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届高考历史全国版一轮复习题必修二 第四单元课时作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24797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届高考历史全国版一轮复习题必修二 第四单元课时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步步高届高考历史全国版一轮复习题必修二 第四单元课时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步步高届高考历史全国版一轮复习题必修二 第四单元课时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步步高届高考历史全国版一轮复习题必修二 第四单元课时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步步高届高考历史全国版一轮复习题必修二 第四单元课时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步步高届高考历史全国版一轮复习题必修二 第四单元课时作业.docx

《步步高届高考历史全国版一轮复习题必修二 第四单元课时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届高考历史全国版一轮复习题必修二 第四单元课时作业.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步步高届高考历史全国版一轮复习题必修二 第四单元课时作业.docx

步步高届高考历史全国版一轮复习题必修二第四单元课时作业

【步步高】2017届高考历史(全国版)一轮复习题

必修2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22课时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选择题

1.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

“没有农业的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

”这说明毛泽东已经认识到(  )

A.只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才能促进农业的社会化

B.农业的社会化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首要条件

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

D.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必先完成农业集体化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农业的社会化的含义是指农业由孤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转变为分工细密、协作广泛的社会生产。

但新中国刚成立,大都是经济落后、小农经济众多的情况,也就是小农经济的分散性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由此选C项。

其它三项不符合题目的要求。

答案 C

2.《共和国记忆60年》中记载:

“苏联人安排了毛泽东参观斯大林汽车厂。

从没有目睹过汽车生产制造的过程,仍然乘坐着苏联提供的轿车的毛泽东,看着流水线上一辆一辆下线的汽车,对身边的陪同者说:

‘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

”这一理想的最初实现是在(  )

A.文化大革命时期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D.“一五”计划时期

解析 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说明在当时中国还不能制造汽车。

中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兴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了中国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

答案 D

3.周恩来在中共八大上指出:

“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以上材料表明党和政府(  )

A.认识到经济需要平衡发展

B.确立了优先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

C.将重点转向农业和轻工业

D.开始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

解析 考查八大经济建设方针。

从材料周恩来重视重工业为中心需要农业的配合,结合八大的经济建设方针,可知选择A项。

答案 A

4.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

“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

”该口号反映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  )

①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

②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社会生产力

③中国社会出现了盲目急躁的情绪

④中国人民具有巨大的创造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中的口号可以判断它出现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这不能说明②④,故可排除。

答案 C

5.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

农业强调“以粮为纲”,工业强调“以钢为纲”;

“三面红旗”迎风飘扬,六亿人民奋发图强;

适当缩小基本建设规模,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对此历史时期,正确的认识是(  )

A.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

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

C.“文化大革命”到实施拨乱反正

D.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1958年党过于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在经济领域犯了左倾冒进错误,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错误的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1962年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分、提高”的八字方针,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答案 A

6.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9月《人民日报》根据《决议》精神发表了“先把人民公社的架子搭起来”的社论;到11月,就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人民公社。

这一运动(  )

A.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导致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C.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D.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析 人民公社化强调公有化程度高,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故选C项。

B项是大跃进,排除;人民公社化、大跃进严重破坏生产力,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排除A、D两项。

答案 C

7.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

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B.“大跃进”的影响

C.国民经济的调整D.自然灾害的影响

解析 根据图示,从C项到D项对应的时间应从1960~1965,而A、B两项发生在1958年,D项发生在1959~1961年且不是主要原因,C项符合题意,答案为C项。

答案 C

8.1961~1963年我国大规模精简职工,减少城镇人口。

据史料记载,1961~1962年两年我国共减少职工1887万人,全国吃商品粮的城镇人口,从1961~1963年6月共减少2800万人。

关于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分析最合适的是(  )

A.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导致城市粮食供应紧张

B.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

C.险恶的国际环境迫使我们转移城市人口

D.国民经济发展严重受挫

解析 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的发展,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面对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题目中的现象源自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

故选B项。

答案 B

9.与下图漫画主题一致的标语是(  )

A.“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B.“亿万人民亿万兵,万里江山万里营”

C.“主观能动性无限,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D.“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

“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强调实行排斥市场作用的计划经济体制;“亿万人民亿万兵,万里江山万里营”强调全民皆兵;“主观能动性无限,巧妇能为无米之炊”过分夸大了主观能动性;“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强调时间和效益的重要性。

图中反映的是“大跃进”时期的“高指标”、“浮夸风”,与“主观能动性无限,巧妇能为无米之炊”属于同一思想。

因此,该题应选C项。

答案 C

10.下面是山东省1960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表,你认为第二产业的比重最有可能是(  )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60

20.61%

19.69%

A.31.7%B.18.9%C.20.5%D.12%

解析 注意时间信息是“1960年”,当时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第一、二、三产业比例失调,因此工业所占比重最大,故选A项。

答案 A

11.“(上世纪六十年代)他们还把加强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必要的集中统一领导,斥之为‘条条专政’、‘扼杀地方积极性’,因而盲目地下放企业管理权,大搞自成体系、各自为政、分散主义。

”这本质上反映了(  )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断掀起高潮

B.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禁运

C.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政治运动的严重影响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上世纪六十年代”“盲目地下放企业管理权”、“各自为政”等,可知是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影响,故选C项。

A项发生的时间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排除;B项是外因,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主观原因,排除;D项应该早就出现,且与材料不相符,排除。

答案 C

12.下表为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

根据该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生产峰值出现的原因是“二五计划”的实施

B.国民经济的调整使工农业的发展趋于平衡

C.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的发生

D.与工业相比,1956年以来农业生产停滞不前

解析 A项工业生产峰值出现的原因是大跃进期间“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畸形发展的结果,也有虚报产值的成分。

C项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违背经济发展规律。

D项1962年后农业生产有显著增长。

1962年中央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工农业的发展趋于平衡。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

材料二 下表反映的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

1953~1957

1958~1962

1963~1965

流入重工业

的资金(%)

38.7

54.9

48

流入农业的

资金(%)

7.6

11.4

18.4

流入其他部

门的资金(%)

53.7

33.7

33.6

材料三 1962年3月7日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陈云同志提出,1962年的年度计划需要有一个相当大的调整,重新安排,这是非常必要的。

这次调整计划,实质上是把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发展放慢一点,以便把重点真正放在农业和市场方面。

各种材料的分配,要先满足恢复农业生产的需要,其次是满足市场的需要,主要是日用工业品生产的需要。

——《陈云与中国经济建设》

(1)根据材料一说明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与前一个阶段相比,1958~1962年和1963~1965年我国资金在重工业和农业领域流动的变化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在“二五”计划期间(1958~1962),我国在改善民生问题上存在不足的原因有哪些?

解析 第

(1)问,“变化”可从材料的图表中分析出,“原因”可联系“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重大影响”可联系教材所学来回答。

(2)问,首先应该分时期来作答。

“1958~1962”变化可以结合资金流动情况概括为增加;原因在于经济建设的实践推动。

“1963~1965”变化可以根据工业和农业情况直接概括为流入重工业的资金减少,流入农业的资金增加;原因应该结合经济建设的“左”倾错误造成的危害及相应的经济调整方针及国民经济比例调整来作答。

第(3)问,从“二五”计划的时间段可知这时期发生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回顾相关的史实及消极影响来回答。

答案 

(1)变化:

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

原因: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影响:

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的基础。

(2)①1958~1962

变化:

流入重工业和农业的资金都增加了。

原因:

“大跃进”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人民公社化运动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

②1963~1965

变化:

流入重工业的资金减少,流入农业的资金增加。

原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三年经济困难,党和政府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投入比例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对重工业的投资,加强发展农业。

(3)原因:

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错误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发动“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对重工业和基本建设投入过大,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答出三点即可)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铁路事故惊人,去年一年发生行车重大事故和大事故755件,比事故最少的1964年的88件增加好多倍。

这中间有许多是责任事故,包括机车车辆维修方面的责任事故。

这说明没有章程了,也没有纪律了。

现在有些规章制度要重申……值班不许喝酒,这是历来的规矩,现在也不严格执行了。

喝醉了酒扳错道岔,就会造成火车相撞的重大事故。

所以必要的规章制度一定要恢复和健全,组织性纪律性一定要加强。

这个问题不光是在铁道部门存在,其他地方和部门也同样存在。

——《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材料二 各级党委狠抓企业领导班子的建设,克服资产阶级派性,落实党的政策。

大家讲路线,讲党性,讲大局,讲团结,讲纪律,有力地促进了安定团结,发展了大好形势。

上半年全国客货运输列车的正点率逐步上升,服务质量逐步提高,支援农业、支援钢铁生产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重点物资的运输任务都完成得很好。

全国20个铁路局中,有齐齐哈尔、哈尔滨、吉林、锦州、北京、太原、柳州、成都、西安和乌鲁木齐等10个局做到了时间过半,完成全年任务过半。

——《全国铁路一九七五年上半年货运量创

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1)分别概括两则材料各自的主要含义。

(2)材料一中所述混乱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所述局面好转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当年的整体经济形势如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革”期间经济的破坏和整顿情况。

(1)问,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两则材料的含义各有侧重,材料一主要反映的是局面的混乱,材料二主要反映的是局面的好转。

(2)问,要结合时间“1975年”。

第(3)问,原因要抓住时间“1975年”,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回答经济形势要结合当年国民经济的变化情况。

答案 

(1)材料一,铁路运输管理混乱,规章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材料二,经过整顿,铁路运输形势出现了好转,并支持或带动了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

(2)“文革”期间“左”倾错误的发展。

(3)主要原因:

1975年初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开始纠正“左”倾错误。

形势:

经济形势有了明显的好转,国民经济逐步回升。

 

第23课时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选择题

1.学者刘迎秋在《我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战略思路》中写道: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我国年度国民经济活动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主要得益于(  )

A.1978年改革开放的决策

B.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建立

解析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走上了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故选A项。

B项是外部条件,不起主要作用;C项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D项是1992年十四大提出,是A项的体现,皆排除。

答案 A

2.下图为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纪念币,两幅图表明(  )

A.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优先发展农业

B.实事求是,改革开放成就巨大

C.主动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实事求是,已经实现一国两制

解析 第一幅图片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二幅图片反映的有上海的发展还有拓荒牛,这都反映出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发展,故答案为B项。

答案 B

3.山西昔阳的大寨精神,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作为中国农业的旗帜。

作家凌志军在《1978—历史不再徘徊》一书中的第五章标题是:

“昔阳到凤阳”。

这一标题包涵的深刻含义是(  )

①昔阳的大寨精神已经辐射到贫困的凤阳 ②昭示历经20年的人民公社制度已走向尽头 ③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将发生重大的变革 ④凤阳小岗村的星火将成为取代大寨旗帜的烈焰

A.①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昔阳精神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依靠集体大干苦干的反映;贫困的凤阳吹响了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号角,说昔阳是凤阳的“辐射”是不正确的。

答案 C

4.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B.中共十三大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巨大作用

C.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D.加入世贸组织,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经济体制改革。

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份是1985年,此时农村改革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起步,选择C项。

答案 C

5.下面是某同学的学习随笔,根据所写内容,我们可以判断其学习的内容是(  )

A.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B.多种分配制度的建立

C.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D.新中国之初三大改造

解析 注意图片中的文字“80年代”“城市”“计划”“来料加工”“自己展销”“国家发放”“利润”等,由此判断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故选A项。

B、C两项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表现,包含于A项;D项从时间上排除。

答案 A

6.下表为某学生编制的《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表》。

表格出现残损,你认为其中三格已标明数字序号①②③的内容应该是(  )

A.汕头特区、海南省;宁波、温州;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B.潮洲特区、汕头特区;杭州、宁波、温州;沿海经济开发区

C.福州特区、汕头特区;杭州、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

D.汕头特区、海南省;宁波、温州;沿海经济开发区

解析 ①是经济特区:

汕头、海南,排除B、C。

②浙江省的沿海开放城市是宁波和温州。

③开放的层次属于沿海经济开发区,排除A项。

答案 D

7.有人把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划分为初步探索、制度创新和纵深推进三个阶段,其中1993~2003年被称为制度创新阶段。

这里的“创新”具体是指(  )

A.按劳分配制度的创新

B.管理模式的创新

C.所有制方面的创新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

解析 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阶段实际上就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阶段,重点进行了经营管理体制、分配体制和所有制结构等方面的改革。

第二阶段开始于1993年,由这个时间可以联想到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据此可知题干中的“创新”实际上就是指流通体制的创新。

根据所学,1978~1992年是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改革目标;1993~2003年被称为制度创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明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2004年以后是纵深推进阶段,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方式的变化和资本市场的改革使我国的国企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答案 D

8.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喀什市政府决定向深圳学习经验。

这里的“经验”主要有(  )

①实行多元化的经济所有制形式 ②吸收和利用外资 ③充分利用过去的经济优势 ④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经济特区。

可采取排除法做。

深圳在设立经济特区前是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经济基础十分薄弱。

故观点③不能列入“经验”范畴。

故正确选项是C项。

答案 C

9.下图是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1987年出版)中对一些国家1980~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

当时,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状况预测的依据是(  )

①文革后社会政治局面稳定 ②出台重大经济决策活跃城乡 ③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接轨世界 ④突出科技教育兴国战略地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注意题干“当时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状况预测的依据”、“1987年出版”,可知应回答的是保罗·肯尼迪在1987年对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预测,那么他在1987年可作为依据的只能是①②④,④不是说1995年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其表述是“突出科技教育兴国的战略地位”,邓小平在文革结束后提出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口号均体现了这一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出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所以排除③。

答案为B项。

答案 B

10.前上海副市长赵启正对某一重大措施评价说:

“(它)实现了以点带面,壮大上海,带动周边的战略效果,是经济学理论‘点轴开发模式’的典型案例。

”这是指(  )

A.开放港口城市B.开辟经济开放区

C.浦东的开发开放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上海”“带动周边”“点轴开放”等,由此可判断是浦东的开发开放,故选C项。

A项太笼统,排除;B、D两项不符合“以点带面”“点轴开发”模式,排除。

答案 C

11.俄“邓小平理论”专家斯米尔诺夫认为:

邓小平的“黑猫白猫”理论本身是“务实主义”的。

下列史实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②“双百”方针的提出 ③“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④南方谈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邓小平的“黑猫白猫”理论就是“务实主义”,实际上肯定了邓小平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科教兴国和南方谈话分别是对农业、科学教育和体制改革所面临问题的解决。

“双百”方针是毛泽东提出的,排除含有②的选项。

答案 D

1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如图,我们从《转折—亲历中国改革开放》一书中可以了解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

①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根本性突破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质的变化 ③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④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已经实现了民富国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

解析 本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

②不对,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性质没变;④错在实现了民富国强,中国现在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要求开放天津、宁波等地通商。

乾隆皇帝严辞拒绝,并表示如果“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定当立时驱逐出洋”。

材料二 18世纪中期以后,广州是清政府对外贸易的唯一口岸。

1843年上海开埠后,城市商业中心由城东南的“南市”逐渐转移到城北沿苏州河新闸一带的租界地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逐渐转移,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1861年天津开埠后,城市经济中心由城东北沿河一带逐渐转移到城东南的租界地区,天津逐渐成为北方外贸中心。

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上海、天津发展成近代大城市。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英两国怎样的历史状况?

(2)广州、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依据什么不平等条约?

概括材料二反映的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

(3)依据材料三,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说明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关系。

解析 第

(1)问,从中、英双方对待海外贸易的态度分析。

(2)、(3)问,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回答即可。

第(4)问,注意分清中国近代、现代经济的主体是什么,由此引出答案。

答案 

(1)英国工业革命已开始,需要开辟海外市场;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闭关锁国。

(2)《南京条约》。

开埠通商引起全国外贸中心的转移,设立租界引起相关城市商业或经济中心的转移。

(3)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4)近代世界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被迫开放,卷入世界市场;当代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中国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动开放,融入世界经济。

14.人的姓名不仅携带着每一个家庭的盛衰信息,而且携带着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系列信息。

姓名文化成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说文》:

“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材料二 上世纪50年代,中国不少人用“斯、基、娜、娅、莎”等俄文音译字为孩子起名儿;“李解放”、“王建国”、“张抗美”、“孟跃进”等名字也是那一时代的代表。

上世纪60年代的“陈坚强”、“齐移山”、“杨文革”、“周卫红”,70年代的“文爱武”、“徐拥军”、“房永红”、“高改革”等等,都是一些经典姓名。

——《历代姓名趣谈》

材料三 当第一批中国白领把取英文名“能弱化论资排辈”的理念付诸实践时,连这些外企、私企打扫卫生的阿姨都被叫做了“Mary”。

在毕业生到外企去求职时,他们总忘不了在简介里取上一个“受欢迎的英文名”,比如“Am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