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安装施工方案06.docx
《设备安装施工方案0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安装施工方案06.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备安装施工方案06
封面
2017年6月
一、工程概况1
二、编制依据1
三、设备安装1
四、施工程序8
五、工程质量保护措施10
六、现场管理11
七、安全应急预案12
一、工程概况
本装置为煤层气开发利用项目,主要工艺程序为来气计量、脱二氧化碳、脱水脱汞及液化、储运等。
本装置设备共约70台(套)。
其中:
静设备类型45台。
主要为塔类设备、容器储罐、换热器类及成套设备等。
动设备类型25台。
主要有泵类设备,压缩机类设备等。
二、编制依据
序号
标准和规范名称
标准编号
1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14976-2012
2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GB/T3091-2015
3
《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
GB/T8163-2008
4
《化工配管用无缝及焊接钢管尺寸选用系列》
HG/T20553-2011
5
《锻制承插焊和螺纹管件》
GB/T14383-2008
6
《钢制对焊管件》
GB/T12459-2017
7
《锻制承插焊、螺纹和对焊支管座》
GB/T19326-2012
8
《钢制管法兰》
HG/T20615-2009
9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184-2011
10
《阀门的检查和试验》
API598
11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
GB/T20801-2006
12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GB50235-2010
13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GB50236-2011
14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
GB50126-2008
15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
TSGD0001-2009
16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NB/T47013-2015
17
《金属表面锈蚀等级及除锈等级的评定》
GB/T8923
18
《工业设备及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
GB50726-2011
19
《工业设备及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727-2011
20
《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
GB7231-2003
21
《焊接工艺评定规程》
DL/T868-2014
22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699-2015
23
《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
NB/T47010-2010
24
《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
NB/T47008-2010
25
《塑料衬里复合钢管和管件》
HG/T 2437-2006
26
《涂装前钢材表面处理规范》
SY/T0407-2012
27
《钢制管法兰缠绕式垫片》
HG/T20631-2009
28
《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63-2008
29
《聚乙烯管线管规范》
SY/T6656-2013
30
《采用聚乙烯内衬修复管道施工技术规范》
SY/T4110-2007
31
《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钢制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H3501-2011
32
《石油化工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HT3533-2013
33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
34
《给水聚乙烯管材标准
GB-T13663-2000
35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
04S520(P57)
36
《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范》
GB/T50349-2005
37
《柔性套管图集》
02S404(P5)
38
《给水排水标准图集》
S1-S5
39
《管架标准图集》
HGT21629-99
三、设备安装
一、设备安装施工条件
1.设计及其它技术文件齐全,施工图纸已经会审,技术交底和必要的技术培训已经完成。
2.材料、劳动力、机具基本齐全。
3.现场施工用水、电等可以满足要求。
4.基础施工完毕,混凝土强度已达要求。
二、基础验收
1.土建资料验收:
质量合格证明书,测量记录及其它施工技术资料。
2.基础外观检查:
⑴基础上应有明显的标高基准线、纵横向中心线,须做沉降观测的需有沉降观测水准点。
⑵基础外观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和露筋等现象。
⑶基础中心标高、水平度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⑷预埋件、地脚螺栓预留孔或预埋地脚螺栓符合设计要求。
三、设备验收和清点
1.清点验收随箱的出厂合格证明书及安装说明书等技术文件。
2.按装箱清单清点检查设备及设备附件和内件名称,型号和规格及数量,表面不得有损坏、变形及锈蚀。
3.备品备件由甲方收回仓库保存,其它暂不安装的零部件则复好箱子,妥善保管。
四.静设备安装
1.安装前检查设备上制造厂是否标有中心标志和定位基准标志,如没有则在现场自行标出。
2.检查设备方位标记,重心标记及吊挂点,不符合者要予以补充。
3.有内件装配要求的设备,检查设备内壁的基准园周线,基准园周线应与设备轴线垂直,以保证内件安装的准确性。
4.基础表面处理
⑴铲出垫铁设置位置,用水平检查垫铁的水平度。
⑵非垫铁位置的基础表面应铲麻,以保证二次灌浆层结合良好。
⑶垫铁的大小和数量由设备附件及设备操作重量和地脚螺栓拧紧压力计算求得。
⑷垫铁间距300~500mm,分布于地脚螺栓两侧。
5.设备就位
⑴方位正确
⑵安装标高、中心线符合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
⑶垂直度、水平度符合要求
h——立式设备两端测点距离,D——设备直径,L——卧式设备两支座距离
⑷立式垂直度测量方法
允许偏差(mm)
一般设备
与机械设备衔接的设备
立式
卧式
立式
卧式
方位
沿底座园周测量D≤2000,10
D>2000,15
——
沿底座环园周测量5
中心线
±5
±5
±3
±3
标高
±5
±5
±3
±3
水平
——
纵向L/1000
横向2D/1000
——
纵向0.6L/1000
横向D/1000
垂直度
H/1000,但不超过30mm
——
h/1000
<30mm
——
a.有条件可挂铅垂线直接测量的,则在互成90°的方向悬挂两根铅垂线直接测量上下两个数据值,确定垂直度偏差。
b.对于高大设备的塔类和容器设备,在互成90°的方向架设两套经纬仪,切边测量垂直度偏差值。
c.高大设备受气候条件(太阳照射和风力)的影响,为求得垂直度偏差正确性,应选择最佳气候条件来测量和调整。
d.不得用松紧地脚螺栓及局部加压等方法来调整设备垂直度。
⑸卧式设备滑动端地脚螺栓位置应准确,安装时紧固,开车前松开0.5~1mm,以满足设备热胀冷缩的要求,安装前底座应清理干净,在滑板上涂以黄干油以利滑动。
⑹二次灌浆
a.二次灌浆前隐蔽工程检查和记录内容:
•各组垫铁的松紧程度应一致。
•垫铁的配置及间距300~500mm。
•每组垫铁的块数(≤4块)和高度。
•垫铁与设备底座的接触情况,0.05mm塞尺塞不通。
•每组垫铁的摆放应整齐,伸入长度超过地脚螺栓,露出设备底板外缘10~20mm。
b.点焊垫铁,冲洗基础、置模板。
c.用灌浆料进行二次灌浆1~2小时后抹面收光,平面稍向外倾斜。
6.梯子平台及其它附件的安装。
直爬梯的安装必须保证设备能自由伸缩。
7.内件安装
•人工清扫设备内部的铁锈、泥砂、灰尘、木块、焊条等杂物。
按图纸或技术文件安装内件(如筛板、泡罩、除膜器等)。
充填填料,填料应干净,不带泥砂及其它污物。
8.人孔封闭
由施工、业主、监理共同检查认同,方可封闭,并填写“设备清理检查、封闭记录”。
二.动设备安装
1.泵的安装
(1)泵安装前应作下列复查:
①基础的尺寸、位置、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设备不应该有缺件、损坏或锈蚀等情况;
③根据泵所输送的介质等特性,必要时就核对主要零件、轴密封件和垫片的材质;
(2)泵的找平、找正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解体安装的泵,以泵体加工面为基准,泵的纵、横向水平度允许偏差为0.05mm/m;
②整体安装的泵,以进出口法兰面或其他水平加工基准面为基准进行找平,水平度允许偏差:
纵向为0.05mm/m,横向为0.10mm/m;
③主动轴和从动轴以联轴器连接时,两轴的对中偏差及两半联轴器端面间的间隙应符合下列的规定:
凸缘联轴器两半联轴器端面应紧密接触,其两轴的对中偏差:
径向位移应不大于0.03mm,轴向倾斜就不大于0.05/1000。
④主动轴与从动轴以传动胶带连接时,两轴平行度的允许偏差,两轮平面相对轴向位移应符合下表规定
⑤两轮的轮宽中心平面应在同一平面上,两平面相对轴向位移量为:
平胶带带轮不大于1.5mm,三角胶带带轮和链轮不大于1mm。
⑥两轴平行度的允许偏差为0.5mm/m;
(3)泵试运转
●泵试运转前应做下列检查工作:
①地脚螺栓应紧固完毕,二次灌浆就达到设计强度,抹面工作应结束;
②冷却、传热、保温、保冷、冲洗、过滤、除湿、润滑、液封等系统工艺管道应连接正确,且无渗漏现象。
管道应冲洗干净,保持畅通;
③输送液体高于120℃的离心泵,轴承部位应进行冷却;
④机械密封应进行冷却、冲洗,输送易结晶的液体时,再次启动前,应将密封部位的结晶物清理干净;
⑤各指示仪表应灵敏、准确;
⑥电机绝缘电阻及转动方向应符合设计规定;
⑦轴端填料的松紧程度应适宜。
机械密封的装配应正确。
高温高压下,填料的减压、降温设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⑧各润滑部位应加入符合技术文件规定的润滑剂;
⑨泵入口必须加过滤网,泵过滤网的有关面积应小于泵入口截面积的两倍;
⑩脱开联轴器,先进行驱动机的试运转。
以电机驱动的,电机应运转2小时以上;
●泵启动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①往复泵、齿轮泵、螺杆式容积泵启动时,必须先开启进、出口阀门;
②离心泵应先开启入口阀门,关出口阀门后再启动,待泵出口压力稳定后,立即缓慢打开出口阀门调节流量,在关闭出口阀门的条件下,泵连续运转时间不应过长;
③用化工介质进行试运转的泵,其充液、置换、排气等要求应按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
●泵必须在额定负荷下连续进行单机试运转4小时。
凡允许以水为介质进行试运转的泵,应用水进行试运转;
●往复泵试运转时,应按下述规定升压:
无负荷(出口阀门全开)运转应不少于15分钟。
正常后,在工作压力的1/4、1/2、3/4的条件下分段运转,各段运转的时间均不应少于半小时。
最后,在工作压力下应连续运转4小时以上。
在前一压力级试运转不合格前,不应进行后一压力级的运转。
●计量泵应进行流量测定。
流量可以调节的计量泵,其调节机构必须动作灵敏、准确。
可连续调节流量的计量泵,宜分别在指示流量为额定流量的1/4、1/2、3/4或额定流量下测定其实际流量。
●高温泵如在高温条件试运转,必须做好下列工作:
①试运转前进行泵体预热,泵体表面与有工作介质的进口工艺管线的温差应不大于40℃。
泵体预热时,温度应均匀上升,每小时温升不得大于50℃;
②预热时,每隔10分钟盘车半圈,温度超过150℃时,每隔5分钟盘车半圈。
③检查泵体机座滑动端螺栓处的轴向膨胀间隙;
④开启入口阀门或放空阀门,排出泵体内气体,预热到规定温度后,再关好放空阀门;
⑤停车后,应每隔20~30分钟盘车半圈,直至泵体温度降至50℃为止;
●低温如低温介质下试运转,必须先做好下列工作:
①预冷前打开旁通管路;
②按工艺要求对管路或泵内腔进行除湿处理;
③进行泵体预冷,冷却到运转温度。
冷却速度每小时不得大于30℃;预冷时,应全部打开放空阀门,预冷到规定温度后,再将放空阀门关闭;
●脆性材料制造的泵在试运转时,应防止骤冷和骤热,不允许有高于50℃温差的冷热突变。
●泵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运转中,滑动轴承及往复运动部件的温升不得超过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65℃。
滚动轴承的温升不得超过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填料函或机械密封的温度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②泵的振动值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若无规定时,离心泵的振动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离心式设备轴承处的振动值(mm)
转速(转/分)
轴承处双向振幅不大于
≤375
0.18
>375~600
0.15
>600~750
0.12
>750~1000
0.10
>1000~1500
0.08
>1500~3000
0.06
>3000~6000
0.04
>6000~12000
0.03
>12000
0.02
③电机的温升不得超过铭牌或技术文件的规定;
④压力和电流应符合设计要求,对于工作介质比重小于1的离心泵,当用水进行试运转时,应控制电动机的电流不得超过额定值,且流量不得低于额定值的20%;
⑤转子及各运动部件不得有异常声响或摩擦现象。
往复泵应运行平稳,配汽机构应动作灵活,准确;
⑥各润滑点的润滑油温度、密封液和冷却水的温度,不得超过技术文件的规定;
⑦泵的附属设备运行正常,管道应连接牢固无渗漏;
⑧离心泵的软填料密封可根据输送介质粘度的不同,允许有5~20滴/分的均匀成滴泄漏。
机械密封的允许泄漏量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对于输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贵重物料和要求介质与空气隔绝的泵,密封的泄漏量不应大于设计的规定值;
●试运转过程中应做好详细记录,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2.压缩机安装(由于压缩机图纸或资料并不齐全,具体施工由设备厂家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安装)。
本工段压缩机为分体式机构,须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
(1)压缩机安装时,设备的清洗和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应对活塞、连杆、气阀和填料进行清洗和检查,其中气阀和填料不得采用蒸汽清洗;
●隔膜式压缩机应拆卸清洗缸盖、膜片、吸气阀和排气阀,并应无损伤和锈蚀。
●压缩机的安装水平偏差应不大于0.20/1000,并应在下列部位进行测量:
①卧式压缩机,对称平衡式压缩机应在机身滑道面或其它基准面上测量;
②立式压缩机应拆去气缸盖,并在气缸顶平面上测量;
③其它形式的压缩机应在主轴外露部分或其它基准面上测量;
(2)压缩机附属设备安装
●压缩机附属设备(冷却器、汽液分离器、缓冲器、干燥器、储气罐、滤清器、放空罐)就位前,应检查管口方位、地脚螺栓孔和基础的位置,并与施工图相符;各管路应清洁和畅通。
●附属设备中的压力容器在安装前的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应按国家现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执行。
当压力容器外表完好、具有合格证、在规定的质量保证期内安装时,可不作强度试验,但应作严密性试验。
●卧式设备的安装水平和立式设备的铅垂度偏差均不应大于1/1000。
●淋水式冷却器排管的安装水平和排管立面的铅垂度偏差均不应大于1/1000;其溢水槽的溢水口应水平;
(3)压缩机试运转
●压缩机起动前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全面复查气缸盖、气缸、机身、十字头、连杆、轴承盖等紧固件,应已紧固和锁紧;
②仪表和电气设备应调整正确,驱动机的转向应与压缩机的转向相符;
③润滑剂的规格、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润滑系统经试运转应符合要求,供油应正常;
④进、排水管路应畅通,冷却水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冷却水系统经试运转应符合要求;
⑤进、排气管路应清洁和畅通;
⑥各级安全阀经校验、整定,其动作应灵敏、可靠;
⑦盘车数转,应灵活无阻滞现象。
●压缩机空负责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应将各级吸、排气阀拆下;
②启动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其运转应正常;
③检查盘车装置,应处于压缩机启动所要求的位置;
④点动压缩机,应在检查各部位无异常现象后,再依次运转5分钟、30分钟和2小时以上,每次启动运转前检查压缩机润滑情况均应正常;
⑤运转中油压、油温和各摩擦部位的温度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⑥运转中各运动部件应无异常声响,各紧固件应无松动。
●压缩机空气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空气负荷试运转前,应行装上空气滤清器,并逐级装上吸、排气阀,再起动压缩机进行吹扫;从一级开始,逐级连通吹扫,每级吹扫应不小于30分钟,直至排出的空气清洁为止;
②吹扫后,应拆下各级吸、排气阀清洗洁净,如无损坏,随即装上复原;
③升压运转的程序、压力和运转时间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其排气压力为额定压力的1/4时应连续运转1小时;为额定压力的1/2时应连续运转2小时;为额定压力的3/4时应连续运转2小时;在额定压力下连续运转不应小于3小时;
升压运转过程中,应在前一级压力下运转无异常现象后,方可将压力逐渐升高;
④压缩人质不是空气的压缩机,当采用空气进行负荷试运转时,其最高排气压力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⑤运转中油压不得小于0.10MPa,曲轴箱或机身内润滑油的温度不应大于70℃;
⑥各级排水温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压缩机在空气负荷试运转中,应进行下列各项检查和记录:
①润滑油的压力、温度和各部位的供油情况;
②各级吸、排气的温度和压力;
③各级进、排水的温度、压力和冷却水的供应情况;
④各级吸、排气阀的工作应无异常现象;
⑤运动部件应无异常响声;
⑥连接部位应无漏气、漏油或漏水现象;
⑦连接部位应无松动现象;
⑧气量调节装置应灵敏;
⑨主轴承、滑道、填函等主要摩擦部位的温度;
⑩电动机的电流、电压、温升;
⑾自动控制装置应灵敏、可靠。
●压缩机空气负荷试运转后,应清洗油过滤器和更换润滑油。
四、施工程序
序号
基础
安装
设备
1
基础交工验收
设备材料点交
2
基础放线
检查或施放找正基准线
3
基础表面处理
清理设备底座板
4
安放垫铁
清理地脚螺栓
5
清理预埋地脚螺栓孔
6
清理预埋件
设备吊装就位
7
初步找正
8
灌地脚螺栓孔砼
9
找正
10
点焊垫铁
11
二次灌浆
12
安装设备扶梯、平台
13
配管
14
配电仪
15
设备内部清理
16
装内件
17
系统试压
18
装填料及触媒
19
封闭人孔盖
20
最终检查、交工
五、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一)施工质量控制与检验程序
1、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
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在施工前应将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对参与该项目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具体执行《施工及保修过程控制程序》(QG/CC-7.0502.11-02)中的规定和要求。
2、人员资格
对参加项目施工有特殊资格要求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须经资格审查和确认,持证上岗。
3、制定并确认A、B、C三级质量控制检查点:
将施工过程中,对工程的使用性能、安全、寿命、可靠性等有重大影响的施工部位和对下道工序的质量形成有较大影响的工序,设置质量控制检查点。
同时,按影响产品质量形成的重要程度,将其划分为A、B、C三个等级,把管理人员的职责规范化地确定下来,做到既全面控制施工过程,又有重点地控制工序质量。
4、项目建立明确的质量责任制度,质量责任分解到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各个工种。
从制度上落实谁管生产谁管质量,谁施工谁负责质量,谁操作谁保证质量。
(二)、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检验
1、工序技术人员和工序组长在施工过程中执行三检,即自检、互检、交接检。
组织开展三工序活动,即检查保护上工序,保证本工序,优质服务下工序。
2、工序检验和试验
严格执行A、B、C三级质量控制点检查制度。
(三)、施工质量控制保证措施
为了有效地实施以上质量控制的规定和要求,确保工程质量,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积极主动配合业主和监理机构的工作,认真和严格地执行业主发出的指令、意见和建议,并为业主工程师的工作提供方便。
2、听取和接受当地质量主管部门、设计等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提高质量管理管理工作。
3、加强职工对标准规范、质量体系文件和质量管理要求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质量意识,明确各自的质量职责。
六、现场管理
(一)、文明施工
1、施工机具管理
(1)、保持机具清洁和良好状态。
(2)、保持机具上应有的标识(技术参数等)。
(3)、各施工点的机具摆放整齐,垫高防浸水,必要时设置遮盖设施。
(4)、机具更换出的油污放在专用容器中,并按规定处理。
(5)、每天完工后,将机具处于关闭安全状态,线缆等辅件收拾放置合适的地方。
(6)、不用的机具及时撤离施工场地入库存放。
(8)、将没有使用完的材料(包括整料、短料、附件、管件和其它工程材料),确认其标识后,分门别类的在原放地放置整齐。
(9)、清理各自当天的施工范围(部位),保持干净,并将废物送至指定的地方。
(二)、安全施工措施
1、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
(1)、新进场人员的安全教育。
(2)、所有人员在他们到达现场后,未安排工作前都要进行安全教育。
(3)、安全教育内容
2、特殊的教育和培训
对从事特殊作业的工人或班组进行专项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三)、安全会议
1、每月项目经理主持召开一次安全会议,总结上月的安全工作,安排下一月的安全计划和安全工作重点。
2、施工队安全会
每周一次安全会,队长向其成员进行安全教育,总结上周安全工作,布置下周安全工作。
(四)、班前安全会
每日召开工前安全会议,班组长向其成员进行十分钟的安全教育。
指出存在的问题,强调当天的安全文明施工。
当发生安全事故时,立即召开有关人员参加的特别安全会议,对事故进行分析,落实纠正和预防措施。
(五)、安全用品使用规定
1、安全帽
所有在现场施工的人员或进入现场参观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安全帽和头盔应安装正确,安全帽和头盔要定期清洗。
在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全时戴上安全帽,管理人员要作好表率。
2、由于起重机是高空作业所以必须佩带好安全带并搭好脚手架,任何未经批准的人员严格禁止进入脚手架、三角梯、平台的安装区和拆除区。
在进行该项工作期间,应设置栅栏绳,挂上“不准进入”和“头顶危险”的警示。
用于脚手架、三角梯、平台的木材应是好质量。
无脚手架的地方应设安全网,在该情况下,工人应系好安全带。
设置在地面上的平台的所有敞开处和边缘应有安全措施。
安装脚手架的地面应坚实。
如地面不平,可用钢板调整。
为了脚手架稳固,相互设置斜拉撑。
损伤或严重变形的钢管或紧固件不能用于脚手架。
3、材料处理
材料、垃圾、工具等物件不得从高处往低处丢,在地面向高处吊装材料时,材料应捆绑牢固。
(六)、吊装作业
1、总则
吊装作业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和栅栏绳。
与工作无关的人员进入要持特殊通行证。
放置吊车的地面要检查强度,必要时应加固,如在路面上垫钢板。
应有特殊工作证并持有上岗证人才能允许操作吊车或吊装设备。
吊装工作的指挥和操作人员应具有丰富的经验,有明确的岗位职责,他们应站在能观察吊车工作的地方。
旗子、步话机、口哨信号系统要统一。
吊车的吨位容量,应符合批准的方案。
在吊装前,总起重量和设备的重心位置要再次确认,严禁超负荷吊装。
坏天气如强风和雨天中,不能进行吊装作业。
所有的吊车应每个月进行检查和试车。
吊车不用时应锁上。
2、起重工作
起重工作应在批准的指挥者的指挥下进行操作。
起重重量应是设备和材料及其附件包括起重用具的总重。
钢丝绳要求质量好,无锈蚀、缺陷或变形。
主绳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