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业现状及变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69310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电视业现状及变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电视业现状及变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电视业现状及变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电视业现状及变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电视业现状及变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电视业现状及变数.docx

《中国电视业现状及变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视业现状及变数.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电视业现状及变数.docx

中国电视业现状及变数

中国电视业现状及变数

  一、现状

1.世界第一的数量

  1958年5月1日晚7时北京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这一天成为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日。

9月2日,北京电视台转为正式播出,每周播出4次,每次2至3小时。

这以后,这以后,这个的电视事业经历了十年文革以及后来的改革开放,@到1997年底,我国拥有千家无线台,约1300家有线电视台,1000多家教育电视台。

不包括数百家企业有线电视台,我国目前电视台总数是日本的22倍,美国的2--3倍,成为世界上电视台最多的国家。

  再来看看中国电视业的广告收入。

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宣布“即日起受理广告业务”,并播出了中国大陆第一条电视商业广告,也是我国第一条外商电视广告。

@到1990年,电视的广告收入为亿元,1997年达到亿元,年均增长率为%,增长速度居四大传统媒体之首,而且已大大超过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从单个电视台的经济实力来看,截止1999年,年收入超过亿元的电视台有20个,各地电视大楼拔地而起,电视台设备在全世界都是一流的。

据权威的英国《国际电视业务》公布的1998年世界100家大电视公司排行榜,中央电视台以亿美元的身价受次进入“世界电视100强”,排名第57位。

1999年,中央电视台的身价涨到6亿美元,排名跃升到第51位。

2.四级办台的格局

  1983年3月31日至4月10日,广播电视部在北京召开了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会议确定:

全国实行中央、省、有条件的省辖市和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会后,中共中央发出1983年37号文件,正式批转广播电视部根据这次会议形成的《关于广播电视工作的汇报提纲》。

《汇报提纲》是指导新时期广播电视各种的纲领性文件。

实行四级办电视的方针是我国电视发展史上一次最重要的政策调整,使电视事业以以前从未有过的规模和速度迅猛发展起来。

至此,我国在总体上形成了四纵三横的媒介格局,横向是报纸、广播、电视三分天下,纵向是中央、省、地县四级媒体网络,同时在各类各级媒体系统内部已开始呈现多元发展趋势,而且这种格局保持至今。

3.党管宣传原则下的双重领导

  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这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传统,也是社会主义电视事业的基本性质,这个性质体现在事业结构上,表现为电视台建设无一例外地依附于各级党和政府,是各级党和政府的宣传舆论机关之一,也是党委组织机构或政府机构系列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个性质体现在管理体制上,就是党管宣传的原则。

各级党委对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的直接领导是广播电视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3年中共中央37号文件明确规定:

“省、市、自治区广播电视厅受该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广播电视部双重领导,以同级领导为主。

同时,省、市、自治区广播电视厅的宣传工作,受省、市、自治区党委领导和广播电视部领导;事业建设受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广播电视部的双重领导,以同级政府领导为主。

上述原则,也适用于省、市、自治区广播电视厅与省辖市、县广播电视局之间的关系。

”在上述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我国电视台形成了党管宣传前提下的双重领导的管理原则。

4.多重身份

在中国,电视台的所有权完全属于国有,到目前为止,除了政府投资以外,其他任何部门,无论是国营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不得在电视台投资或参股。

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电视台义不容辞的承担着党和政府的重大理论、方针政策的职能,在此前提下,要尽量满足观众对信息和娱乐等需求。

  因此从电视台的喉舌功能所具有的政治属性来看,它有着行政性的组织机构的身份;从电视台传播信息所具有的文化属性看,它具有事业性单位的身份,而且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1992年中央《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将广播电视划为了第三产业,电视台的产业性质从政策上得到了确认,并推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因此电视台又开始具有了企业的身份,而事实上,不管承认不承认,大众媒体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一种企业,早在1947年西方学者就提出了“文化工业论”,他们认为“所有大众媒介均为具有相同的商业目的和经济逻辑的企业体系。

”由于中国特殊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多重因素,直到1979年我国电视才出现第一条广告,但从此以后,电视的经济属性就日益凸现出来,并以不可挡的势头发展起来。

5.制作市场初露端倪

  采编播一体化,是我国各级电视台多年一贯的运作模式。

这种运作模式的根本问题是缺乏竞争机制。

正如湖南经济电视台台长欧阳长林所说:

“我国电视媒体大都是从计划经济脱胎而来的,节目自产自销。

这样,电视台除了有一大批做新闻的人员外,还要养各种各样的人员,比如专门制作创优评奖节目的人员,拍专题记录片和电视剧的人员,还有专门筹办电视晚会的大批人员。

这些人一年甚至几年就搞那么几个节目或办那么一台晚会,但还是得养着,在这种旧的管理体制中,没有市场压力,自己不承担风险,造成了电视台机构臃肿,运转不畅,各个节目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难以发挥。

”随着电视产业发展的推进,制播合一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制播分离的呼声也就一浪高过一浪。

于是各个电视台,包括电视业的“大哥大”中央电视台也加入到制播分离的这一变革之中,但由于体制的原因,电视台内部的制播分离始终步履艰难。

令人兴奋的是有那么几个为数不多的民间电视节目制作公司脱颖而出了,它们给了号称“正规军”的电视台节目制作部门当头棒喝,也让我们看到了制播分离的一线曙光。

@

  在制播分离实行较早的电视剧领域,数年内全国就出现了电视剧制作公司上千家。

但各电视台对于有着品牌性质的电视栏目的制作权却一直不愿拱手出让,但在最近一两年来,个台因为看到能以极低的成本甚至仅以提供一个广告时段便换到收视率较高的电视节目的播出权,所以纷纷加入购买“杂牌军”节目的大军。

因此,一些民间电视节目制作机构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有几个由“杂牌军”制作的栏目在很短的时间内覆盖了全国,在一些电视台实现了每周甚至每日播出。

《中国娱乐报道》是其中最为抢眼的一个。

  出品《中国娱乐报道》的北京光线电视策划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主要成员均是来自北京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的资深电视人。

其灵魂人物王长田曾是北京电视台《北京特快》的策划人和制片人。

  1999年7月1日,《中国娱乐报道》首播,初期只有30家电视台播出,频次只有每周--三期。

但由于它瞄准电视空白点,定位准确,风格时尚,捕捉热点及时,马上吸引了一大批年轻观众,收视率直线上升。

不到半年,播出台便达50多家,全国平均收视率达10%以上,在天津地区和湖南地区收视率达20%以上。

即使在北京,《中国娱乐报道》的收视率也列在栏目整体收视率第二。

2000年伊始,《中国娱乐报道》的播出台增加到60家,仅仅过了10来天,《中国娱乐报道》就已在全国80家电视台实现了每日播出,收视观众达亿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娱乐界的“新闻联播”与此同时,众多的知名企业纷纷要求在节目插播自己的广告或购买冠名权,一周之内竟有11家企业要求签约。

光线电视策划中心乘胜追击,《中国娱乐报道》的姊妹篇《中国网络报道》也已出炉。

现在,《中国娱乐报道》有20多组一线记者每日奔波于全国,十多人的策划班子日夜高效运作,已在全国建立了30多个记者站,常年联系的文化娱乐界名人达数千人。

进入良性循环的《中国娱乐报道》也“牛气冲天”:

他们为迎接澳门回归录制合唱《怀抱》时,果然在一天之内请来了百名歌星;而《中国网络报道》召开一个定片会,也在几天之内召集来数十家电视台的主管领导--一个民间独立制作公司有这样的效率和能力,令人不禁为之惊叹。

6.开始与资本市场“眉来眼去”

  近年来,我国传媒的资本运营正日益成为关注的热点,由广告支撑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开始受到了挑战。

到目前为止,电视产业进军资本市场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合作经营

  少数新闻媒体用或明或暗的方式,以国有频道为资本来换取社会资金的注入或与上市公司合作成立子公司共同经营。

  如1995年6月,河南驻马店地区广电局与深圳瀚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驻马店光纤有线电视综合信息服务网工程合同书》后,瀚光公司以“有线台”的名义,创办了文艺频道,并在正常节目播出中随意插播自制的广告,实际上掌管了播出权。

对此,河南省广电局多次发文,要求理顺建设与管理的关系。

但瀚光公司一直拒绝商谈修改合同。

驻马店地区广电局1998年9月诉诸法律。

1999年8月,驻马店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双方所签合同无效。

瀚光公司对判决不服,向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00年6月作出判决,认为原判事实不清,处理欠妥,撤消了驻马店地区中院的一审判决,发回重审。

对此事,国家广电总局于2000年7月专门发文提出严肃批评,河南省光电厅也下文要求驻马店地区广电局坚决纠正违规违纪现象。

  上面这一例合作方式中,社会资金投入新闻媒体,是借贷关系,不能改变新闻媒体主管主办单位和国有投资主体,但在借贷合同内出现的出让广告经营权、内容刊播权,由社会公司运作,削弱了党对舆论阵地的控制权和导向权。

这类不规范现象必须坚决纠正,严格规范。

  另一类合作方式多表现在各地广电局与上市公司联手组建股份制公司,合作建设、经营广电传输网络,现在已有近30家上市公司在22个省区市投入22亿以上的资金。

虽然广电总局尚未认可,并在1999号文件中要求“在国家有关政策出台之前,暂停审批广电系统与系统外资金和外资以合股方式融资建设经营有线电视网”。

但这种合作解决了各省广电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不足,加快了有线网的建设,扩大了有线网的覆盖面,有利于广电事业的发展,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子公司直接上市

  新闻媒体将优质的经营性资产剥离出来,加以整和重组,注册成立隶属于新闻媒体管理部门或新闻媒体的、由国有资产控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股份制的子公司,然后申请成为上市公司,公开募集资金。

如:

年上市的东方明珠--上市初衷是为建东方明珠电视塔筹资,以旅游、景点为公司的主要资产,1999年主营收入仍为旅游和房地产业。

年上市的中视股份--这是中央电视台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国内第一家兼营影视制作和文化旅游业的上市公司。

业务模式类似于迪斯尼和好莱坞等传媒娱乐公司。

中央电视台不仅是控股方,也是该公司主要市场。

中央电视台影视中心常年在公司影视基地摄制影视节目,并在一套黄金时段首播,这一时段广告收入CCTV重头广告收入。

年上市的电广传媒--以传媒也为主业的上市公司,被认为是我国第一支媒体股。

随后此做法被有关主管部门以文件形式禁止。

  子公司直接上市这种方式投资少,风险小,融资量大,但耗时费力,难度很大。

难怪湖南广播电视厅党组书记魏文彬一谈起"电广传媒”上市似乎往事不堪回首:

“办上市公司是我这一辈子最苦的事。

  二、变数

  中国电视一开始就是垄断行业,因此有着稳定而安全的发展空间。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和日趋成熟、第四媒体--网络的出现、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会给电视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电视业到来不得不变的时候了。

“市场开放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媒介经营是在和时间赛跑,改革迫在眉睫,如果动作迟缓,国有企业的今天就可是国有媒介的明天。

”黄升民教授说,他希望这番话不是危言耸听。

1.市场国际化

  中国的电视业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从1979年的大年初一播出的1999年11月15日,这个在经过13年的等待后,终于与美国就加入世贸组织的问题达成了协议,这意味着中国将进一步开放,进入国际市场。

尽管中央明确宣布新闻媒体全部隶属国有,不允许实行股份制,不允许涉外资本介入。

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内媒体回是一块远离国际市场的永远宁静的港湾,随着电信业等语言媒体息息相关的市场的开放,以及中国电视的产业性质,决定了它不可能永远是垄断行业,就象大多数的房门已经打开了,那剩下的还关着的一两间房门迟早也要被捅开。

尽管大多数人都预测中国要在三五年间出现商业电视台是不可能的,但三五年以后呢?

中国如果不尽快具有培育商业电视台的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