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十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678954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8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十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上海市十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上海市十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上海市十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上海市十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十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docx

《上海市十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十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十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docx

上海市十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

上海市十三校

2011届高三年级联考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下列能证明中国是世界农业主要起源地之一的最有力证据是()

A.距今1万年前后人们已学会栽培谷物

B.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传说

C.新石器时代已形成农耕聚落

D.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

2.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得益于大河流域的水力之便,不仅发展了灌溉农业,还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下列不属于其成就的是()

A.《罗摩衍那》B.《吉尔伽美什》

C.《汉谟拉比法典》D.楔形文字

3.2010年的智利,在世界各大媒体上曝光的频率格外高,“8.8级特大地震”、“成功营救33名矿难矿工”等使世界对它有了更多的认识。

在历史上,这里曾是美洲印第安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

这一文明被称为()

A.玛雅文化B.印加文化C.阿兹特克文化D.阿克苏姆文化

4.公元前后,当罗马由共和国进入帝国时代之时,中国也出现朝代更替。

当时,重建汉朝,振兴国势的是()

A.汉高祖B.汉武帝C.光武帝D.汉献帝

5.《十二铜表法》制定之前,罗马贵族喜欢用习惯法裁判,主要是因为习惯法()

A.是传统法律,不容更改

B.可以保护大众的利益

C.可以随意解释,有利于保护贵族特权

D.是公平的

6.两汉初年,统治者十分重视吸取秦朝灭亡教训,谨防重蹈覆辙。

其措施不包括()

A.实行中央集权体制B.政令宽简疏缓

C.分封同姓诸侯王D.尊崇黄老之学

 

7.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

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A.坚决排斥了阴刚五行之说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8.从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的诗句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

A.诸葛亮重视煮盐业B.诸葛亮发展织锦业

C.曹操实行屯田D.孙权发展丝麻纺织

9.南北朝时期的民族火融合带来社会观念的诸多变化,在社会生活方面的表现是()

①胡饼、烧烤等胡食流行②饮茶之风开始盛行

③喜吃胡瓜、核桃、甘薯④改变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

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歌德曾评价《古兰经》道:

(它)是百读不厌的,每读一次,起初总觉得它更新鲜了,不久它就引人入胜,使人惊心动魄,终于使人肃然起敬。

……这部经典,将永远具有一种最伟大的势力。

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观察,它的价值在于()

A.文辞优美被奉为阿拉伯文学的典范

B.富有哲理是伊斯兰教义学和阿拉伯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其法制思想和道德规范成为伊斯兰国家当权者经世治国的依据

D.提供了了解早期阿拉伯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和司法情况的有接材料

11.西欧封建制度的基本确立人体相当于中国的()

A.唐朝B.宋朝C.元朝D.南北朝

12.14世纪前后,英、法相继出现了新的权力机构——等级代表会议,下列图示表示其代表的构成,请选出正确的一组()

13.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

“中国的皇帝一一文官制度,使中国历史有比较长期的稳定。

”这种制度形成于()

A.豢朝—一汉朝B.秦朝——唐朝

C.秦朝一一宋朝D.秦朝——明朝

 

14.下图相传为阀立本所画的《步辇图》,其反映唐朝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是()

A.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维护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B.采用册封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唐朝政府

C.凭借先进的经济文化形成对周边民族的巨火向心力

D.通过和亲手段有效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5.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

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A.流通领域出现纸币B.人量商业市镇兴起

C.生产领域出现私人作坊D.出现东市、西市商业区

16.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的一次技术传播,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

A.活字印刷术B.造纸术C.火药与火器D.指南针

17.岳飞在《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胡虏”、“匈奴”应该是()

A.契丹人B.匈奴人C.党项人.D.女真人

18.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

“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

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

”从此番议论中可以看出元代行省的主要职能是()

A.为了从军事上控制地方B.为了监察地方

C.为了地方自治的方便D.为了提高汉族官僚的权力

19.“开辟荆榛,千秋功业:

驱除荷虏,一代英雄。

”此副对联评论的是()

A.戚继光B.施琅C.郑成功D.康熙帝

 

20.明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明()

A.内客和军机处职权渐重B.皇帝任人唯亲

C.内阁和六部职权加强D.专制皇权强化

21.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观察下图,导致17-18世纪和19世纪中后期科学类书籍翻译数量居多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耶稣会士的传播一一魏源等人的倡导

B.徐光启等人的积极学习——洋务运动

C.西学东渐的影响——商务印书馆的印刷

D.利玛窦的传播——早期维新派的宣传

22.2010年10月18日;是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纪念日,有关方面发布了全球倡议书:

抵制流失文物拍卖交易,圆明园将择机赴日本欧洲追索劫散国宝。

这次劫难后清政府与英法签订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D.《瑗珲条约》

23.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

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来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吕轮船公司。

由此可直接推断出洋务运动()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的扩张

24.“(7月9日)……命各部院堂官督司员将该衙门则例删改,……(8月2日)……命各省督府整饬吏治,考核属员。

……(8月30日)……裁撤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大理寺等衙门,湖北、广东、云南三巡抚,河南总督,及京外大小冗员。

”上述所引是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人事件的片段,该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预备立宪D.辛亥革命

25.右图反映的是20世纪初英国海外贸易情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欧美列强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B.世界范围内的地区加工初步显现

C.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已经形成D.英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26.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打着“争国权”的旗帜发起的改订新约运动,在一些史书中被记述为“外交成功”的典范。

其依据是()

①收回了关税自主权②提高了中国的自主地位

③取消了领事裁判权④从根本上取消了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

A.①②B.①③C.①②⑧D.①②⑨④

27.史料显示:

从1932年到1936年,德国国民生产增长了102%,国民收入增加一倍。

到1938年德国失业率仅为1.3%,而美国为2.89%,英国为8.1%。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建立以集权为特征的纳粹体制B.起动“四年计划”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国家干预方式刺激经济发展D.消灭犹太人让出生存空间

28.下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珍珠港事件②中途岛海战

③苏德战争爆发④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A.③①2④B.①⑧②④C.①③④②D.③④④③

29.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接受侵台日军投降,重新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

至此,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已经()

A.8年B.14年C.48年D.50年

 

30.在制定辽沈战役作战方针时,毛泽东认为,将国民党军队封闭在东北,截断其逃出关外的道路,是上上之策,并形象的将此比喻为“关门打狗”。

这个“门”应该是下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二、非选择题(共90分)

31.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提出“轴心文明”的概念,他指出,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构成人类文明的第一个轴心时期。

中国、希腊、印度时代是三个著名的轴心文明,代表了世界文化三个核心。

……“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孝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

问题:

(9分)

(1)在第一个轴心时期,中国和希腊的政治走向各呈现出什么特点?

(2分)

 

(2)在这一时期,中国和希腊都出现思想活跃、文化繁荣的景象。

具体表现如何?

(4分)各占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3分)

 

32.长期以来,夏王朝的建立被看作是华夏民族告别史前孩提时代的成人礼,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但对T夏朝的存在,史学界却有学者提出质疑。

材料一:

《史记·夏本记》引《竹书纪年》(战国时魏国史书)云:

“太康居斟鄂:

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斟郡在洛河一带)

材料二:

1959年,中国考古研究所在洛阳辖区偃师二里头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二里头一带是一座大型都城遗址,定名为“二里头文化”。

经碳14测定,其绝对年代相当于夏代,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夏代的大型都城遗址。

……考古学家认定,二里头文化遗址就是夏代都城遗址,即夏都斟郡的所在地。

材料三: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

(中国)第一个王朝为商朝(公元前1523-前1028年),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

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继商之后是周朝。

问题:

(10分)

(1)从已有的文献和考古资料看,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哪些基本特征?

(3分)

 

(2)根据材料一、二,史学界为什么质疑夏朝存在?

(1分)其论证的依据是什么?

(2

分)

 

(3)材料三认为商朝是中国第一个王朝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分)试分析其依据的史料价值。

(2分)

 

33.中国古代海上贸易从宋代至明清,经历了一个从兴盛到衰退的过程。

问题:

(12分)

(1)宋代十分重视海外贸易,政府在贸易港口设置专门管理贸易事务的机构,其名称是什么?

(1分)

 

(2)地图上A、B两处分别代表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最远到达处,请写出它们的名称或地理位置。

(2分)

 

(3)明清时期的海外贸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分)试分析清朝政策变化的原因。

(4分)

 

(4)乾隆时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在中国的一个地方通商,请据图指出其代号。

(1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历史学家RR.帕尔默认为:

一战后“有关德国方面,条约要么过于严厉,要么过于宽大……这样就给阿道夫,希特勒打开了方便之门……”

材料二:

“他们本想制造和平,可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们制造了另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

问题:

(10分)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过于严厉”?

(2分)这一点最能体现出哪个国家的主人。

 

(2)材料一的作者为什么会认为条约“给阿道夫·希特勒打开了方便之门”?

(3分)

 

(3)材料二中“另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指什么战争?

(1分)这场战争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3分)

 

35.阅读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新政期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罗斯福的一封信中写道:

“您已经使您自己成为各国有志于在现行制度的框框内进行合理的实验以改正我们所面临的弊端的委托人。

如果您失败了,合理的抉择将在全世界蒙受严重的损失,而听任正统力量与革命去一决雌雄。

可是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材料二:

罗斯福在演讲中曾说:

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社会保险应该负责“从摇篮到坟墓”整个一生。

一一摘自《大国崛起·美国》

问题:

(11分)

(1)材料一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是指什么?

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施的?

(2分)

 

(2)根据材料二,罗斯福政府是怎样“为壮者提供工作……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的?

(2分)

 

(3)为使阴影不再“笼罩每个家庭”,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哪些社会改革措施?

(4分)

 

(4)材料一中所说的“合理的实验”是否取得成功?

(3分)

 

36.以图证史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研究历史的方法,下列图片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行的追寻与探索。

问题:

(13分)

(1)图二、图三和图四分别代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哪一时期?

(3分)

 

(2)从图一到图四,中国共产党走过一条艰难曲折的探索之路,请叙述这一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10分)

 

37.辛亥革命的硝烟旱已消逝,但其是非成败,百年以来众说纷纭。

在“共和革命百年”即将来到之时,还辛亥革命应有的历史地位,成为我们应有之责。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

辛亥革命是过激主义的结果,辛亥革命打倒了旧权威,却没有创造出新的权威。

它造成了军阀割据和社会动荡,更严重的是,它导致了启蒙的夭折和历史进程的中断,在政治上反而搞糟了。

——杨天树《走出辛亥革命评价问题的困境》

材料二:

亲身参加革命洗礼的林伯渠同志曾感慨而言: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为怪,因为他们体会不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事。

材料三:

《东方杂志》的主编杜亚泉:

“吾国之财产阶级大都不解立宪共和为何物,初未尝与闻其事,提倡之者,为过剩的智识阶级中之一部分,加入者为过剩的劳动阶级中之兵。

事实上与从前之帝王革命无稍异。

其模拟欧洲之政治革命者不过是中华民国之名称,及若存若亡之数章约法而已”。

村料四:

南京临时政府的部分法令和措施

经济方面

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

文化教育方

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主宗旨,禁止用清政府颁行的教科书

问题:

(25分)

(1)辛亥革命发生之时Ⅱ二值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中国面临怎样的国际国内环境?

(6分)

 

(2)面对日趋严重的危机,清政府是如何应对当时形势的?

(3分)其目的何在?

(1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1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