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及防护.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93536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灾害及防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地震灾害及防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地震灾害及防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地震灾害及防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地震灾害及防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震灾害及防护.docx

《地震灾害及防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灾害及防护.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震灾害及防护.docx

地震灾害及防护

地震灾害及防护

地震灾害及防护

地震是一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破坏性极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尤其是在人口密集,政治、经济、工业和科学技术发达的城市和地区,造成的损失更加惨重。

一、地震基本常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

当地下某处岩层突然破裂,或因局部岩层塌陷、火山喷发等发出振动,并以波的形式传到地表引起地面的颠簸和摇晃,这种地面运动称为地震。

据统计世界上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绝大多数(约99%)地震强度很小,人们能直接感到的只有约5万次。

像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全球平均每年只有约18次。

实际情况表明地震越大,发生的次数越少。

1.震源震中

震源:

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

震源在地表的投影称为震中。

“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个地方到震中的距离。

震中附近的地区称为震中区。

“极震区”强烈地震时破坏最严重的地区。

“震源深度”:

震源到震中的距离。

按震源深度可分三级:

(1)浅源地震:

震源深度在60千米以内。

(2)中源地震:

震源深度在60-300千米。

(3)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超过300千米。

2.震级与烈度

(1)地震震级:

是表示地震本身强度大小的等级,用符号M表示。

其数值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图来确定的。

它与震源释放的能量有关,震源释放的能量越多,震级越大。

不同震级所释放的能量表

震级

能量/焦耳

震级

能量/焦耳

0

6.3×104

5

2×1012

1

2×106

6

6.3×1013

2

6.3×107

7

2×1015

2.5

3.35×108

8

6.3×1016

3

2×109

8.5

3.55×1017

4

6.3×1010

8.9

1.4×1018

(2)地震烈度:

是地震对地面及各种建筑物造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它与震级大小、所在地与震中的距离以及岩土性质有关。

我国地震工作者制定了统一的地震烈度表,根据破坏程度分为12级。

它是1980年由国家地震局颁布实施的。

地震烈度表

(参阅——“城市防灾工程”P120~124)

低岩石的抗剪强度,因此诱发地震。

(2)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

①地震力引起的破坏作用

地震时,地震波使地面突然来回颠晃。

建筑物受到惯性力的反复作用。

因地震产生的惯性力称为地震力。

地震力越大,地面晃动就越厉害,如果建筑物经不住地震力的作用,轻者震裂,重者倒塌。

建筑物不但受到水平方向的震动力,同时也受到上、下作用的地震力。

②地面变形引起的破坏作用。

大地震发生时,高烈度区(8度以上)的地面强烈变形产生不均匀的局部隆起、陷落和地裂缝。

甚至出现新的断裂、错动、山崩、滑坡等,从而使其附近的房屋、道路、桥梁、水坝等建筑物遭到破坏。

③地基丧失支承能力引起的破坏作用。

由于地震时地面的剧烈震动,有些建筑物的地基会丧失它原有的支承能力,导至建筑物倾倒。

上述各种破坏作用,特别是在极震区及附近的高烈度区,几种作用叠加在一起,从而加剧建筑物的破坏。

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由地震烈度来衡量。

一般而言,地震烈度在5度和5度以下对建筑物影响不大;6度时质量较差的民房会有破坏,个别会有倒塌;7度时,老旧房屋多数会破坏,少数倒塌,质量好的新房少数会破坏;8度时,大部分房屋遭破坏、局部倒塌;9度时大多数房屋遭受严重破坏和倒塌,10度和10度以上时,房屋严重破坏普遍倒塌,造成巨大的自然灾害。

5.地震灾害:

中国地震特点:

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四大特点。

(1)地震灾害的特点:

从地震灾的致灾害过程、成灾种类、灾害分布和灾害预防几方面,考虑有以下特点:

①突发性致灾:

大地震发生的十几秒到几十秒过程可将一座百万人口城市夷为平地,造成上百万人死亡,数百万、上千万人口受灾,大面积建筑物和工程设施摧毁,生产停顿、社会瘫痪、城市功能消失。

②地震灾害是立体灾害:

地震灾害除了可造成大量人员死伤外,还会伴有其它灾害如:

火灾、水灾、毒气、放射性辐射、各种污染、滑坡、泥石流、建筑物、工程设倒塌、生命线工程被毁、计算机系统失去记忆、交通通讯中断、停工、停产、社会恐慌混乱、疾病和瘟疫流行等。

总之地震灾害是综合性灾害,是伤害社会整体功能的灾害。

③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地震灾害是立体灾害,伤亡多、损失大破坏严重。

全球和中国地震灾害死亡人数对照表

时间

死亡千人以

上地震次数

死亡总人数

中国占全

球的百分比

全球

中国

全球

中国

1700-1900

(200年间)

106次

25

160万

35万

≈22%

1900-1995

95年间

623

31

104万

55万

≈53%

④地震灾害分布广,影响范围大,5级地震有感半径为150千米,7级地震有感半径400千米,8级地震有感半径600千米。

例1978年唐山78级地震波及整个华北地区,千里之外的陕西、安徽、黑龙江都有震感。

⑤地震灾害的预测、预防难度大。

⑥中国地震灾害具有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特点。

1949-1982年中国地震损害损失表

≥5级地震次数

造成损失的

地震次数

死亡人数

倒塌房屋数

死亡牲畜数

797次

90次

272592人

643.8万间

10.7万头

致残人数

223923人

(2)地震的直接灾害、次生灾害、间接灾害。

①直接灾害:

建筑设施的破坏山崩、滑坡、泥石流、地裂、地陷、地鼓包、喷砂、冒水、砂土液化、海啸、湖震、堤坝崩塌、可燃性气体逸出、火球、电磁辐射等。

②次生灾害:

火灾、水灾、有毒容器破坏后毒气、毒液、放射性物质等溢出、冻灾、地震瘟疫、城市“玻璃雨”、信息储存系统记忆消失、社会功能瓦解、社会经济瘫痪、社会恐震心理症,甚至政权更迭。

③间接灾害:

间接灾害是在地震次生灾害基础上发生的灾害,它是由于救灾不力、处理不当或心理障碍没消除而派出的灾害又称诱发灾害,如堤坝溃决的水灾、地震谣言、避震荒、地震饥荒等。

二、地震的前兆和预报

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与地震发生有关的异常现象叫地震前兆。

地震前兆可分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

通过人的听觉、视觉、味觉、嗅觉等能直接感受到的自然界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叫宏观前兆,如:

地下水异常变化。

动物习性异常反应、地声、地光、火球等。

通过仪器才能测量到的自然界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叫微观前兆。

如:

小地震活动、地壳变形、地磁、地电、重力、地应力变化、地下水中氡的含量及其它化学成分变化、地震波速度变化等。

地震预测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是观测。

迄今为止,人们对地球内部结构、震源过程和地形变观测的分辨率仍然很低。

因此对于地震现象的认识还很不够。

对于地球内部结构观测的分辨率有限,使我们无法确切知道产生地震的环境条件是什么。

对于震源的观测更有限,使我们无法详细了解地震的发生过程。

从地震前兆研究的角度说,对震源的观测分辨率有限,使我们无法给出一个完善的地震分类,从而给地震预测方法的检验带来结构上的缺陷。

目前我们对“地”形变还无法实现高密度的连续观测。

这种限制一方面妨碍了我们检验在地震前是否存在可以检测到的形变前兆,而更重要的是这种限制也使我们对“慢地震”在地震的地球动力学中的地位缺乏清晰的认识。

我们对板内地震的认识还不像对板缘地震认识的那样清楚。

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对大陆动力学了解不够,而大陆动力学最突出的问题仍是观测。

“上天有路,入地无门”这是不容争辨的事实,它给地震观测带来根本性的困难,也就注定了解决地震预测问题的长期性、艰难性。

当今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地震预测、预报还只是一种经验性的,统计意义上的预测、预报,要实现真正的科学预报,不是不可能,但要有漫长的路要走,要花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代价才可能解决。

我国的地震预报,全国性的地震长、中期预报由国务院发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长、中期预报、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报意见和地震意见的评审结果,否则都视为违法。

三、地震前的预防措施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中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受西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活动的影响,地震活动不仅频度高,强度大且分布广泛。

中国共分五个地震区,即:

华北地震区、青藏高原地震区、华南地震区、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

华北地震区包括:

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地全部或部分地区。

其地震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居全国第二。

据统计,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发生过5次;7~7.9级发生过18次。

区域内,大城市集中,人口稠密,北京又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天津是华北工业重镇,北京的“东大门”,所以这地区备受人们关注。

做好震前的预防采取有效的措施,制定应急预案是减少地震灾害的重要保证。

1.家庭与个人应消除居室隐患和需储备的物品

(1)住房选择:

①位置应避开断裂带,不均匀沉陷地基,易滑动山坡、水库区等。

②结构有抗震加固。

③室内陈设重心尽量降低不乱堆乱放。

卫生间的门随时保持半开状态以备地震使用。

④正门、通道不要堆放杂物以便疏散。

⑤装饰尽量不用易燃品,不要将农药毒品易燃品放在室内。

⑥震前对窗户采取防碎措失,加固家具。

(2)准备防震包:

内装基本生活用品(如水、食品等)急救药品和简单工具、个人证件等。

2.学校应做的应急准备

(1)评估、加固校舍,消除地震隐患

(2)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

(3)进行紧急避震训练

(4)学校的地震应急准备:

疏散方案、药品储备及与有关部门联系办法等。

3.学校教师应做的应急准备

思想准备:

是老师的行动基础,是提高防震减灾能力的必经过程。

心理准备:

减少恐震心理,做到“临震不乱,镇定自若,指挥有方,忘我献身”。

知识准备:

掌握避震方法和地震发生时应采取的逃生方法,指挥学生行动。

4.学生应制定应急计划

(1)掌握居住地周围情况、疏散通道、场地。

(2)掌握距居住地和学校最近的医院位置、急救中心、消防队所在地。

(3)填写个人情况卡(包括血型)。

(4)进行紧急避震练习。

四、紧急避险,自救互救

(一)避险

1.地震时紧急避险的时间——地震波从初动到波峰持续的时间,也就是人们开始感到晃动到房屋倒塌的时间约12~13秒。

实际躲避时间只有8~10秒,科学利用时间,事先有方案,平时勤练习,震时有成效,避免地震造成伤害。

地震时就近“躲避”,震后马上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险的上策。

2.在家里避震:

一判断;二躲避;三疏散。

人的判断时间3~5秒,躲避时间8~10秒,在室内可躲在坚固的床边、床下、卫生间、承重墙墙角,墙根,用随手物件保护头部捂住口鼻,帮助老、弱、病、残、幼。

不能奔向门、走廊、窗户,不能跳楼。

关火源、电源、气源、水源等。

待摇晃停止立即疏散到安全地带。

出事后切忌再回家找东西,免得受伤。

3.在室外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尽量远离高压线及煤气站、化工厂、炸药库等,在过桥时应紧紧抓住桥栏杆。

正在行驶的车辆应当紧急停车,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如果在剧院、商店、学校、地铁等人群聚集场所,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就地择物躲避,待地震过后,有序撤离。

(二)自救、互救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被埋压人员能否得到迅速、及时抢救,对于减少震灾死亡意义重大。

据有关资料统计,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埋压的人员生存率可达95%,24小时内救活率为81%,48小时内救活率为53%,72小时内救活率为36%。

可见地震后及时组织自救、互救是非常重要的。

1.自救:

人们被埋压之后,应尽可能地利用自己所处环境的条件,及时排除险情,保存生命。

自救中最重要的是:

镇静、除险、求救。

镇静,是指人们遇验后应当坚定生存信念,消除恐惧心理和急燥情绪。

除险,是排除险情,设法挣脱被束缚的手脚,清除掉压在身上的物体,竭力创造一个生存空间,尽力寻找水和食物,注意保存体力,延续生命,等待救援。

求救,是想方设法向外面传递求救信息。

求救时特别忌讳急躁,一定不能大声连续呼叫,应当细心注意倾听外界情况,间断地呼救。

呼救时可用石块、金属等敲击物体,发出声音,这样可节省体力,且能使信息传得更远,效果更好。

自救过程中包括自我除险和求救。

但“镇静”在自救中是最重要因素,它贯穿自救全过程,这是对人们心理素质的考验。

保持镇静可较好地掌握除险和求救的技术要点,会使人们在灾难中获得希望,抓住生机。

2.互救:

是幸免于难和脱险人员,对亲人、邻里和一切被埋压人员的救助。

在外援队伍来到之前,家庭和邻里之间应自动组织起来,尽快抢救被埋压人员。

因被埋压时间短,被救者存活率高。

救助工作应根据“先易后难”原则,先抢救医院、学校、旅馆等人员密集的地方。

被救的轻伤幸存者,还可以迅速充实扩大互救队伍。

互救时,应注意的几点:

(1)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器物的声音等求救的信息;

(2)根据房屋结构,先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再行抢救,防止再次受伤;

(3)抢救被埋压人员时,首先应使他们的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再行抢救,不可用利器刨挖;

(4)对于埋压在废墟中时间较长的幸存者,首先应输送饮料和食品,然后边挖边支撑,注意保存幸存者的眼睛;

(5)对于颈椎、腰椎受伤人员,切忌生拉硬拽,要慢慢移出,用硬木板“担架”送到医疗点;

(6)对倒塌体进行侦察,搜寻与定位被埋压人员时,有条件应采用生物与仿生技术、无线电测向定位技术、化学——物理探测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