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44014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7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际贸易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际贸易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国际贸易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国际贸易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理论.docx

《国际贸易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贸易理论.docx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技术差异论

技术差距贸易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1961年提出来的,它以不同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存在,作为对贸易发生(比较利益的差别)的解释原因。

波斯纳的看法是:

新产品总是在工业发达国家最先问世,新产品在国内销售之后进入国际市场,创新国便获得了初期的比较利益。

这时,其他国家虽然想对新产品进行模仿生产,但由于与先进工业国家之间存在着技术差距,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才可能做到,在这段时间内,创新国仍拥有在该产品上的技术领先地位,其他国家对该产品的消费仍需通过进口得到满足,因而技术差距所引起的国际贸易仍然需要。

当其他国家可以模仿生产之后,随着模仿规模的扩大,创新国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出口下降,最后甚至可能从其他国家廉价进口该产品。

如图所示,创新国在t0生产新产品,t1时模仿国出现对该商品的需求,开始进口,t2之后模仿国开始生产,当到t3时,模仿国达到自给自足,超过t3则模仿国开始出口。

根据波斯纳的看法,t0t1这一段为模仿国的需求滞后期间,其长短取决于模仿国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识与了解;t0t2这一段为模仿国的反应滞后期间,是指模仿国厂商在进口冲击下进行调整,生产出新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其长短取决于模仿国的规模经济、产品价格、收入水平、需求弹性、关税、运输成本、市场大小等诸多因素;t2t3这一段为模仿国的掌握滞后期间,即在t3时,模仿国完全掌握了该种产品生产,不需要再进口。

一般认为,掌握滞后期间的长短,取决于技术传播渠道是否畅通,模仿国是否具有消化新技术的能力等。

T3之后,就会出现模仿国以低成本为基础的出口,即在该点之后技术差距消失,生产成本的差异将成为导致贸易发生的主要原因(t1t3之间两国贸易的基础为技术差距)。

第二节要素禀赋论

要素禀赋理论又称H-O定理,最早是由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师生俩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等人不断加以完善。

要素禀赋理论从要素禀赋相对差异出发,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贸易型态。

要素禀赋理论无论是在理论分析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一、要素禀赋理论

1、基本假设

(1)两个国家、两种要素、两种产品,即2×2×2的模型。

H-O模型的这一假设前提实质上是以要素论代替了劳动价值论,而且也为国际贸易中资本一劳动比的存在、分析不同国家中不同的资本一劳动比对于比较成本的作用确定了前提。

(2)两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技术方法相同,技术水平一样,具有同样的生产函数,产量只是要素投入量的因变量,相同的要素具有同样的生产率,这一假设意味着在两国具有相同的劳动生产率时,贸易仍然可能发生。

(3)商品、要素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市场,要素在国内可以完全流动,在国际间完全不流动,这可以保证同种商品在一个国家之内具有相同的价格,而在国际间价格差的存在。

(4)两个国家的最大区别在于要素禀赋的差异,其中一个是资本存量相对丰富的国家,因而资本的报酬——利息率相对较低,一个是劳动存量相对丰富的国家,因而劳动的报酬——工资率较低。

(5)在两种产品中,其一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劳动相对更多些(资本一劳动比较低),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另一个则使用的资本要素相对更多些(资本一劳动比较高),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6)影响贸易的一些其他因素,如运输成本、需求偏好、规模效益、贸易壁垒等在分析中被排除。

2、要素密集度

要素密集度:

指的是产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如果某种要素投入比例大,可称为该要素密集度高。

在只有两种商品(X和Y)和两种要素(劳动和资本)的情况下,如果生产Y商品时的资本/劳动比率大于生产X商品时的资本/劳动比率,则称Y商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称X商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3、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结论与推理

结论:

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富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

即如果一个国家劳动丰裕,资本稀缺,则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相反,如果一个国家劳动稀缺,资本丰裕,则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推理:

要素禀赋理论的推理过程如下:

(1)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

所谓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指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以本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按照一定的汇率换算成以同种货币表示的价格时,两者的差异。

(2)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由各国生产相同产品的成本差异造成的。

(3)各国生产相同产品的成本差异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同造成的。

(4)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差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度不同造成的。

(5)各国生产要素的不同丰裕度和生产各种产品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即不同商品的要素密集程度不同),使各国在生产相同产品时,分别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4、要素禀赋理论的现代分析(见讲义P7)

5、雷布津斯基定理

雷布津斯基定理:

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如图所示,假设X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Y产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由于劳动要素的增长,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生产能力提高,但生产能力提高的方向,沿着X产品生产扩张速度快于Y产品的扩张速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在劳动力要素增长之前,生产点在A点,当劳动力要素增长之后,生产点移动到A¢点,比较两个生产点A与A¢,就会发现X产品的产量增长而Y产品的产量下降。

6、斯托尔泼一萨缪尔森定理

斯托尔泼一萨缪尔森定理:

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根据斯托尔泼一萨缪尔森定理,可以得出:

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即国际贸易虽改善了一国整体的福利水平,但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因为国际贸易会对一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要素价格的均等是以商品价格的均等为先决条件的。

二、里昂惕夫之谜

1、里昂惕夫之谜

美国出口商品与进口替代品相比,前者更为劳动密集型。

据此显然可以认为美国出口商品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而进口替代商品更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这个验证结论正好与H-O定理相反。

2、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1)人力资本

资本较丰裕的国家倾向于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资本较缺乏的国家倾向于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

美国经济学家凯恩发现美国的出口以物质资本加人力资本密集型商品为主,该发现支持了H-O定理。

(2)自然资源

该解释认为,一些自然资源密集型的产品,如能源,往往也是资本密集型的。

(3)要素密度逆转:

是指同一种产品中要素的比例在不同的国家会有重大不同,如某些产品在落后国家属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却属于资本密集

型产品。

要素密集度逆转原因在于当要素价格发生变化时,某种产品比另一种产品更容易进行要素替代。

(4)需求逆转

基于需求逆转,里昂惕夫之谜可以这样解释:

虽然美国的资本比较充裕,但如果美国消费者的消费结构中资本密集型商品(以制成品为主)占据绝大部分比重,那么美国则有可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第三节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第一小节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一、规模经济的含义

规模经济:

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

规模经济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内在的,即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其自身成产规模扩大而下降;另一个对单个厂商来说是外在的,而对整个行业来说是内在的,即平均成本与某个厂商的生产成本无关,但与整个行业的规模有关。

二、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直观地看,在国际贸易中规模经济的意义在于,无论国家间是否存在相对价格差别,规模经济的存在都会引导各国厂商专门生产部分产品,而不再独自生产所有产品,这样便可获得来自于规模经济的好处。

影响生产可能性边界形状的因素不光有要素密集度,而且规模经济也会直接影响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

一般来说,部门间要素密集度的差异会产生一种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的“张力”,而规模经济则产生一种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原点凹(机会成本递减)的“吸力”,最终整条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则取决于两股相反“力量”对比。

封闭情况下,两国的均衡点均在图6-1中的E点,在E点相对价格线(p=Px/Py)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交,而不是相切。

这是因为相对价格要高于其社会机会成本(通过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E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

之所以说开放情况下E点不是稳定的均衡点,这是因为,如果A过偏离了原来的均衡点(哪怕一点点),两国X的产出将出现不一致,产量高的一方由于规模经济导致成本降低,价格下降,这就进一步促进专业化分工,直至一方完全专业化生产X,而另一方因成本原因将放弃X的生产,转而专门生产Y。

由上述分析可知,即使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不存在比较优势,外部规模经济也可导致国际贸易的发生。

因此,规模经济是比较优势之外的另一个独立的贸易起因。

国与国之间市场的差别也会对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格局产生实质影响。

如果放弃两国完全相同这一假设,比如允许两国市场规模存在差异的话,那么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格局的不确定性就会大大降低。

一般来说,如果两国的国内市场规模存在差异,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那么国内市场规模相对较大的国家将会完全专业化生产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产品X,而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的国家将会只能完全专业化生产规模效益不变的产品Y。

理由如下:

在封闭的条件下,大国由于国内市场较大,可为X产品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从而其X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对更低,相对价格也就低于小国;那么在自由贸易下,由于价格差别,大国将选择出口X,并完全专业化生产X(因为存在规模经济)。

而小国将出口Y。

并且也完全专业化生产Y,虽然小国完全专业化生产Y(规模效益不变)并不降低成本,但放弃X生产,完全从大国进口,要比自己生产X的代价更低。

在现实中,由于经济发展或工业化的需要,一些国家或地区也可能会通过进口保护或出口促进等策略措施,改变其在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地位,从而在一些具有规模经济的部门拥有竞争优势。

第二小节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

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

当引入内在规模经济时,我们的注意力将转移到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厂商行为上,因为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技术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是相对立的。

由于市场结构不再是完全竞争的了,需要在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基础上,重新构造一个理论框架,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影响。

与完全竞争理论不同,不完全竞争理论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过于复杂,无法给予一个统一的界定。

但在经济理论中,有两种市场结构经常成为经济学家的研究对象,这两种典型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就是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

一、垄断竞争市场特征

若两种产品是同质的,则产品之间替代弹性为无穷大;如果替代弹性介于零与无穷大之间,那么这两种产品就不再是完全替代产品,即不再属于同质产品。

在需求方面,我们假设消费者偏爱消费多样化,即消费者认为供选择的商品种类i越多越好。

另外,产品差异性带来的结果是每一厂商一般都拥有相对固定的消费者群体。

所以在差异产品存在的情况下,每个厂商都面对一条向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这一点与完全垄断厂商面对的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是一样的。

因此每一个厂商在单个品种产品市场上都拥有一定的垄断力量,而且与其他厂商的产品差异越大,垄断力量也就越强。

基于追求垄断利润和消费者偏好,每个厂商都倾向于选择不同于其他厂商的产品。

这样一来,市场中的产品品种不断增加,那么由于市场规模有限,每一品种的产量都比较低,规模经济就难以实现。

也就是说,对于厂商而言,它既希望生产更多的品种,又希望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

决定市场中产品品种数目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来自于市场可自由进入这条假设。

这一假设意味着,当市场上存在垄断利润时,就会不断有新的厂商进入市场。

随着市场中厂商数目的增加,厂商之间的竞争就会越来越激烈,因为此时每一个厂商面对的可部分替代其产品的其他品种的数目会越来越多,厂商的需求曲线会变得越来越平坦。

厂商之间的竞争会降低整个行业的平均垄断利润,当行业垄断利润为零时,新厂商的进入就停止了。

反之,当行业利润为负时,就会有厂商退出市场。

随着厂商的不断退出,竞争程度就会下降,亏损将会下降,直到重新达到零利润水平,厂商的退出就停止了。

总之,当市场平均利润为零时,厂商数目达到均衡,差异产品的种类也随之确定。

二、市场规模与厂商产量、厂商数目

厂商决定其产量的条件是MR=MC。

如果短期内厂商获得的超额利润大于零,那么就会不断有新的厂商进入市场。

新厂商的进入会对原有厂商的需求曲线产生两种影响:

一是原有厂商的市场占有量会下降,即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动;二是原有厂商所面对的需求弹性越来越大,即其需求曲线变得更加平坦,因为差异产品的数目增加导致原有厂商的产品被其他产品替代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新厂商的进入导致行业内所有厂商的利润为零,这时市场结构打到平衡,市场中厂商的数目随之确定下降。

三、开放条件下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

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A国与B国,两个国家除了市场规模存在差异(例如人口规模的差异导致了市场规模的差异)外,在生产技术条件,要素禀赋以及消费者偏好等诸多方面都完全相同,这里不妨假设A国是小国,B国是大国。

根据这些假设,A、B两国的RC曲线完全相同。

首先,开放以后,原来处于封闭状态下的两国市场结合成统一的世界市场,由于市场规模的扩大,整个世界所能容纳的厂商数目和产量均扩大。

其次,自由贸易下,各国市场均衡也发生变化。

与封闭情况相比,厂商的产量扩大了,但由于假设该垄断竞争行业的要素使用总量是固定的,对于各国来说,厂商产量的扩大必然意味着厂商数目的减少,所以两国开放后的市场均衡点应处于原来均衡点的右下方。

对于两国的消费者来说,开放后其消费品一部分由本国厂商提供,另一部分则完全来自于国外。

由于这种贸易是发生在具有差异产品的同一行业内,所以贸易形态是一种产业内贸易。

在规模经济存在的情况下,国际贸易的作用在于使一国市场扩大,市场扩大则产生两种积极效应,一是通过厂商产量的提高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二是增加产品的品种数量。

从整个社会福利提高的来源看,贸易利益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生产成本的降低。

使消费者可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消费品;二是产品品种的增加,使得消费者可有更多的选择,带来更多的满足。

四规模经济、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

如果各国既存在各种差异,又存在规模经济,那么国际贸易应如何开展呢?

这里,我们将上一部分所建立的垄断竞争贸易模型加以修正,除了规模经济外,再引入要素禀赋差异这一因素,分析方法也相应的由原来所采用的局部均衡分析(仅针对一个部分)改为一般均衡分析(针对两个部分)。

假设现有两个部门——X与Y,其中X是资本密集型部门,属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Y是劳动密集型部门,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要素市场仍假设为完全竞争结构。

另外,假设A、B两国除了要素禀赋存在差异外,其他一切条件都相同,其中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由于X部门中的厂商具有针对性,均衡时所有厂商和价格均相同,所以X部门的所有产品的平均价格也等于单个产品的价格。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在封闭条件下X相对Y的价格(X部门的平均价格与Y部门产品的价格之比)A国要低于B国,所以开放后A国的消费者会从B国购Y部门的产品,但在X部门,规模经济的存在会导致两国的厂商各自生产不同的差异产品,两国消费者所消费的X部门产品将一部分来自本国,而另外一部分来自外国,所以,在X部门,每个国家都既有出口,又有进口,但整个贸易必须达到平衡。

所以在开放后的均衡状态下,A国在X部门应属于净出口国,B过在X部门则应属于净进口国。

这样一来,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两种形式都同时存在,其中产业间贸易的发生取决于两国的要素禀赋的差异,而产业内贸易则完全由规模经济引起。

两种贸易形式在整个贸易中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要素禀赋差异与规模经济的对比,两国的要素禀赋差异较小,那么贸易应主要由规模经济引起,贸易形式应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反之,两国的要素禀赋差异越大,产业间贸易就会越显著。

第三小节寡头垄断与国际贸易:

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

一、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如果放弃完全竞争关于市场中的厂商数目众多这一假设,假设参加市场交易的厂商数目很少,那么,很显然,由于厂商数目很少,并且每个厂商拥有的市场份额比较大,所以每个厂商的行为或决策很容易或很快就会被其竞争对手察觉。

在这种市场上,厂商做决策时要考虑到自己的行动会引起竞争对手什么样的反应。

另外,在这种市场上,厂商的行为有两种矛盾的倾向,一种是敌对,一种是妥协。

有很多原因可以解释寡头厂商间的敌对倾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争夺市场份额。

但寡头之间有时也会出现妥协,因为既然没有一个厂商有能力可以将竞争对手挤出市场,达到独自垄断市场和制定价格的目的,那么为什么不互相合作或合谋以达到共同控制市场的目的呢?

所以,寡头市场除了市场结构上表现为厂商数目很少(但不止一个),产品是同质的这些特征外,厂商行为也大大有别于其他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行为。

正因为如此,寡头市场模型通常按厂商的决策对象和行为倾向划分为不同类型。

二、寡头垄断与产业内贸易

假设世界上只有A、B两国,两国在某一相同行业内各只有一个厂商存在,即在封闭条件下,两国的该行业都是完全垄断市场结构。

另外,假设两国厂商的生产技术条件完全相同,两国的需求条件也完全相同。

首先确定开放以后,两国市场的均衡。

开放后,两国厂商均可自由进入对方市场,因此两国的国内市场现在变为寡头市场结构(双寡头)。

在寡头垄断条件下,两国之间的同质产品发生了双向贸易,即产业内贸易。

如果考虑国际贸易运输成本的存在,则上述结果会稍有变化。

因运输成本会提高一国产品在他国市场的销售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厂商在他国市场上的反应曲线位置要比不考虑运输成本时的反应曲线更接近于原点。

这样,均衡时每个厂商在他国市场上的销售量要低于在本国市场上的销售量。

虽然厂商出口产品在他国市场的销售价格相同,但考虑到运输成本的存在,出口商品的离岸价格要低于其在国内的销售价格,这意味着每个厂商都以低于本国市场的价格出口商品到他国,这种情形称为相互倾销。

事实上,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之所以会发生,完全是因寡头厂商的策略性行为。

封闭条件下,本国厂商完全控制着本国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厂商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出发,所选择的产量和价格对应于完全垄断下的均衡产量和价格。

但是开放以后,情形则不同。

厂商会发现,如果新增加的产量不在本国销售,而在他国销售(即出口),那么一方面不影响厂商在国内市场的利润(因为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量与完全垄断下一样),另一方面因国外市场原本就是垄断市场,存在超额利润,所以在他国销售可以分享他国市场的部分超额利润。

出于这种考虑,它便会选择增加生产,然后再将新增加的产品出口到他国。

在寡头垄断情形下,产品是同质的,所以贸易并不能增加两国消费者的消费选择。

但是,贸易后两国的市场结构由原来的完全垄断转化为寡头垄断,贸易虽不能完全消除垄断因素,但还是带来了竞争,这便是贸易的竞争促进效应。

贸易后,两国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贸易减少了两国市场的垄断因素,降低了资源配置扭曲,这一点可由贸易后两国市场上的产品销售量增加这一事实充分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