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宴请礼仪教学教材.docx
《商务宴请礼仪教学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务宴请礼仪教学教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务宴请礼仪教学教材
商务宴请礼仪
第6章第1节商务宴请礼仪
在商务交往中,出于各种各样的实际需要,商务人士必会参加一些比较隆重的商务宴请。
而在宴请过程中,对一些基本的宴请技巧和礼仪规则也是十分有讲究的。
当前国际上通用的宴请形式有宴会、招待会、工作进餐、茶会等,而至于采取何种形式,一般根据活动的目的、邀请对象以及经费开支等因素来决定。
一、 宴会
1.11 正式宴会
正式宴会,是一种隆重而正规的宴请。
它往往是为宴请专人而精心安排的、在比较高档的饭店或是其他特定的地点举行的、讲究排场及气氛的大型聚餐活动。
对于到场的人数、穿着打扮、席位排列、菜肴数目、音乐演奏、宾主致辞等,往往都有十分严谨的要求和讲究。
1.12 非正式宴会
非正式宴会常见的有便宴和家宴两种形式。
便宴常见的有午宴、晚宴。
便宴同样适用于正式的商务交往。
它比较简便灵活,通常都形式从简,并不注重规模、档次。
一般来说,便宴只安排相关人员参加,不邀请配偶。
对穿着打扮、席位排列、菜肴数目往往不做过高要求,而且也不安排音乐演奏和宾主致辞。
家宴是在家里举行的宴会。
相对于正式宴会而言,家宴最重要的是要制造亲切、友好、自然的气氛,使赴宴的宾主双方轻松、自然、随意,彼此增进交流,加深了解,促进信任。
1.2 招待会
招待会是指各种不配备正餐的宴请类型,一般备有食品和酒水,通常不排固定的席位,可以自由活动。
常见的有酒会和冷餐会两种。
1.3 茶会
茶会是一种简便的招待形式,一般在下午4点左右举行,也有的在上午10点左右举行。
地点通常设在客厅,厅内摆放茶几、座椅,不排席位。
但若是为贵宾举行的茶会,在入座时,主人要有意识的和主宾坐在一起,其他出席者可相对随意。
二、 邀约和准备
接到宴会邀请(无论是请柬或邀请信),能否出席要尽早答复对方,以便主人安排。
一般来说,对注有R.S.V.P.(请答复)字样的,无论出席与否,均应迅速答复。
注有“Regrets only”(不能出席请答复)字样的,则不能出席时菜回复,但也应及时回复。
经口头约妥再发来的请柬,上面注有“To remind”(备忘)字样,只是起提醒作用,可不必答复。
答复对方,可打电话或复以便函。
在接受邀请之后,不要随意改动。
万一遇到不得已的特殊情况不能出席,尤其是主宾,应尽早向主人解释、道歉,甚至亲自登门表示歉意。
应邀出席活动之前,要核实宴请的主人,活动举办的时间地点,是否邀请了配偶,以及主人对服装的要求。
活动多时尤应注意,以免走错地方,或主人未请配偶却双双出席。
2.1 穿着打扮
出席宴会前,要做简单的梳洗打扮,女士要淡淡的修饰一下,显出秀丽高雅的气质。
男士也要把头发和胡须整理和刮洗干净,穿上一套整洁大方、适合身份的衣服,容光焕发的赴宴。
2.2 抵达
参加宴会切记不要迟到,要按规定的时间准时赴宴,到达的时间应以提前五六分钟为宜,千万不能迟到一刻钟以上,身份高者可略晚到达,一般客人宜略早到达。
抵达宴请地点,先到衣帽间脱下大衣和帽子,然后前往主人迎宾处,主动向主人问好。
如是节庆活动,应表示祝贺。
三、 餐桌礼仪
3.1 入席
应邀出席宴请活动,应听从主人安排。
如是宴会,进入宴会厅之前,先了解自己的桌次和座位,入座时注意桌上座位卡是否写着自己的名字,不要随意乱坐。
男女主人分别坐在长方形桌子的上、下方,女主人的右边是男主宾,男主人的右边是女主宾。
其他客人的坐法是男女相间。
男士在上桌之前要帮右边的女士拉开椅子,待女士坐稳后自己再入座。
3.2 餐巾
大家落座之后,主人拿餐巾,才能跟着拿餐巾。
不管这时出现什么情况(如主人有饭前祷告的习惯),主人没拿餐巾之前不能拿餐巾。
餐巾摊开后,先对折,再将褶线朝向自己,餐巾应被平铺于自己并拢的大腿上,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迎接”进餐时掉落下来的菜肴、汤汁,以防衣服弄脏。
用餐时,决不能把餐巾抖开,如围兜般围在身上,或塞在颈口。
而把餐巾的一角塞进腰带等,也是错误的。
假如衣服的质地较滑,餐巾容易掉落,那应该以不醒目的方法,将餐巾两端塞在大腿下。
通常,不应以餐巾擦汗擦脸,擦手也要尽量避免。
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可以用餐巾纸来擦餐具,一方面不雅观,另一方面会让人觉得你嫌弃餐具不干净,这样做有失风度。
3.3 用餐
入座后,主人招呼,即开始进餐。
取菜时,不要盛得过多。
盘中食物吃完后,如不够,可以再取。
如由招待员分菜,需增添时,待招待员送上时再取。
如果本人不能吃或者不爱吃的菜肴,当招待员上菜或主人夹菜时,不要拒绝,可取少量放在盘内,并表示“谢谢,够了”。
对不合口味的菜,勿显露出难堪的表情。
用餐时,通常注意一下几点:
(1)入座后姿势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缘,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
(2)用餐时须温文尔雅,从容安静,不能急躁。
(3)在餐桌上不能只顾自己,也要关心别人,尤其要招呼两侧的女宾。
(4)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
(5)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盘中夹取菜肴。
(6)必须小口进食,不要大口的塞。
食物未咽下,不能再塞入口。
(7)取菜舀汤,应使用公筷公匙。
(8)吃进口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如系滚烫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冲凉。
(9)送食物入口时,两肘应向内靠,不直向两旁张开,以免碰及邻座。
(10)自己手上持刀叉,或他们在咀嚼食物时,均应避免跟人说话或敬酒。
(11)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将口就食物。
食物带汁,不能匆忙送入口,否则汤汁
滴在桌布上,极为不雅。
(12)切记用手指掏牙,应用牙签,并以手或手帕遮掩。
(13)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喷嚏、呕气。
玩意不禁,应说声“对不起”。
(14)喝酒宜各随意,敬酒以礼到为止,切记劝酒、猜拳、吆喝。
(15)如餐具坠地,可请侍者拾起。
(16)遇有意外,如不慎将酒、水、汤汁溅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必恐慌赔罪,反使对方难为情。
(17)如欲取用摆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的调味品,应请邻座客人帮忙传递,不可伸手横越,长驱取物。
(18)如系主人亲自烹调食物,勿忘给予赞赏。
(19)如吃到不洁或异味,不可吞入,应将入口食物轻巧的用拇指和食指取出,放入盘中,倘发现尚未吃食,仍在盘中的菜肴有昆虫或碎石,不要大惊小怪,宜候侍者走近,轻声告知侍者更换。
(20)食毕,餐具务必摆放整齐,不可凌乱放置。
餐巾也应折好,放在桌上。
(21)主食进行中,不宜抽烟,如需抽烟,必须先征得邻座的同意。
(22)进餐的进度,宜与男女主人同步,不宜太快或太慢。
(23)餐桌上不能谈悲戚之事,否则会破坏欢愉的气氛。
3.3.1 祝酒
作为主宾参加外国举行的宴请,应了解对方的祝酒习惯,即为何人祝酒,何时祝酒等等,以便作必要的准备。
碰杯时,主人和主宾先碰,人多时可同时举杯示意,不一定碰杯。
祝酒时注意不要交叉碰杯。
在主人和主宾致辞、祝酒时,应暂停进餐,停止交谈,注意倾听,也不要借此机会抽烟。
主人和主宾讲完话与贵宾席人员碰杯后,往往到其他各桌敬酒,遇此情况应起立举杯。
碰杯时,要目视对方致意。
为什么要碰杯?
一种说法是:
古希腊人创造的。
传说古希腊人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在举杯饮酒之时,
人的五官都可以分享到酒的乐趣:
鼻子能嗅到酒的香味,眼睛能看到酒的颜色,舌头能够辨别酒味,而只有耳朵被排除在这一享受之外。
希腊人想出一个办法,在喝酒之前,互相碰一下杯子,杯子发出的清脆的响声传到耳朵中。
这样,耳朵就和其他器官一样,也能享受到喝酒的乐趣了。
另一种说法是:
源于古罗马。
古代的罗马崇尚武功,常常开展“角力”竞技。
竞技前选手们习惯于饮酒,以示相互勉励之意。
由于酒是事先准备的,为了防止心术不正的人在给对方喝的酒中放毒药,人们想出一种防范的方法,即在角力前,双方各将自己的酒向对方的酒杯中倾注一些。
以后,这样碰杯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礼仪。
3.3.2 水盂
在宴席上,上鸡、龙虾、水果时,有时送上一小水盂(铜盆、瓷罐或水晶玻璃缸),水上飘有玫瑰花瓣或柠檬片,供洗手用。
洗手时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餐巾或小毛巾擦干。
四、离席 4.1 中途离席
常见一场宴会进行的正热烈的时候,因为有人想离开,而引起众人一哄而散的结果,使主人急的直跳脚。
欲避免这种煞风景的后果,当你中途要离开时,千万别和谈话圈里的每一个人一一告别,只要悄悄的和身边两三人打个招呼,然后离去便可。
中途离开酒会现场,一定要向邀请者说明并致歉,不可一溜烟便不见了。
和主人打过招呼,应该马上就走,不要拉着主人在大门聊个没完。
因为当天对方要做的事情很多,现场还有很多客人等待他(她)去打招呼,你占了主人的时间,会造成主人在其他客人面前失礼。
4.2 告别
如果不想太引人注目,最好不要第一个告辞,也不要最后一个离开。
在这期间什么时候告辞都可以,只是一旦告辞就应该爽快的离开。
【结论】
对于商务人士而言,礼仪是一项最基本的素养。
商务人员只有具备了商务礼仪,才能使自己树立起一种内心的道德信念和礼貌修养准则。
人们不断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在与他人进行商务交往时,就会自觉按照礼仪规范去做,而无须别人的提示与监督。
如果自觉依据这些规矩来待人处事,就能使大家相处和谐、愉快,交际的氛围也会更加融洽。
反之,就容易使人产生反感冲突。
第2节中餐礼仪
就餐礼仪分国家、种族、区域的不同,作为礼仪之邦、民以食为天的国家,吃饭的礼仪经过
5000多年的演化,更是博大精深。
中国人吃饭非常讲究,根据情况的不同又分为国宴、家宴、商务宴;喜宴、丧宴、送风行;早宴、晚宴、中午宴;盛宴、简宴、鸿门宴。
这不同的场合,礼仪也都不一样。
商务宴请分哪几个步骤?
点菜、落座、吃饭、结束。
这里面每一个环节都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礼仪!
一、点菜:
1.1应该谁点菜?
(最好请客的人点餐,表示尊重、对价格能把控、让客人省心)
1.2什么时候点餐?
(不管是商务宴请还是朋友聚会,只要你有时间,建议先去餐馆点
好菜,一来可以避免很多尴尬,二来拒绝服务员的推荐也坦然得多。
上菜速度和价格会更好
控制。
如果没有时间提前点,到现场点餐一定要先征询客人的意见。
但客人一般都会说“随便、都行、您看着安排吧”
1.3怎么应对?
如果你点菜:
首先应提前了解客人基本情况、爱好、忌口、地方特色等对于不同地方的口味爱好。
1.4论不同地方的菜品差异:
不同地方适合不同的口味,不同年龄段饮食习性也是不一样的,针对老年人喜欢松软、少而精的,针对赶时间的客人需求的是上菜时间快速、味道可口的就可以。
有一首四川成都歌谣,编了一个顺口溜说: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南爱米、北爱面,沿海城市多海鲜,劳力者肥厚,劳心者清甜,少的香脆刺激,老的巴嫩松软。
1.4怎样点菜:
根据用餐的人数,以及饭店提供的分量大小来确定该点几个菜。
一般来说,分量适中的,基本上是点用餐人数+1~2的菜数,这样既不会显得很寒酸,也不会因为吃不了而造成浪费。
凉菜不能点3、5、7个。
除了口味搭配,点菜还要注意荤素搭配、冷热搭配、海陆空搭配(鱼、牛、鸡)点菜时要有荤有素,当用餐人数多时,还要做到冷热搭配。
不过现在的人都很注重养生,过于荤腥的菜反倒是不怎么喜欢吃,所以点菜的时候,海鲜、禽类、畜类各点一道,像时令蔬菜、山药、西兰花、秋葵这种新晋的食材可以点的多一些。
此外三种优先点:
有中餐特色的菜肴。
宴请外宾的时候,这一条更要重视。
像炸春
卷、煮元宵、蒸饺子、狮子头、宫爆鸡丁等,并不是佳肴美味,但因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所以受到很多外国人的推崇。
有本地特色的菜肴。
比如西安的羊肉泡馍,湖南的毛家红烧肉,上海的红烧狮子头,北京的涮羊肉,在那里宴请外地客人时,上这些特色菜,更受好评。
本餐馆的特色菜。
很多餐馆都有自己的特色菜。
上一份本餐馆的特色菜,能说明主人的细心和对被请者的尊重。
二、落座:
2.1落座顺序:
面门定位,基本上按照以右为尊的原则,将主宾安排在主人的右侧,次主宾安排在主人的左侧,其余人穿插相坐。
参加人数较多的宴会,主人应安排桌签以供客人确认自己的位置。
2.2落座之后我们要开始认识餐具:
中餐摆台标准参:
牙签、小碗、汤匙、茶壶、烟灰
缸、酱料碟、汤匙碟、筷子架、毛巾碟、大碟、中谍、小蝶、茶杯、筷子。
中餐餐具的一些注意事项
1、大盘纯属摆设,除了用来压住餐布的一角,别无它用,用大盘来盛放东西是不合餐
桌礼仪的。
2、小盘叠在大盘之上,用来盛放吃剩下的骨、壳、皮等垃圾。
小盘里没有垃圾或者垃
圾很少的情况下,也可以用来暂放用筷子夹过来的菜。
3、夹过来的菜要放在小盘的远端,垃圾放在小盘近端,不要夹太多的菜堆在小盘里。
4、小盘里垃圾太多要让服务员及时换掉
5、小碗是用来盛汤的,当筷子去夹汤汁较多的菜时,可以端起小碗去接,也就是说小碗是可以端离桌面的,而盘子是不能端离桌面。
6、餐布一角压在大盘之下,一角垂落桌沿,不要将餐巾别在领上或放在腿上。
7、也不要用餐巾来擦餐具。
使用筷子的注意事项:
1.不能举着筷子和别人说话,说话时要把筷子放到筷架上,或将筷子并齐放在饭碗旁边。
2.不能用筷子去推饭碗、菜碟,不要用筷子去叉馒头或别的食品。
3.不要用舌头去舔筷子上的附着物;
4.不能举着筷子却不知道夹什么,在菜碟间来回游移。
更不能用筷子拨盘子里的菜。
5.不能敲筷——敲筷子是对主人的不尊重。
6.不用时应将筷子摆放在筷子架上,不能放在碗上,更不可插在饭碗里。
7.现在有些宴席实行公筷母匙,应记住不能用个人独用的筷子、汤匙给别人夹菜舀汤。
2.4上菜顺序
一般是按照茶、凉菜、主菜、大菜、汤、点心、主食、水果的顺序来上;
三、席中:
怎么说话,各司其职;每顿饭都有目的!
要顾虑别人的感受,尤其是主人和主客的。
比如有
个笑话是这么说的:
有个人请客,看看时间过了,还有一大半的客人没来。
主人心里很焦急,便说:
“怎么搞的,该来的客人还不来?
”一些敏感的客人听到了,心想:
“该来的没来,那我们是不该来的啰?
”于是悄悄地走了。
主人一看又走掉好几位客人,越发着急了,便说:
“怎么这些不该走的客人,反倒走了呢?
”剩下的客人一听,又想:
“走了的是不该走的,那我们这些没走的倒是该走的了!
”于是又都走了。
最后只剩下一个跟主人较亲近的朋友,看了这种尴尬的场面,就劝他说:
“你说话前应该先考虑一下,否则说错了,就不容易收回来了。
”主人大叫冤枉,急忙解释说:
“我并不是叫他们走哇!
”朋友听了大为光火,说:
“不是叫他们走,那就是叫我走了。
”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3.1敬酒:
一般请客的人自己带烟和酒,表达一种尊敬。
酒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
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
境。
1.酒应当场打开;若不想让服务员开,应由主人或位卑、年轻者为宾客长辈斟酒。
斟酒时应站在客人右侧,酒瓶尽量不与酒杯相碰。
斟酒的顺序是先主后宾,然后才是其它客人。
2.宴请中有权利首先提议举杯的是宴请的主人。
3.各地方喝酒风俗均不太一样,北方人一般“酒过三巡”即全场共同喝三杯酒。
主方和宾客
按顺序依次敬酒,客方待主方敬完后再依次向主方回敬,一般每次碰杯酒要喝完。
4.南方人喝酒一般没有太多规矩,且每次碰杯,杯中酒不一定喝完。
5.敬酒时,杯子不要高于对方的杯子。
酒宴上的礼仪:
1、众欢同乐,切忌私语。
大多数酒宴宾客都较多,所以应尽量多谈论一些大部分人能够参与的话题,得到多数人的认同。
因为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面不同,所以话题尽量不要太偏,避免唯我独尊,天南海北,神侃无边,出现跑题现象,而忽略了众人。
特别是尽量不要与人贴耳小声私语,给别人一种神秘感,往往会产生“就你俩好”的嫉妒心理,影响喝酒的效果。
2、瞄准宾主,把握大局。
大多数洒宴都有一个主题,也就是喝酒的目的。
赴宴时首先应环视一下各位的神态表情,分清主次,不要单纯地为了喝酒而喝酒,而失去交友的好机会。
3、语言得当,诙谐幽默。
洒桌上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才华、常识、修养和交际风度,有时一句诙谐幽默的语言,会给客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无形中对你产生好感。
所以,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语言得当,诙谐幽默很关键。
4、劝酒适度,切莫强求。
在酒桌上往往会遇到劝酒的现象,有的人总喜欢把酒场当战场,想方设法劝别人多喝几杯,认为不喝到量就是不实在。
“以酒论英雄”,对酒量大的人还可以,酒量小的就犯难了,有时过分地劝酒,会将原有的朋友感情完全破坏。
5、敬酒有序,主次分明。
敬酒也是一门学问。
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
好使与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如何称呼,这一点心中要有数,避免出现尴尬或伤感情的局面。
对喝酒的几个忠告:
1.永远不要说自己能喝;
2.量力而行,不要喝多;
3.不能硬劝;
4.酒后不开车;
5.不要空腹喝酒
6.喝酒前可以喝杯酸奶
内蒙古喝酒的笑话:
“哥们儿,咱内蒙喝酒有个规矩。
我先介绍一下今天桌上的几个
朋友,然后咱们先喝一圈。
喝完后你能说出来他们的名字,就是你认我们这些朋友,我们自
己喝一杯。
要是你说不出来名字,就是情谊还没到,你自己喝一杯。
先从你旁边的噶拉仓巴拉丹扎木苏日丹开始,再往下是乌勒吉德勒格列日图愣巴猜„„”)
3.2吃鱼:
所有的菜中,吃鱼最有讲究,有一条中国传统风俗就是鱼要转到最尊贵的人面前,喝鱼头酒。
四、结束
吃完之后,应该等大家都放下筷子,主人示意可以散席,才能离座。
宴会完毕,你可以
依次走到主人面前,握手并说声“谢谢”,向主人告辞,但不要拉着主人的手不停地说话,以免妨碍主人送其他客人。
席散后,主人要恭送客人离去。
第3节西餐礼仪
一、M原则
第一个是“Menu”(菜单)
当您走进西餐馆,服务员先领您入座,待您坐稳,首先送上来的便是菜单。
菜单被视为餐馆的门面,老板也一向重视,用最好的面料做菜单的封面,有的甚至用软羊皮打上各种美丽的花纹。
如何点好菜,有个绝招,打开菜谱,看哪道菜是以饭店名称命名的,一定可以取之,要知道,哪位厨师也不会拿自己店名开玩笑的,所以他们下功夫做出的菜,肯定会好吃的,一定要点。
第二个是“Music”(音乐)
豪华高级的西餐厅,要有乐队,演奏一些柔和的乐曲,一般的小西餐厅也播放一些美妙的乐曲。
但,这里最讲究的是乐声的“可闻度”,即声音要达到“似听到又听不到的程度”,就是说,要集中精力和友人谈话就听不到,要想休息放松一下就听得到,这个火候要掌握好。
第三个是“Mood”(气氛)
西餐讲究环境雅致,气氛和谐。
一定要有音乐相伴,有洁白的桌布,有鲜花摆放,所有餐具一定洁净。
如遇晚餐,要灯光暗淡,桌上要有红色蜡烛,营造一种浪漫、迷人、淡雅的气氛。
第四个是“Meeting”(会面)
也就是说和谁一起吃西餐,这要有选择的,一定要是亲朋好友,趣味相投的人。
吃西餐主要为联络感情,很少在西餐桌上谈生意。
所以西餐厅内,少有面红耳赤的场面出现。
第五个是“Manner”(礼俗)
也称之为“吃相”和“吃态”,总之要遵循西方习俗,勿有唐突之举,特别在手拿刀叉时,若手舞足蹈,就会“失态”。
使用刀叉,应是右手持刀,左手拿叉,将食物切成小块,然后用刀叉送入口内。
一般来讲,欧洲人使用刀叉时不换手,一直用左手持叉将食物送入口内。
美国人则是切好后,把刀放下,右手持叉将食物送入口中。
但无论何时,刀是绝不能送物入口的。
西餐宴会,主人都会安排男女相邻而坐,讲究“女士优先”的西方绅士,都会表现出对女士的殷勤。
第六个是“Meal”(食品)
一位美国美食家曾这样说:
“日本人用眼睛吃饭,料理的形式很美,吃我们的西餐,是用鼻子的,所以我们鼻子很大;只有你们伟大的中国人才懂得用舌头吃饭。
”我们中餐以“味”为核心,西餐是以营养为核心,至于味道那是无法同中餐相提并论的。
二、上菜的次序
1.头盘
也称为开胃品,一般有冷盘和热头盘之分,常见的品种有鱼子酱、鹅肝酱、熏鲑鱼、鸡尾杯、奶油鸡酥盒、局蜗牛等。
2.汤
大致可分为清汤、奶油汤、蔬菜汤和冷汤等4类。
品种有牛尾清汤、各式奶油汤、海鲜汤、美式蛤蜊汤、意式蔬菜汤、俄式罗宋汤。
法式葱头汤。
3.副菜
通常水产类菜肴与蛋类、面包类、酥盒菜肴均称为副菜。
西餐吃鱼类菜肴讲究使用专用的调味汁,品种有鞑靼汁、荷兰汁、酒店汁、白奶油汁、大主教汁、美国汁和水手鱼汁等。
4.主菜
肉、禽类菜肴是主菜。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肉类菜肴配用的调味计主要有西班牙汁、浓烧汁精、蘑菇汁、白尼丝汁等。
禽类菜肴的原料取自鸡。
鸭、鹅;禽类菜肴最多的是鸡,可煮、可炸、可烤、可炯,主要的调味汁有咖喱汁、奶油汁等。
5.蔬菜类菜肴
可以安排在肉类菜肴之后,也可以与肉类菜肴同时上桌,蔬菜类菜肴在西餐中称为沙拉。
与主菜同时搭配的沙拉,称为生蔬菜沙拉,一般用生菜、番茄、黄瓜、芦笋等制作。
还有一类是用鱼、肉、蛋类制作的,一般不加味汁。
6.甜品
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后食用的,可以算作是第六道菜。
从真正意义上讲,它包括所有主菜后的食物,如布丁、冰淇淋、奶酪、水果等等。
7.咖啡
饮咖啡一般要加糖和淡奶油。
没有必要全部都点,点太多却吃不完反而失礼。
稍有水准的餐厅都欢迎只点前菜的客人。
前菜、主菜(鱼或肉择其一)加甜点是最恰当的组合。
三、宴会用餐礼仪
餐具的使用
用刀叉吃东西时,应以叉子将左边固定,用刀子切一小口大小,蘸上调味汁送入口中。
美式的吃法是先将食物全部切成小块,再换右手拿叉子慢慢吃。
但如果吃的是多汁的肉类菜肴,肉汁会流潢盘子,并不雅观。
因此最好是切一口吃一口。
如何使用刀叉
1.进餐时,餐盘在中间,那么刀子和勺子放置在盘子的右边,叉子放在左边。
一般右手写字的人,饮用西餐时,很自然地用右手拿刀或勺,左手拿叉,杯子也用右手来端。
2.在桌子上摆放刀叉,一般最多不能超过三副。
三道菜以上的套餐,必须在摆放的刀叉用完后随上菜再放置新的刀叉。
3.刀叉是从外侧向里侧按顺序使用(也就是说事先按使用顺序由外向里依次摆放)。
4.进餐时,一般都是左右手互相配合,即一刀一叉成双成对使用的。
有些例外,喝汤时,则只是把勺子放在右边——用右手持勺。
食用生牡蛎一般也是用右手拿牡蛎叉食用。
5.刀叉有不同规格,按照用途不同而决定其尺寸的大小也有区别。
吃肉时,不管是否要用刀切,都要使用大号的刀。
吃沙拉、甜食或一些开胃小菜时,要用中号刀。
叉或勺一般随刀的大小而变。
喝汤时,要用大号勺,而喝咖啡和吃冰激凌时,则用小号为宜。
6.忌讳用自己的餐具为他人来布菜。
7.英国人左手拿叉,叉尖朝下,把肉扎起来,送入口中,如果是烧烂的蔬菜,就用餐刀把菜拨到餐叉上,送入口中,美国人用同样的方法切肉,然后右手放下餐刀,换用餐叉,叉尖朝上,插到肉的下面,不用餐刀,把肉铲起来,送入口中,吃烧烂的蔬菜也是这样铲起来吃。
8.如食用某道菜不需要用刀,也可用右手握叉,例如意大利人在吃面条时,只使用一把叉,不需要其他餐具,那么用右手来握叉倒是简易方便的。
没有大块的肉要切的话,例如素食盘,只是不用切的蔬菜和副食,那么,按理也可用右手握叉来进餐。
9.为了安全起见,手里拿着刀叉时切勿指手画脚。
发言或交谈时,应将刀叉放在盘上才合乎礼仪。
这也是对旁边的人的一种尊重。
10.叉子和勺子可入口,但刀子不能放入口中,不管它上面是否有食物。
除了礼节上的要求,刀子入口也是危险的。
西餐中刀叉摆放含义
在西餐时,刀叉的摆放也是有含义的,您的用餐意愿均可通过刀叉的摆放来传达:
1.我尚未用完餐:
盘子没空,如你还想继续用餐,把刀叉分开放,大约呈三角形,那么服务员就不会把你的盘收走。
2.我已经用完餐:
可以将刀叉平行放在餐盘的同一侧。
这时,即便你盘里还有东西,服务员也会明白你已经用完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