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期末考试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33885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地理学期末考试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城市地理学期末考试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城市地理学期末考试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城市地理学期末考试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城市地理学期末考试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地理学期末考试资料.docx

《城市地理学期末考试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地理学期末考试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地理学期末考试资料.docx

城市地理学期末考试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城市地理学

1)对象和任务

研究再不同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和组合,分布的科学。

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规律性。

2)发展

城市地理学的完全独立和大规模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3)研究内容

城市形成发展条件,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问题等。

2、城市

概念:

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的居民集居地.

性质:

密集性,经济性,社会性(密集性、高效性、多元性、动态性、系统性)

3、空间分析学派

1)背景

50.60年代,西方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进入黄金时代,迫切的需要一套理论支持空间资源的管理政策。

2)内容

地理学在方法上和哲学上发生的革命性改变:

①由求异改为求同,求规律性;②由文字描述改为数据处理,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③明确要求研究结果有预测能力,帮助决策。

为此,借用数学,自然科学,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建立空间模式。

3)评价

把人类行为过分简单话,忽略其复杂多样的本质;④空间模式不能完全真正反应地理现象的本质。

4、城市化

1)概念

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涵义

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逐渐增多,乡村居民点和乡村人口相应减少,城市形成和分布,由相对独立的状况改为相互联系的状况;人们生活方式逐步城市化。

3)衡量指标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

中国城市化率为52.57%

5,卫星城

1)概念

指在大城市管辖区范围内或与市中心相距不到100km的范围内,在生产,生活等方面与市区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口规模在数万人以上的城镇。

2)功能

吸收母城的部分人口,接纳母城的扩散企业,分担母城的某些功能。

3)发展

本世纪初,西方许多国家为控制大城市膨胀采取了发展卫星城这种分散对策,从本世纪初7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兴建了三代卫星城。

6、郊区化

1)概念

50年代以来在特大城市郊区出现的地域变化的新形式,特大城市的人口和各项职能活动纷纷向郊区迁移,使郊区变成一个多项市区功能的地域综合体。

2)引发郊区化的因素

人口流动和住宅郊区化,商业部门的郊区化,工业的郊区化。

3)后果

郊区住宅激增,就业重心向郊区移动;城市人口分布状态改变。

7,逆城市化

1)概念

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和就业从特大城市向中小城镇和乡村地区的扩散的过程。

2)动力

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现代化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高度发达,国家经济和人口政策,人们价值标准的变化。

8、再城市化

1)概念

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为维持和加强城市的中心地位作用,促进城市进一步繁荣而采取积极开发市中心区的政策,并吸引人口迁回城市中心区的过程。

2)后果

高中收入阶层回迁,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增加。

9、过量城市化

1)概念

战后以来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大批劳动力从农村涌入个别大城市,致使大城市人口急剧膨胀,超过了工业化发展水平,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2)产生原因

人口剧增;经济不发达,就业机会少;农村贫困;城市规模过大且数目少。

10、乡村城市化

1)概念

常用术语,指一个或一群社区由乡村地域类型向城市地域类型演化的过程。

2)发展

50~70年代,受计划经济体制制约,处于停滞状态;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步伐快,且出现不同的发展模式。

11、巨大城市带

1)概念

世界上某些优越地区,城市话的两种基本形式(城市范围扩大和城市数目增多)有着高度集中的表现,城市间的农田分界日渐模糊,城市地域相互蔓延,甚至连成一片,

2)特征

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政治经济上的枢纽作用;带状的空间结构。

12、城市体系

1)概念

按特定含义确定的整个区域的城镇总况,各城镇之间不断的进行着物质,人口,信息的交流。

从而使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形成有机整体。

2)特征

层次型,系统性,整体性,有序性,开放性,动态性。

3)研究内容

职能结构,规模体系,空间布局结构,社会经济联系,政策调控研究。

13、空间相互作用

1)概念

城市间不断的进行着的物质,能源,人口,信息的交换。

2)产生条件

互补性,中介机会,可运输性。

3)对流,传导,辐射。

14、空间扩散

1)概念

每种流动的现象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从源生产地生产,经过若干时间后扩散到承受者身上,其结果是人文景观的转换。

2)类型

传染扩散,等级扩散,重新区位扩散。

15、中心商业区

城市中商业活动与人流最集中,交通便捷,建筑密度最大,地价最高的区域,是城市及其腹地繁荣与发展的标志。

二、简述题

1、简述城市地理学的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对象:

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和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2)任务:

研究城市内部各种构成要素的演变,以及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书上写的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2、简述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的研究(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与历史条件);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城市化研究、区域城市体系的研究、城市分类研究);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行为空间和感知空间);

4)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5)新办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研究新办法、新技术在城市地理学的应用)

3、简述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1)地理学的三级科学,属人文地理学的分支;

2)在我国,城市地理学属于自然科学,在发达国家,把城市地理学划归为社会科学;

3)综述,城市地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地理学科,是一门特殊的科学

4,简述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区别与联系,

(1)学科性质上的区别:

城市地理学:

地理学科

城市规划学:

技术学科

(2)研究方向上的区别

城市地理学研究区域中的城市和城市的区域,理论性较强。

城市规划学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平面设计,工程性较强。

(3)两者的联系

具有参透关系的相互独立的科学。

5、简述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1)研究领域日益扩宽,研究手段和方向不断更新

2)注重研究课题的实践意义和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3)城市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交叉参透越益明显

4)从事城市地理学科研究的队伍日益扩大,重要研究机构正在形成各自的研究特色和风格

6、简述西方城市地理研究进展

根据研究不同分为四个阶段:

(1)1920年以前

城市地理学成为专门学科之前的阶段,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聚落。

(2)1920~1950年

初步奠定研究重点阶段,从社会学科角度来研究城市。

特点:

把物质环境的约束条件看成城市命运的决定因素;对城市作用个的研究,忽视成因的动态分析。

(3)1950~1970年

空间学派兴起与城市地理学独立阶段,数量化革命使城市地理研究从形态学的城市景观转移到了空间分析上来。

(4)1970以来

人文派,行为学派,激进学派的产生和地理学的多元化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影响较大的主要是社会科学的研究。

7、简述中国城市地理研究发展

中国城市地理学大规模发展始于70年代末,中国城市地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化研究;

2、城市发展方向研究;

3、城市体系研究;

4、城市内部空间研究。

8、简述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1)商品农业和中心地方型城镇;

2)转运功能,区际贸易与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城市;

3)规模经济,集聚经济与以专门化职能为主的城市。

9、简述城市兴起成长的一般前提

1)第一前提:

剩余粮食生产能力;

2)第二前提:

农村提供有劳动能力的剩余人口。

10、简述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1)城市化概念

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城市化阶段及特点,成因

a前工业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自给自足农业是经济的主导部门,城市人口增长慢,城市化水平低,城市数量少,分散分布。

b工业社会时期,工业成为主导产业部门,就业增加,大规模乡——城移民,城市人口聚增,城市数目多,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人口与经济活动以集中为特色。

c后工业社会时期,世界城市速度加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发展中国家出现过量城市化。

11、简述城市化的类型

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

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

4)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

5)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12、简述外围城市区的城市化进程

1)外围市区的范围

内部市区外缘与郊区接壤的环状地带。

2)城市化过程

由内部市区的一些城市设施和职能部门的空间位移来完成的,一个部门迫于内部市区的压力向外移动,

牵动着其他有关部门渐次外移。

3)方式

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与城市化;工业的扩展与城市化;住宅的扩展与城市化。

13、简述内部市区高密度发展的优缺点

1)内部市区的范围

城市商业服务集中,交通线路汇集,位置大体适中的城市中心区,即建成去2.

2)优缺点

节省用地,缩短上下班距离,节约能源,防止城市蔓延,保护自然环境但可能导致拥挤和社会病态。

3)解决不足的措施

良好的规划,有效的管理。

14、简述郊区城市化的特点

1)郊区范围

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缓冲地带,即承受来自城市内部的城市化冲击波,又接纳和输送农村腹地涌向城市的人流。

2)特点

a土地利用集约化,表现为农作物商品化,劳动商品化和土地商品化;

b产业结构高度化,表现为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

c城市网络化。

15、简述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

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

2)城市化趋势明显,巨大城市带出现;

3)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4)发展中国的城市化乃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

16、简述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1)城市化的进程波动较大;

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

4)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17、简述城市其本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城市基本与基本活动的涵义

基本经济活动:

满足城市以外需要的经济活动;

非基本经济活动:

满足城市内部需要的经济活动。

2)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的发展取决于基本经济活动,基本经济活动的增长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是一种增值效应。

18、简要解释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的类型

1)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的概念;

a)空间相互作用

概念

城市间不断的进行着的物质,能源,人口,信息的交换。

B)空间扩散

概念

每种流动的现象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从源生产地生产,经过若干时间后扩散到承受者身上,其结果是人文景观的转换。

2)类型及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