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6451997通讯规约通信规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609257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30 大小:4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LT6451997通讯规约通信规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DLT6451997通讯规约通信规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DLT6451997通讯规约通信规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DLT6451997通讯规约通信规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DLT6451997通讯规约通信规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LT6451997通讯规约通信规约.docx

《DLT6451997通讯规约通信规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T6451997通讯规约通信规约.docx(1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LT6451997通讯规约通信规约.docx

DLT6451997通讯规约通信规约

DL/T645-1997通讯规约第1页

 

DL/T645-1997通讯规约通信规约

1、范围

该通信规约适用于本地系统中多功能表的费率装置与手持单元(HHU)或其它数据终端设备进行点对点的或一主多从的数据交换方式,规定了它们之间的物理连接、通信链路及应用技术规范。

 

2、引用标准

GB/T3454-1994

数据通信基本型控制规程

GB/T9387-1995

信息处理系统

开放系统互连

基本参考模型

DL/T614-1997

多功能电能表

IEC1107-1996

读表、费率和负荷控制的数据交换

---直接本地数据交换

IEC1142--1993

读表、费率和负荷控制的数据交换

---本地总线数据交换

ITU-TV。

24—1993非平衡双流接口电路的点特性

ITU-TV。

28—1993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电路定义表

 

3、RS-485标准串行电气接口

本协议采用RS-485标准串行电气接口,使用点连接成为可能.RS-485接口的一般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3.1驱动与接收端、耐静电(ESD)±15kV(人体模式)。

3.2共模输入电压:

-7V~+12V。

3.3差模输入电压:

大于0.2V

3.4驱动输出电压:

在负载阻抗54欧姆时,最大5V,最小1.5V

3.5三态方式输出

3.6半双工通信方式。

3.7驱动能力不小于32个同类接口。

3.8在传输速率不大于100kbps条件下,有效传输不小于1200m

3.9总线是无源的,由费率装置或数据终端、提供隔离电源。

 

4.1字节格式

每字节含8位二进制码,传输时加上一个起始位(0)、一个偶校验位和一个停止位

(1)

共11位。

其传输序列如图1。

D0是字节的最低有效位,D7是字节的最高有效位。

先传低位,后传高位。

0D0D1D2D3D4D5D6D7P1

传送方向

 

起始位8位数据偶校验位停止位

 

图1字节传输序列

 

4.2帧格式

帧是传送信息的基本单元。

帧格式如图2所示

DL/T645-1997通讯规约

第2

说明

代码

帧起始符

68H

A0

A1

地址域

A2

A3

A4

A5

帧起始符

68H

控制码

C

数据长度域

L

数据域

DATA

校验码

CS

结束符

16H

图2帧格式

4.2.1帧起始符68H:

标识一帧信息的开始,其值为68H=01101000B。

4.2.2地址域A0∽A5:

地址域由6个字节构成,每字节2位BCD码。

地址长度为12位十进制数,

可以为表号、资产号、用户号、设备号等。

具体使用可由用户自行决定。

当使用的地址码长度

不足6字节时,用十六进制AAH补足6字节。

低地址位在先,高地址位在后。

当地址为999999999999H时,为广播地址。

4.2.3控制码C:

控制码的格式如下所示。

D7D6D5D4D3D2D1D0

 

功能码

后续帧标志

从站异常标志

传送方向

D7=0

由主站发出的命令帧

D7=1

由从站发出的应答帧

D6=0

从站正确应答

D6=1

从站对异常信息的应答

D5=0

无后续数据帧

D5=1

有后续数据帧

D4

∽D0:

请求及应答功能码

00000

保留

00001

读数据

00010

读后续数据

00011

重读数据

00100

写数据

01000

广播校时

01010

写设备地址

DL/T645-1997通讯规约

第3

01100

更改通信速率

01111

修改密码

10000

最大需量清零

4.2.4

数据长度L:

L为数据域的字节数。

读数据时

L≤200,写数据时L≤50,L=0表示无数据域。

4.2.5

数据域DATA:

数据域包括数据标识和数据、密码等,其结构随控制码的功能而改变。

输时发送方按字节进行加33H处理,接收方按字节进行减

33H处理。

4.2.6

校验码CS:

从帧起始符开始到校验码之前的所有各字节的模

256的和,即各字节二进制

算术和,不计超过256的溢出值。

4.2.7

结束符号16H:

标识一帧信息的结束,其值为

16H=00010110B。

 

5.传输

5.1前导字节

在发送帧信息之前,先发送1-4个字节FEH,以唤醒接收方。

5.2传输次序

所有数据项均先传送低位字节,后传送高位字节。

5.3传输响应

每次通信都是由主站按信息帧地址域选择的从站发出请求命令帧开始,被请求的从站根据命令帧中控制码的要求作出响应。

收到命令帧后的响应延时Td:

20ms≤Td≤500ms.

字节之间停顿时间Tb:

Tb≤500ms.

5.4差错控制

字节校验为偶校验,帧校验为纵向信息校验和,按收方无论检测到偶校验出错或纵向信息校验和出错,均放该信息帧,不予响应。

5.5传输速率:

初始数率:

1200bpd

标准数率:

300,600,1200,2400,4800,9600bps

特殊数率:

由厂家规定

传输速率的特征字Z见附录B4,特征字的各位不允许组合使用。

1200bps时,Z=0.修改速率时特征字Z仅在一个二进制位为1时有效。

传输速率的变更,首先由主站以初始速率向从站发变更速率请求,从站以初始速率发确

认应答帧或否认应答帧。

收到从站确认帧后,双方以确认的新的速率进行以后的通信,

并在通信结束后恢复到初始速率;若在500ms内未建立起通信链路,则双方均恢复到初

始速率。

每次通信中只允许改变一次通信速率

 

注:

最大传输速率受光电头或费率装置关学借口的限制,也受费率装置数据处理单元中工作时钟频率的限制。

 

6.数据标识

6.1数据分类

除测量值以外,本协议将计数值,最大需量发生时间,瞬时电压、电流、功率值等归为变量类,将日历、时间、用户设置值、费率装置的特征字、状态字、费率时段等归为参变量类。

6.2数据标识结构及编码

费率装置中有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属性的数据。

本规约采用四级树状结构的标识法来表示

这些数据。

用2个字节的4个字段分别标识数据的类型和属性,这2个字节为DI1和DI0,4个字

DL/T645-1997通讯规约第4页

 

段分别为DI1H、DI1L、DI0H、DI0L,其中DI0L为最低级标识字段,DI1H为最高级标识段。

用DI1H标识数据的类型,其标识如下:

DI

1

DI

1H

DI

1L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1001

电能量

1010

最大需量

1011

变量

1100

参变量

1100

负荷曲线

1110

厂家功能扩展

1111

保留

DI

0

DI

0H

DI

0L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用DI1l、DI0h、DI0l

标识数据的不同属性时,对于电能量和最大需量数据,由于其具有多个

属性,如时域性(当前值、上月值、上上月值等)

、分类属性(有功、无功)、供电方向属性(正

向、反向)、费率属性(总量、不同费率的量)等,它们的标识如下:

6.2.1电能量数据标识:

DI

1

DI

1H

DI

1L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1001

电能量

00

当前

00

有功

01

上月

01

无功

10

上上月10

保留

11

集合

11

集合

DI

0

DI

0H

DI

0L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0001

正向电能

0000

总电能

0010

反向电能

0001

费率1

0011

一象限无功

0010

费率2

0100

四象限无功

0011

费率3

0101

二象限无功

0100

费率4

0110

三象限无功

0101

∽1110保留

0111

∽1110保留

1111

本数据块集合

1111

集合

各电能量数据的标识编码在表

A1中给出。

DL/T645-1997通讯规约第5页

 

6.2.2最大需量数据标识

 

DI

1

DI

1H

DI

1L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1010

最大需量

00

当前

00

有功

01

上月

01

无功

10

上上月

10

保留

11

集合

11

集合

DI

0

DI

0H

DI

0L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0001

正向有功最大需量

0000

总最大需量

0010

反向有功最大需量

0001

费率1

0011

一象限无功

0010

费率2

0100

四象限无功

0011

费率3

0101

二象限无功

0100

费率4

0110

三象限无功

0101

∽1110保留

0111

∽1110保留

1111

本数据块集合

1111

集合

最大需量数据的标识编码在表A2中给出。

6.2.3按照本协议数据的分类,最大需量发生的时间属变量类,考虑到数据终端读取数据的方便,

将其与相应的最大需量以相同的编码、不同的类别代号(A、B),单独列在表A3中。

其他属于

变量、参变量的各类数据的标识编码在表A4、A5中给出。

6.2.4负荷记录数据块的标识编码列在表A6中,关于该项数据的格式及字长在有关标准中尚未

给出,暂可由用户自行定义。

7.数据集合

7.1概述

数据标识码标识单个数据项或数据项集合。

单个数据项可以用附录A中对应数据项的标识码唯一地标识。

当请求访问由若干数据项组成的数据集合时,可使用数据块标识码和数据集标识码。

7.2数据项、数据块和数据集合

7.2.1数据项

反映费率装置中某一时空量和数字量的若干BCD码,如附录A序号码1中9010H表示当前正向有功总电能,格式为XXXXXX.XX(kWh)。

7.2.2数据块

数据标识符中由标识字段DI1H、DI1L、DI0H分别相同,而DI0L取值不同[0,1,2,。

,K(K为可能的最大取值)]的各连续数据项组成的一组数据,称数据块。

数据块的标识特征为

DI0L=1111B。

7.2.3数据集合

由1个或多个数据块构成一个数据集合。

在数据标识中,较高级标识字段

 

DI1H、DI1L和

 

DI0H

DL/T645-1997通讯规约第6页

 

标识为1111B或11B时表示一个数据集合,代表该字段所有可能的取值范围与其下一级标识字段的多个数据块所组成的数据集合。

此时不论其下一级标识字段为何值,均视为数据集标识,

即11B或1111B。

数据传输时组成数据集的各数据块之间用分隔符AAH分隔,两个连续的数据块分隔符表示

一个空数据块。

如图3所示数据集合中包含四个数据块,其中数据块1有m1项数据,数据块2

有m2项数据,数据块3为0项,数据块4有m4项数据。

 

AAH

 

AAH

AAH

 

AAH

 

数据块1(M1)项

图3数据块1(M2)项

数据块1(M3)项

数据块1(M4)项

8.应用层

8.1读数据

8.1.1主站请求帧

功能请求读数据控制码C=01H数据长度L=02H

帧格式:

68HA0。

A568H01H02HDI0DI1CS16H

 

数据项标识

数据长度

控制码

8.1.2从站正常应答

功能从站正常应答数据长度L=02H+m(数据长度)

控制码C=81H无后续数据帧

C=A1H有后续数据帧

无后续数据帧格式:

68HA0A568H81HLDI0DI1N1NmCS16H

 

数据项

 

数据标识

数据域长度

 

控制码

DL/T645-1997通讯规约第7页

 

有后续数据帧格式:

68HA0A568HA1HLDI0DI1N1NmCS16H

8.1.3从站异常应答帧

功能从站收到非法的数据请求或无此数据

控制码C=C1H

数据长度L=01H

帧格式:

68HA0。

A568HC1H01HERR

 

注:

错误信息字ERR见附录B5。

8.2读后续数据

8.2.1

主站请求帧

功能请求读后续数据

控制码C=02H

数据长度L=02H

帧格式:

68H

A0

A5

68H

02H

02H

DI0

DI1

8.2.2

从站正常应答帧

后续数据按正常数据帧格式发送

控制码C=82H无后续数据帧

C=A2H

有后续数据帧

数据长度L=02H+m(数据长度)

无后续数据帧格式:

68H

A0

A5

68H

82H

L

DI0

DI1

N1

有后续数据帧格式:

68H

A0

A5

68H

A2H

L

DI0

DI1

N1

8.2.3

从站异常应答帧

控制码C=C2H

数据长度L=01H

帧格式:

68H

A0

A568H

C2H01HERR

8.3重读数据

8.3.1

主站请求帧

功能请求从站重发上帧数据

控制码C=03H

数据长度L=00H

帧格式:

68H

A0

A5

68H

03H

00H

CS

16H

8.3.2

从站正常应答

控制码C=83H无后续帧

C=A3H

有后续帧

数据长度

L=02H+m(数据长度)

 

CS16H

 

错误信息字

 

CS16H

 

NmCS16H

 

NmCS16H

 

CS16H

DL/T645-1997

通讯规约

第8

无后续帧格式:

68H

A0

A5

68H

83H

L

DI0

DI1

N1

Nm

CS

16H

有后续帧格式:

68H

A0

A5

68H

A3H

L

DI0

DI1

N1

Nm

CS

16H

8.3.3

从站异常应答

控制码C=C3H

数据长度L=01H

帧格式:

68H

A0

A5

68H

C3H

01H

ERR

CS

16H

8.4写数据

8.4.1

写数据请求帧

功能

主站向从站请求设置数据(或编程)

控制码C=04H

数据长度L=02H+m(数据长度)+密码4个字节

帧格式:

68H

A0..A5

68H

04H

L

DI

0

DI

1

PAn

P0

P1

P2

N1

Nm

CS

16H

N

N

N

8.4.2

从站正常应答帧

DL/T645——1997

功能将请求命令执行的结果告知主站

控制码C=84H

数据长度L=00H

帧格式:

68H

A0

A5

68H

84H

00H

CS

16H

8.4.3从站异常应答帧

控制码C=C4H

数据长度L=01H

帧格式:

68H

A0

A5

68H

C4H

01H

ERR

CS

16H

8.5广播校时

功能强制从站与主站时间同步

控制码头C=08H

数据长度L=06H

数据域YYMMDDhhmmss(年.月.日.时.分.秒)

帧格式:

68H99H

99H

68H08H

06H

ss

MM

hh

DD

MMYYCS16H

注1.广播校时不要求应答。

2.仅当从站的日历和时钟与主站的时差在±5min以内时执行校时命令,即将从站的日历时钟调整到与命令下达的日历时钟一致。

3.不推荐在午夜0时校时,以免影响在0时进行的某些例行操作。

4.每天只允许校对一次。

8.6写设备地址

8.6.1写设备地址请求命令帧

功能设置某从站的地址码

DL/T645-1997通讯规约第9页

 

控制码C=0AH

地址域999999999999H

数据长度L=06H

数据域A0。

A5(设备地址码)

帧格式:

68H99H99H68H0AH06HA0A5CS16H

注:

本请求命令采用广播地址发布,要求被设置的从站有相应的按键(开关)与该命令配合,在命令发布的全部时间内按下按键者响应,其它不响应。

8.6.2

从站正常应答帧

功能正确执行命令的设备应答

控制码C=8AH

地址域A0。

A5(新设置的设备地址码)

数据长度L=00H

帧格式:

68H

A0

A5

68H

8AH

00H

CS16H

8.7更改通信速率

8.7.1

更改速率请示帧

功能请求用1200bps以外的速率通信

控制码C=0CH

数据长度L=01H

帧格式:

68H

A0H

A5H

68H

0CH01H

Z

CS

16H

 

速率特征字

8.7.2确认应答

功能从站对更改速率请求的确认

控制码C=8CH

数据长度L=01H

帧格式:

68HA0HA5H68H8CH01HZCS16H

 

Z与请求帧中的速率特征字相同

8.7.3从站否认更改速率的请求

控制码C=8CH

数据长度L=01H

数据域Z=FFH表示否认

帧格式:

68HA0HA5H68H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