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新版.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新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新版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语法知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放眼望去,金黄的油菜花已经开始在山头侵占一寸寸土地,若是再等几天,满山遍野就会成为它的国度。
油菜花田将是一片金黄的花海,它是那么灿烂亮丽。
试想,若是没有阳光,只是看着这片花海都有仰天接受阳光的冲动吧。
它是那么繁茂,整个天空都为之丰盈;它是那么绚烂,全世界似乎都失去了色彩。
A.文中加点的“在”是介词,“侵占”是动词,“满山遍野”是并列式短语。
B.“油菜花田将是一片金黄的花海。
”这个句子中“金黄的”是定语。
C.“若是再等几天,满山遍野就会成为它的国度。
”这个句子是承接复句。
D.“它是那么绚烂,全世界似乎都失去了色彩。
”这个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六一”节,年轻人许多因为已经长大,也玩起了滚铁环等传统游戏,以此怀念童年。
B.深深眷恋家乡福州的朱先生,在网上听到歌曲《我在福州等你》,留下了亲切美好的印象。
C.端午节前夕,许多厂家推出了物美价廉的节日礼盒,来满足消费者馈赠亲友的需求。
D.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
3.《三国演义》中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备——智激孙夫人
B.关羽——丧命五丈原
C.张飞——大闹长坂坡
D.吕布——白门楼殒命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与亚洲众多文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同时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携手前行。
B.当今世界,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美国挑起的新一轮贸易战将可能抑制全球的经济增长
C.走进温宿大峡谷,奇峰林立,如千年古堡,像巨轮飞渡……全国各地的游客接踵而至。
D.贝聿铭留给了世人一幢幢栩栩如生的精美建筑,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最后的大师”
二、字词书写
5.阅读语段,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旅游是一种阅读,阅读也是一种旅游。
阅读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似乎亲眼看到了畅快驰骋 的黄河壶口瀑布,一派奇美令人眩 晕的各拉丹冬;似乎和马克·吐温一道登上了怪石嶙峋,光影变huàn 的勃朗峰;似乎变成了一滴水,见证了丽江的人世沦cāng 桑,体验了百姓生活的恬淡,欣赏了五彩斑1án 的夜景,最终跃入江流,奔向大海。
三、现代文阅读
古怪的重水
叶永烈
①1942年,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大陆激烈进行的时候,英国的间谍部门却把注意力集中于挪威南部某荒凉小镇的一家看起来很普通的小工厂。
这家小工厂里,并没有隆隆的机器声,也没有高高的烟囱。
只有来自当地水力发电厂的电线和自来水管。
它在静悄悄地生产着一种神秘的重要物资。
德国军队重兵防守,但这家小工厂还是被英国间谍炸掉了。
德国人马上调集专家抢修,花了9个月的时间,小工厂又开始了神秘的生产。
1944年,德国军队极为秘密地把小工厂的产品运走。
但那产品最终还是先后被英国间谍的定时炸弹和美国的轰炸机炸毁了。
②这家小工厂生产的究竟是什么产品呢?
这神秘的产品,就是重水!
③重水看上去跟普通的水差不多,也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然而,它似水不是水,跟普通水有着许多不同的“脾气”。
重水确实是“重”水,它比普通水重。
1立方米重水要比1立方米普通水重105.6公斤。
重水这名字,便是打这儿来的。
普通的水在0℃结冰,在100℃沸腾。
然而,重水却在3.8℃结冰,在101.42℃沸腾。
普通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重水的密度在11.6℃时最大。
很多物质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小。
比如,食盐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减少15%,氯化钡的溶解度则减少20%。
许多化学反应在重水中进行,比在普通水中慢。
严格地说,重水也是水!
普通的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组成的。
重水的分子,也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组成的——只不过这氢原子不是普通的氢原子,而是重氢原子。
④在大自然中,普通水很多,然而重水却很少,在50吨水里大约只含有7.5公斤重水。
重水总是混杂在普通水中,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怎样才能把重水分离出来呢?
人们发现,当用电流电解水的时候,普通的水大量被电解成氧气和氢气,而在剩下的液体中,重水的含量越来越多。
于是,人们便请电流帮忙,来提取重水:
把水大批大批地电解,然后把剩下的液体进行蒸馏,利用重水和普通水沸点的不同把它们分开,制得很纯净的重水。
从天然水中提取重水,要消耗大量的电能。
据统计,提炼一公斤重水比熔炼1吨铝所需要的电能还多3倍。
6.本文开头写英国间谍对一家小工厂的破坏有什么作用?
7.第④段划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8.根据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然而重水却很少,在50吨水里大约只含有7.5公斤重水。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鼓掌)
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
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长时间热烈的鼓掌)
(节选自八下教材,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材料二)
“亲爱的同志们!
”
他的声音是平和的,但是却掩盖不了他内心的激动。
“朋友们,现在我又回到你们中间,回到自己的战斗岗位上了。
回到这里,我感到非常幸福。
在这里,我看见许多老朋友。
在奥库涅夫那里我看了不少材料,知道咱们索洛缅卡区增加了三分之一的新团员,铁路工厂和机车库的工人也不再偷偷做私人打火机这类私活,而且从废车堆里拖出一些已经报废的火车头并进行彻底修理。
所有这些都是表明我们国家正在复兴,正在强大起来。
活在这个世界上是有大有作为的。
朋友们,难道我能在这样的时候死去吗?
”说到这里,他的两眼闪闪发光,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节选自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民文学出版社)
(材料三)
在巴尔扎克葬礼上的演说
(法)雨果
各位先生:
现在入土的这个人,举国哀悼他。
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
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
一位思想家不存在了,举国为之震惊。
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诸位先生,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个时代,也将流传于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名列前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属于佼佼者。
他才华卓越,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
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①,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
我们在这里看见,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
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
但是,骤然之间就是现实的帷幕撕开了,留下一条宽缝,立时露出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就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行列。
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
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
他发掘内心,解剖激情。
他探索人、灵魂、心、脏腑、头脑和各个人的深渊。
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
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
从今以后,他的声名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
伟人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他的去世惊呆了巴黎。
他回到法兰西有几个月了。
他觉得自己不久于人世,希望再看一眼祖国,就像一个人出门远行之前,再来拥抱一下自己的母亲一样。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唉!
这位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这哲学家,这思想家,这诗人,这天才,经历了充满风暴和斗争的生活,这是一切伟大人物的共同命运。
今天,他安息了,他走出了冲突与仇恨。
在他进入坟墓的这一天,他同时也步入了荣誉的宫殿。
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
当一个人张开他的有目共睹的、天才的翅膀,久久飞翔在人民的上空,忽而展开另外的、看不见的翅膀,骤然投入未知之乡,我们的心中,只能充满严肃和诚挚。
不,不是未知之乡!
不是黑夜,而是光明!
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不是虚无,而是永生!
他经历人世是为了受苦和净化,大家称他为大丈夫。
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是英灵!
(节选自《名人演讲词》,华语教学出版社,有删改)
(注释)一部书,指法国巴尔扎克创作的《人间喜剧》,包括《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91部小说。
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和金钱罪恶三大主题。
9.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面的表格。
10.概括梳理(材料三)的演讲思路。
11.揣摩下面的演讲词,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
(1)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借鉴(材料二)中的画线句,从表情和动作的角度设计这句话的演讲技巧。
)
(2)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饱满”为何要重读?
)
12.三则材料都谈到了生与死,具有巨大的思想力量,能引起听众的共鸣。
请综合以上材料,说说你对他们生死观的理解。
四、对比阅读
文言文阅读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黄杨每岁长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木也。
植此宜生怜悯之心。
予新授一名曰“知命树”。
天不使高强争无益故守困厄为当然。
冬不改柯,夏不易叶,其素行原如是也。
……困于天而能自全于天,非知命君子能若是哉?
最可悯者,岁长一寸是已。
至闰年反缩一寸,其义何居?
岁闰而我不闰,人闰而己不闰,已见天地之私;乃非止不闰,又复从而刻之。
是天地之待黄杨,可谓不仁之至,不义之甚者矣。
乃黄杨不憾天地,枝叶较他木加荣,反似德之者,是知命之中又知命焉。
莲为花之君子,此树当为木之君子。
莲为花之君子,茂叔知之;黄杨为木之君子,非稍能格物①之笠翁②孰知之哉?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格物:
穷究事物的道理。
②笠翁:
李渔,字谪凡,号笠翁。
1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天不使高强争无益故守困厄为当然。
14.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其素行原如是也(_____)A.朴素,质朴B.向来,平素
(2)乃黄杨不憾天地(_____)A.遗憾,心感不足,不满意B.怨恨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是天地之待黄杨,可谓不仁之至,不义之甚者矣。
16.(甲)(乙)两文都提到了“君子”,但各有所侧重。
请结合两文内容,写出你对“君子”形象的理解。
五、句子默写
17.古诗文填空。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名句是:
, , !
(2)《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风光的句子是:
, 。
(3)《游山西村》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 。
(4)《渔家傲》描写边塞荒凉又壮阔景象的句子是:
, 。
(5)《浣溪沙》中指出尽管已年老也不要消极悲观的句子是:
。
。
六、诗歌鉴赏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春草宫①怀古
(唐)刘长卿
君王不可见,芳草旧宫春。
犹带罗裙色②,青青向楚人。
(注释):
①春草宫是隋炀帝所建的离宫。
此地春色芳草浓盛,故而命名。
②罗裙色:
古代宫妃罗裙的颜色。
18.自然的规律是严峻无情的,历史的法则也是严峻无情的,曾不可一世的隋炀帝终被人民前进的激浪吞没。
面对久已消沉的隋宫废殿遗墟,诗人发出“______”(用诗中的原句回答)的感慨,这既是对历史法则的深刻揭示,也同时深含着对暴君隋炀帝的鞭笞。
19.请你说一说诗中“犹带罗裙色”一句的作用。
七、综合性学习
20.活动前,一位同学在搜集资料时发现了下面一段文字。
认真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孔庙前院大成门东西两侧,在古树浓荫掩映下,静静地【甲】着198块进士题名碑。
这些石碑形态(gè)异:
或微微倾斜,或高高耸立;或透雕盘龙,或素朴无纹;或精美华贵,或大方简洁。
石碑上镌刻着元、明、清三代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名次,还记录国家、社会,尤其是与科举考试有关的历史情况。
保卫北京的于谦,实施改革的张居正,“心学”领袖王阳明,一代奸臣严嵩,戏剧大师汤显祖,大词人纳兰性德,风流才子纪晓岚,湘军统帅曾国藩,三代帝师翁同龢……科举制度使这51624人得以题名在碑石之上;反过来,这51624名进士也(zhāng)显了科举制度、【乙】了科举制度。
石碑因文字而留存,文字因人物而生动。
进士题名碑因51624名进士而闻名天下,它如一枚活化石,静默在孔庙里,向人们讲述历史。
行走在这片时间跨度达数百年的碑林中,轻抚斑驳的碑身,仰望碑面上已模糊的字迹,一个个名字幻化成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在眼前一一回放。
一个人、一则故事、一段历史,回眸时不免让人发出无限感慨……
(1)下列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
A.倾斜(qīng) 形态个异章显
B.倾斜(qǐng) 形态个异彰显
C.倾斜(qīng) 形态各异彰显
D.倾斜(qǐng) 形态各异章显
(2)根据语意,从下列备选词语中分别选出一个,填入上面文段中的【甲】【乙】处。
【甲】_______(A.屹立B.矗立)
【乙】_______(A.延续B.延伸)
(3)根据文段的相关内容,解释文中画线的“活化石”一词的意思。
______
(4)该同学认为选文结尾应写出“慨叹”的内容,根据相关内容,你认为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八、作文
21.作文
暖,来自圣洁的心灵,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暖,是每一个人的需要;暖,是每一个人的渴望。
暖有两种:
身体的暖和心灵的暖。
每个人都曾经感受过暖,或者是熊熊燃着的炉子,或者是徐徐吹来的春风,或者是一个关切的眼神,或者是递过来的大衣,或者是柔和的话语。
每个人都制造过暖,每个人都有能量。
只要有心,人可以时时刻刻释放暖。
请以“暖”为题目完成作文
要求:
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二、字词书写
1、
三、现代文阅读
1、
2、
四、对比阅读
1、
五、句子默写
1、
六、诗歌鉴赏
1、
七、综合性学习
1、
八、作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