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58328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docx

《中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docx

中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中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杜甫

  在群星璀璨的盛唐诗坛上,杜甫是与李白齐名的另一伟大诗人。

  官宦世家早年壮游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河北),因曾祖父杜依艺当过巩县县令,于是就居住在巩县(今属河南),杜甫于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生于巩县。

远祖杜预是西晋名将,又是注释《春秋左氏传》的学者。

祖父杜审言,是武那么天时期的膳部员外郎,与沈佺期、宋之问齐名的诗人。

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终奉天(今陕西乾县)县令。

杜甫对那个“奉儒守官,未坠素业”,又有诗歌创作传统的家庭,是很引为自豪的。

母亲崔氏,在杜甫年幼时就故去。

崔家也是出名望的世家大族,所谓“舅氏多人物”,“吾舅尽知名”,他一生中曾多次和亲疏不等的舅父、表弟相遇。

  杜甫自称“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壮游》)杜甫到十四五岁,就“出游翰墨场”。

杜甫青年时期有机遇受到各类文化艺术的熏陶,这对他往后的诗歌创作有专门大的阻碍。

例如他五六岁时在河南郾城看过舞蹈家公孙大娘的剑器浑脱舞;后在洛阳尚善坊的岐王李范府中,遵化里玄宗宠臣崔涤堂前,听过李龟年的歌声;在洛阳北邙山顶玄元皇帝庙里欣赏过画圣吴道子画的五圣尊容、千官行列。

这些经历在他以后的诗歌创作中都有所反映。

那时社会名人崔尚、魏启心看到他习作的词赋,夸奖他有班固、扬雄之风。

还有李邕、王翰如此的长辈也屈尊来访问他。

看来他自称“念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并非是吹牛。

  杜甫生在唐王朝的辉煌盛世时期,那时农村经济繁荣,交通也很发达,所谓“九州道路无豹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许多踊跃追求功名的青壮年念书人中,盛行着全国漫游的风气。

杜甫从二十岁左右到三十五以前,也曾经三次出游。

第一次是南游吴越,江浙的山水人物,引发他无穷想象。

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他第一次参加进士考试,却名落孙山,于是他又带着鄙弃考功郎的傲气,与苏源明等一路,来到齐赵平原,作第二次漫游。

可能这时他父亲正在兖州做司马,他在齐赵一带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也留下了现存最先的几首诗:

《登兖州城楼》,是省侍父亲于兖州时的作品;还有《画鹰》、《房兵曹胡马》两首,以青年人的热情歌颂了雄鹰和骏马;还有一首《望岳》,更是其中的杰作,结尾的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流露了诗人青年时期不一般的理想。

唐天宝三年,杜甫在东都洛阳碰到了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大诗人李白。

同年秋季,李白和杜甫同游梁(今开封)、宋(今商丘一带),会面了诗人高適,这是杜甫的第三次漫游。

他的《遣怀》诗说:

“忆与高李辈,论交入滔垆。

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

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

”天宝四年,杜甫在齐鲁又与李白相见,在饮酒赋诗之外,又讨论了炼丹求仙,而且一起访问了兖州城北的隐士范野人。

两人杜甫和李白两人还互赠了诗篇。

杜赠李的诗说: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李赠杜的诗说: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两人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见面。

  杜甫一生引为快意的念书游历时期,到三十四岁就终止了。

困守长安十载风雨

  天宝五年(公元746年),杜甫回到了长安。

这时长安浪漫游乐的风气尚未过去,汉中王府、郑驸马府等王侯将相的宅第都向他开过门。

但杜甫来长安的最要紧的目的仍是参加科举考试,以谋取官职。

现在当权的宰相,正是以妒贤忌能、阴险奸滑著称的奸相李林甫。

天宝六年,唐玄宗诏告天下:

通一艺者诣京师就选。

李林甫以为草野之士猥多,恐有俚言,污浊圣听。

结果,这一年的科试中,平民之士,无有第者,李林甫为了掩盖自己的恶劣行径,又表贺皇帝“野无遗贤”。

在这种情形下,杜甫固然也无由仕进了。

  尔后,杜甫生活日渐贫困。

“卖药都市,寄食友朋”,也不免饥寒交迫。

明知干谒可耻,也不能不向一些王侯将相投诗乞怜。

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里,他一面陈述致君尧舜的理想,同时也倾诉了干谒权贵的悲忿与辛酸: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处处潜悲辛。

  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唐玄宗在正月内持续三天举行祭祀玄元皇帝、太庙、天地三个盛典,杜甫感觉这是展现他诗赋才华的机遇,于是献写了《三大礼赋》,取得了唐玄宗的赏识,他命宰相出题,在集贤院考试杜甫的文章。

哪知召试的结果,只是说他“名实相副,送隶有司,参列选序”。

只给了杜甫一个候选官吏的资格。

到了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才补了一个河西尉的小官,杜甫不乐意就职,朝廷又赐任杜甫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十年困守长安的生活,尽管备受饥寒疾病之折磨,却使他认清了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集团贵族的腐化面目,也使杜甫关于广大士卒人民的苦难,对国运的危机,也有了愈来愈深广的感受和熟悉,在揭露穷兵黩武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的《兵车行》里,他愤怒地指责: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在挖苦杨氏兄妹奢侈荒淫生活的《丽人行》里,他鲜明地址出: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最后,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长诗里,他总结了自己一生的思想生活道路。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是他一生的政治理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是他一生忧乐爱憎的大体偏向。

因此当他中夜离京城,凌晨过骊山,听见君臣们通宵达旦的歌舞的声音,便向那些享有“赐浴”、“与宴”特权的达官贵族们,指出“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向那些享受着轻歌曼舞、珍肴美味的达官权贵们,大呼“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最后他自己的那个“十口隔风雪”的家庭也发生了“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的悲剧。

这时他还不知安禄山已经起兵范阳的消息,却给大唐皇朝的政局画出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

  

  杜甫

  在群星璀璨的盛唐诗坛上,杜甫是与李白齐名的另一伟大诗人。

  官宦世家早年壮游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河北),因曾祖父杜依艺当过巩县县令,于是就居住在巩县(今属河南),杜甫于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生于巩县。

远祖杜预是西晋名将,又是注释《春秋左氏传》的学者。

祖父杜审言,是武那么天时期的膳部员外郎,与沈佺期、宋之问齐名的诗人。

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终奉天(今陕西乾县)县令。

杜甫对那个“奉儒守官,未坠素业”,又有诗歌创作传统的家庭,是很引为自豪的。

母亲崔氏,在杜甫年幼时就故去。

崔家也是出名望的世家大族,所谓“舅氏多人物”,“吾舅尽知名”,他一生中曾多次和亲疏不等的舅父、表弟相遇。

  杜甫自称“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壮游》)杜甫到十四五岁,就“出游翰墨场”。

杜甫青年时期有机遇受到各类文化艺术的熏陶,这对他往后的诗歌创作有专门大的阻碍。

例如他五六岁时在河南郾城看过舞蹈家公孙大娘的剑器浑脱舞;后在洛阳尚善坊的岐王李范府中,遵化里玄宗宠臣崔涤堂前,听过李龟年的歌声;在洛阳北邙山顶玄元皇帝庙里欣赏过画圣吴道子画的五圣尊容、千官行列。

这些经历在他以后的诗歌创作中都有所反映。

那时社会名人崔尚、魏启心看到他习作的词赋,夸奖他有班固、扬雄之风。

还有李邕、王翰如此的长辈也屈尊来访问他。

看来他自称“念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并非是吹牛。

  杜甫生在唐王朝的辉煌盛世时期,那时农村经济繁荣,交通也很发达,所谓“九州道路无豹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许多踊跃追求功名的青壮年念书人中,盛行着全国漫游的风气。

杜甫从二十岁左右到三十五以前,也曾经三次出游。

第一次是南游吴越,江浙的山水人物,引发他无穷想象。

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他第一次参加进士考试,却名落孙山,于是他又带着鄙弃考功郎的傲气,与苏源明等一路,来到齐赵平原,作第二次漫游。

可能这时他父亲正在兖州做司马,他在齐赵一带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也留下了现存最先的几首诗:

《登兖州城楼》,是省侍父亲于兖州时的作品;还有《画鹰》、《房兵曹胡马》两首,以青年人的热情歌颂了雄鹰和骏马;还有一首《望岳》,更是其中的杰作,结尾的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流露了诗人青年时期不一般的理想。

唐天宝三年,杜甫在东都洛阳碰到了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大诗人李白。

同年秋季,李白和杜甫同游梁(今开封)、宋(今商丘一带),会面了诗人高適,这是杜甫的第三次漫游。

他的《遣怀》诗说:

“忆与高李辈,论交入滔垆。

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

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

”天宝四年,杜甫在齐鲁又与李白相见,在饮酒赋诗之外,又讨论了炼丹求仙,而且一起访问了兖州城北的隐士范野人。

两人杜甫和李白两人还互赠了诗篇。

杜赠李的诗说: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李赠杜的诗说: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两人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见面。

  杜甫一生引为快意的念书游历时期,到三十四岁就终止了。

困守长安十载风雨

  天宝五年(公元746年),杜甫回到了长安。

这时长安浪漫游乐的风气尚未过去,汉中王府、郑驸马府等王侯将相的宅第都向他开过门。

但杜甫来长安的最要紧的目的仍是参加科举考试,以谋取官职。

现在当权的宰相,正是以妒贤忌能、阴险奸滑著称的奸相李林甫。

天宝六年,唐玄宗诏告天下:

通一艺者诣京师就选。

李林甫以为草野之士猥多,恐有俚言,污浊圣听。

结果,这一年的科试中,平民之士,无有第者,李林甫为了掩盖自己的恶劣行径,又表贺皇帝“野无遗贤”。

在这种情形下,杜甫固然也无由仕进了。

  尔后,杜甫生活日渐贫困。

“卖药都市,寄食友朋”,也不免饥寒交迫。

明知干谒可耻,也不能不向一些王侯将相投诗乞怜。

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里,他一面陈述致君尧舜的理想,同时也倾诉了干谒权贵的悲忿与辛酸: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处处潜悲辛。

  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唐玄宗在正月内持续三天举行祭祀玄元皇帝、太庙、天地三个盛典,杜甫感觉这是展现他诗赋才华的机遇,于是献写了《三大礼赋》,取得了唐玄宗的赏识,他命宰相出题,在集贤院考试杜甫的文章。

哪知召试的结果,只是说他“名实相副,送隶有司,参列选序”。

只给了杜甫一个候选官吏的资格。

到了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才补了一个河西尉的小官,杜甫不乐意就职,朝廷又赐任杜甫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十年困守长安的生活,尽管备受饥寒疾病之折磨,却使他认清了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集团贵族的腐化面目,也使杜甫关于广大士卒人民的苦难,对国运的危机,也有了愈来愈深广的感受和熟悉,在揭露穷兵黩武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的《兵车行》里,他愤怒地指责: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在挖苦杨氏兄妹奢侈荒淫生活的《丽人行》里,他鲜明地址出: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最后,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长诗里,他总结了自己一生的思想生活道路。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是他一生的政治理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是他一生忧乐爱憎的大体偏向。

因此当他中夜离京城,凌晨过骊山,听见君臣们通宵达旦的歌舞的声音,便向那些享有“赐浴”、“与宴”特权的达官贵族们,指出“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向那些享受着轻歌曼舞、珍肴美味的达官权贵们,大呼“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最后他自己的那个“十口隔风雪”的家庭也发生了“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的悲剧。

这时他还不知安禄山已经起兵范阳的消息,却给大唐皇朝的政局画出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

  

  杜甫

  在群星璀璨的盛唐诗坛上,杜甫是与李白齐名的另一伟大诗人。

  官宦世家早年壮游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河北),因曾祖父杜依艺当过巩县县令,于是就居住在巩县(今属河南),杜甫于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生于巩县。

远祖杜预是西晋名将,又是注释《春秋左氏传》的学者。

祖父杜审言,是武那么天时期的膳部员外郎,与沈佺期、宋之问齐名的诗人。

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终奉天(今陕西乾县)县令。

杜甫对那个“奉儒守官,未坠素业”,又有诗歌创作传统的家庭,是很引为自豪的。

母亲崔氏,在杜甫年幼时就故去。

崔家也是出名望的世家大族,所谓“舅氏多人物”,“吾舅尽知名”,他一生中曾多次和亲疏不等的舅父、表弟相遇。

  杜甫自称“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壮游》)杜甫到十四五岁,就“出游翰墨场”。

杜甫青年时期有机遇受到各类文化艺术的熏陶,这对他往后的诗歌创作有专门大的阻碍。

例如他五六岁时在河南郾城看过舞蹈家公孙大娘的剑器浑脱舞;后在洛阳尚善坊的岐王李范府中,遵化里玄宗宠臣崔涤堂前,听过李龟年的歌声;在洛阳北邙山顶玄元皇帝庙里欣赏过画圣吴道子画的五圣尊容、千官行列。

这些经历在他以后的诗歌创作中都有所反映。

那时社会名人崔尚、魏启心看到他习作的词赋,夸奖他有班固、扬雄之风。

还有李邕、王翰如此的长辈也屈尊来访问他。

看来他自称“念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并非是吹牛。

  杜甫生在唐王朝的辉煌盛世时期,那时农村经济繁荣,交通也很发达,所谓“九州道路无豹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许多踊跃追求功名的青壮年念书人中,盛行着全国漫游的风气。

杜甫从二十岁左右到三十五以前,也曾经三次出游。

第一次是南游吴越,江浙的山水人物,引发他无穷想象。

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他第一次参加进士考试,却名落孙山,于是他又带着鄙弃考功郎的傲气,与苏源明等一路,来到齐赵平原,作第二次漫游。

可能这时他父亲正在兖州做司马,他在齐赵一带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也留下了现存最先的几首诗:

《登兖州城楼》,是省侍父亲于兖州时的作品;还有《画鹰》、《房兵曹胡马》两首,以青年人的热情歌颂了雄鹰和骏马;还有一首《望岳》,更是其中的杰作,结尾的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流露了诗人青年时期不一般的理想。

唐天宝三年,杜甫在东都洛阳碰到了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大诗人李白。

同年秋季,李白和杜甫同游梁(今开封)、宋(今商丘一带),会面了诗人高適,这是杜甫的第三次漫游。

他的《遣怀》诗说:

“忆与高李辈,论交入滔垆。

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

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

”天宝四年,杜甫在齐鲁又与李白相见,在饮酒赋诗之外,又讨论了炼丹求仙,而且一起访问了兖州城北的隐士范野人。

两人杜甫和李白两人还互赠了诗篇。

杜赠李的诗说: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李赠杜的诗说: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两人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见面。

  杜甫一生引为快意的念书游历时期,到三十四岁就终止了。

困守长安十载风雨

  天宝五年(公元746年),杜甫回到了长安。

这时长安浪漫游乐的风气尚未过去,汉中王府、郑驸马府等王侯将相的宅第都向他开过门。

但杜甫来长安的最要紧的目的仍是参加科举考试,以谋取官职。

现在当权的宰相,正是以妒贤忌能、阴险奸滑著称的奸相李林甫。

天宝六年,唐玄宗诏告天下:

通一艺者诣京师就选。

李林甫以为草野之士猥多,恐有俚言,污浊圣听。

结果,这一年的科试中,平民之士,无有第者,李林甫为了掩盖自己的恶劣行径,又表贺皇帝“野无遗贤”。

在这种情形下,杜甫固然也无由仕进了。

  尔后,杜甫生活日渐贫困。

“卖药都市,寄食友朋”,也不免饥寒交迫。

明知干谒可耻,也不能不向一些王侯将相投诗乞怜。

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里,他一面陈述致君尧舜的理想,同时也倾诉了干谒权贵的悲忿与辛酸: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处处潜悲辛。

  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唐玄宗在正月内持续三天举行祭祀玄元皇帝、太庙、天地三个盛典,杜甫感觉这是展现他诗赋才华的机遇,于是献写了《三大礼赋》,取得了唐玄宗的赏识,他命宰相出题,在集贤院考试杜甫的文章。

哪知召试的结果,只是说他“名实相副,送隶有司,参列选序”。

只给了杜甫一个候选官吏的资格。

到了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才补了一个河西尉的小官,杜甫不乐意就职,朝廷又赐任杜甫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十年困守长安的生活,尽管备受饥寒疾病之折磨,却使他认清了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集团贵族的腐化面目,也使杜甫关于广大士卒人民的苦难,对国运的危机,也有了愈来愈深广的感受和熟悉,在揭露穷兵黩武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的《兵车行》里,他愤怒地指责: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在挖苦杨氏兄妹奢侈荒淫生活的《丽人行》里,他鲜明地址出: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最后,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长诗里,他总结了自己一生的思想生活道路。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是他一生的政治理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是他一生忧乐爱憎的大体偏向。

因此当他中夜离京城,凌晨过骊山,听见君臣们通宵达旦的歌舞的声音,便向那些享有“赐浴”、“与宴”特权的达官贵族们,指出“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向那些享受着轻歌曼舞、珍肴美味的达官权贵们,大呼“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最后他自己的那个“十口隔风雪”的家庭也发生了“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的悲剧。

这时他还不知安禄山已经起兵范阳的消息,却给大唐皇朝的政局画出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