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比较文学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687907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国比较文学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中国比较文学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中国比较文学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中国比较文学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中国比较文学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中国比较文学史.docx

《浅谈中国比较文学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国比较文学史.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中国比较文学史.docx

浅谈中国比较文学史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JiangxiCollegeOfForeignStudies

毕业设计(论文)

GraduationDesign(Thesis)

(2009—2012年)

 

题目浅谈中国比较文学史

院系:

英语系

专业:

商务英语

班级:

商务英语(15)班

学号:

*********

*******

*******

起讫日期:

2011年9月17日–2011年10月7日

 

摘要

 

本文简要概述了中国比较文学在20世纪这一百年的研究发展状况从它的兴起、发展与滞缓、复兴与高潮评述了较文学走过的简要里程,并对其各个学科分支的研究状况做了概述且指出他们的成就与不足。

文章的后半部分则展望了中国比较文学在21世纪以及以后一段时期的的研究发展。

 

关键词:

中国比较文学,20世纪,发展

 

 

摘要(中文)……………………………………………………………………2

目录…………………………………………..……………………………….....3

1.肇始初兴…………………….……………………..……...…………………4

2.发展与滞缓.…..………………………………………………………...…….5

3.复兴与高潮…………………………………………………………….....…...6

4.探索与研究…………………………………………………………….......….8

结论……………………………………………………………………....…….9

参考文献.............................................................................................................9

致谢...................................................................................................................10

 

引言

比较文学现象在中国并不是新事物。

且不说古代中国境内各民族文化融合过程中,关于文学的比较、筛选和相互影响的研究;也不说魏晋以来印度思想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关系以及当时有关翻译、媒介的论述;就从现代说起,中国比较文学的源头也可上溯到1904年王国维的《尼采与叔本华》、《红楼梦》研究,特别是鲁迅1907年写的《摩罗诗力说》和《文化偏至论》。

茅盾于1919和1920年相继写成的《托尔斯泰与今日之俄罗斯》和《俄国近代文学杂谈》也对东欧和西欧的文学进行了比较研究。

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中国的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诞生是在20世纪,世纪初的那场文化运动,在引进诸多外来文化思潮和文学的同时,也将已在欧美成为一门专门学科的比较文学带如了中国,在中国大地上开始了有意识的比较文学历史,从而拉开了比较文学学科在中国发展的序幕。

因此可以说,20世纪的100年,也就是比较文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在中国发展的历史。

一、肇始初兴

20世纪初“(五四”前),许多有识之士为了拯救当时衰弱的中国,唤起民众,出于社会改良的需要,在引进外国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的同时,也翻译介绍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这样,在译介的同时,比较其优劣高下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总体上看,这一时期作中西比较的人士未必是纯文学研究者,多是来之于社会各阶层人士,而且其所作的比较,也未必是纯文学范围,实际涵盖了哲学、政治、语言等多方面,具有综合比较色彩。

这一时期中国的比较文学与西方同时期相比,情况显然不一:

西方(欧美)比较文学肇始于学院讲坛,目的在于解决文学史的发展问题,“比较”乃属于文学本身的需要;而中国其时则是为了社会,它与社会政治改良运动密切相关,如林纾翻译外国小说,首先是恨国力之弱,欲借鉴西方,唤醒青年学子;梁启超立足于社会政治改良而对西方与日本小说发生浓厚兴趣,提出并掀起了“小说界革命”等文学改良运动;鲁迅更是出于社会政治原因,写下了《摩罗诗力说》等著作。

当然也有例外,如王国维受叔本华理论影

响而撰写的《红楼梦评论》,即与社会改良本身瓜葛不大。

可见,这一时期的比较文学,旨在通过比较,认识中国社会,唤起民众的觉醒,其终极目的不是为了文学本身。

到“五四”时期,情况起了变化。

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促使西方文化与文学同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发生了激烈冲撞,这种冲撞的结果导致中国新文化(文学)在近代变革的基础上开始脱颖而出,这样的条件,使得比较文学掀开了新的一页,明显的标志是:

作为一门学科,它被正式引进中国大地,并在高等学府立足——清华大学首先在吴宓等人提倡下,开设了比较文学方面的课程和讲座,继之,北大等校也先后跟上,中国的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自此被正式认可。

这一时期,一些学者可以说是较为有意识地从事比较文学了,他们中有吴宓、胡适、郑振铎、许地山等,且其比较的目的意识开始转向文学本身了,这是该学科开始真正建立的重要标志。

与此同时,中国学者还有意识地翻译了一些外国的比较文学著作(如《比较文学论》《比较文学史》等),使发轫于欧洲的比较文学学科,其理论与方法开始被引入了中国,这为比较文学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二.发展与滞缓

20世纪30年代中期及40年代初,比较文学出现了一个小高潮,先后问世了一批比较文学著作和很有影响的论文,其作者大多是欧美留学归来的学者,分别出版了比较文学的专著或涉及比较文学的论著,其中较为代表性的有朱光潜《诗论》、梁宗岱《诗与真》、陈诠《中德文学研究》、钱钟书《谈艺录》等,这些著作的质量和影响以及其切入比较文学的深度与广度,实非其前时期可比,它们是中国比较文学走向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发表的论文开始涉及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与方法的探讨,这是中国比较文学向学科正规化及理论化迈出的重要一步。

不仅如此,在研究论述中,学者们还注意了宏观鸟瞰与微观烛照的结合,力求在世界文化大背景与全球意识范围看问题,如闻一多在《文学的历史动向》一文中,从四大文明古国由分途到交流融合的历史沿革,指出民族文学接受外来文学的重要性,而不是单纯地局限于某一对作家作品之间作简单的比较。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49年以后的中国比较文学开始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这个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

前一阶段,1949--1965年,主要受前苏联“左”

的影响,致使比较文学发展处于阻滞状态;后一阶段,1966--1976年,那是文化大革命的时期,整个文坛处于荒芜状况,根本谈不上比较文学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前一阶段还是有一些较为突出的成果,如季羡林的《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及钱钟书的《林纾的翻译》、《通感》等论文,它们博古通今,学贯中外,显示了学识与功力,为滞缓期的比较文学添上了不可抹杀的一笔。

三、复兴与高潮

1978年,中国大地万象复苏,这为比较文学的全面复兴创造了极好的时代条件。

自此,比较文学方面的论文著作及译作开始大批出现,特别是1979年问世出版了钱钟书的《管锥编》,这部划时代巨著的诞生,标志了比较文学在中国的迅速崛起,揭开了比较文学复兴的序幕。

1978年到1985年这七八年时间中,中国的比较文学以惊人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发展蔓延,其队伍的人数与素质、研究的广度与深度,都大大超过以前任何一个时期,连一向自诩“欧洲中心”论的西方学者,也不得不对此发出惊叹。

可以说,比较文学在这短短几年时间内,迅即成了国内的一门“显学”,一大群青年学者加盟这个行列,一大批中老年学者焕发青春活力,数十所高等学府相继开设比较文学课程,一系列论文著作纷纷问世,各种学术研讨会交流会频频召开,一些著名学者应邀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不少外国学者应邀来华作学术演讲,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壮观局面。

比较文学进入高潮的标志,是1985年在深圳召开的首届全国比较文学年会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自此,中国有了比较文学专业方面的群众性学会,它把全国范围内从事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无形之中联系起来了。

之后,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正常而有序地开展了多方位的学术活动:

一是定期召开全国年会,交流研究成果,互通学术信息,这些年会分别在西安、贵阳、张家界、长春、成都等地召开;二是不定期地在北京和各地召开国际性与地方性的专题会议,就一些专题或在在某些专业领域展开学术研讨与交流;三是定期出版专业刊物如《中国比较文学通讯》等,及时发表学术成果,交流学术动态和信息;四是走出去,与国际学术界建立广泛联系,讲学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同时又请进来,邀请学有所长的外国学者来华讲学交流,以了解国际最新研究动态。

这当中

季羡林、贾植芳、乐黛云等学者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8年教育部正式确认比较文学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定名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至此,比较文学学科真正成了一门具有自身独立体系的专业学科。

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比较文学已正式确立起了两大研究范畴,一是本学科范围,即文学内部的比较,它包括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二是非本学科范围,即“科际整合”—跨学科研究,它包括文学与其他学科的比较,如文学与艺术、哲学、宗教、自然科学等;在方法上,上述各类研究或交叉,或并举,或辅之以阐发研究,即以外国的理论阐释中国的文学与理论,以中国的理论阐释外国的文学与理论。

毫无疑问,到这个时期,中国的比较文学已经完全打破了原先国别文学研究那种单一封闭的状态,扩大了研究的视野与领域,真正地面向了世界。

四、探索和研究

从全球文化的高度上看,中国比较文学的兴起和繁荣,是与全球文化的基本走势相契合的。

在全球资讯时代,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仍然是历史上多次遭遇的共同问题:

如生死爱欲问题,即个人身心内外的和谐生存问题;权力关系与身份认同问题,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问题;人和外在环境的关系问题,即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问题。

追求这些方面的“和谐”是古今中外人类文化的共同目标,也是不同文化体系中的文学所共同追求的目的。

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中的文学对这些共同困惑的探索,坚持进行文学的交流互动,就有可能把人们从目前单向度的、贫乏而偏颇的全球主义意识形态中解救出来,形成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另一种全球化。

由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它不可能成为帝国文化霸权的实行者,而是将坚定地全力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作为世界比较文学第三阶段的中国比较文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致力于不同文化体系亦即异质文化之间,文学的“互识”、“互补“和”“互动”。

从中国社会文化自身的发展逻辑上看,中国比较文学发生和发展的轨迹,是与中国学术的近代转型和现代化相始终的。

中国比较文学之所以获得如此的发展和繁荣,根本原因在于比较文学的学术精神契合了20世纪中国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特别是契合了80年代以后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中国文学界和学术界思想解放的需要。

当比较文学在欧洲、在美国已从学术文化的主流和中心逐渐淡出的时候,当欧美学者由于语言和学术训练的限制还很难深入进行跨东西文化的文学研究——这正是欧美比较文学最近发展不够迅速的原因——的时候,中国比较文学却取得了高度的繁荣。

可以说,现阶段中国人、中国学者对欧美的了解远胜于欧美对中国的了解,中国学者的外国语言文化和学术修养,使得他们在跨文化、特别是跨东西文化的文学沟通与文学研究中具有更强的学术优势。

这一切,都自然地、历史地决定了世界比较文学学术文化的重心已经逐渐转到中国。

换言之,世界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或称第三个历史时期,已经在中国展开。

而且,中国比较文学所代表的是一个世界比较文学发展中的一个历史阶段,赋予它生命的,是一个时代,而不只是“法国学派”或“美国学派”那样的“学派”。

 

结语

21世纪,信息爆炸,知识也以过去没有的速度递增,看法、观点、思想丰富多变,学术界开始面临着过去不曾见到过的新的研究条件。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加深,外国文学思想不断涌入国内,这对坚持我们中国自己的比较文学研究产生了不利因素。

因此,在比较文学研究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这样两点:

一是兼收并蓄。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发展,不是以新的理论取代先前的理论,而是层叠式、累进式的前进。

我们可以把中国学者贯常运用的东西方诗学对话研究和双向阐发研究等等作为主要的途径和方法,同时不排斥注重实际影响和接受关系的影响研究、偏重于平行比较和理论分析的平行研究等等方法,这样才能使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更加完善,更富有生命力。

二是紧紧抓住文学研究这个中心,任何研究都围绕“文学”来进行,以免“泛文化”倾向的抬头。

应当将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相结合。

这种结合,是以文学研究为根本目的,以文化研究为重要手段,以比较文化来深化比较文学研究。

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到并正确处理文学与文化的这种目的和手段的关系,那么,文化研究不但不会淹没比较文学,相反,它将大大深化比较文学研究,并将比较文学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

我坚信只要我们切实关注异质文化之间的撞击、交流、理解与汇通,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比较文学学

科理论,我们就可以从容面对21世纪这个多元文化主义时代,把比较文学研究推向更加繁荣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曹顺庆,《比较文学论》,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

[2]徐志啸,《20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简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3]乐黛云,《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4]乐黛云,“中国比较文学发展透视”,《东方丛刊》,1998年2月。

[5]杨周翰,《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致谢

经过几个月的毕业学习,使我学习了很多我书本上没学到的知识,很好的锻炼了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今我们已经是大三学生,即将面向就业,此次毕业论文是大学最后一次的论文,也是对我们大学所学的一个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然也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标准。

在经过几个月毕业学习之后,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所学应该如何应用在操作中,因为任何知识都源于操作,归于实践,所以要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来检验。

撰写毕业论文期间,在徐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努力的完成了这次毕业论文。

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们用心去领悟并结合所学知识去实践。

完成此次毕业论文对我将来面向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导师徐新明老师尽心尽力,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指导,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

毕业论文的完成,同样意味着面向社会的开始。

我将铭记我曾经是一名江西外语外院的学子,无论今后在什么岗位工作,我将要把江西外语外贸学院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