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济大学的生命教育学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25165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慈济大学的生命教育学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慈济大学的生命教育学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慈济大学的生命教育学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慈济大学的生命教育学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慈济大学的生命教育学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慈济大学的生命教育学羣.docx

《慈济大学的生命教育学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慈济大学的生命教育学羣.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慈济大学的生命教育学羣.docx

慈济大学的生命教育学羣

 

生命的認知、尊重與實踐

-慈濟大學的生命教育學羣

Cognizance,Respect,ActualizationofLife

 

全程計畫:

自民國90年9月至民國94年8月止

 

潘靖瑛*方菊雄**賴其萬***

2003/5/6

*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

**慈濟大學校長

***和信教學醫院講座教授、前慈濟大學醫學院院長兼副校長

 

生命的認知、尊重與實踐---慈濟大學的生命教育學群

報告人:

潘靖瑛

計劃總主持人:

方菊雄

【摘要】

慈濟大學創校宗旨之一即在培養學生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懷。

為達成此教育目標,慈濟大學於八十九學年度將通識人文課程的精神與醫學專業、服務實踐及宗教哲理結合,整合通識教育課程中原有的四門課,並新增五門課程,以建立一個完整的生命教育學群,定名為「生命的認知、尊重與實踐」。

設立學群之目的在力求課程深度與廣度上的週延;希望藉由增廣學生對生命的認知及實踐來啟發學生的生命智慧、深化價值反省,同時透過對我、他人及自然關係的省思,使學生能思考生命的意義,認知生命無價,進而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本學群總計開設九門課程分別為:

1.生命的意涵:

生命的認知、尊重與實踐。

2.生命的學習:

生命倫理。

3.生命的喜悅:

志願服務。

4.生命的平等:

國際人道援助與多元文化認知。

5.生命的關懷:

疾病與文化。

6.生命的無常:

生與死。

7.生命的終結:

緩和安寧療護。

8.生命的再生:

解剖與人文。

9.生命的觀照:

宗教的實踐。

上述課程全數開設在通識教育中心,但開課教師及支援課程的系所則分布在醫學院的醫學系、解剖學科;生命科學院的人類遺傳研究所;人文社會學院的社工研究所、宗教與文化研究所;及教育傳播學院的教育研究所與通識教育中心。

這些課程已於九十學年度首度開設六門,於九十一學年度全數開設,供學生修習。

九十學年度的六門課程修課人次總計為343人,九十一學年度則有384人。

若以李克氏五分量表來檢視修課學生對這些課程的教學評鑑,其評價大多落在4.0到3.6之間,堪稱理想。

壹、緣起與目的

慈濟大學是以醫學院創始,建校宗旨在培養視病猶親的醫護工作人員。

升格為大學後,其基本架構仍以醫學及生命科學相關系所為大宗,約佔百分之七十。

有鑒於醫學及生命科學相關系所之畢業生,大都投入醫療相關行業工作,而醫療相關行業之從業人員與人接觸的機會極多,且觸及的大都是生命中生、老、病、死的大事。

因此培育學生的人文素養及尊重生命的涵養一直是本校重要的教育目標之一。

本校通識教育的宗旨是秉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實施「全人」教育,希望能培育出具有人文素養,知感恩,能尊重、關懷生命,具有樸實、真誠、慈悲及自律情操的學生。

為達此目標,本校於通識課程的核心科目設計中,特別加入「慈濟人文」及「服務教育」兩門課程,希望透過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關係的探討與瞭解,使學生能思考生命的意義與真諦,並從實做中體悟「人苦我痛,人傷我悲」,「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悲天憫人胸懷,進而認知生命無價,轉而能珍惜、尊重生命。

教育部宣佈民國九十年為全國「生命教育年」,積極在各級學校推動生命教育課程。

生命教育的目的在於啟發生命智慧、深化價值反省,整合知、情、意、行(孫孝智,民89)。

它的範圍包含了人生整體及其全部歷程,涉及中國哲學所論述的天、人、物、我(林治平,民85),重點在幫助學生認識自我、了解自我與他人、與大自然的關係(黎建球,民89),建立完整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並內化陶冶其人格情操,同時力求深度與廣度上的周延(錢永鎮,民88)。

因此,生命教育不只是涉及情意的教育,生命智慧的啟發,也包含了認知與實踐(葉麗君,民89)。

配合國家「生命教育」的推動及本校通識教育理念的實踐,本校於民國八十九年由當時的副校長賴其萬教授邀集醫學院、生科院及人文社會學院多位深入參與通識教育課程規劃的教師,經多次討論後,提出本校的生命教育課程規劃構想。

課程計劃的總目標訂為有系統的將原本屬於通識人文課程的精神與目標和醫學及生命科學的專業課程結合,透過一系列結合醫學專業、宗教哲理及服務實踐的課程設計,帶領學生一起探究生命的誕生、長成、學習、喜悅、無常、平等、共生、終結及其再生。

希望學生由其中認知生命的意涵,學習生命的倫理,瞭解生命的平等與無常,進而觀照生命、尊重生命、關懷生命,以導引學生一窺生命教育的堂奧。

經深思後決定將該系列課程定名為「生命的認知、尊重與實踐」。

貳、課程設計的理念

孫效智(民89)在「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一文中提到生命教育需知、行兼具。

「知性內涵」包括了各式人生、宗教與道德哲學課題的探索與反省。

「實踐意涵」則包括了人格統整與情意教育。

而在學校教育中的落實,則包含「深化人生觀」、「內化價值觀」及「整合知情意行」三方面。

1、深化人生觀。

屬於人生哲學及宗教教育的領域,包括了生命意義、目標與理想的探問。

這部份課題包含了認知中的「知」,此處的「知」,指的是「智」,亦即深刻的生命智慧。

主要是教導學生體悟人生的意義,追求人生的理想,並勾勒自己的生命願景。

同時人若不能安頓與超越死亡的陰霾,就很難確立生命的意義,而生死是一體的兩面,生死的意義是相互發明的。

因此,生死教育、安寧照顧與臨終關懷、宗教的哲學及體悟是生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內化價值觀。

屬於倫理思想教育的範疇。

在此範疇內需使學生熟悉「生命倫理」中的不同課題,從不同角度去理解道德課題,以培養學生的多元價值觀及慎思明辨的「擇善」能力。

3、知情意行整合。

將幫助學生將在知性上已內化的價值理念統整於人格之中(誠於中),並在實踐抉擇上生活出來(形於外)。

因此實踐與服務的課程亦成為生命教育中不可少的一環。

奠基於上述有關生命教育的哲理基礎及落實於學校教育的方向,本校整合八門分別開設在通識教育中心、醫學系、社會工作系及宗教與文化研究所的課程,有系統的介紹給學生,同時為使學生瞭解本系列課程設計的用心,因此在大一上學期即先行開設一門入門導論的課程,其名稱即為「生命的認知、尊重與實踐」,故本系列之課程總計有九門。

其名稱如下:

1.生命的意涵:

生命的認知、尊重與實踐

2.生命的學習:

生命倫理

3.生命的喜悅:

志願服務

4.生命的平等:

國際人道援助與多元文化認知

5.生命的關懷:

疾病與文化

6.生命的無常:

生與死

7.生命的終結:

緩和安寧療護

8.生命的再生:

解剖與人文

9.生命的觀照:

宗教的實踐

本系列課程的重要性及其特色在於將生命教育抽象的意涵與哲理,轉化成具體可行的系列課程教授給學生,同時希望透過這一系列課程的實施,能具體的看到學生對生命的認知及情意態度上的轉變,並且將尊重生命的價值觀實踐在日後的生活及工作上。

參、九門子課程的簡介

本課程規劃總計含有九個子課程,每個子課程的內容、特色、授課教師、授課方式及擬達成之目標如下:

子課程一、生命的意涵:

生命的認知、尊重與實踐

該課程基本上為一簡介課程,是本學程所規劃其他八門課程的入門,為1學分開設在大一上學期的通識課程。

其重要性在導引學生瀏覽本學程一系列八門課程的內涵。

本課程雖為一簡介課程,但其目的是希望透過一系列課程簡介的演講,讓學生粗略的認知生命的意涵,學習生命的倫理,瞭解生命的平等與無常,進而觀照生命,尊重生命及關懷生命,同時能更進一步的選擇感興趣的主題再深入學習。

此外本課程亦設計七到八次的生命教育課題,以引導學生探索自己的生命意義與價值。

整個課程設計的終極目標是期盼學生能在認知生命意涵之餘,亦能實踐關懷、感恩、慈悲、助人及自律的生命情操,故本課程可謂是引學生踏入生命教育領域的敲門磚。

主課教師為潘靖瑛教授,協同教師計有賴其萬、方菊雄、程諾蘭、郭登聰、徐祥明、王英偉、盧蕙馨、張榮攀、余德慧。

授課方式是演講、引導閱讀、影片欣賞及小組討論。

子課程二、生命的學習:

生命倫理

本課程的開設是因應二十一世紀,生命科技不斷的突破發展,有關生命的議題,面臨重大的挑戰,對於「生命的意義」、「生命的價值」與「生命倫理的判斷」等問題的省思、探討及價值觀的重整與重建,已成為人類社會、法律及醫學必需面對的議題,也是青年學子必須探究的議題。

同時本校在生命、醫學及人文相關領域努力經營多年,擁有主、客觀的資源及教師,能提供具深度與特色的「生命倫理」課程,供學生學習。

本課程的特色是幫助學生從人文與生命科學的角度瞭解個體生命的誕生、延續與死亡,並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將倫理的原理原則應用到生命的課題上。

尤其是在面對生命科技具突破性發展之際,導引學生由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與處理其相應的倫理問題,並瞭解個體生命與環境的倫理關係及其實踐意義,使學生對生命倫理議題有基礎而根本的認知與判斷,以及慎思明辨的「擇善」能力。

主課教師為方菊雄、程諾蘭、李明亮、蕭正光。

授課方式是課堂講演、主題討論、引導閱讀。

論及的倫理議題計有生命在人文、宗教與科學的意義、生命的創造、演化、遺傳、變異、獨一性及基因體帶來的生命的修補、替換、重生、優生、骨隨捐贈與移植。

子課程三、生命的喜悅:

志願服務

本課程希望經由介紹志願服務:

人類互助歷史的發展,及其所蘊函之「巿民社會」的主張,和社會福利不完全是由政府掌控,而是要依賴個人、家庭、社區、志願部門、營利部門及企業部門共同承擔的觀念,並協助學生認知藉由志願服務以肯定自我的生命價值及意義的可能。

因此本課程除對學生提供志願服務的專業知識及訓練之外,更重要是希望藉由志願服務來啟發學生發展成熟的人格,確立對自我的認知,並與其本身的生命意義結合,同時達成其社會責任;希望修課學生能在修身齊家之外更能擁有治國平天下的胸襟和關懷,同時也希望透過「志願服務」課程達成目前各校積極提倡的人文教育及社會勞務的課程目標。

主課教師為郭登聰教授,協同教師計有王端正、萬育維、王順民。

授課方式是課堂講演、主題討論、參觀及志願服務的實作。

論及的主題包括志願服務的基本概念、志願服務歷史發展、志願服務的個人因素、志願服務的組織條件、志願服務的個人、機構、社會及對象的互動關係、志願服務的國家措施、志願服務的國內經驗分享、志願服務的個人經驗、志願服務的慈濟作法、志願服務的本土模式探討、志願服務的未來發展。

子課程四、生命的平等:

國際人道援助與多元文化認知

邁入國際互動日益頻繁的新世紀,大學生亟需建立宏觀的國際視野、認知世界多元文化與尊重生命的普世價值觀。

本課程的開設目的是希望藉由國際人道援助的實際案例,真實地呈現開發中國家人民生活的苦難真象,由天災人禍中讓學生體認無常與緊急危難救援的必要,從悲憫中昇華出對生命尊重的感動;此外,也藉由實際的援助案例,讓學生學習推動國際人道援助工作的基本觀念,瞭解國際組織的運作模式,以及臺灣推動國際人道援助工作的發展軌跡,進而開拓學生寬廣的國際視野與慈悲的人道關懷精神。

主課教師為徐祥明教授,協同教師計有王端正、王志宏、謝景貴等。

授課方式是課堂講演、主題討論、幻燈片及錄影帶欣賞,並邀請實際參與國際人道援助工作者與學生面對面座談,給學生們真實與切身的體驗,並參予志願服務的實作。

教學的內容包含國際現勢介紹與分析、國際組織運作概論、國際人道援助工作之基本原理原則、多元文化之認知與尊重、臺灣參與國際人道援助工作之歷史軌跡及未來展望、國際人道援助工作實例探討、及國際人道援助工作之人文意義。

子課程五、生命的關懷:

疾病與文化

疾病,尤其是慢性病,最可怕的往往不是疾病本身帶給病人肉體上的傷害,而是社會對這些疾病病人的歧視與偏見。

這些疾病之所以受到社會的歧視,最先是來自社會文化中對該疾病缺乏瞭解或誤解所引起的反應,久而久之,病人也會將這種歧視內化(internalized)而形成根深蒂固的羞慚心與脆弱的自我。

這種社會的歧視,最初均來自於早年照顧病人的家屬與醫護人員的態度,因此慢性病人的家屬以及治療這種慢性疾患的醫療人員都需要對病人這種羞惡與受歧視的心理有更清楚的認知,才能幫助病人。

也因為如此,在醫護人員養成教育之始就應讓他們對慢性病有正確的認知,而醫學教育界也有責任教育社會大眾正確的疾病觀。

唯有如此,病人才能在罹病後,從速就醫、早日康復,而不像目前有些病人因深恐受到社會歧視,而諱疾忌醫或延遲就診。

病人如能及時就醫,一旦病情控制下來,也可以從速回復正常生活,而不像目前有些病人因社會文化對疾病的誤解與偏見,而剝奪了他們應享有的基本人權與尊重。

我們深信若要改善此一現象,醫護人員需在求學的初期即對疾病、偏見有一深入的瞭解,且能體認病人因此所受之傷害,如此方能影響他們未來服務病人時,能有人溺己溺之胸懷,且更能關懷病人及家屬的感受。

同時教育社會大眾,使之改變對某些疾病的誤解與偏見,如此才能直接造福這些一直生活在疾病陰影下的病人及家屬。

本課程的特色是將專業醫學知識通識化,探討文化與社會對疾病的認知與態度的影響,提供學生(包括與醫學相關系所或非相關系所)機會,對幾種目前在台灣社會受到誤解與歧視的疾病產生正確的認知。

同時使學生有機會感受病人及其家屬因病人罹患此疾病而身受的生理、心理和社會層面的困境,而能適當地調整他們對疾病與病人的態度。

課程的重點在強調「人本的關懷」。

藉由教導學生疾病的正確認知,以及經由接觸而增加對這些病人的瞭解與關心,來減輕學生對特定疾病的誤解與歧視。

最後希望這門課程能幫助社會瞭解那些躲在黑暗角落諱疾忌醫的弱勢病人,協助他們早日就醫,並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

主課教師為賴其萬醫師,協同教師計有黃妙珠、林道平、林信男、胡海國、方啟泰、宋維村、廖運範、張燕惠等醫師。

課程內容包含常被社會人士誤解與歧視的疾病,癲癇、肝炎、愛滋病、精神病、藥物濫用、自閉症與智障、結核病、不孕症和糖尿病。

所選授課老師皆為國內該疾病的權威,且已從事該病病患的社會福利工作多年者。

授課的重點在於介紹該病的歷史以及它對人類社會的影響,該病的病因、症狀、診斷方法、治療與預後,以及病人與家屬身受的各種生理、心理與社會各層面的困難與問題。

子課程六、生命的無常:

生與死

本課程是在引介一個長期被學界忽略、對一般學生而言極其陌生的領域。

本課程的授課內容著重在生命過程的「人知其病」(知病)至「人知其死」(知死)的臨床身心靈處境。

配合醫護相關領域,以末期病人照顧的實徵研究資料為主要的教學材料,以期能實際處理臨終與彌留之際的身心靈狀態。

同時配合學生自我的狀態,探討學生對死亡的焦慮、憂鬱、恐懼、否認、失望或其他誤解,以期抒解學生對死亡的大惑,克服對死亡的恐懼、誤解,並提供更寬廣的抒解之道。

同時引介超個體心理學理論,使學生能理解「前個體意識」至「超個體意識」的全程人格體。

希望學生將來有機會從事臨床實務工作時,能實際幫助癌末病人,尤其在臨終心靈諮詢上。

本課程最終的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安頓與超越死亡的陰霾,確立生命的意義。

主課教師為余德慧教授,協同教師有李維倫、許禮安、石世明等。

教學內容計有十個主題:

1.死亡的生理現象;2.死亡的心理現象(自我現實的觀點);3.死亡的靈性現象(超個人的觀點);4.臨終自我現實崩解過程;5.臨終的社會、心理照顧;6.靈性照顧;7.宗教修持與靈性照顧;8.臨終覺知;9.死亡的身後世;10.親人的哀傷與撫慰。

教學方法有三:

1.講解:

圖片、幻燈片、影片欣賞、講述、討論、專題演講等。

2.練習:

組織學生分成小團體,依照心理自療的步驟作團體練習。

3.參訪:

學生參訪醫院緩和醫療病房、跟隨居家護理師探視末期居家病人、老人養護所,或各種宗教團體對末期病人的照顧處所。

鼓勵學生有機會與末期病人相處,學習同理知病與知死的處境。

子課程七、生命的終結:

緩和安寧療護

開設本課程的主要目的是探討臨終病人及家屬的身心靈變化,瞭解病人及家屬整體性需求,學習在病人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後,如何協助病人及家屬走出悲傷,同時讓學生面對真實的臨終案例,以促使學生省思個人的生命意義並珍惜生命。

我國十大死因中,癌症位居首位,對於癌症的處理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為預防癌症之發生,第二為早期發現,第三為延長生命,第四為緩和安寧照顧。

本課程的教學重心便放在癌症處理的第四階段:

如何積極提供癌末病人及家屬「全人、全家、全程、全隊」人性化的醫療關懷及全面化的醫護照顧,以協助癌末病人享有生命的尊嚴及平安,獲得身體、心理、社會、靈性的完整照顧。

緩和安寧療護是近代醫學的專業領域,重視癌末病人的症狀控制,是一種先進的,積極的醫療照顧模式,絕非消極的等待死亡。

當疾病(癌症)達到末期階段無法治癒,死亡已不可避免,則醫療目標從治癒(Cure)轉為照顧(Care)。

而最佳品質的照顧不僅依靠先進的設備,還必須依賴醫療團隊,而團隊成員包括醫師、護理人員、社工師、志工、宗教靈性照顧人員等,如何秉持「尊重生命」理念,充分發揮其專業功能,是本課程關注的重點。

死亡在中國人來說,是一個非常忌諱的事,本課程希望學生在面對真實的臨終案例中,學習如何協助病人走過人生最後一程及協助病人及家屬走出悲傷,同時激發其個人對生命本質的認知、尊重及省思,此即為本課程之最高目標。

主課教師為王英偉醫師,協同教師計有余德慧、許禮安、李維倫、黃淑貞、吳芳茜、趙可式等。

課程內容包括:

1.緩和安寧療護的發展;2.與末期病人及家屬之溝通;3.末期病患之身心變化;4.末期病患之社會及靈性需求;5.照顧末期病患者之身心靈變化;6.醫護人員角色;7.志工及社工人員的角色;8.臨終關懷與文化;9.靈性照顧;10.悲傷輔導;11.臨終照顧之倫理議題;12.宗教與臨終關懷;13.安樂死/安樂活。

教學方法包括課堂授課、錄影帶個案討論、醫護人員及家屬的經驗分享、實地參訪、志工服務(學期結束前最少陪伴一個病人及家屬),外校同學可透過遠距教學作互動式教學,並由各地志工及緩和醫療病房提供見習場所。

子課程八、生命的再生:

解剖與人文

本課程主要目的是希望藉由瞭解自古以來人類對遺體的處理到近代醫學教育解剖遺體的取得,並比對慈濟大學醫學院如何將人文關懷與解剖教學二者並行不悖的整合。

同時讓修課的醫學院學生在上大體解剖相關課程前,能對於人類解剖學史、及解剖的應用和相關文化有初步的了解,並希望他日能將解剖課程所培養的尊重遺體及其家屬的習慣,進一步轉化成為尊重病人及其家屬。

另一方面也讓非醫學院之修課同學能初步了解解剖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並了解與解剖相關領域的人文議題,進而認識並思考生命的意義。

本課程的特色是授課內容不侷限於醫學的大體解剖,而是涵括解剖學知識如何應用在醫學、人類學、藝術、運動等不同的領域。

本課程帶領醫學院學生對人體解剖學應用領域作初探(增加廣度),同時也提供非醫學院學生有趣且簡單的解剖學知識(增加深度)。

近年來由於慈濟基金會的推動,打開遺體自願捐贈的風氣,但對個人如何認同在往生後捐出自己的遺體,及其摰愛的親友如何面對親人捐贈遺體的過程,及醫學生與解剖學老師如何共同重新思考以尊重生命的角度去面對遺體捐贈者及其家屬,這些議題皆是修課同學需認真思考。

主課教師為王曰然及張榮攀教授,協同教師計有曾國藩等。

課程內容主題計有1.解剖學的緣起;2.古今遺體保存沿革;3.解剖學之於繪畫雕刻藝術;4.解剖學之於人類學;5.解剖學之於醫學;6.遺體捐贈者之面面觀;7.遺體捐贈者家屬的心路歷程;8.醫學生之於捐贈者及其家屬。

教學方法主要是依課程內容進行主題講課,並與學生討論;邀請相關領域教師進行專題演講;放映實地訪問採集的影像資料、幻燈片及錄影帶,並與學生討論教師調查研究發現之現象與文化意涵。

子課程九、生命的觀照:

宗教的實踐

宗教自人群社會形成以來就存在,即使在科技化、世俗化的現代社會,其影響力亦隨處可見。

但由於宗教的形式和面貌繁複多元,和社會各層面的互動關係也十分密切,致令許多人單就宗教現象批判其現實功利的成分,並以偏蓋全,以「宗教亂象」來評斷宗教無益世道人心。

凡此皆因民國以來的正式教育體制內,嚴重忽視宗教教育,在強調科學理性的前提下,視宗教信仰為落後的迷信行為。

本課程的目的與特色在闡明宗教的本質和功能,及其與人生的關係,並特別就正信宗教探討的「人的終極關懷」、「苦難無常的超越」等核心問題,介紹其對生命的觀照和洞見。

有別於一般神學院或佛學院的宗教課程,本課程的特色是,不宣揚特定宗教,也不鑽研教義文字,而強調人如何「活」出宗教的人文精神;課程設計將結合「行動經驗」,探討信仰的實踐在何種情況下利人利己,有助於提昇人性,增進人類福祉,並引導學生認識體會宗教實踐對現實人生的可能影響。

宗教情操和信仰實踐往往會產生深刻的生命關懷,本課程將就宗教如何啟發對生命的深沈觀照,信仰實踐如何利人利己,結合觀念和實務進行探討。

課程目的在引導學生跳脫「宗教是不是迷信」的狹窄論爭,回歸探討宗教的人文本質,即探討其如何有別於一般的知識系統,提供對生命的整體認識,也提供有關生命終極關懷的思考和行動。

並在科技與經濟快速變遷,人心頻受衝擊的當代社會中,探討宗教的入世實踐如何重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主課教師為盧蕙馨教授,協同教師計有釋若學、游謙等。

課程內容包含1.宗教的本質和功能;2.宗教和人生的關係;3.佛教和基督宗教教義對生命的看法;4.比較佛教、基督宗教對信仰實踐的觀念和作法;5.宗教美學(東西方的宗教繪畫和雕刻)的人文精神;6.當代社會宗教實踐的創造與行動詮釋;7.宗教信仰者的現身說法;8.宗教與科技的合流(如大體解剖、骨髓捐贈、宗教電子傳播媒體);9.二十一世紀的宗教關懷。

教學方法採講授、學生分組討論與報告、圖片與影片之賞析與討論、宗教信仰者的現身說法等方式進行。

並鼓勵學生參與觀摩宗教的社會服務,討論其實踐的意涵。

肆、課程的實施

本系列課程的「課程整體架構及理念」圖,列於附件一,請參閱。

本課程的實施方式是由校長方菊雄教授帶領通識中心及主課教師們,協調各相關學院及系所提供師資,各單位提供資源協助課程的進行,同時為了替這九門課程紮下厚實的實踐基礎,亦結合慈濟的四大志業、八大腳印中的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環保、社區志工的實務經驗作為課堂的範例;事實上許多慈濟志工多年的所作所為,俯拾皆是實踐生命教育的最佳典範。

加上慈濟志業體的「大愛電視台」,協助提供本課程教學所需的教材(如各種記錄影片等)及製作教材的技術,使課程的教材更形豐富。

然豐富的教材仍需依賴優秀的教師,以合宜的方式去講述引導,才能達成有效的教學,因此教師專業知能的提昇及培訓,亦是課程實施的重點之一。

以下僅就課程開設與分布情形、教學方式、教學評量、教師知能增進四項來說明本課程之執行情況。

一、課程開設及分布情形

本系列九門課程,分別於九十及九十一學年度逐步開設完備。

表1為這九門課程開設的次序與年級分布情形。

這九門課程中有三門為本校先前已開設之課程,其為「生死學」、「疾病與文化」、「緩和安寧療護」。

「生死學」一直是通識的常設課程。

「疾病與文化」原名為「疾病的誤解與社會偏見」,因會對疾病產生誤解及偏見,其主要根源在於整個社會的文化及風俗,為擴展該門課程之視野,因而更名為「疾病與文化」。

再者「緩和安寧療護」原本為醫學院的專業課程,轉變成通識課程後,名稱維持不變,但課程內容除了專業療護的知識傳授外,重心置於如何尊重及關懷臨終病人,及如何陪伴他們走完生命中的最後一程。

表1九門課程的開課次序列

課程名稱

開設年級與學期

學分數

授課教授

開設系所

起始年度

1

生命的認知、

尊重與實踐

一上

1

潘靖瑛

通識(社會學群)

90學年度

2

疾病與文化

一上

1

賴其萬

通識(自然學群)

90學年度

3

生命倫理

三上

2

方菊雄、程諾蘭

通識(社會學群)

90學年度

4

緩和安寧療護

三上

2

王英偉

通識(自然學群)

90學年度

5

解剖與人文

二下

1

王曰然、張榮攀

通識(自然學群)

90學年度

6

生死學

三下

2

余德慧

通識(社會學群)

90學年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