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阳一中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29604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宁阳一中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山东省宁阳一中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山东省宁阳一中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山东省宁阳一中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山东省宁阳一中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宁阳一中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山东省宁阳一中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宁阳一中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宁阳一中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山东省宁阳一中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山东省宁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时间:

90分钟总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总计60分)

1.公社所有制下,一般分为“公田”和“私田”,“公田”为“共有地”,用来应付公共的支出。

殷商时期“公田”和“私田”在法律上均属于国王,农民因领有属于国王的份地,所以其剩余劳动必须耕种属于最高统治者的“公田”。

这一变化(  )

A.说明了社会性质的变化B.反映了公有制社会的延续

C.说明土地私有制遭侵犯D.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王朝先后有十四世、十七王,其中一次是弟之子死后王位复归于兄之子,两次是兄终弟及,其余都是父死子继。

据此,下面结论成立的是(  )

A.夏朝时宗法制度已具雏形B.夏朝完善了嫡长子继承制

C.我国封建社会自夏朝开端D.夏朝的王位继承比较混乱

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出现一股追求营利求富的风气,人们向往奢靡的生活。

这种心态变化表明(  )

A.社会动荡影响价值取向B.商业经济引发观念变化

C.重商政策推动经济发展D.百家争鸣引发思想改变

4.下图是“中国历代经典宝库”丛书的部分书目,其中①③⑤对应的著作最有可能是(  )

A.《论语》 《老子》 《韩非子》B.《论语》 《墨子》 《韩非子》

C.《孟子》 《韩非子》 《墨子》D.《墨子》 《论语》 《韩非子》

5.春秋时期,五霸争长需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赐予“伯”的称号方可为诸侯之长。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样的重大事件也需要得到周天子的正式认可。

这说明(  )

A.分封制得到诸侯严格遵守B.周王室对地方控制加强

C.天下一家的观念成为共识D.诸侯争霸强化了宗法制

6.西周分封制形成等级森严的礼序,决定了人们之间相对稳固的社会关系。

到春秋战国时期,战乱、兼并等事件频频发生,促使孔子倡导“克己复礼”、老子向往“小国寡民”。

先秦诸子的这种复古情绪主要反映了(  )

A.社会进步与代价之间的矛盾B.先秦诸子的思想落后

C.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性D.社会变革符合历史潮流

7.荀子给儒家的“礼”赋予“法”的内容,其弟子韩非批判继承了老子的思想,把老子唯心主义的“道”,改造为唯物主义的“道”。

这表明战国时期(  )

A.百家争鸣中有共鸣之处B.儒学汇集了各家思想精华

C.百家争鸣局面归于沉寂D.诸子百家的主张基本一致

8.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下列生产工具中,代表西周时期社会发展最高水平的是(  )

9.关于炎帝、黄帝传说的史料价值,说法准确的是(  )

A.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可靠证据B.在传播中经过加工虚构已无价值

C.反映了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D.与《史记》记载相互印证因此可信

10.破译甲骨文是中华史前文明溯源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正如学者朱彦民所说:

“如果破解了一个甲骨文,就带活了一大批甲骨文书,也就能让我们更了解当时的历史。

”但要破译这些甲骨文,又需要充分了解殷商时代宗教信仰、社会习惯、乡风民俗等知识,这恰恰是甲骨文隐藏起来的历史。

这充分说明甲骨文(  )

A.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B.反映了殷商时期的宗教信仰

C.承载了商代及早期国家的信息D.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

11.战国时期重士之风兴起,士的地位大大提高。

许多诸侯国因能“得天下之士”而在争霸战争中出尽风头,秦国因善于得士和用士而最终完成统一。

这一现象(  )

A.使贵族政治更加巩固B.是百家争鸣的产物

C.开始打破“学在官府”局面D.为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

12.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因社会发展较周边各部先进而自称为华夏。

进入战国之后,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

这一变化(  )

A.加速了社会转型B.冲击了贵族政治

C.促进了民族交融D.推动了战国变法

13.春秋时,孔子提出“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

战国时,孟子则逐渐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

这一变化说明(  )

A.民族交融趋势日益加强B.儒家逐渐放弃夷夏观念

C.中原文化优于周边文化D.孟子背离孔子的民族观

14.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

这一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吴起、商鞅推行新法不得民心B.社会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

C.战国时期旧贵族仍有较大势力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15.荀子给儒家的“礼”赋予“法”的内容,其弟子韩非批判继承了老子的思想,把老子唯心主义的“道”,改造为唯物主义的“道”。

这表明战国时期(  )

A.百家争鸣中有共鸣之处B.儒学汇集了各家思想精华

C.百家争鸣局面归于沉寂D.诸子百家的主张基本一致

16.司马迁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之意,成就了《史记》这一史学丰碑,引得后世史家争相仿效。

这说明(  )

A.史家阅历决定其史识之境界B.史著的写作方法决定其影响

C.儒家观念影响着史著的写作D.史著贯穿着史家对规律的把握

17.西汉初年,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以长安为中心的周边地区被划分成十五个郡,实行郡县制;对燕、赵、齐、魏、楚等地,则分封同姓子弟,实行分封制。

其实质是(  )

A.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B.维护政权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C.让郡县与王国之间相互牵制D.推动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8.“黄老”之称,始见于汉代史籍,但按照《史记》记载,“黄老之学”在战国时期的存在应该是确定无疑的,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相关学者都对“黄老之学”在先秦的存在给予了肯定。

由此可见,汉初奉行“黄老之学”(  )

A.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取决于先秦政治思想的流传

C.受司马迁的影响比较大D.根植于先秦的历史文化传统

19.下面是《史记》和《汉书》关于汉武帝初年国家经济状况的记述

史书

内容

《史记》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汉书》

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据此,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两处记载都客观描述了真实情况B.《汉书》缺乏史学价值

C.两处记载在史料上存在源流关系D.两处记载可以相互印证

20.东汉初年,诸将上书愿击匈奴。

刘秀回答“北狄尚强”,“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逸政多忠臣,劳政多乱人”。

由此推论刘秀当时重在(  )

A.修复民族关系,以和代战B.吸取前朝教训,防止权臣当道

C.远交近攻、整顿北境边防D.削弱地方兵权,遏制地方割据

21.考古界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甘肃放马滩纸、悬泉纸、旱滩坡纸,陕西灞桥纸等。

但《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

A.纸是汉代的主要书写材料B.汉朝各地推广了造纸术

C.蔡伦发明造纸术最为可信D.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汉

22.战国文献中出现了“九州”的地理概念,豫州、并州、冀州等皆属中原,而如北方之幽州、南方之荆州、东南之扬州都已覆盖了传统上的四夷居地。

“九州”的出现(  )

A.加速了统一局面的到来B.表明原有封国不复存在

C.适应了尊王攘夷的需要D.是华夏文明扩展的结果

23.从下表曹操历史形象描述的变化可以得出,古代历史学家(  )

作品

曹操形象

作者和身份

创作环境

《三国志》

治世之能臣

陈寿(西晋太子中庶子)

1.以魏为正统

2.陈寿基本尊重历史事实

《裴松之注三国志》

叛汉逆臣

裴松之(南朝宋中书侍郎)

1.受伪魏论的影响

2.受儒家君臣观念影响

3.裴松之根据个人调查进行考证

A.不可能客观描述历史事实B.身份立场影响历史叙述

C.调查考证难以揭示历史真相D.始终受正统观念的左右

24.魏晋时期,人口不过汉代的几分之一,州、郡、县数却不断增殖,远超东汉。

此举主要是为了(  )

A.开发江南地区B.加强控制地方C.强化君主权威D.顺应民族交融

25.有学者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其主要原因是出于政治军事上的需要,炀帝个人的享乐欲望是其次要原因。

没有隋炀帝,运河还是会由别的人来开凿的。

这一看法的主要依据是(  )

A.政治军事中心的南移B.南北政权的分裂对峙

C.江南经济地位的上升D.关中地区经济的没落

26.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

当时的长安、洛阳等地的汉人受回纥风影响,喜欢穿回纥服装,出现了“回鹘衣装回鹘马”的景象。

这说明唐代中后期(  )

A.社会生活开放多元B.官营丝织业占主导

C.民族交融出现高潮D.中外交流全面深入

27.秦及汉初的“尚书”仅是内侍小臣,掌管收发文书,汉武帝时始让其省阅奏,章参与政务;东汉光武帝将尚书扩充为“尚书台”,“天下枢要,在于尚书”,但仍为内侍机构;隋唐时设置“尚书省”掌管六部,成为执行全国政务的机构。

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

C.内朝转为外朝的官制变革趋势D.宰相行政级别逐渐降低的趋势

28.唐朝武则天崇佛,唐武宗灭佛,秦朝焚书坑儒,汉朝独尊儒术。

这四个实例从本质上说明了(  )

A.思想服务于政治的需要B.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

C.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D.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

29.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

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

A.对社会动乱的感伤B.爱国忧民的情怀

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D.热爱和平的态度

30.有学者认为:

“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

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

”这里“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基本理念是(  )

A.文官制度B.公平公正C.品德为主D.分科考试

31.南北朝时,凡是出任吏部官职者,都必须精通谱学,否则便难以称职。

官府编撰《百家谱》多卷,使官员的任命“彝伦有序”。

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选官制度实行九品中正制B.政府加强对士人人身控制

C.古代宗法观念的影响深远D.顺应民族交融现象的出现

32.从整个科举考试史的角度看,唐代的科举制尚处于早期和探索阶段。

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

据此可知,唐代的科举制度(  )

A.考生的名望决定结果B.继承了前代的遗风

C.主要受制于士族门阀D.未得到平民的认可

33.唐代的常科考试并不实行考卷的封弥、誊录和考官的锁宿隔离制度。

当时存在所谓的“行卷”现象,就是士子把自己的文章送给当时那些比较重要的官员,希望赢得他们的赏识,以求推荐。

这反映出唐代科举制(  )

A.是荐举制的新形式B.存在吏治腐败诱因

C.选举权旁落到地方D.运行程序混乱不堪

34.秦及汉初的“尚书”仅是内侍小臣,掌管收发文书,汉武帝时始让其省阅奏,章参与政务;东汉光武帝将尚书扩充为“尚书台”,“天下枢要,在于尚书”,但仍为内侍机构;隋唐时设置“尚书省”掌管六部,成为执行全国政务的机构。

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

C.内朝转为外朝的官制变革趋势D.宰相行政级别逐渐降低的趋势

35.下表概述了唐代相关制度。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制度

概述

均田制

计口授田,丁年十八授田,六十为老还官

租佣调制

项目分明,有田则纳粮,有身则服役(纳绢代役为庸),有家则征调(丝麻)

帐籍制

每岁一造(人口)帐,三岁一造(户口)籍,户口异动,田亩还授,一一在册

A.固化社会分工,限制阶层流动B.税则明确,旨在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C.政策简单划一,忽视地方差异D.为民制产,构建农业社会的理想蓝图

36.陕西西安出土了22枚银饼,其中两件錾文“洊安县开元十九年庸调银拾两”。

“洊安县”位于今广州。

《旧唐书》记载:

成年男子每年需为国家服徭役20天,若不服役则可按每日三尺布帛折收,此即为“庸”。

官府将所收之布帛,折变成金银等运往京师。

据此推断(  )

 

A.白银已成为国家通行的主要货币B.缴纳布帛替代劳役曾经普遍实行

C.广州地区成为国家财政主要来源D.沉重的赋税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

37.下图是唐代周昉绘制的人物画代表作《簪花仕女图》。

该画作不设背景,以工笔重彩绘仕女五人,女侍一人,另有小狗、白鹤及辛夷花点缀其间。

浓丽的设色(指着色),头发的钩染、面部的晕色、衣着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

这反映出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特点是(  )

A.构图复杂,比例失衡B.情景再现,返璞归真

C.以形写神,诗画合一D.对比强烈,气势雄壮

38.汉武帝“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但到了唐代形成儒道佛三家鼎立局面,还出现了佛道先后问题,武则天把佛教列为第一,唐玄宗又把道教列为第一。

这说明(  )

A.唐文化多元共荣B.佛道社会基础薄弱

C.君权的极度强化D.儒学地位相对稳固

39.下面是东晋至唐代有关佛教思想的记述。

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出处

“礼教有本,遂因之而成教,则功由在昔。

……斯乃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

东晋高僧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

“周孔即佛,佛即周孔。

……周孔救极弊,佛教明其本耳。

东晋孙绰《喻道论》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唐代高僧慧能《疑间品第三》

A.佛教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升B.儒学思想体系日渐完善

C.佛教思想的中国化倾向明显D.儒佛道三教合一已出现

40.据表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史料

出处

至于缮写、模勒(雕刻之文),铉(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

《白氏长庆集·序》(824年)

中和三年癸卯夏(883年),……阅书于重城之东南,其书多率雕版印纸,浸染不可尽晓

《家训序》

咸通九年(868年)四月二十五日,王瑜为二亲敬造普施

1899年敦煌发现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A.文献史料有主观性须甄别使用B.不同史料导致历史真相多样化

C.雕版印刷术在唐代已得到应用D.历史结论必须要依靠考古证实

二、材料题(41题、19分42题21分。

总分:

40分)

41、材料一 刘秀对王莽的倒行逆施进行拨乱反正,重建汉高祖、汉武帝所确立的大汉体制,废除王莽新设立的繁苛细密的法令,恢复汉初的法简刑轻、务用安静的局面,使得东汉光武一朝刑法宽松,社会安定;刘秀为削弱大司马大将军的权力,恢复大司马的原来名称——太尉,把大司空、大司徒的“大”字去掉,削弱了三公权力。

三公的职责都转移到本来替皇帝掌管文书的尚书台。

皇帝通过尚书台控制中央政府,使得三公成为没有实权的虚位。

与此同时,代表中央控制地方的刺史制度得到强化。

刘秀把州牧恢复为刺史,扩大了它的权力,让刺史有固定的治所,使得刺史成为州一级的行政单位。

在东汉初建的十几年中,刘秀六次颁布诏书,释放奴婢,效果明显。

但在解决土地问题时遇到了极极大大阻力。

在教育方面,刘秀恢复汉武帝时的五经博士,在太学教授学生,太学生每年都要考试。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及王莽篡位,续以更始、赤眉之乱,至光武中兴,百姓虚耗,十有二存。

建武(公元25~55年)初,光武遣使奉币至匈奴,欲“更通旧好”,然“单于骄踞益横,内暴滋深”;光武遣大司马吴汉出击匈奴,结果“经岁无功”。

二十七年(公元52年),臧宫等人又上书建议乘匈奴遭受天灾人祸之机以灭之。

光武认为应以“柔抚”而非武力。

“自是诸将莫敢复言兵事者”。

次年(公元53年),北匈奴遣使来朝,献名物,再求和亲。

班彪上言:

“今北匈奴见南单于来附,惧谋其国,故数乞和亲,又远驱牛马与汉合市,重遗名王,多所贡献。

”光武帝于是对北匈奴“颇加赏赐,略与所献相当”,旨在以经济手段羁縻之,避免与其发生激烈的冲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刘秀恢复汉制的改革背景及内容。

(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秀民族政策的特点。

(5分)评析刘秀对匈奴的民族政策。

(6分)

4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关注官员的素质,内含治国理政的智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察举制强调以德行、才学为主,由丞相、列侯、刺史等官员甄别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考核合格后授予官职……察举制奉行“以德取人”的价值取向,希望实现……为政以德、教民以德,以及由深仁厚泽的君子贤人任官。

—陈荣香、杨月坤《人才选拔应兼顾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

材料二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

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明初开科取士并无南北之分,中期以后有了分地录取的新规定。

中央会试首先是南北分卷,后来进一步按南、北、中地域分卷考试,对不同地域考生按比例录取。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地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1)材料一中的察举制始行于哪一朝代?

其对官员素质的期待,体现了我国古代哪一思想流派的治国理念?

(3分)

(2)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的名称。

据材料二,概括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

(4分)

(3)材料三,指出明中期以后“开科取士”的新规定及其作用。

(4分)

(4)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

据上述材料归纳古代选官制度所蕴含的积极的价值取向。

(4分)

(5)根据以上材料,结合个人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规律。

(6分)

 

宁阳一中2019级高一上学期模块考试

历史试题答案2019.10

1、A

解析 “公田”从公社时期的“共有地”,到殷商时期属于最高统治者,说明生产资料从公有到私有的变化,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到阶级社会的变化,故选A项。

2、A

解析 由材料可知,夏朝时王位继承方式多是父死子继,说明夏朝时宗法制已具雏形,故A项正确。

材料仅体现夏朝时形成了父死子继的继承方式,但不能体现是否为嫡长子继承制,故B项错误;我国封建社会开端于战国时期,故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夏朝王位继承已有一定规则,并不混乱,故D项错误。

3、B

解析 材料中反映的是“追求营利求富的风气,人们向往奢靡的生活”,与社会动荡不符,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有所发展,特别是私商兴起,促使人们追求营利求富,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国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故C项错误;思想的变化是由社会发展引起的,百家争鸣是思想变化的表现,故D项错误。

4、B

解析 ①中国人的圣书所对应的是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论语》属于儒家经典,故①对应的是《论语》;③救世的苦行者对应的应该是先秦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墨家代表中下层民众利益),《墨子》属于墨家学派的代表作品,故③对应的是《墨子》;⑤国家的秩序对应的是先秦时期的法家学派代表作(法家强调集权统一),《韩非子》属于法家学派代表作,故⑤对应的是《韩非子》。

故选B项。

5、C

解析 “五霸争长”“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事件正是分封制逐渐瓦解的表现,故A项错误;材料中“五霸争长”“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事件说明分封制逐渐瓦解,周王室对地方控制逐渐削弱,故B项错误;材料中“五霸争长”“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事件均需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说明在春秋时期尽管分封制逐渐遭到破坏,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观念依然存在,故C项正确;诸侯争霸会弱化宗法制,故D项错误。

6、A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社会继续向前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上出现了战乱与兼并等现象,于是孔子提出了“克己复礼”、老子提出了“小国寡民”等主张,这说明社会在发展进步的同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故A项正确。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不全是落后的,故B项错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学说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但材料并未体现,故C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但材料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

7、A

解析 材料中儒家对法家思想的吸收,法家对老子思想的继承,都反映出思想的融合,即百家争鸣中有共鸣之处,故A项正确。

材料只反映出儒家对法家思想的吸收,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当时思想的活跃,故C项错误;诸子百家的主张既有融合,也有相互的批驳,不可能基本一致,故D项错误。

8、D

解析 中国古代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

商朝和西周时已出现少量青铜农具,故选D项。

9、C

解析 炎黄传说属于后世对华夏始祖的集体记忆,故选C项。

传说不能确证,因此不能直接表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故排除A项;传说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排除B项;《史记》的记载也不一定可信,还要与出土材料相互印证,故排除D项。

10.C

解析 甲骨文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故A项错误;甲骨文是记录商朝活动的重要载体,不仅仅体现其宗教信仰,故B项错误;材料“破译甲骨文……需要充分了解殷商时代宗教信仰、社会习惯、乡风民俗等知识,这恰恰是甲骨文隐藏起来的历史”说明甲骨文是商朝文化的载体,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甲骨文对商朝研究的意义,不是对中国文字研究的价值,故D项错误。

11.D

解析 “战国时期重士之风兴起”可知战国时期是贵族走向没落的时期,故A项错误;百家争鸣是士阶级崛起的产物,故B项错误;春秋时期,一些没落贵族开始在平民中传授文化,“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不是士阶层崛起的影响,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许多诸侯国因能‘得天下之士’而在争霸战争中出尽风头,秦国因善于得士和用士而最终完成统一”可知,士阶层的崛起,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故D项正确。

12.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进入战国之后,周边各部与华夏各部逐渐融合,这有利于民族交融,故选C项。

13.A

解析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即不允许少数民族武装干涉中原地区华夏民族的事务。

裔、夷是指少数民族,夏、华即“华夏”。

这句话是“华夷之辨”思想的具体反映,它具有以华夏为中心、歧视夷狄民族的色彩。

其后孟子明确提出了“用夏变夷”的概念,发展了儒家民族思想,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说明战国时民族交融趋势日益加强,单纯强调“华夷之防”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故A项正确。

根据材料,从孔子的“华夷之防”发展到孟子的“用夏变夷”,其实都在坚持夷夏观念,并未放弃,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孔子和孟子的夷夏观念,并未涉及中原文化和周边文化的比较,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民族观,适应了时代需要,并未背离孔子的民族观,故D项错误。

14.C

解析 A项表述有违史实,故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均适应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需求,B项说法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社会转型时期旧势力仍有较大权力,故C项正确;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错误。

15.A

解析 材料中儒家对法家思想的吸收,法家对老子思想的继承,都反映出思想的融合,即百家争鸣中有共鸣之处,故A项正确。

材料只反映出儒家对法家思想的吸收,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当时思想的活跃,故C项错误;诸子百家的主张既有融合,也有相互的批驳,不可能基本一致,故D项错误。

16.D

解析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强调历史研究对象,而不是史学家自身的阅历,故A项错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