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高分技巧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简答题的两个热点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35024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3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高分技巧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简答题的两个热点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考语文高分技巧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简答题的两个热点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考语文高分技巧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简答题的两个热点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考语文高分技巧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简答题的两个热点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考语文高分技巧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简答题的两个热点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高分技巧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简答题的两个热点 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高分技巧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简答题的两个热点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高分技巧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简答题的两个热点 含答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高分技巧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简答题的两个热点 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高分技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简答题的两个热点含答案

抢分点四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简答题的两个热点

——要点概括与观点分析

授课提示:

对应学生用书第67页

 

要点概括和观点分析要注意的问题

1.概括新闻内容,既可以指整篇新闻的中心内容,也可以指某则材料报道的中心事件或传递的主要信息,概括时要注意:

有标题和导语的,研究标题和导语部分,标题和导语往往体现新闻的主要内容;没有标题、导语不明显的,抓主体部分,根据主体内容,分层概括。

2.在新闻时评中,分析评价文章的观点是常考点。

分析评价时要注意两点:

要善于抓观点句,评论者的观点可能散见于多处,也可能有不同人的不同观点,务求全面;要紧扣文中的新闻事实,客观评价。

[核心提示] 

在以非连续性材料为命题文本的新闻类阅读中,不同材料的内容和观点往往不同,对这类材料内容要点的概括,对作者观点的分析评价,往往是命题的着眼点,而且常以主观题的形式呈现。

因此,二轮复习,要给予一定的关注。

             突破点一 概括内容要点

整体读文(圈点勾画处)

关键点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独角兽,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生物,稀有而高贵。

基于此,人们常用独角兽企业来形容发展前景看好的初创企业,具有发展速度快、稀少,是投资者追求的目标等属性。

独角兽企业的界定标准是:

创业十年左右、企业估值超过10亿美元。

其中,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企业被称为“超级独角兽”。

在新经济时代,随着各类创新资源的加速流动,逐渐形成了能使独角兽企业不断涌现的社会土壤,使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机会,整合资源,爆发式成长为“独角兽”。

当前,独角兽企业的多少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强弱的评价指标,是全球各路资本竞相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所在。

(节选自《发展“独角兽”企业的思考》)

  “材料一”介绍了什么是“独角兽企业”以及“独角兽企业”需要的条件和在当今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独角兽企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6分)

[答题流程] 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

透读文本,了解大意。

此题所给材料共三则,材料一介绍了什么是独角兽企业以及产生的条件及作用;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独角兽企业发展的情况及分布;材料三重点介绍了独角兽企业成长需要的条件。

第2步:

审准题干,明确要求。

“概括说明”给出了答题方式;“我国独角兽企业”给定了对象;“快速发展的原因”概括的主体。

题目没有限定从哪一则材料概括,故应结合文意,全文筛选。

第3步:

列出要点,找准对应。

材料一

新经济时代,各类创新资源的加速流动,逐渐形成了能使独角兽企业不断涌现的社会土壤。

材料二

出现独角兽企业,这与国家重视创新的政策相符。

材料三

“独角兽”的大量涌现源于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独角兽”的成长中,有两个关键特质:

一是自成长,二是要有生态圈。

第4步:

区分角度,简明表述。

从上述要点看,有时代层面的,有国家政策的层面,也有企业本身特点层面的。

合并相同的,将不同的内容分角度概括简明表述。

[规范作答]

答案:

①政府重视。

国家的创新政策,地方政府为拉动经济增长,打造区域名片的引导和支持。

②新经济时代,各类创新资源的加速流动形成了独角兽企业出现的社会土壤。

③投资者看好独角兽企业的发展前景,敢于投资。

④独角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自成长的特点,并且形成了发展的生态圈。

[评分细则]

答对一点得2分,答3点即可,3点全对得满分。

意思相近即可。

【类题拓展】

阅读例题中的非连续性新闻文本,回答问题。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独角兽企业的成立时间短,发展速度快,未来前景好,但也会有一些独角兽企业在发展中落伍。

B.独角兽企业能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因而成为区域城市名片,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引导。

C.独角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成长的特点让它能够遵循新的进化法则,依靠自身生态力量而非外在因素前进。

D.独角兽企业给顾客提供参与企业管理的机会,利用顾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自身的同时也服务消费者。

解析:

B项,强加因果;C项,“非外在因素”错,原文有“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引导”;D项,“参与企业管理”无中生有。

答案:

A       

 

突破点二 分析观点态度

整体读文(圈点勾画处)

关键点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仿佛一夜之间,很多城市意识到了“人”的价值。

眼下,这场自去年开始的“户籍风暴”正愈演愈烈,堪称中国史上最激烈的“人才争夺战”。

继北京之后,上海也迫不及待地加入了“抢人大战”。

3月26日,《上海加快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正式出台,宣布实施“高峰人才全权负责制”等政策。

2016年以来杭州人才净流入率和海归人才净流入量均居全国首位。

郑州,落户零门槛,学位有补贴;武汉,“五年留下百万大学生”;成都,大学生“先落户后就业”;西安,在校大学生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即可落户。

专家称,所谓抢人才大战实质就是抢人大战,这也反映出中国严重的人口危机。

目前,中国的老龄化日益严重,人口质量、人口结构等问题也相当严重。

(摘编自《光明日报》、新华网等传媒2018年4月报道)

  “材料一”是一则消息,报道了当下愈演愈烈的“人才争夺战”现象。

消息的结尾部分,引用专家的观点,指出“抢人”的背后隐藏着中国严重的人口危机。

材料二:

2015年7月底,联合国人口署发布《2015年世界人口展望》,预计中国人口到本世纪末将回落到10.04亿。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表示:

“目前中国人口的问题主要是结构性问题,总量依然超过适度人口”。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4年0~1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只有16.5%,已经处于严重少子化状态,大大低于世界27%的平均水平,65岁以上人口数为1.37亿人,占比10.1%,相当于每10个人里就有一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

伴随人口危机论争议的,还有我国“人口红利”是否消失了的判断。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间,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贡献率高达27%。

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不可避免下滑。

坊间甚至有观点认为,人口增长率过快下滑、人口结构过快少子化和老年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杨宜勇并不赞成上述观点,在他看来,那是在低层次竞争上看人口红利,但是中国经济要上新台阶,从中低档次的产业往中高档次的产业功能迈进,就得放弃人口红利,创造人才红利,即不在乎人口的数量多少,而在乎人能不能干。

中国要创造人才红利的新优势,向中央强调的人才强国战略方向迈进。

(摘编自《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27期)

  “材料二”是一则时评。

是对《2015年世界人口展望》中的有关问题,两位专家的不同意见。

杨宜勇认为:

“目前中国人口的问题主要是结构性问题,总量依然超过适度人口”。

蔡昉认为,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不可避免下滑。

杨宜勇认为,中国经济要上新台阶,就得放弃人口红利,创造人才红利。

 

 在“人口红利”的论争中,蔡昉、杨宜勇两位专家有什么共识?

各地“人才争夺战”是否是对“人口红利”的认同?

请结合材料分析。

(6分)

[答题流程] 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

透读文本,了解大意。

材料一报道了当下愈演愈烈的“人才争夺战”现象;“材料二”是有关中国人口问题的专家评论。

第2步:

审准题干,明确要求。

①此题两问,一是两位专家有什么共识?

二是各地“人才争夺战”是否是对“人口红利”的认同?

②答题时要求结合材料分析。

第3步:

列出要点,找准对应。

 

蔡昉

①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贡献率高达27%。

②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不可避免下滑。

杨宜勇

①目前中国人口的问题主要是结构性问题,总量依然超过适度人口。

②中国经济要上新台阶,就得放弃人口红利,创造人才红利。

第4步:

明确观点,准确表述。

比较两位专家的观点,有相同部分,也有不同部分。

蔡昉明确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杨宜勇也认为目前总量依然超过适度人口,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作用重大。

这是相同点。

至于第二个问题,可选择一位专家的观点为依托分析。

[规范作答]

答案:

第一问:

两位专家都认可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

第二问:

观点一:

是。

①人才,不管是“海归”,还是大学生、研究生,大都是适龄劳动人口,他们进入城市,创造就业机会和社会财富,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

②这些人才进入城市,有利于改变城市人口结构,延缓城市人口老龄化的步伐。

观点二:

不是。

①引入的人才不是普通劳动人口,城市更看重他们的才能,不是“量”的多少而是“质”(才识能力)的高低。

②“人才争夺战”着眼点在“人才红利”,而不是“人口红利”。

[评分细则]

答对第一问,给2分,答对第二问给4分。

观点一侧重围绕蔡昉的“人口红利”作答,观点二侧重围绕杨宜勇的“人才红利”,不管答“是”,还是“不是”,都要观点明确,从材料中找论据。

论据依据材料言之成理即可,每条论据2分,只有观点不给分。

【类题拓展】

阅读例题中的非连续性新闻文本,回答问题。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抢人大战”中,多个城市争抢的大多是高端、高素质的各类人才,这些城市“抢人”现象的背后反映的是当前面临的人口质量、人口结构问题。

B.专家认为,所谓抢人才大战实质就是抢人大战,这也反映出中国严重的人口危机。

抢人越多的城市,正是人口问题严峻的城市。

C.中国65岁以上老人的数量逐年增加,占比越来越高,专家认为,中国当前的人口问题是总量超过适度人口的问题,但主要还是人口结构的问题。

D.杨宜勇不赞成人口增长率过快下滑、人口结构过快少子化和老年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他认为中国经济要上新台阶,就得放弃人口红利,创造人才红利。

解析:

“抢人越多的城市,正是人口问题严峻的城市”无中生有。

答案:

B

授课提示:

对应学生用书第70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智慧城市的最早提出者美国的IBM公司认为,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的六个核心系统如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组成。

这些系统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

而城市本身,则是由这些系统所组成的宏观系统。

所以智慧城市的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摘自科普中国网“智慧城市”条目)

材料二:

11月17日,2017亚太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启幕,论坛云集众多国内外领先智慧城市的政府代表及领袖,还有智慧城市领军企业的学者、精英,共同探讨智慧城市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应对智慧城市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同行以及观众打开思路,开阔视野。

华为、中电科技、平安科技、国民技术等众多智慧城市领域领军企业前来参展,还带来了各自的智慧解决方案和新近成果。

国家信息中心主任程晓波在致辞时指出,全国各地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特别是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方面不断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已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典型载体和落实四化同步的范例。

程晓波表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自己很高兴见到中国智慧城市已经从最初的起跑、跟跑发展到当前的并跑阶段,到未来可能会实现领跑和超越。

程晓波表示,尽管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步伐非常快,但是,也必须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挑战。

应对比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还要提高的问题,要在规划、设计、建设和评估过程中,要更多地调动大众参与积极性,还要通过移动互联、智慧应用来突破瓶颈,为大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服务,让大众体会到智慧城市带来的现实获得感。

(《程晓波: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

已从“跟跑”发展到“并跑”阶段》节选)

材料三:

本届(2016)智慧城市评估体系共有六大类一级指标,包括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治理、智慧民生、智慧经济、智慧人群及保障体系。

根据一级指标得分率情况来看,“保障体系”得分最高,整体情况普遍良好;“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治理”两类指标的得分率都在40%以上,表明大部分城市的建设水平相对较好;而“智慧经济”与“智慧民生”两类指标得分情况明显偏低,说明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城市在该方面的建设还明显不足,需要建设者们深入了解群众生活的真需求和期待,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而通过对201个样本城市的行政区划对比,可见华东与华南地区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分数,并且其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四个地域成绩较为相近,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而西北地区总体得分最低,需要加强开发。

(科学网《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发布》节选)

材料四:

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它最早由美国的IBM公司提出,目的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提供美好生活,促进城市发展。

B.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步伐非常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方面已经成为世界上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范例。

C.全国各地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也必须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发展不均衡的情况。

D.预计,2017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6.0万亿元,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2.64%,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7万亿元。

解析:

B项“已经成为世界上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范例”不准确。

原文材料三中有“‘智慧经济’与‘智慧民生’两类指标得分情况明显偏低,说明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城市在该方面的建设还明显不足”。

答案:

B

2.依据上述材料,下列分析和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等核心系统组成,它们各自独立为城市的人提供生活保障。

B.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C.依据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数据,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四个地域成绩较为相近,可见智慧城市发展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D.中国智慧城市已经从最初的起跑、跟跑发展到当前的并跑阶段,实现领跑和超越也必将指日可待。

解析:

A项“它们各自独立为城市的人提供生活保障”不恰当,城市各系统是以协作的方式互相衔接的;C项“智慧城市发展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无关”不当;D项“必将指日可待”不当,原文是“可能”。

答案:

B

★3.(分析观点态度)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数据显示,“智慧民生”类指标得分偏低,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加强智慧民生建设的建议。

[答题流程]

第1步:

透读文本,了解大意。

  

第2步:

审准题干,明确要求。

 

第3步:

列出要点,找准对应。

 

第4步:

明确观点,准确表述。

  

答:

答案:

①调动大众积极参与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和评估过程;②了解大众的真需求和期待,为大众提供相应的服务;③通过移动互联、智慧应用来突破克服技术难关,使为群众提供的服务群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

[限时规范训练]                          单独成册

对应学生用书第167页

专题练十一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综合选择题)

(建议用时 3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乡村振兴,决胜全面小康的重大部署

——专访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记者:

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如何理解这个总要求呢?

韩长赋:

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也是生态的振兴、社会的振兴,文化、教育、科技的振兴,以及农民素质的提升,我们要系统认识,准确把握。

乡村产业、生态、乡风、治理、生活,“五子”登科,内在要求是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推进中,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产业兴旺就是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引导和推动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

生态宜居就是要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大力改善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

乡风文明就是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治理有效就是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让社会正气得到弘扬、违法行为得到惩治,使农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

生活富裕就是要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衣食无忧,生活便利,共同富裕。

推进乡村振兴,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在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撑上精准供给。

必须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拓宽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

必须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现农业农村优先的原则。

必须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乡村特色风貌。

(材料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材料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不同步,工业化走在了城镇化前面。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到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52%。

按照目前发展趋势,到2020年、2030年城镇化率还将进一步达到60%、65%,2050年可能超过70%。

我国以城镇为主的人口分布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城镇化发展迈入中后期转型提升阶段。

观察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各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普遍遇到了乡村衰退问题,一般要到城镇化率达到70%以后,城乡矛盾才能逐步得到解决。

因此,在我国人口加速向城镇聚集的大趋势下,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的同时,避免出现乡村衰退问题,真正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把乡村建设成为与城市共生共荣、各美其美的美好家园,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

(材料选自《求是》,有删节)

材料三:

脱贫是“乡村振兴”的起点。

中共十九大报告对过去五年的扶贫做出的总结是:

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和显著成绩。

2012年至2016年,我国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由9899万人减少至4335万人,累计减少5564万人,2017年减贫人数也在1000万人以上。

5年平均减贫13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

(材料选自《新华网》,有删改)

材料四:

2012年~2016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1.(综合选择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五位一体”,统筹推进。

B.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8.52%。

按照我国目前的发展趋势,到2050年,城乡矛盾有望逐步得到解决。

C.2012年至2017年,我国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累计减少6500万人以上,5年年均减贫1300多万人。

D.图表显示,从2012年到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逐年递增,有效缩小了城乡之间差距。

解析:

D项表述错误,虽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逐年递增”但增幅依然没有超过城镇居民,没有“有效缩小了城乡之间差距”。

答案:

D

★2.(综合选择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从而实现乡风文明,最重要的是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弘扬优良传统。

B.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但既不能出现城乡分离发展,也不能违背乡村自身发展规律。

C.工业化走在了城镇化前面,使我国以城镇为主的人口分布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城镇化发展迈入中后期转型提升阶段。

D.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较低限制了乡村的发展,因此,拓宽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解析:

A项“最重要的是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弘扬优良传统”原文未体现出;C项“使”条件关系不成立;D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较低限制了乡村的发展”于文无据,“拓宽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错。

答案:

B

3.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生活富裕”的要求,请结合材料一谈谈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乡村居民“生活富裕”这一目标。

答:

答案:

①政府要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拓宽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③改善乡村基础设施,为乡村居民提供生活便利。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8新年伊始,直播答题迅速掀起了一波全民答题热潮,直播答题APP通过疯狂烧钱吸引用户参与。

各大直播答题平台的玩法基本一样,由主持人出题,网友在线面答,通常每场共12道选择题:

在指定时间内全答对的人可以瓜分巨额奖金。

事实上,“知识变现”的狂欢并不是一场撒钱的慈善活动,“答题者”看到的是利益,“出题者”看到的同样是效益。

看直播从花钱到赚钱的转变激起用户热情,即答即提现的高效性增加了用户的参与意愿。

直播兴起后,“低俗”“无厘头”一直是撕不去的标签。

在吃了“低俗网红”的亏之后,直播答题似乎是一条相对符合政策的安全道路。

在网友点灯熬油答题“变现”的时候,已有直播答题平台拿着流量数据实现了商业变现——包场式广告赞助纷沓而至。

1月9日,美团100万元冠名花椒“百万赢家”中午场,映客的芝士超人的首个广告则被趣店以1亿元拿下。

直播答题仍在探索期,最终能否产生出持久的民生红利,还需要时间的考验。

但需要提醒的是,娱乐永远是娱乐,我们不能让娱乐打乱正常的生活节奏,也不能幻想,通过直播答题让全民知识有多高的飞跃,更不能做一夜暴富的梦。

(摘编自《央视·直播答题为何突然火了》)

材料二:

(数据来源:

全国直播答题用户调研报告)

材料三: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发出通知指出,今年以来,一些网络平台以视频直播方式开设互动有奖问答节目,吸引大量网民参与抢答,在促进知识传播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各级管理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网络直播答题节目管理,网络直播答题的内容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健康有益的知识,不得传播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不得传播格调品味低下的内容,不得宣扬拜金主义和奢靡之风;未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任何机构和个人,一律不得开办网络直播答题节目;直播答题节目主持人应当具备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相应的条件,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业务素质。

通知要求,各级新闻出版广电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已开展的网络直播答题活动进行清理整顿;加强对合规网络直播答题活动的监管,引导业态有序平稳发展,防止过度炒热;要把日常监管、定期巡查与网民举报结合起来,对违法违规问题即发现、即处置;建立方便广大网民参与监督的举报制度;及时曝光典型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