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670387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肤性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皮肤性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皮肤性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皮肤性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皮肤性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皮肤性病.docx

《皮肤性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性病.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皮肤性病.docx

皮肤性病

皮肤性病学复习重点

皮肤的结构及功能

名解:

1、表皮通过时间:

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有次序地逐渐向上移动,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称为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

2、桥粒(desmosome):

是角质形成细胞间连接的主要结构,由相邻细胞的细胞膜发生卵圆形致密增厚而共同构成。

由桥粒芯和桥粒斑组成。

3、表皮黑素单元(epidermalmelaninunit):

1个黑素细胞可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约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1个表皮黑素单元。

黑素能遮挡和反射紫外线,保护真皮及深部。

4、基底膜带(basementmembrancezone,BMZ):

位于表皮与真皮之间,电镜下基底膜带由(胞膜层)、(透明层)、(致密层)和(致密下层)四层结构构成。

使真皮与表皮紧密连接起来,还有渗透和屏障作用。

5、表皮(epidermis)在组织学上属于复层扁平上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等构成。

知识点:

1、皮肤结构图:

 表皮 角质形成细胞:

可分为5层(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黑素细胞

     朗格汉斯细胞

     梅克尔细胞

真皮 纤维:

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

基质

     细胞:

常驻细胞(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组织细胞

  (分层:

乳头层+网状层)

皮下组织的构成

 毛发

皮肤附属器 皮脂腺

      汗腺

        甲

2、毛发生长周期:

1)生长期(约3年)2)退行期(约3周)3)休止期(约3个月)

3、皮肤的功能

  1)屏障功能    2)吸收功能3)感觉功能  4)分泌和排泄功能

5)体温调节功能6)物质代谢功能7)免疫功能

 

皮损

名解:

1、原发性皮损(primarylesion):

由皮肤性病的组织变化直接产生,对皮肤性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2、继发性皮损:

是由原发性皮损自然演变而来,或因搔抓、治疗不当引起。

3、斑疹(macule):

皮肤黏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可不规则,直径一般小于1cm。

大于1cm成为斑片。

4、风团(wheal):

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

皮损可呈红色或者苍白色,周围常有红晕,一般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

皮损发生快,此起披伏,一般经数小时消退,消退后多不留痕迹,常伴有剧痒。

见于荨麻疹。

5、结节(nodule):

为局限性、实质性、深在性皮损,呈圆形或椭圆形,可隆起于皮面,亦可不隆起,需触诊方可查出,触之有一定硬度或浸润感,可由真皮或皮下组织的炎性浸润(如结节性红斑)或代谢产物沉积(如结节性黄色瘤)引起。

结界可吸收消退,亦可破溃成溃疡,愈后形成瘢痕。

6、苔藓样变(lichenification):

因反复搔抓、不断摩擦导致的皮肤局限性粗糙增厚。

表现为皮脊隆起,皮沟加深,皮肤界限清楚。

见于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如慢性单纯性苔藓、慢性湿疹等),常伴剧痒。

(特点为浸润肥厚、纹理加深、表面粗糙、硬如皮革。

)    

皮肤病的诊断

尼氏征(Nikolshysign):

阳性表现:

①手指推压水疱一侧,水疱沿推压方向移动;②手指顶轻压疱顶,疱液向四周移动;③稍用力在外观正常皮肤上推擦,表皮即剥离;④牵扯已破损的水疱壁时,可见水疱周边的外观正常皮肤一同剥离。

皮肤病的治疗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的相关内容:

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细胞毒素、抗休克和抗增生等多种作用。

适应症:

1)变态反应性疾病。

如药疹、多形红斑、严重急性荨麻疹、过敏性休克、接触性皮炎等

2)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系统性硬皮病的急性期、大疱性皮肤病、白塞病等

3)严重感染性皮肤病(有抗生素应用的前提下,短期使用)金葡球菌烫伤样综合征,麻风反应

4)带状疱疹(小剂量,有抗病毒药物保驾)

5)顽固性皮肤病(泛发性白癜风、普秃)

不良反应:

1)生糖、解白、脂重布,留钠排钾脱钙质

         2)消化道溃疡

         3)满月脸、痤疮

         4)诱发、加重感染

         5)皮肤萎缩

         6)停药后产生肾上腺素功能不全

         7)色素异常

         8)毛细血管扩张

禁忌症:

1)严重精神病      2)药物无法控制的感染性疾病3)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4)糖尿病中等度以上5)严重高血压              6)骨质疏松

7)妊娠早期        8)青光眼、白内障

  用药原则:

1)足量开始2)逐渐减量,减量过程中若出现反跳,则加大剂量

3)长期用药患者,应寻找最合适的最小维持剂量

 

2、剂型的选择

剂型

适应症

剂型

适应症

1溶液

急性皮炎渗出期

5乳剂

除急性皮炎伴渗出外

2粉剂/水粉剂

急性皮炎无渗出期

6软膏

慢性/亚急性皮炎无渗出期

3酯剂/醑剂

慢性/亚急性皮炎无渗出期

瘙痒症

7糊剂

亚急性皮炎伴少量渗出

4油剂

亚急性皮炎伴少量渗出

8硬膏

慢性/亚急性皮炎无渗出期

 

急性皮炎

亚急性皮炎

慢性皮炎

无渗出

渗出

无渗出

渗出

粉剂/水粉剂

溶液

乳剂

糊剂

乳剂

油剂

糊剂

乳剂

硬膏

软膏

糊膏

 用药原则:

急性皮炎仅有红斑、丘疹而无渗液时可选用粉剂或洗剂,炎症较重,糜烂、渗出较多时宜用溶液湿敷,有糜烂但渗出不多时宜用糊剂

亚急性皮炎渗出不多者宜用糊剂或油剂,如无糜烂者宜用乳剂或糊剂;

慢性皮炎可选用乳剂、软膏、硬膏、酊剂、涂膜剂等

单纯瘙痒无皮损者可选用乳剂、酊剂等。

病毒性皮肤病

名解:

1、Ramsey-Hunt综合征:

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以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

2、后遗神经痛(postherpericneuralgia,PHN):

带状疱疹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均可伴有神经痛,如果皮损消退后(通常四周后)神经痛持续存在,则称为PHN。

3、带状疱疹其他表现:

顿挫型:

不出现皮损仅有神经痛。

不全型:

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水疱即消退

泛发型:

同时累及2个以上神经节产生对侧或同侧多个区域皮损。

知识点:

1、单纯疱疹由HSV(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其中HSV-1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黏膜及脑部感染(主要为颜面部),HSV-2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或新生儿感染。

2、带状疱疹主要由VZ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主要临床症状为:

1)群集性水疱2)沿神经带状分布3)单侧分布4)明显神经痛

3、疣是由HPV(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分为寻常疣、跖疣、扁平疣、尖锐湿疣。

4、传染性软疣由MCV(传染性软疣病毒)引起。

传染性软疣的典型临床表现为:

1)散在、半球形、丘疹,呈灰色或珍珠色2)有蜡样光泽

3)中间有脐凹,内涵乳疣小体

 

细菌性皮肤病

名解: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scaldedskinsyndrome,4S综合征):

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2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所产生的表皮剥脱素引起的,多累及出生后3个月内的婴儿。

起病前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咽、鼻、耳等处的化脓性感染,皮损常由口周和眼周开始,迅速波及躯干和四肢。

特征性皮损是在大片红斑基础上出现松弛性大疱,尼氏征阳性,皮肤大面积剥脱后留有潮红的糜烂面,似烫伤样外观,手足皮肤可呈手套、袜套样剥脱,口角周围可见放射状裂纹,但无口腔黏膜损害。

皮损有明显疼痛和触痛。

知识点:

1、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

分为五型:

1)寻常型脓疱疮2)深脓疱疮3)大疱性脓庖疮4)新生儿脓疱疮5)4S综合征

2、丹毒是由乙型链球菌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淋巴管和其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症。

治疗原则为早期、足量、高效的抗生素治疗。

首选:

青霉素。

 

真菌性皮肤病

知识点

1、头癣的分型:

1)黄癣2)白癣3)黑点癣4)脓癣

实验室检查

 

真菌直接镜检

Wood滤过紫外灯检查

黄癣

发内,与毛发长轴平行的菌丝和关节孢子,痂内充满厚壁孢子和鹿角状菌丝

暗绿色荧光

白癣

发外,成堆圆形小孢子

亮绿色荧光

黑点癣

发内,链状排列圆形大孢子

无荧光

治疗:

综合治疗方案:

服药、擦药、洗头、剪发、消毒。

2、手、足癣的分型:

1)水疱鳞屑型2)角化过度型3)浸渍糜烂型

3、甲真菌病的分型:

1)白色浅表型2)远端侧位甲下型3)近端甲下型4)全甲毁损型

 

疥疮

由疥螨寄生皮肤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可用10%硫磺软膏治疗。

 

皮炎和湿疹

1、湿疹eczema的特点:

1)病因不明2)多形性损害3)有渗出倾向4)对称分布5)剧痒6)易反复发作

湿疹的临床表现 

2、急性湿疹与急性接触性皮炎的鉴别

 

急性湿疹

急性接触性皮炎

病因

病因不明,复杂,多属内因

多属外因,有接触史

好发部位

任何部位

主要在接触部位

皮损特点

多形性,对称,无大疱及坏死,炎症较轻

单一形态,可有大疱及坏死,炎症较重

皮损境界

不清楚

清楚

自觉表现

瘙痒,一般不痛

瘙痒、灼热或疼痛

病程

较长,易复发

较短,去除病因后迅速自愈,不接触不复发

斑贴实验

常阴性

多阳性

 

药疹

1、常见的药物因素:

1)抗生素    2)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  3)镇静催眠药及抗癫痫药如苯巴比妥4)异种血型制剂及疫苗如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病疫苗5)抗痛风药    6)中药及其制剂7)抗甲状腺功能药物8)吩噻嗪类药物

2、药疹(超敏反应机制)的特点:

1)有一定的潜伏期,首次服药时4-20天发病,已致敏者再次用药,可在数分钟至24h内发病;

2)只发生于少数过敏体质服药者;

3)皮损及病情轻重与药物的药理及毒理作用、剂量无关,只与机体的致敏度有关;

4)临床表现复杂,皮损各种各样;

5)在高敏状态下可发生交叉过敏及多价过敏现象;

6)病程有一定自限性,抗过敏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常有效。

 药疹的临床表现即分型:

固定型药疹,荨麻疹型药疹,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湿疹型药疹,紫癜型药疹,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炮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3、重症药疹包括:

1)重型多形红斑型药疹2)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3)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4、重症药疹的治疗原则:

  1)停用一切可以药物,加强体内药物的排泄;

  2)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加强支持疗法,要及时补充K、Na、Cl等,必要时可输注新鲜血;

  4)防止继发感染,控制合并症发生,慎用抗菌素;

  5)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

  6)加强护理,保持创面清洁,一定注意对粘膜的保护和护理,按时更换无菌床垫,减少感染机会;

  7)早期应用大量静丙(静注用人血丙种球蛋白)

  8)血浆置换

 

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1、银屑病的分型:

1)寻常型银屑病2)关节病型银屑病3)红皮病型银屑病

4)脓疱型银屑病: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掌跖脓疱型银屑病

2、寻常型银屑病的三大临床症状:

1)蜡滴现象:

多形红斑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

                        2)薄膜现象:

刮去银白色鳞屑可见淡红色发光半透明薄膜

                        3)点状出血:

剥去薄膜后可见

3、寻常型银屑病的分期:

1)进行期:

同形反应;旧皮损无消退,新皮损不断出现

                      2)静止期:

皮损稳定,无新皮损出现

                      3)退行期:

皮损缩小,中心变好,厚度变薄,颜色变淡,鳞屑减少,遗留有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斑

4、玫瑰糠疹的典型临床表现:

中青年、春秋季

                   1)母子斑:

母斑常发于躯干和四肢近端2)长轴与皮纹平行3)花边样鳞屑

  

大疱性皮肤病

1、天疱疮临床分型:

1)寻常型天疱疮2)增殖型天疱疮3)落叶型天疱疮4)红斑型天疱疮5)特殊类型天疱疮:

副肿瘤性天疱疮、药物诱导性天疱疮、IgA型天疱疮、疱疹样天疱疮

 

2、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的鉴别:

 

天疱疮

大疱性类天疱疮

发病年龄

中年人

老年人

水疱性质

松弛性,壁薄易破

紧张性水疱,壁厚不易破

口腔黏膜

常累及;症状重

不常累及;症状轻微

尼氏征

阳性

阴性

组织病理

表皮内水疱

表皮下水疱

免疫病理

BMZIgG、C3网状沉积

BMZIgG、C3线状沉积

治疗

糖皮质激素用量大

糖皮质激素用量较小

预后

较差

较好

 

皮肤附属器疾病

名解

粉刺:

当皮脂、角质团块等淤积在毛囊口时即形成粉刺。

可分为白头粉刺(闭合性粉刺)和黑头粉刺(开放性粉刺)。

白头粉刺可挑挤出白黄色豆腐渣样物质,而黑头粉刺系内脂栓氧化所致。

知识点

1、痤疮的治疗原则:

去脂、溶解角质、杀菌、消炎、调节激素水平。

2、酒渣鼻的临床分期:

1)红斑期2)丘疹脓疱期3)鼻赘期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白癜风的临床分型:

1)局限型2)泛发型(寻常型、面肢端型、混合型)3)全身性

性传播疾病

名解:

卡波西肉瘤(KS):

是一种多中心性血管肿瘤,见于AIDS病患者,常见于颈、躯干、上肢等处,皮损开始为粉红色斑疹,长轴与皮纹方向一致,以后颜色变暗,形成淡紫色或棕色的斑疹或斑块,最后变为出血性皮损和结节。

知识点

1、梅毒(梅毒螺旋体TP)的传播途径:

1)性接触传播2)垂直传播3)血液传播(冷藏3天以内的血液输血)4)间接接触传播(少数)

2、梅毒的临床分期及各期皮损特点

1)一期梅毒:

a硬下疳(感染后2-3周) 

b硬化性淋巴结炎(硬下疳出现1-2周后)

2)二期梅毒:

硬下疳消退3-4周后(感染9-12周后)

            A皮肤黏膜损害:

a梅毒疹:

斑疹性(玫瑰疹)、丘疹性

                            b扁平湿疣

                            c梅毒性脱发

                            d粘膜损害

            B其他:

骨关节损害、眼损害、神经损害、多发性硬化性淋巴结炎、内脏梅毒

3)三期梅毒:

3-4年,早2年,晚20年

            A皮肤黏膜损害:

a结节性梅毒疹

                            b梅毒性树胶肿

            B其他:

骨梅毒、眼梅毒、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

3、梅毒的治疗:

首选青霉素。

4、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治疗首选青霉素。

5、艾滋病传播途径:

1)性传播2)血液传播3)母婴传播

6、艾滋病的临床分期:

  1)急性HIV感染:

1-2周症状:

发热、乏力、咽痛及全身不适症状。

  2)无症状HIV感染:

平均8-10年 症状:

持续性淋巴结肿大并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3)艾滋病:

发热、腹泻、体重下降、全身标签淋巴结肿大,常合并各种条件性感染和肿瘤。

7、艾滋病的诊断标准:

  

(1)HIV感染:

血清初筛试验阳性,确诊试验阳性者。

  

(2)艾滋病确诊患者:

       1)HIV抗体阳性,又具有下列任何一项者,可确诊为艾滋病患者:

          a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发热达38C1个月以上;

          b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腹泻(每天3-5次)1个月以上;

          cPCP dKSe明显的真菌或其他条件致病菌感染

       2)若HIV抗体阳性者体重减轻、发热、腹泻症状接近接近上述第一项标准,且具有以下任何一项时,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患者:

          aCD4+/CD8+T细胞计数比值<1,CD4+T细胞计数下降;

          b全身淋巴结肿大;

          c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的症状和体征,出现痴呆、辨别能力丧失或运动神经功能障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