科索沃战争

C.突袭波兰

D.偷袭珍珠港

8.(2017江西中考)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的决议,呼吁国际社会凝聚援助阿富汗共识,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开罗会议

D.雅尔塔会议

9.(2016广东中考)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说:

“过去25年来,没有谁比我更彻底地反对共产主义……进攻苏联,只不过是企图进攻不列颠岛的前奏。

因此,苏联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是美国的危难。

”这反映出 (  )

A.丘吉尔不再反对共产主义

B.英苏已结成反法西斯同盟

C.苏联存亡事关英美的命运

D.苏联欲拉拢英美抵御德国

二、非选择题

10.(2017山东潍坊中考)经济政策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了一系列发展工业的措施。

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缫丝场、德国式的矿山冶炼厂、英国式的军工厂。

除了购买机械,政府还聘请了大量国外技师。

1870年成立的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场,创办了官营企业。

为了加速工业化的进程,政府在1880年下令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享有特权的大资本家。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主编

《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1)据材料一,归纳日本工业化的特点。

(6分)

  材料二 美国政府与农民签订合同,国家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

在《农业调整法》(1933年5月通过)生效的头一年,屠宰了二千三百万头牛,六百四十万头猪,减少了三百万公顷小麦播种面积和四百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

法案实施后,农产品价格回升到1909—1914年农业繁荣时期的水平。

——摘编自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调整农业政策的措施及特点。

(4分)

  材料三 1928—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年份

项目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2

1

2

1

拖拉机

4

2

1

2

1

电力

10

7

4

3

2

石油

3

2

1

2

1

5

5

4

3

2

——摘编自尼尔·弗格森《文明》

(3)上述表格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

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6分)

答案精解精析

泰安模拟题组

1.A 根据所学可判断出题干材料是对罗斯福新政相关内容的描述。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就任总统后实行了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因此,答案为A。

2.D 从1926年和1931年法德美英四国税率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可知,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引发欧美国家间的关税战。

故选D。

3.B 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

故选B。

4.D 1931年正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因此,“现在人们靠救济津贴来度日,无事可做”。

为了改变人们的失业状态,增加就业机会,美国政府兴建了大量公共工程,如筑路、架桥、植树、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等。

故选D。

5.A 在美国面临1929—1933年经济危机打击的背景下,罗斯福上台后实行新政,而新政的实施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罗斯福也因此深受美国人民的爱戴,故选A。

6.C A错误,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早于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B发生在一战前;D发生在一战结束后,故A、B、D均排除。

7.C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英美对日宣战”和“中国对轴心国的宣战”。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

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此后,中、美、英等国走向联合,共同反对法西斯的侵略。

故选C。

8.B 题干的有效信息是:

《联合国宪章》提出保障基本人权、人格尊严和世界各国的平等。

分析选项可知,B项与题干材料所述相符。

9.

答案 

(1)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2)苏联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西方)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3)鼓舞信心;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4)共同之处:

把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

(或国家干预经济生活)。

解析 第

(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可以判断出是苏俄在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后作出的改革,因此答案是新经济政策。

第二小问,需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

(2)问,注意材料二中“五年计划”“西方经济的崩溃”等关键信息。

联系所学知识,从苏联与西方两个角度回答。

第(3)问,需准确提炼概括材料三所表述的观点,然后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第(4)问,综合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提炼出二者的共同之处即可。

新题速递题组

1.B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930年”处于经济大危机期间,“把进口税率提高”“抑制进口”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危机,故选B项。

提高进口税率,阻碍了贸易发展,而不是促进,排除A项;经济危机期间,法西斯势力趁势发展壮大,排除C项;“报复措施”“特殊措施”使得国际关系更加恶化,排除D项。

2.C “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下降37.2%,工业产量倒退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平,各国失业率达30%~50%”说明经济危机破坏性大,故选C。

3.C 美国罗斯福新政期间,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选C。

4.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根据图片内容及“20世纪前期”,可以推断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为苏联的五年计划以及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苏联的五年计划属于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一部分,而美国的罗斯福为挽救经济危机,开始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因此答案为A项。

当时的美国陷入经济危机而苏联没有,因此B项错误;C、D两项均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无关,不属于两者的共同点。

5.C 为了对付经济危机,罗斯福上任后开始推行新政,改变以前自由放任的无政府状态,开始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故选C。

A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B属于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D明显错误。

6.B 阅读情报可知此次袭击地点是“珍珠港”,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美军驻太平洋的基地。

A同德国“闪击”波兰有关;C同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有关;情报本身是日本所发,故其不可能是为了消灭日本法西斯,可排除D。

故选B。

7.C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

希特勒于1933年出任德国总理,实行法西斯统治。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故正确答案为C。

七七事变是1937年日军发动的侵华事件;科索沃战争发生在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偷袭珍珠港是1941年12月7日日军对美国海军基地发动的突袭事件,故A、B、D都与希特勒无关,应排除。

8.D 本题以时政热点为背景,考查有关联合国建立的内容。

为了尽快打败法西斯,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政府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在战后成立联合国。

9.C 据题干中“1941年6月”“丘吉尔”“进攻不列颠岛的前奏”“苏联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是美国的危难”等信息分析可知,丘吉尔认为苏联的存亡与英美息息相关。

故C项正确。

10.

答案 

(1)特点:

政府主导和推进;向西方学习;将官营企业转给私人资本家。

(6分)

(2)措施:

鼓励农民减产并予以补贴。

(2分)

特点: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分)

(3)历史现象:

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分)原因:

实行计划经济;农业集体化;优先发展重工业。

(答出一点得2分,共4分)

解析 第

(1)问,阅读材料一,抓住关键信息“明治维新后”“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大资本家”概括即可。

(2)问,抓住材料二中的“美国政府”“1933年”“国家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可以判断出是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措施,通过材料内容概括出其特点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第(3)问,抓住关键信息“1928—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通过表中给出的信息,判断出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联系所学分析原因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