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外科护理常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673944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骨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医骨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医骨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医骨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医骨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骨外科护理常规.docx

《中医骨外科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骨外科护理常规.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骨外科护理常规.docx

中医骨外科护理常规

中医骨外科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环境

   1.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1.2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3、入院介绍

   3.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3.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3介绍作息时间、相关制度。

   4、生命体征测量,做好护理记录

   4.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4.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

   4.3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4.5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4.6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5、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6、每周测体重1次,或遵医嘱执行。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9、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9.1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发现浸湿、脱落等情况及时处理或报告医师。

   9.2各种引流管保持通畅,不受压,不脱落,注意及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及气味等,引流袋每日更换1次,遵守无菌技术原则。

   9.3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9.4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护理记录。

   9.5手术患者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

   9.6根据病情,指导并帮助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功能锻炼的意义、原则、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10、遵医嘱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外治或内服药,观察用药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1、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2、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患者配合治疗。

   13、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4、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4.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4.2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5、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1遵医嘱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1.2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好情志护理。

   1.3根据病情,制定功能锻炼计划和术前指导,并教会患者。

   1.4术前清洁皮肤,遵医嘱行手术区备皮,做好护理记录。

   1.5术前晚遵医嘱禁食禁水;给予安神镇静药物,保证充足睡眠。

   1.6术日晨护理

      1.6.1遵医嘱给予麻醉用药,将病历、X光片、CT片及术中用药等手术用物带入手术室。

      1.6.2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及手术名称。

   1.7根据手术要求备好术后用的硬板床,根据病情及手术种类,必要时备好牵引器具。

   术后护理

   1、术后将患者平稳地抬上床。

四肢手术,取平卧位,抬高患肢;脊柱手术,取平卧位,保持脊柱平直,按时给予轴位翻身。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2.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2.2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色、质及量。

发现异常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2.3定时查看敷料,观察有无渗血和分泌物,注意其色、质、量,及时更换,做好记录。

      2.4评估伤口疼痛的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分析疼痛的因素,遵医嘱使用针刺或药物,以减轻和缓解疼痛。

3、针对不同的情绪反应,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疾病。

   4、根据患者手术的情况,指导不同的功能锻炼。

   5、牵引、外固定手术患者,按牵引、外固定护理常规进行。

牵引术护理常规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向患者说明牵引的目的、注意事项,使患者主动配合。

   3、洗净患肢,局部备皮。

根据病情需要,帮助患者摆好体位,分散注意力,减轻患者紧张心理,协同医师做好牵引术。

   4、凡新上牵引的患者,要做好交接班,倾听患者主诉,观察患肢血液循环、肢体感觉及活动情况,发现异常,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5、保证牵引效能,注意观察以下事项,做好护理记录。

   5.1牵引的重锤要悬空,不可着地或靠在床架上,不可随意增减牵引重量。

   5.2嘱患者不要擅自改变体位,保持牵引所需的体位和力线。

   5.3牵引绳应滑动自如,被物不可压在牵引绳上,以免影响牵引轴线及牵引力。

   5.4滑动牵引的患者,要适当抬高床头或床尾等处,以保持牵引力与反牵引力的平衡。

   5.5按医嘱定时测量两侧肢体的长度,做好记录。

   5.6皮肤牵引时,要随时观察胶布及绷带有无松散或脱落,局部皮肤有无水疱、皮疹或溃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7保持骨牵引处针眼的干燥,定期清洁换药,预防感染。

注意观察钢针有无松动、滑脱、皮肤有无拉豁,如发现牵引针向一侧偏移时,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5.8人工牵引、电脑腰椎牵引、颈椎牵引等需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6、向患者解释早期功能锻炼的意义,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7、鼓励患者深呼吸、用力咳嗽,预防并发坠积性肺炎;鼓励多饮水,保持二便通畅。

上肢骨折的护理常规

   指上肢及上肢带骨的骨连续性中断,常见骨折有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外髁骨折、桡骨下端骨折等。

   一、护理评估

   1、受伤史、暴力性质。

   2、患肢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畸形等情况。

   3、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4、X线摄片及CT等检查结果。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1.2保持肢体功能位或所需的治疗性体位。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2.1骨折部位疼痛、肿胀、血运情况。

      2.2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问题时,报告医师,及时调整。

      2.3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等。

   3、给药护理

   遵医嘱局部给予贴敷、熏洗,过敏者及时揭去,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4、饮食护理

      4.1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4.2骨折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4.3长期卧床患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5、情志护理

   做好情志疏导和生活护理,避免患者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6、临证(症)施护

      6.1上肢骨折一般应使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腕关节背伸30°、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三角巾悬吊。

      6.2锁骨骨折患者在卧床休息时,应肩胛区垫高,以保持两肩后伸。

      6.3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在仰卧时,头部稍抬高,患肢垫高与躯干平行,避免肩关节前屈或后伸。

帮助患者坐起时,应托扶背部及健侧肩部,以免引起患侧疼痛。

      6.4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三、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有关牵引、外固定的配合方法。

   2、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3、指导患者根据骨折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4、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

骨折的护理常规

   因外力或骨疾病等原因使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所致。

以骨折局部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出现受伤肢体的畸形、异常活动,可闻及骨擦音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骨骼,涉及肾。

   一、护理评估

   1、受伤史,骨骼病病史。

   2、精神状态,患肢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畸形等。

   3、生活自理能力。

   4、心理社会状况。

   5、X线摄片及CT等结果。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1.2减少患肢移动,必须移动时,取得患者配合。

移动时动作轻柔,用双手同时扶托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

      1.3牵引、复位、固定术前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术后摆放于功能位或所需特殊体位,防止畸形,并按各种牵引固定术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2.1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肢疼痛、肿胀、出血等情况。

      2.2观察患肢指(趾)端血液循环,皮肤感觉及运动状况。

      2.3开放性骨折,注意观察出血量的多少、伤口大小、有无异物及血管、神经损伤等。

      2.4出现面色苍白、气短、出冷汗、四肢厥冷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2.5患肢出现疼痛、麻木、肿胀、皮肤苍白,或青紫、肤温较健侧低,甚至冰凉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宜温服或遵医嘱用药酒服下。

   4、饮食护理

      4.1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4.2骨折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4.3长期卧床患者,应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5、情志护理

   给予精神上安慰,解除患者紧张心理,保持乐观情绪,配合治疗。

   6、临证(症)施护

    6.1疼痛剧烈,遵医嘱给予针刺或药物止痛。

    6.2患肢瘀血肿胀,遵医嘱用中药外敷或熏洗。

三、健康指导

1、指导并帮助患者早期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

2、向患者讲解防止并发骨质疏松、关节僵硬等的知识。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

   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1、向患者说明小夹板固定的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2、整复固定完毕,搬动患者时,注意保护患肢,保持正确的位置,严防骨折断端重新移位。

   3、固定期间,抬高患肢并保持患肢的功能位或所需特殊体位。

   4、注意观察小夹板包扎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标准,随着患肢肿胀逐渐消退时,及时报告医师,进行调整。

   5、经常巡视病房,倾听患者主诉,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

如发现肢端皮肤青紫或苍白,肤温较对侧下降甚至冰凉,主诉剧痛、麻木等现象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6、整复固定后麻醉药效消失,患者感觉正常后,即可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7、经常检查压垫的放置位置是否合适,避免夹板压迫,形成压疮。

保持小夹板的清洁。

   8、解除固定后,如需中药熏洗、热敷,应给予具体指导。

肋骨骨折护理常规方法

  l、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半坐卧位。

  3、准备胸腔穿刺包、氧气,水封瓶和吸痰机。

  4、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及深浅,呼吸时有无胸部反常活动、胸痛,如发现有呼吸异常。

即子吸氧和准备作肋骨牵引或固定。

  5、注意全身情况,如血压和脉搏的变化,观察有无内出血和血痰,以及皮下气肿等情况出现。

  6、鼓励病人作深呼吸、咳嗽,防止肺炎。

  7、胶布胸壁固定法:

在病人作最大呼吸后屏气时,用前后过正中线5厘米宽胶布固定,每条重叠1—2厘米,上下界超过两根无骨折的肋骨。

 

骨牵引手术护理常规

 1、对牵引病人认真交接班,每班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肢体运动、感觉情况。

   2、保持牵引锤悬空,滑车灵活,牵引绳与患肢长轴平行,牵引绳上不能放置枕头、被子等物,以免影响牵引效果。

3、牵引的重量应根据病情需要调节,不可随意增减,否则易造成牵引失败而影响治疗。

4、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和褥疮。

牵引针眼每日滴酒精两次.

5、指导并协助病人做主动和被动训练,防止废用综合症

6、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粗纤维食物,定时按摩腹部,防止发生泌尿系统结石和便秘。

7、作骨牵引病人,床尾或床头应抬高15-30cm使形成与牵引力方向相反的反牵引力。

石膏固定护理常规

 1、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2、石膏固定时,松紧适宜,患肢如有苍白、厥冷、发绀等情况,应及时汇报并采取措施。

  3、石膏未干之前,尽量不要搬运病人;搬动时,要用手掌平托,不可用手抓捏。

切勿牵拉、压迫、活动,也不可在石膏上放置重物。

温度低、湿度大时可用灯或电吹风吹干。

  4、石膏干后搬动时应平托,翻身或改变体位时应加以保护。

  5、边缘应修理整齐、光滑,保持床单及石膏整洁。

6、伤口出血时可用笔做记号,注意出血外渗的速度。

   

7、如石膏内有腐臭味,应通知医生及时换药。

  8、石膏固定后就可以指导病人做固定内的肌肉收缩运动。

  9、病情允许鼓励病人下床站立,再扶拐短距离行走,循序渐进。

截肢手术护理常规

   1、急危重疾病是按急救护理处理。

    2、对截肢者术前做好皮肤准备。

肢体有开放者术前应换药,并加厚包扎。

做好心理护理。

床旁准备止血带。

    3、术后残端应妥善包扎,骨凸处用棉垫衬托,然后用弹力绷带裹扎,直到安装假肢为止。

    4术后下肢抬高不可超过2日,及时使残端维持在伸直位或固定于功能位。

    5、病情稳定后开始残肢功能锻炼,鼓励病人翻身,每日俯卧2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俯卧时在腹部及大腿放置一枕,嘱病人用力下压软枕,并可在两腿间放置一软枕。

残肢用力向内运动。

    6、早日床上坐起,上肢截肢1-2日可离床活动,下肢截肢2-3日后练习起床坐起,全身情况好者5-6日可离床扶拐活动。

    7、伤口愈合后,指导病人每日用中性肥皂清洗残肢,但不能浸泡。

8、每日观察残端的皮肤,对残端给予经常和均匀的压迫,进行按摩,拍打,用残端蹬踩在柔软物品上,由软到硬,并逐渐增加残肢的负重。

六个月后可佩戴义肢.

   9、保持残端清洁,注意皮肤护理。

根据疼痛的原因解除疼痛。

断肢(指)再植术的护理常规

 1.病人应住单独病室,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略高于心脏水平室温23-25摄氏度,60-1OOW灯泡照射肢体;严禁吸烟。

   2.及时正确补充血容量,匀速维持24小时补液,应用抗凝解痉药。

   3.再植肢体的皮肤温度应在33-35摄氏度,与健侧相比温差在2摄氏度以内。

   4.皮肤颜色应红润,皮色变淡或苍白,说明动脉痉挛或栓塞,当动脉栓塞时移植组织的皮肤呈暗灰色,最后变为紫黑色;皮肤出现散在性淤点,大多是静脉部分栓塞或早期栓塞的表现,随着栓塞时间的延长,皮肤颜色逐渐由暗红—红紫—紫红—紫黑。

    5.一般再植肢(指)体均有轻微肿胀,可用(—)表示;皮肤肿胀明显,皮纹消失,用(++)表示;皮肤极度肿胀,皮肤上出现水泡,用(+++)表示。

    6.当血管痉挛或吻合口栓塞时,动脉血液供应不足,组织干瘪。

静脉回流受阻或栓塞时组织肿胀明显。

当动静脉同时栓塞时肿胀程度不变。

    7.出现血管危象的表现,应立即排除血管外压迫因素,加强保暖,使用抗凝、解痉药物,补充血容量,如不缓解,应立即手术。

肢体骨折内固定护理常规

  1.同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2.严密观察肢端有无剧烈疼痛、肿胀、麻木感,皮肤有无温度降低、苍白或青紫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医生,对症处理。

    3.对血液循环不良的肢体,除对症治疗外,患肢抬高略高于心脏水平,并严禁热敷、按摩、理疗,以免加重组织缺血、损伤。

    4.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出及其色、量的变化和感染的早期征象,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进行伤口处理。

    5.术后即指导患者作固定范围内的肌肉的功能锻炼.循序渐进,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渐多,时间由短至长,强度由弱增强,功能锻炼以病人不感到疲劳、骨折部位不发生疼痛为度。

6.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的固有生理功能为中心,上肢主要以增强手的握力进行活动,下肢重点训练负重行走能力。

颈椎手术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同外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协助做好各项检查,如X线摄片、CT、MRI等:

    3.体位训练:

后路手术前做俯卧位训练,前路手术前做气管、食道推移训练。

(指局麻手术者)  

4.检查四肢感觉、运动、肌力并记录。

尿潴留者导尿,便秘者对症处理。

5.术晨备颈围、负压引流袋、x光片、MRI、CT片及

抗生素,沙袋2个(外包消毒巾),气管切开包。

(二)术后护理

1同外科病人术后护理常规。

2.颈围固定后保持头颈部中立位,平稳搬运病人至病床上,严禁扭转、过屈或过伸,特别是植骨及人工关节者。

   3.严密监测生命体征、Sa02、神志qh,氧气吸入。

4.颈前路手术后,切口用半斤小砂袋(包消毒巾)压迫止血,如出现呼吸困难,多因深部血肿或喉头水肿引起,应通知医生采取紧急措施。

5.根据手术类型予头颈部制动,尤其是行植骨及人工关节者颈部两侧放置砂袋或颈围固定。

6、对行枕颈融合术者,需颈部制动3个月,以防假关节形成,对行枕大孔扩大减压术、颈后弓切除者,可不必制动。

7、观察四肢的感觉、运动、肌力qh的变化,注意尿管拔除后小便能否自解,并与术前比较,观察手术效果。

8.观察引流液的量、色,如为淡红色或淡黄色液体应警惕脑脊液漏,应立即停止负压吸引,并通知医师对症处理。

   9.轴线翻身q2h并注意头颈部的保护,动作缓慢,预防枕部压疮。

   lO.颈前路手术后,常规雾化吸入Bid,进冷流质,以减少咽喉部水肿及出血。

   11.询问患者吞咽及进食情况。

12.指导患者四肢功能锻炼,下床前先坐起,逐渐过渡到站立、行走,由专人守护,以防跌倒。

                   

肱骨外科颈骨折

一、护理评估

1、受伤史、暴力性质。

2、患肢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畸形等情况。

3、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4、X线摄片及CT等检查结果。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1·2保持肢体功能位或所需的治疗性体位。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2·1骨折部位疼痛、肿胀、血运情况。

2·2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问题时,报告医师,及时调整。

2·3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等。

3、给药护理遵医嘱局部给予贴敷、熏洗,过敏者及时揭去,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4、饮食护理

4·1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4·2骨折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4·3长期卧床患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5、情志护理做好情志疏导和生活护理,避免患者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6、临证(症)施护

6·1上肢骨折一般应使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0�2、腕关节背伸30�0�2、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三角巾悬吊。

6·2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在仰卧时,头部稍抬高,患肢垫高与躯干平行,避免肩关节前屈或后伸。

帮助患者坐起时,应托扶背部及健侧肩部,以免引起患侧疼痛。

6·3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三、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有关牵引外固定的配合方法。

2、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3、指导患者根据骨折的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4、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动能活动。

桡骨下端骨折

一、护理评估

1、受伤史、暴力性质。

2、患肢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畸形等情况。

3、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4、X线摄片及CT等检查结果。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1·2保持肢体功能位或所需的治疗性体位。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2·1骨折部位疼痛、肿胀、血运情况。

2·2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问题时,报告医师,及时调整。

2·3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等。

3、给药护理遵医嘱局部给予贴敷、熏洗,过敏者及时揭去,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4、饮食护理

4·1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4·2骨折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4·3长期卧床患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5、情志护理做好情志疏导和生活护理,避免患者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6、临证(症)施护

6·1上肢骨折一般应使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0�2、腕关节背伸30�0�2、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三角巾悬吊。

6·2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三、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有关牵引外固定的配合方法。

2、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3、指导患者根据骨折的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4、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动能活动。

股骨颈骨折

一、护理评估

1、受伤史,暴力性质。

2、其他脏器有无损伤。

3、患肢疼痛的性质、程度,肿胀、瘀斑的范围。

4、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

5、X线摄片、CT、血常规和生化检查结果。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1·2嘱患者保持功能体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肢局部疼痛、皮肤颜色、温度等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给药护理

3·1疼痛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或针刺止痛。

3·2遵医嘱局部贴敷时,注意避免烫伤皮肤,过敏者及时揭去,并注意观察药后反应。

4、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

5、情志护理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使之安心养病。

6、临证(症)施护

6·1下肢骨折一般应使髋关节屈曲15�0�2、外展20�0�2、膝关节屈曲15�0�2、踝关节背伸90�0�2、足尖向上位。

6·2股骨颈骨折应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外旋、内收。

6·3协助患者坐起,深呼吸并拍打背部,预防肺部感染。

三、健康指导

1、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骨折。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能和身体的协调性,防止骨质疏松,减少骨折发生。

3、指导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

4、指导患者定时更换体位,定时排便习惯,预防便秘。

5、去除牵引和外固定后,鼓励患者尽量使用拐杖,防止负重再跌仆。

6、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